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抄分析主要不是用波浪理論,而是襲用江恩法則,江恩箱和斐波那契數列,波浪理論揭示的根源就是市場八浪循環不息,而如何劃定波浪則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是波浪理論只是隱約提到各浪級產生的相互關系,比如1浪可能等於5浪,而3浪是1浪的1.618倍,又或者5浪是1+3浪長度的1.618倍(延長浪),或者1+3:5浪=1:0.618這些長度關系,而非時間周期。
而江恩周期,也就是5,8,13,21,34,55,這些數字又稱為斐波那契數列,其每一位數,都是後面一位數的黃金分割比率,應用在股市周期循環上非常廣泛,具體的例子就不列舉了,可以參看【江恩時間周期】這本書,而江恩箱型,是實踐用在時間周期的一種嘗試,在艾略特波浪.市場行為的關鍵一書提到自然界神奇的右旋黃金圓與分割理論,那就是江恩箱型的核心。
最後還要說一句,分析大盤比個股要實在些,個股有人為操控,技術分析往往會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強庄股,而大盤則沒人能操控,用技術分析就客觀和准確得多。
『貳』 大盤分時圖的黃色和白色的波浪線分別代表什麼
(1)白色曲線
表示復大盤加權指制數,即考慮股票股本數量占整個市場股本的比重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它是證交所每日公布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
表示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股本數量,以整個市場股本平均數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根據白黃二曲線的相對位置可知:
①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大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漲幅落後大盤股。
②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大盤股;反之,小盤股跌幅大於大盤股。
『叄』 在股市裡波浪理論該怎麼應用啊
你好,波浪理論是市場上最流行的大盤分析方法。因為運用波浪理論可以對指數過去以及現在的走勢進行精確的描述,並對未來可能的走勢和關鍵點位、時間進行預測,給投資者以心理滿足。
波浪理論是由艾略特提出的,其邏輯依據是:股價的走勢就像海浪一樣不斷推升、不斷循環。股價走勢也像海浪一樣,有上升有回調,有大浪、狂浪,也有細浪。而不同浪的運行時間、空間,符合以黃金比例來確定的數值。
股價的運動不會一直上漲也不會一直下跌,而是像海浪一樣有漲有跌,市場波動遵循自然規律。波浪理論是從道氏理論發展而來。
波段理論主要反映的還是群眾心理,越多人參與的市場,其准確性往往就越高。
波浪理論的應用
波浪理論把股價走勢分成不同的級別,從最大的年度走勢,到月、周,然後日,一直到小時、半小時,直到分鍾線,都可以畫出不同的波浪。所謂大浪包含小浪,小浪包含細浪。
在具體應用上,數浪的級別、波浪的起點,可能每個人都不同,從而造成千人千浪,爭執不休。再加上遇到復雜行情的x浪,使得波浪真正應用起來會遇到很多困惑。
波浪理論最大的價值是發現了股價走勢的總體輪廓,對於股價可能的未來發展演變是極好的策略指導,三浪主升,五浪做頂,B浪反彈,C浪殺傷,如果能理解這些可能的模式,提前建立應對模式,對投資是極大的提升。
而波浪理論的各種時間和空間度量,則需要靈活對待,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但不能陷入各種數浪和計算的精巧游戲。
還有,波浪理論一般用來分析大盤指數,因為個股容易被操縱,很難用波浪理論分析。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肆』 波浪理論適用大盤還是個股
論也是和運用大盤上,因為是和大盤的比較多,波浪理論也是其中一個。
『伍』 股市裡分時K線圖的走勢,波浪形曲線與下面的黃線各代表什麼意思
個股分時圖:波浪形曲線為該個股當天實時股價走勢曲線;
下面的黃線為該個版股當權天股價加權均線(均價)。
指數分時圖:白色曲線為該指數成分股加權值的走勢曲線;
黃色曲線為該指數成分股簡單平均(不加權)值的走勢曲線。
『陸』 高分求:(1)對三支股票進行分析 (2)用波浪理論對未來一年大盤的走勢進行分析 郵箱:[email protected]
