❶ 如何理解固定製造費用的三因素分析法
1、實際固定製造費用與預算固定製造費用的差額。其計算公式如下內:固定製造費用的耗費差異可由多容種原因造成,如產量超出相關范圍而增加固定資產、水電漲價、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等。
2、固定製造費用能量差異是指固定製造費用預算與固定製造費用標准成本的差額,或者說是實際業務量的標准工時與生產能量的差額用標准分配率計算的金額,它反映未能充分使用現有生產能量而造成的損失。
3、固定製造費用能量差異還可進一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實際工時脫離標准能量(即預算固定製造費用)而形成閑置產量差異,另一部分實際工時脫離標准工時而形成的效率差異。
❷ 如何進行工業企業製造費用的分析
製造費用的分析包括單位產品製造工時消耗量和製造費用小時分配率的分析。
製造版費用的分析權包括單位產品製造工時消耗量和製造費用小時分配率的分析。
單位產品製造費用額=單位產品耗用工時數量×製造費用小時分配率
單位產品製造費用差異額=單位產品實際製造費用額-單位產品計劃製造費用額
或=小時消耗量變動的影響額+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變動的影響額
小時消耗量變動的影響額=(實際單位產品工時消耗數量-計劃單位產品工時消耗量)×製造費用計劃小時率
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變動的影響額=(實際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計劃小時製造費用分配率)×實際單位產品工時消耗數量
❸ 該企業採用多步驟分析法,對製造費用進行分解。會計部門用賬戶分析法對3月份的製造費用進行分析,
(抄1)因為在產能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和單位變動成本保持不變,所以3月份單位變動成本為0.13千元/台(52千元/400=0.13)。將各月製造費用三個部分成本劃分如下圖:(單位:千元)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可得:a=4,b=0.03。(a代表固定成本,b代表單位變動成本)
由此可知,混合成本中分解為固定成本4千元和單位變動成本0.03千元/台。
(3)預計8月產量為580台時,製造費用總額為134.8千元。
製造費用總額=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混合成本總額=38+(580*0.13)+(4+580*0.03)=134.8千元。
❹ 製造費用的審計
【答案】B 【解析】 編制請購訂單,控制存貨以免出現積壓及檢驗購入貨物的數量不屬於采購部門的職責
❺ 對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方法的剖析
一、對目前分析方法的簡要回顧
財務管理學上所確定的固定製造費用差異亦即總差異為「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與「實際產量下的固定製造費用標准費用額」的差額。其計算公式為:固定製造費用差異(總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
對這個算式分解,形成了目前對計算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的「二因素分析法」和「三因素分析法」。相關的計算式如下:
(1)二因素分析法。耗費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能量差異=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
(2)三因素分析法。耗費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閑置能量差異=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效率差異=實際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分配率-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
二、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兩大問題
1.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算式存在明顯錯誤。
例:某企業的預算產量為500件,每件產品固定資產製造費用的標准成本為3元(單位產品標准工時為2小時,標准分配率為1.5元/小時),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為1500元(500×3)。假設實際產量為1 000件,實際固定製造費用為3000元,實際工時為1980小時。按照目前的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方法的結果為:總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3000-1 000×2×1.5=0(元)。
(1)用二因素分析法計算:耗費差異=3 000-1 500=1 500(元);能量差異=1 500-1 000×2×1.5=-1500(元)。
驗算結果:總差異=耗費差異+能量差異=1 500+(-1 500)=0(元)。
(2)用三因素分析法計算:耗費差異=3 000-1 500=1 500(元);閑置能量差異=1 500-1 980×1.5=-1470(元);效率差異=(1 980-1 000×2)×1.5=-30(元)。
驗算結果:總差異=耗費差異+閑置能量差異+效率差異=1 500+(-1 470)+(-30)=0(元)。
就此例,如果從固定製造費用差異的各分解指標的角度看,可能不易發現以上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只要從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的角度稍加分析,便可發現以上分析方法是明顯錯誤的。因為,例中的實際產量在預算數的基礎上增長了一倍,實際的固定製造費用也隨之在預算數的基礎上提高了一倍。也就是說,例中的固定製造費用是隨產量而成正比例增減變動的。這顯然有悖固定製造費用不隨產量變動的成本屬性。由此可知,本例中的固定製造費用存在較大的浪費問題。按理,對其分析出來的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應該為一個較大的「正數」才是正確的。然而,以上分析固定製造費用差異的結果卻顯示為「0」,表現為固定製造費用既沒有節約,也不存在浪費問題。毫無疑問,以上分析的結果是錯誤的。
