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前海上海自貿區對比

前海上海自貿區對比

發布時間:2020-12-27 23:44:29

1. 前海自貿區為什麼比上海自貿區好

這可能嗎?深圳依靠特區搶先跑道,可是如今依舊沒有領先上海,別說現在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了

2. 上海自貿區和深圳前海融資租賃公司新注冊條件和區別是

融資租賃公司抄注冊的條件較高,具體如下:
1、需有符合要求的外資公司,並經營1年以上,上一年度資產總額不小於500萬美元,銀行資信良好;
2、融資租賃公司的注冊資金不低於1000萬美元;外資股東至少佔股百分之25。
3、需有金融相關專業、本科畢業,且在融資租賃行業擔任管理職務三年以上的高管人員至少2名。

3. 上海自貿區屬於前海還是蘭海

前海自貿區屬於廣東深圳。

4. 上海自貿區和保稅區有什麼區別

上海自貿區和保稅來區自區別為:成立日期不同、范圍不同、貨物存儲期限不同。

一、成立日期不同

1、上海自貿區:上海自貿區於2013年9月29日正式成立。

2、上海保稅區:上海保稅區於199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9月正式啟動。

二、范圍不同

1、上海自貿區:上海自貿區屬於境內關外,海關對於進入自貿區的貨物一般是不加干涉的。

2、上海保稅區:上海保稅區屬於境內關內,也就是貨物一旦進入保稅區,就要收到海關的監管。

三、貨物存儲期限不同

1、上海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的貨物存儲期限不受限制。

2、上海保稅區:上海保稅區的貨物存儲有時間限定,一般為2~5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網路——上海外高橋保稅區