目前是自1664以來的大的B浪調整末期,1664---3478為一浪,3478到2307可看做2浪,由於3478到目前依然在第2浪的調整中,所以大盤不可能馬上起來,而且3478以來的第2浪調整是復雜形態,就是一般波浪理論愛好著是看不明白的,你可在998到1664做個連線,這個線一般不許破,再從4月18日3067與7月18日2826連線做壓力線,這樣你對大盤就大概有所了解,後期只要不破2300點,那麼2307就可能是跨年行情的底,假設2307不破明年的高點可能在2900附近
『柒』 中國股市中,波浪理論對個股效果如何
波浪理論對指數的最有效的。對於個股而言也是有效的,不過像st類似的股票容易遭到爆炒,效果會差一些
『捌』 股市中說的共振和波浪是怎麼回事啊
均線共振是指長短期的均線交叉點,均線的含義是市場的平均持籌成本,比如5日均線是指最近5天買了這支股票的平均買入成本,20天均線是指最近20天買了這支股票的平均買入成本,依此類推。長短期均線的交叉點代表長短期市場買入成本都在這價位,所以叫共振。所謂金叉必須滿足兩個條件,長短期均線同時向上形成的交叉才叫金叉(反之為死叉),而長短期就均線方向不同形成的重合只能叫交叉。從均線角度來講市場的拋壓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獲利回吐,一方面是前期套牢盤。當長短期均線形成金叉或密集排列,而股價剛剛站到均線上,代表針對一段時期既無套牢又獲利不豐厚的狀態,所以前面的兩種壓力不會形成壓製作用,股價容易上漲,作為買入條件波浪理論的基本觀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是交替進行的。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的兩種最基本的方式。
2.推動浪由5個上升浪組成,即五浪上升模式模式。在市場中價格以一種特定的五浪形態,其中1、3、5浪是上升浪,2浪和4浪則是對1、3浪的逆向調整。
3.調整浪由A、B、C三浪組成,即三浪調整模式。五浪上升運行完畢後將有A、B、C三浪對五浪上升進行調整,其中A浪和C浪是下跌浪。B浪是反彈浪。
4.一個完整的循環由五個上升浪和三個調整浪組成,即所謂的八浪循環。
5.第一浪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屬於構築底部,另一種則為上升形態;第二浪有時調整幅度較大,跌幅驚人;第三浪通常最具爆發力,是運行時間及幅度最長的一個浪;第四浪經常以較為復雜的形態出現,以三角形調整形態的情況居多。如二浪是簡單浪,則四浪以復雜浪居多;如二浪是復雜浪,則四浪以簡單浪居多。四浪不應低於第一浪的頂。第五浪是上升中的最後一浪,力度大小不一。
6.A浪對五浪上升進行調整,下跌力度大小不一;B浪是修復A浪下跌的反彈浪,升勢較不穩定,C浪下跌的時間長、幅度大,最具殺傷力。
『玖』 用波浪理論分析大盤的演變
1.波浪理論的四個基本特點
(1)股價指數的上升和下跌將會交替進行;
(2)推動浪和調整浪是價格波動兩個最基本型態,而推動浪(即與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個小浪,一般用第1浪、第2浪、第3浪、第4浪、第5浪來表示,調整浪也可以劃分成三個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表示。
(3)在上述八個波浪(五上三落)完畢之後,一個循環即告完成,走勢將進入下一個八波浪循環;
(4)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波浪的形態,因為市場仍會依照其基本型態發展。波浪可以拉長,也可以縮細,但其基本型態永恆不變。
總之,波浪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八浪循環」
2.波浪的形態
那麼,如何來劃分上升五浪和下跌三浪呢?一般說來,八個浪各有不同的表現和特性:
第1浪:(1)幾乎半數以上的第1浪,是屬於營造底部型態的第一部分,第1浪是循環的開始,由於這段行情的上升出現在空頭市場跌勢後的反彈和反轉,買方力量並不強大,加上空頭繼續存在賣壓,因此,在此類第1浪上升之後出現第2浪調整回落時,其回檔的幅度往往很深;(2)另外半數的第1浪,出現在長期盤整完成之後,在這類第1浪中,其行情上升幅度較大,經驗看來,第1浪的漲幅通常是5浪中最短的行情。
第2浪:這一浪是下跌浪,由於市場人士誤以為熊市尚未結束,其調整下跌的幅度相當大,幾乎吃掉第1浪的升幅,當行情在此浪中跌至接近底部(第1浪起點)時,市場出現惜售心理,拋售壓力逐漸衰竭,成交量也逐漸縮小時,第2浪調整才會宣告結束,在此浪中經常出現圖表中的轉向型態,如頭底、雙底等。
第3浪:第3浪的漲勢往往是最大,最有爆發力的上升浪,這段行情持續的時間與幅度,經常是最長的,市場投資者信心恢復,成交量大幅上升,常出現傳統圖表中的突破訊號,例如裂口跳升等,這段行情走勢非常激烈,一些圖形上的關卡,非常輕易地被穿破,尤其在突破第1浪的高點時,是最強烈的買進訊號,由於第3浪漲勢激烈,經常出現「延長波浪」的現象。