這是因為,在目前財務管理學上所建立的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算式,其式中的減項-「標准固定製造費用」是採用實際產量下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即式中是以「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作為標准固定製造費用的。這種做法帶來的後果是總差異算式中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必然隨實際產量而成正比例地增減變動。這實質等於認同固定製造費用隨產量而成正比例地增減變動是合理的,這明顯有悖於固定製造費用不隨產量而變動的成本屬性。毫無疑問,這樣的總差異算式是錯誤的。
根據這一錯誤的總差異算式進行分析計算,當實際的固定製造費用隨實際產量而成正比例地增減變動時,由於其總差異算式中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也同樣隨著實際產量而成正比例地增減變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總差異算式中的「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與總差異算式中的「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兩項必須相等,兩者之間的差異必然為0.這便是上例中固定製造費用隨產量而成正比例地增長,而總差異算式計算出來的結果卻為0的原因。
在這里,為了能夠更加直觀、清晰地展現目前財務管理學上所建立的總差異算式存在的錯誤,筆者對它稍作恆等變形,即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工時×固定製造費用標准小時分配率×(預算產量÷預算產量)=(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預算產量)×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預算產量)×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經過恆等變形後的總差異算式為:總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預算產量)×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從以上經過恆等變形後的總差異算式中可以直觀、清楚地看出:在固定製造費用隨產量成正比例增長(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預算產量)的情況下,運用以上總差異算式計算出來的結果只可能為0,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浪費問題。同時可以看出,只有在固定製造費用增長的幅度超過產量增長幅度(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預算產量)的情況下,以上總差異算式計算出來的結果才可能出現正數。而在固定製造費用增長的幅度小於產量增長幅度(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實際產量÷預算產量)的情況下,即使固定製造費用隨產量而大幅度地增長,亦即固定製造費用存在浪費問題,計算的結果也只可能是負數,而不會是正數。
在這里需要說明兩點:其一,運用目前財務管理學上所給予的總差異算式計算出來的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與實際差異相差的金額等於(實際產量÷預算產量)×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固定製造費用的實際差異=運用目前總差異算式所計算出來的差異+(實際產量÷預算產量)×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其二,由於財務管理學上所建立的總差異算式不正確,那麼,由此而展開的「二因素」、「三因素」分析法也不可能是正確的。
2.不顧固定製造費用與產量無關的客觀實際,陷入了固定製造費用「捆綁」產量進行分析的誤區。
盡管,目前的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方法有別於變動成本費用的差異分析方法,但是,固定製造費用的差異分析卻還是 「捆綁」著產量進行的。無論是總差異的分析,還是二因素法和三因素法的分析,始終都沒有擺脫產量的束縛,陷入了「聯系」產量進行「捆綁式」分析的誤區。這種不切合實際的做法,其分析結果是沒有實質意義的。
三、固定製造費用差異分析方法之我見
1.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算式的建立問題。
由於固定製造費用不因產量而發生變動,那麼毫無疑問,固定製造費用的標准成本就不應該隨產出的不同而調整,而應該以原來的預算數作為標准,即在考核固定製造費用時,應該以固定製造費用的預算數作為標准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超過預算數的金額就應該視為固定製造費用的總差異。因此,筆者認為,固定製造費用的總差異算式應該為:固定製造費用的總差異=固定製造費用實際數-固定製造費用預算數。
2.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的分析方法問題。
由於固定製造費用屬於固定成本的范疇,其通常情況下是通過編制固定製造費用定額預算的辦法來進行考核和控制的。由此,筆者認為,對於固定製造費用總差異的分析與評價,也應該以固定製造費用的定額預算為依據來進行分析與評價。具體來說,應該根據各項固定製造費用的實際耗費額與各項固定製造費用的預算數逐項進行對比分析,從中找出存在的差異,並分析其產生差異的原因。這樣分析固定製造費用的差異,不僅方法簡單,而且具有實質的意義
❻ 製造費用差異按其形成原因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可分為
製造費用差異按其形成原因和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分為變動製造費用差異和固定回製造費用差異。
直接材答料成本差異、直接人工成本差異和變動製造費用差異屬於變動成本差異,按其形成原因可以分為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固定製造費用成本差異不能簡單地分為價格差異和數量差異兩種類型,可以分為開支差異、生產能力利用差異和效率差異。
❼ 製造費用審計的內容有
製造費用審計的內容有:製造費用計提是否符合規定、待攤費用列支的正確性、預提費用列支的正確性、製造費用分配的合理性。選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