5. 深圳前海與上海自貿區的不同點有哪些

上海自貿區注冊公司優惠政策解讀----上海同善企業

6. 上海自由貿易區和深圳前海蛇口自由貿易區哪個比較國際性點

上海自由貿易區,國家對這方面的關注比較多

7. 前海新區gdp比上海自貿區gdp哪個多

5月23日至24日,掛牌近8個月後,上海自貿區迎來了春天
1.6萬多家投資企業、28萬從業人員,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令人矚目。
而曾經擔當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深圳特區,早在4年前已開始了另一種探索。
有了前海,為何還要有上海自貿區
2010年8月26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2011年3月,國家正式將深圳前海開發納入「十二五」規劃綱要。
深圳前海新區設立之後,為什麼國務院還要在上海浦東新區內劃出28.78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改革的新試驗?
中國需要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新一輪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的指導下進行的,它強調政府宏觀調控,強調漸進式的積極穩妥的改革進程。
但是,目前中國面臨新的國內外形勢。首先,全球化的深入,促成了復雜的跨國界的聯系緊密的現代經濟金融體系。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逐漸加速,它主張貿易金融投資自由化,放鬆對外資的限制,降低各種貿易壁壘,放鬆政府對金融的監管,讓資本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自由流動。
其次,亞太地區地緣政治復雜。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而美國試圖繞開WTO,建立新的國際貿易體系。因此,建立自貿區既利於捍衛中國在全球貿易競爭中的主導地位,也利於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進一步接軌。
第三是中國產業升級的需要。2013年,在國民經濟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進入服務業佔主導的發展階段。
舊的經濟增長模式已到盡頭,改革的紅利被釋放殆盡,必須進行新一輪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新試驗
前海是深圳特區的濃縮加強版。
新世紀(39.92, 0.12, 0.30%)以來深圳的產業升級效果良好,經濟總量一直保持全國第四位,金融業發展迅速,創新能力強。但與香港比,現代服務業水平不足,開放程度有限。為進一步加強深港合作,提升深圳的現代服務業水平,前海新區應運而生。
而上海自貿區是在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的基礎上設立的。1990年浦東新區設立以來,上海走出了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低迷,帶動了長三角地區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發展,並朝著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的目標邁進,起到了改革開放良好的示範效應,因此中央選擇上海自貿區作為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突破口。
兩個試驗區均突出了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和創新。其中,前海新區作為金融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在某些優惠政策上具有先行先試的優勢。例如,構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試點設立創新型金融機構和要素交易平台;支持境內外金融機構在前海設立國際性或全國性管理總部、業務運營總部等。
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同樣是重中之重,它要求建立適合的外匯管理體制,促進跨境融資便利化,逐步試點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打造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鼓勵金融市場產品創新。
它們都涵蓋了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主要領域,都重視法制領域的制度保障。
前海是加強版,上海自貿區是升級版
從定位等諸多細節看,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的差異還是明顯的。
就定位而言,前者如盆景,後者如苗圃。
前海的定位是未來整個珠三角的「曼哈頓」——利用深圳的地緣優勢,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以前海為新載體,建設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範區。這個區域發展戰略,將成為提升港深大都市圈國際地位的催化劑。
上海自貿區是國家層面戰略,從一開始就強調可復制可推廣。它的設立,旨在建立試驗田,試點經濟、政治和社會等諸領域改革,積累經驗,推廣全國。
從改革的突破口來看,前海還停留於依靠優惠政策,使深港在現代服務業方面接軌,利用香港製度優勢,提升深圳現代服務業的軟實力。
而上海自貿區更側重探索適合中國未來發展的新模式,是改革開放的升級版。它的意義不在於爭取優惠政策,而意圖建立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新的制度體系。
上海自貿區不僅涉及現代服務業的開放,還特別強調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自貿區設立「負面清單」,意圖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
而深圳前海新區的政策專注於現代服務業的開放,如提出營造規范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加強港深公共服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以此共同推進前海服務業發展。
上海自貿區最大特色是「境內關外」的特殊海關監管制度。根據方案,自貿區實施「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的創新監管服務新模式,這是與其他綜合保稅區的主要區別。
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則與天津東疆等保稅港區性質相同,屬於傳統的保稅區。
有希望成為一流全球城市區域
工業化時代經濟發達,需求旺盛,區位優勢明顯,人才集聚,基礎設施完備的城市首先成為區域經濟中心,進而發展為國內經濟中心和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心。而後工業化時代,真正的全球城市是各級經濟金融網路中處於節點地位的城市——決定城市地位的不僅僅是自身的實力,其外部聯系尤為重要。
外部聯系的城市常處於全球網路中的樞紐地位。如1986年,倫敦「金融大爆炸」的改革促成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復興,使得倫敦在與紐約的競爭中重獲優勢。
因此,深港和上海要成為一流的全球城市就必須擴大開放,成為全球資本、人才、技術流動的樞紐。換句話說,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對於港深和上海的意義,不亞於當年的倫敦「金融大爆炸」,為兩地新一輪的城市發展帶來機遇。
香港雖是目前中國唯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在全球金融指數中一直排名第三,但與倫敦和紐約比,在全球的影響力略顯不足,存在實體經濟空心化問題,經濟總量偏小。2013年紐約都市圈的GDP為13510億美元,倫敦都市圈為7920億美元,而香港只有2721億美元。
深圳先進製造業發達,但金融服務業與香港比差距明顯,尤其是在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吸引上捉襟見肘。
所以,深港兩個城市以前海新區為平台進行合作,共同打造港深都市圈,不僅可以提升香港的實力和輻射范圍,而且可以擴大深圳的開放水平,增強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之間的聯系,攜手打造世界級的全球城市。
上海處於從傳統的經濟金融中心向現代「全球城市」轉型的關鍵階段。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上海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困難,產業升級不力直接導致經濟增長連續幾年在全國排名末尾。
自貿區的改革和創新將提升上海的全球化水平和開放程度,使上海逐漸融入主流的現代經濟金融中心體系之中,為上海成為一流的全球城市鋪路,並進而推動中國經濟升級。
未來樂觀的情況是,在深圳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開放的基礎上,整合京滬港關系,共同打造亞太地區的全球城市。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原有城市之間競爭力的均衡被打破,競爭進入新的強強聯合階段。現在的全球競爭,不是單個城市之間的較量,也不僅僅是都市圈之間的競爭,而是「城市紐帶或者城市軸心之間的比拼」。
北京、上海和深港是中國最有希望成為一流全球城市的區域,在「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的世界城市網路關聯度排名中,均列前十位。未來它們將組成中國的城市三角,參與全球競爭,這就要求三者之間合理分工。而前海新區和上海自貿區承擔的不同角色,為理順三大都市區關系提供了契機。

