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能源刺激政策出台首日 比亞迪北汽藍谷股價不漲反跌
為促進汽車消費,中央政府層面終於放出大招。
3月31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確定了三項有關汽車消費的利好政策,主要利好新能源汽車和二手車交易。
為什麼受重點扶持的新能源汽車,也未出現正面響應?
這是因為此次政策優惠力度太弱,無法抵消去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
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准降低約50%,地方補貼退出,這意味著整體退坡幅度達到70%,所剩無幾。一輛純電動車,2012年能拿12萬元的補貼,如今最高只有2.5萬元,低續航車型甚至沒有補貼。
受此影響,從7月份開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數月跳水,導致2019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下滑2.3%和4.0%。新能源車企當年營收、凈利潤也紛紛大跌,以比亞迪為例,2019年營收首次下降,同比減少1.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同比下滑42.03%至16億元。
而此次出台的政策,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車輛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給購車者帶來的優惠遠沒有補貼退坡的力度大,因此,只對行業產生長期利好,但遠水解不了近渴,並不能對疫情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消費產生足夠刺激。
這個政策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延緩部分垂死掙扎的造車新勢力的消亡,同時讓諸如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之類的新能源車企松一口氣。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步退出是必然趨勢,政策導向最終要轉為市場導向,即使政府出台硬核的優惠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也只是提前消化部分需求,對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並無利好。
所以,政府的汽車消費新政雖然努力向新能源汽車傾斜,但也應對考慮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