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k線頭部形態如何判斷
股票頭部K線形態:
一、雙重頂
雙重頂,也就是常說的M頭,是常見的頂部形態之一。從K線走勢上來說,雙重頂是指市場連續兩次沒有向上突破新高,反而向下跌破了頸線位。
二、三重頂
三重頂是指股價連續三次沒有突破某一次高點,轉頭向下運行,同樣是跌破了前次回調的位置,也就是頸線位,形成了三重頂走勢。
三、頭肩頂
頭肩頂是運行在市場頂部,出現新高後開始回調,但是回調後繼續再創新高,這個新高後再次回落,跌破前一次回落的位置,也就是頸線位置的時候,賣出的信號也就出現了。
四、圓弧頂
當股價走到市場的頂部的時候,多方的攻擊越來越小,空方的力量逐漸增強。這也就造成了在市場的頂部會盤整一段時間,雖然K線的實體非常小,但是整體是向下,股價會越來越低,這就是圓弧頂的走勢。
五、吞沒形態
吞沒形態是由兩根K線組合而成的。第一根K線是一個跟陽線,後一根K線是一根陰線。陽線要吃掉前面陽線的實體,也是常見的陰包陽的走勢。常常出現一些高位出現利好的股票形成高開低走的走勢,遇到這種走勢表示反彈結束,不要心存幻想及時出局是最必要的操作。
六、烏雲蓋頂
烏雲蓋頂走勢跟吞沒類似,第一根K線也是陽線,後一根K線是陰線。區別是第二根K線沒有全包住第一根陽線,深深插入的陽線實體之中,最少要吃掉一般的陽線實體,此形態形成。比如下圖股票的走勢。遇到這樣子的走勢,該止損,該止盈都要及時。
七、上吊線
上吊線與錘頭線類似;但是上吊線出現在市場的頂部,出現長長的下影線。空方的力量已經非常強大,這時候就是提示大家賣出的時候。
簡單概述,詳細的可參閱下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學習一下,同時用個模擬盤去練練,這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許多的功能足夠分析大盤與個股,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㈡ 什麼是雙重頂雙重頂判斷技巧M頭K線特殊形態分析
雙重頂,又稱「雙頂」或「M」頭,是股票技術分析中較為常見的反轉k線形態之一,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因而得名。
形態要點:
1.一般出現在高位,前期上漲的幅度越大,後市下跌深度越深。
2.M頭的兩個高點大致在一個水平線上,同時兩頂相差不超過3%。
3.M頭左側的成交量比有側的大。
4.雙頂形態的計算方法:突破頸線位後的下跌幅度≥高點到頸線位的幅度。
判斷雙重頂最重要的條件是趨勢。當市場或者個股處於上升的大趨勢中,一些所謂的雙重頂往往會演繹成雙重底的形態。當然,有的個股在頂部之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之後再度上漲到前期高位後再度下跌,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頭部。需要了解的是,形成雙重頂的內在因素是由於介入的主力資金被套後,無法順利出局,因此被迫再度拉高,以便擇機出局。這其實是一種無奈的舉動。
其實,所謂雙重頂更多地出現在下降通道當中。由於市場上往往有超跌搶反彈的資金在前期的低點附近做多,又在前期的高點附近做空,從而導致了雙頂的形成。此時技術形態表現出來的特徵往往是第二個頭部低於第一個頭部,這是通常出現的情況。這種下降通道中形成的雙頂意味著短期的抵抗結束,市場再度向下走低,一般而言也意味著其形成的箱體中箱底的位置具有較強支撐,是未來值得關注的位置。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所謂的雙頂很難判斷是否是個股的頭部,因為在第一個頭部向下的時候,是無法判斷是否會存在第二個頭部的,它是在下跌了相當空間後才能確定的。所以,從長線投資者眼光來看,只有追逐相對高點賣出才有積極意義。