第4浪:第4浪是行情大幅勁升後調整浪,通常以較復雜的型態出現,經常出現「傾斜三角形」的走勢,但第4浪的底點不會低於第1浪的頂點。
第5浪:在股市中第5浪的漲勢通常小於第3浪,且經常出現失敗的情況,在第5浪中,二,三類股票通常是市場內的主導力量,其漲幅常常大於一類股(績優藍籌股、大型股),即投資人士常說的「雞犬升天」,此期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觀。
第A浪:在A浪中,市場投資人士大多數認為上升行情尚未逆轉,此時僅為一個暫時的回檔現象,實際上,A浪的下跌,在第5浪中通常已有警告訊號,如成交量與價格走勢背離或技術指標上的背離等,但由於此時市場仍較為樂觀,A浪有時出現平勢調整或者「之」字型態運行。
第B浪:B浪表現經常是成交量不大,一般而言是多頭的逃命線,然而由於是一段上升行情,很容易讓投資者誤以為是另一波段的漲勢,形成「多頭陷井」,許多人士在此期慘遭套牢。
第C浪:是一段破壞力較強的下跌浪,跌勢較為強勁,跌幅大,持續的時間較長久,而且出現全面性下跌。
從以上看來,波浪理論似乎頗為簡單和容易運用,實際上,由於其每一個上升/下跌的完整過程中均包含有一個八浪循環,大循環中有小循環,小循環中有更小的循環,即大浪中有小浪,小浪中有細浪,因此,使數浪變得相當繁雜和難於把握,再加上其推劫浪和調整浪經常出現延伸浪等變化型態和復雜型態,使得對浪的准確劃分更加難以界定,這兩點構成了波浪理論實際運用的最大難點。
3.波浪之間的比例
波浪理論推測股市的升幅和跌幅採取黃金分割率和神秘數字去計算。一個上升浪可以是上一次高點的1.618,另一個高點又再乘以1.618,以此類推。
另外,下跌浪也是這樣,一般常見的回吐幅度比率有0.236(0.382×0.618),0.382,0.5,0.618等。
4.波浪理論內容的幾個基本的要點
(1)一個完整的循環包括八個波浪,五上三落。
(2)波浪可合並為高一級的浪,亦可以再分割為低一級的小浪。
(3)跟隨主流行走的波浪可以分割為低一級的五個小浪。
(4)1、3、5三個推浪中,第3浪不可以是最短的一個波浪。
(5)假如三個推動論中的任何一個浪成為延伸浪,其餘兩個波浪的運行時間及幅度會趨一致。
(6)調整浪通常以三個浪的形態運行。
(7)黃金分割率奇異數字組合是波浪理論的數據基礎。
(8)經常遇見的回吐比率為0.382、0.5及0.618。
(9)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於第一浪的頂。
(10)波浪理論包括三部分:型態、比率及時間,其重要性以排行先後為序。
(11)波浪理論主要反映群眾心理。越多人參與的市場,其准確性越高。
5.波浪理論的缺陷
(1)波浪理論家對現象的看法並不統一。每一個波浪理論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時都會受一個問題的困擾,就是一個浪是否已經完成而開始了另外一個浪呢?有時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看錯的後果卻可能十分嚴重。一套不能確定的理論用在風險奇高的股票市場,運作錯誤足以使人損失慘重。
(2)甚至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浪,也無明確定義,在股票市場的升跌次數絕大多數不按五升三跌這個機械模式出現。但波浪理論家卻曲解說有些升跌不應該計算入浪裡面。數浪(Wave Count)完全是隨意主觀。
(3)波浪理論有所謂伸展浪(Extension Waves), 有時五個浪可以伸展成九個浪。但在什麼時候或者在什麼准則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卻沒有明言,使數浪這回事變成各自啟發,自己去想。
(4)波浪理論的浪中有浪,可以無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時可以無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個巨型浪,一百幾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無影無蹤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勢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勢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這樣的理論有什麼作用?能否推測浪頂浪底的運行時間甚屬可疑,等於純粹猜測。
(5)艾略特的波浪理論是一套主觀分析工具,毫無客觀准則。市場運行卻是受情緒影響而並非機械運行。波浪理論套用在變化萬千的股市會十分危險,出錯機會大於一切。
(6)波浪理論不能運用於個股的選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