8. 上海自貿區和自由貿易區有什麼區別

上海自貿區與傳統自由貿易區的區別
●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Free Trade Zone,FTZ):是根據本國(地區)法律法規在本國(地區)境內設立的區域性經濟特區。這種貿易方式屬一國(或地區)境內關外的貿易行為,即某一國(或地區)在其轄區內劃出一塊地盤作為市場對外做買賣(貿易),對該市場的買賣不過多的插手干預、且不收或優惠過路費(關稅)。與國際上傳統自由貿易區(FTA)不同的是,傳統自由貿易區是多國一起玩,游戲規劃共同制定;而這種方式是自個在玩,游戲規則自個制定,不須經多方協議。
● 傳統的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是根據多個國家之間協議設立的包括協議國(地區)在內的區域經濟貿易集團。指多個國家或地區(經濟體)之間做買賣生意(貿易),為改善買賣市場,彼此給予各種優惠政策;至於怎樣做買賣,不是某一國說了算,而是在國際協議的基礎上多國合作夥伴一起商議制定規則,按多國共同制定的規則進行。
FTZ與FTA兩者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是為降低貿易成本促進商務發展而設立。為避免兩者混淆,商務部等部門2008年專門提出將FTZ和FTA分別譯為「自由貿易園區」和「自由貿易區」,以示區分。

9. 上海自貿區和深圳經濟特區有什麼區別

明顯不是一個檔次的呀!
深圳經濟特區遵循WTO規則是商務部為主管的產物。上海自貿區是遵循WCO規則是海關總署為主管的產物。海關是商務配套的一環,因為經濟建設的三駕馬車分別是出口、投資、消費,出口和投資都是商務部職能,可見上海自貿區遠不如深圳經濟特區。
再者深圳地位特殊,深圳有的政策國內不一定有,國內有的政策深圳都有,在於深圳擁有全國人大授予的地方立法權,可以抵觸國務院法規(不想給自己難堪的話都會給足深圳政策)。所以深圳是目前國內三個FTA疊加FTZ政策的高地之一,上海自貿區待遇前四都排不上,還有海南也在申請自貿區和汕頭。
需要提醒的是,沒有FTA政策保護的FTZ政策非常脆弱,具有加劇失業、食品健康、生命安全三大客觀危害,也是國內一致反對設立的(當權者光頭強強制執行,引發非洲豬瘟等危害)。

上海問題體現在常住人口新增太少遠不如深圳每年50萬人口規模增加,這是因為上海失業嚴重使得人口流入流出對沖。而且上海免稅年都是組織官員黨員去消費的因為當地民眾擔憂可能引發的地溝油食品危害健康而上海又不得不製造繁榮景象。像非洲豬瘟存在數百年之久被發現及阻止進入中國,而且自貿區之後特別是近幾年都成卷席全國狀態,令豬肉價格水漲船高。都足以說明上海自貿區就是官員借機「勒索」民脂民膏的傳銷工具,不具有經濟特區等與民互惠互利的特點。
表現在深圳只有2000不到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300萬大關人口密度超6500人開發區域計算破1.3萬人口每平方公里密度還具有人口龐大吸引力。反觀上海超6000平方千米僅有2500萬人口不到,人口密度只有4100多點就沒有吸引力了,這就是最好的自貿區與經濟特區的對比。

閱讀全文

與前海上海自貿區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韓元128000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8
借貸寶內部貸款一萬的額度 瀏覽:298
8元人民幣兌韓幣 瀏覽:621
個人外匯結算賬戶結匯 瀏覽:109
美元與黃金價格反向變動 瀏覽:177
菲律賓350比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53
雲南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招聘 瀏覽:343
在生鋁錠價格 瀏覽:63
駐馬店太平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30
智薈理財 瀏覽:357
5年10年指數基金 瀏覽:733
能反映主流資金的指標公式 瀏覽:734
10年期國債期貨價格在哪看 瀏覽:912
混合股股票 瀏覽:589
眾生葯業定向增發價格 瀏覽:76
股票就像小三 瀏覽:144
外匯戰法排行 瀏覽:639
南京什麼寶理財 瀏覽:997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