對於市場上的部分投機參與者來說,可以利用技術上雙頭的形態來觀察股價的重要支撐或者阻力位置,以便在今後的波段操作中能夠較好地把握空間。從市場的規律來看,在下降通道中形成雙頭後的下跌空間,將是在擊破低點之後箱體的高度,由此可以預測可能的技術支撐價位,提前進行抄底操作。但此類操作必須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標,以短期參與為主。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新手前期可參閱有關方面的書籍系統的去了解一下,同時結合個模擬盤練練,這樣理論加以實踐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寶模擬炒股還不錯,裡面的所有指標都有說明如何運用,使用起來有一定的幫助,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㈢ 雙重頂底反轉,在k線圖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雙抄重頂形態和雙重底襲形態是最常見的反轉信號?股價形態沒有絕對的事,只是較大概率會是雙重頂或者雙重底。第一個底抄底的人沒有讓股價進入上市通道,他們一旦不打,股價就再次回落了。回到了之前的底部,這時候吸引了第二波人進來抄底了。引起了第二次拉升,這就形成了雙底。但是有時候一支股票資金實力太弱可能要走3底,4底(概率較低),所以一般來說築底的次數在一定程度上和資金的實力有一定關系,資金很強的股票。第一波底就已經吃了大量籌碼, 不需要再打回去慢慢洗和吸籌。他們做盤的意願更堅決。一般盡量選擇,一次性建倉成功的,一旦縮量洗盤結束再次放量突破的時候這類股票跑贏的概率更大。股市沒有絕對的,一定要爭對不同的個股進行分析。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㈣ 求雙重頂、雙重底、頭肩頂、頭肩底的K線圖截圖,最好有點大致的分析。萬分感激!!
先給你一張吧,雙底的。
㈤ 怎樣做K線形態分析
三角形態是匯市整理形態中最常見的一種形態。當匯價的波動發展至某一階段之後,便進人技術性的盤整階段,出現反復或停滯現象,開始時上下震盪幅度較大,隨後振幅會越來越小,形成三角形態。三角形整理主要分為三種:對稱三角形、上升三角形和下降三角形。
1.對稱三角形對稱三角形在開始時波動比較大,但隨後價格波峰的高度逐漸下降,同時價格谷底也不斷墊高,形成兩條收斂的趨勢線,價格向未來方向收斂,形狀像對稱三角形。對稱三角形的情況大多發生在一個大趨勢進行途中,是買賣雙方力量此消彼長的結果,它表示原有的趨勢暫時處於休整階段,之後還要隨著原趨勢方向繼續行動。隨著價格波幅在三角區域內越收越窄.價格終會穿越三角形區域的其中一邊突圍而出,價格可能向上或向下突破。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後市價格將會沿著原趨勢的方向繼續前進,若原有的趨勢是上升,則三角形完成整理後是 突破向上的;反之,則突破向下。
對稱三角形屬於盤整形態,只有價格朝其中一方明顯突破後,才可採取相應的買賣行動。當價格向上突破阻力線,就是一個短期買人信號;反之,市場如果跌破支持線,就是一個短期賣出信號。當然,有效突破的分辨方法是,以匯價的收盤價為准,匯價突破後並保持連續3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必須不收回到三角形整理區域內。
一般來說,若匯價發展到對稱三角形的尾端才突破斜邊,則其突破後的漲跌力道會大打折扣,相對減弱。這是由於多空雙方長時間對峙,雙方消耗大,故在三角形尾端短兵相接時,雙方力量均不足以作大幅波動。一般來說,匯價在三角 形斜邊的2/3處突破時,漲跌的力量會最大。
在經過大跌後出現對稱三角形形態,一般只是空方稍作休息,不久又會開始新一輪的跌勢,此三角形也可稱「逃命三角形」,投資者在此應密切關注。
綜上所述,投資者在對待對稱三角形態時,應少動多看,待匯價正式有效突破後,再伺機而動。
2.上升三角形
上升三角形的趨勢為上升形態,反映了市場買方勢力比賣方大,多方的強大買盤逐步將匯價的底部抬高,呈現向上傾斜的趨勢,但每次都在同一水平遇到拋售阻力,形成一條反映拋售阻力的水平阻力線;而空方能量不足,只是在這一水平阻力位做抵抗。從K線圖中可繪制低點與低點相連,出現由左至右上方傾斜的支撐線,而高點與高點相連,基本成水平位置。
如果匯價原有的趨勢是向上的,遇到上升三角形後,今後可以肯定是向上突破;若原有趨勢是下降的,則出現上升三角形後,前後匯價趨勢很難判斷。若下降趨勢是處於末期(下降趨勢已經持續相當長時間),出現上升三角形還是以看漲為主。上升三角形有效突破的判斷標準是:在突破頂部的阻力時,必須要有大成交量配合,突破後的升幅量度方法與對稱三角形相同。投資者要等待三角形有效突破,並在出現明顯趨勢後再跟進。
3.下降三角形
下降三角形的趨勢是看跌形態,屬於弱勢盤整,反映了市場賣方勢力比買方大,空方的強大賣盤逐步將匯價的頂部拉低,從圖形上造成壓力頸線從左向右下方傾斜的趨勢,而買方只是將買單掛在一定的價格上進行抵抗,使價格在某一水平上出現穩定的購買力,每次價格回落到該水平便告回升,由於每次都在這個價位獲得支持,形成一條水平的支撐線。從而在K線圖上形成下降三角形。下降三角形的成交量一直很少,突破時不必有大成交量相配合。在突破時,只要買盤減少,空方便會用小的成交量突破多方防線。另外,對下降三角形態的匯價走勢的判斷也要注意:若匯價原有的趨勢是向上的,則遇到下降三角形後,趨勢判斷有一定難度;若在上升趨勢的末期,出現下降三角形後,可以看做是反轉形態的頂部。在下降三角形態出現時,投資者不可貿然將支撐線當作底部區域,更不可貿然吃貨,要等待真正的底部出現時再進場。
4.雙重頂和雙重底
雙重頂通常被稱為「M頂」,它在匯市中出現得很頻繁,是匯市中最常見的反轉形態之一。當匯價經歷一段時間升勢後,漲幅已大,出現大蚤的獲利回吐盤,導致匯價暫時加速下跌,開始回調,存在轉勢要求,但多方還是不甘心,拚死掙扎使匯價緩慢攀升,試圖越過前期高點。但最終還是力不從心,以失敗告終,匯價隨後立即下跌,形成M頭形態。標準的雙重頂具有兩個顯著的頂,其價格水平大致相同,當然實際匯市中完全標準的雙頂比較少見。在第一個頂時交易量上升,在第二個頂時交易量下跌,價格無力沖破上次高點,當價格決定性地收於頂之下時,雙頂形態完成,標志著趨勢向下方反轉。
5.頭肩形態
K線在經過一段時日聚集後,在某一價位區域內,會出現三個頂點或底點,但其中第二個頂點或底點較其他兩個頂點或底點更高或更低,此形態稱為頭肩形。其中一頂兩肩的為頭肩頂,一底兩肩的為頭肩底。金匯財經
㈥ 怎麼給雙重頂形態的K線圖畫輔助線
這個過彎可以啊,很溜08
㈦ k線形成雙頭或雙頂什麼意思
雙頂,又稱「雙重頂」或「M」頭,是K線圖中較為常見的反轉形態之一,由兩個較為相近的高點構成,其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M」,因而得名。在連續上升過程中,當股價上漲至某一價格水平,成交量顯著放大,股價開始掉頭回落;下跌至某一位置時,股價再度反彈上行,但成交量較第一高峰時略有收縮,反彈至前高附近之後再第二次下跌,並跌破第一次回落的低點,股價移動軌跡像M字,雙重頂形成。
雙頂在形成過程中,往往需要注意一下一些知識:
(1)雙頂的兩個頂部最高點不一定在同一高度,一般相差3%是可以接受的范圍。通常來說,第二個頭部可能比第一個頭部稍微高一些,意味在回落反彈過程中有看好的資金試圖進一步拓展上漲高度,但因成交量不配合,主力沒法使股價上漲距離第一個頂峰百分之三以上的距離就掉頭向下。如果第二個頂峰超過3%,會有更多的做多資金進場,雙頂形態就會演變成上升途中的調整。
(2)形成第一個頭部時,其回落的低點約是第一個高點的10%-20%左右。
(3)雙頂形態有時候不一定都是反轉信號,如果長時間沒有向下跌破頸線支撐,將有可能演變為整理形態。這需要由兩個波峰形成的時間差決定,時間間隔越大,有效性越高。通常兩個高點形成時間間隔超過一個月比較常見,但如果日線雙頂的時間間隔超過半年,其判斷價值就很小。
(4)雙頂形成兩個高峰過程都有明顯的高成交量配合,這兩個高峰的成交量同樣也會尖銳和突出,在成交量柱狀圖中形成兩個高峰。但第二個高峰的成交量較第一個顯著收縮,反映市場的購買力量在減弱。如果同比反而放大,雙頂形態則有失敗的可能。
(5)通常兩個頂峰形成,股價有效跌破頸線後,雙重頂形態才能宣告形成。之後股價會有短暫的反抽動作,但將遇阻頸線,同時反抽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亦可。
(6)雙頂形態最少跌幅的度量方法,是由頸線與雙頂最高點之間的垂直距離。後市股價跌幅至少是這個理論跌幅。
(7)一般來說,雙重頂的跌幅都較理論最少度量跌幅要大。
㈧ k線組合中有幾種典型反轉形態
你好,反轉形態所共有的基本要領有:
1.在市場上事先確有趨勢存在,是所有反轉形態的前提。
2.現行趨勢即將反轉的第一個信號,經常是重要的趨勢線被突破,或者重要通道被突破。
3.形態規模越大,則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越大。
4.頂部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通常短於底部形態,但其波動性較強
5.底部形態的價格範圍通常較小,但其醞釀時間較長。
6.交易量在驗證向上突破信號的可靠性方面,更具有參考價值。
其次:我們應該注意
一 .1.正確把握趨勢的總體結構,做到有物可反,有的放矢,對最可能出現形態突破的階段提高警惕,是交易成功的關鍵。
2.因為反轉形態具備了有趨勢可反,所以具備了測算意義。
3.大多數測算技術只是給出最小價格目標。趨勢反轉可以給出最大目標------趨勢的起點。
4.預測趨勢的最大目標即可預知行情走勢(如果市場發生一段牛市,並且主要反轉形態已經完成,就預示著價格全部回撤整個牛市---漲多少,即會跌多少)行情從哪裡爆發,就會跌回到哪裡。
二。趨勢線被突破,或者重要通道被突破並不意味著趨勢的反轉,他意味著原來的趨勢有所改變。主要向上趨勢線突破,表示橫向延伸的價格形態開始出場,是不是反轉形態出現要等待後市信號確認。
三.1.規模是指價格形態的高度和寬度及其持續的時間。高度標志形態波動性的強弱,寬度代表該形態從發展到完成時間的多寡。
2.形態規模即高度決定力度,力度決定深度,深度決定寬度,寬度決定廣度。行情的發展,是從本質到現象、從有限到無限、從簡單到復雜;人的認識,是從現象到本質、從無限到有限、從復雜到簡單。這是一個對稱的過程。我們交易員對待行情應該介於上述對稱的兩極之間,本身也是一個對稱的過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系統化,另一方面是無序化、個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既全局化又線性化。
四。頂部形態持續形成時間短,但是波動性強,而且更加劇烈,這就造成了喜歡壓頂或者搶頂的交易者風險較高,因為跌快漲慢原則的存在,交易者往往獲利頗豐。一切都是風險與回報的平衡。
五。底部形態通常具有較小的價格波幅其耗費時間較長,真因為如此,辨別捕捉底部比頂部容易,損失止損較小一點。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