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風力發電前三強是什麼企業
第一名來:華潤新能源控股有源限公司,它是國資委直屬中央企業,是中國最具實力的多元化集團公司之一,在香港及內地擁有多家上市公司。2010年7月,華潤集團將華潤風能升級為一級利潤中心,即「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第二名: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是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作為三峽集團公司陸上風電產業的戰略實施主體,以在風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開發與運營為主業,大力弘揚 「三峽精神」和「忠誠、敬業、勤勉、負責」的企業精神,積極推動風電場規模化開發,力爭2020年實現裝機2000萬規模,打造「風電三峽」,成為一流新能源公司。
第三名: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07年2月,是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控股、香港中華電力參股的公司,專業從事風力發電相關業務,包括風力發電場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風電生產銷售,提供風力發電規劃、技術咨詢及運行維護服務等。中廣核集團將風電作為主業發展,風電公司發展迅速,已成為國內主要風電開發商之一。
所以,第1是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第2是中國三峽新能源公司,第3是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
⑵ 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業領先
由華銳風電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台6兆瓦風電機組已於日前在其江蘇鹽城綜合產業基地正式出產。這是目前中國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標志著中國風電機組大型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華銳風電此次下線的6兆瓦SL6000系列風力發電機組是目前中國第一台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球技術領先的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可以廣泛應用於陸地、海上、潮間帶各種環境和不同風資源條件的風場。與此同時,華銳風電也獲得了德國勞埃德船級社(GL)向其SL1500/82機組頒發的A級設計認證證書,成為國內首家獲得世界權威機構(GL)A級認證證書的風電設備製造企業。
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金寶年告訴記者,「此次認證的順利通過,標志著華銳風電產品技術性能獲得了國際權威機構的肯定,也為華銳風電開拓國內外市場奠定了重要基石。」
有觀點認為,華銳風電的技術優勢為其鞏固中國第一的地位提供的巨大支持,而華銳在技術方面的優勢也都離不開公司出色的人才戰略和領先的科技研發實力。
華銳風電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華銳風電堅持以人才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主導目標,將繼續實施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人力資源開發模式,組建一支專業化、具有戰鬥力的團隊,為企業的研發實力的不斷壯大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公司匯集了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風電領域專家和學者,組建了由800多位具有豐富的風電機組設計開發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研發中心。中心涵蓋了空氣動力學、數值分析、機械、液壓、電氣、自動控制、軟體開發等專業,開發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適合各種風況和環境條件的1.5MW、3MW、5MW和6MW系列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以上機組均能完全滿足各國的風電並網導則要求,包括高/低電壓穿越技術、風電機組模型校驗和風電場有功/無功功率管理技術等,並已通過相關檢測機構的測試和認證。
目前,由華銳風電負責建設的中國唯一以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為研究對象的國家級研發中心——國家能源海上風電技術裝備研發中心,正在進行10MW級及以上更大功率風電機組技術的研發,測試能力為15MW的風電機組和關鍵部件測試平台正在建設完善中,以期在解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面臨的技術難題的同時,引領全球風電技術的發展。
相關資料顯示,2010年華銳風電新增裝機容量438.6萬千瓦,繼續排名中國第一,已躋身全球第二位;實現凈利潤28.56億元,較2009年度增長50.87%。有分析認為,隨著產品優勢的逐漸擴大,華銳風電不但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國內第一的市場地位,五年內達到世界第一的戰略設想也有望實現。
⑶ 中國那個風電企業最大
中國風電行業存在一批實力強進的企業。目前就當年(以2009年、2010年為例)新增銷版售訂單業績來比對權,大連華銳、東方電氣、新疆金風、廣東明陽、聯合動力等5家企業基本站在了前列,其他如浙江運達、南車株洲、浙江華儀、江蘇遠景、三一電氣、沈陽華創等廠家也各有收獲進賬,以上為主打機型為單機容量1.5MW風電機組的國內廠商,其餘國內小企業由於產能過小或根本拿不到訂單,不列入比較范圍。主打機型為單機容量2.0MW風電機組的國內主流廠商有湘電風能、上海電氣、重慶海裝以及北京北重等廠家。國外企業例如VESTAS、GE、GAMESA、SUZLON、NORDEX等廠家雖然擁有先進的技術及服務、但由於其價格方面的劣勢,已紛紛開始推出中國市場競爭,或者尋求其他出路,例如與中國企業合作等,目前還能在國內風電市場上見到身影的可能就剩下維斯塔斯了。
⑷ 華銳風電現價為什麼比發行價低很多啊
造假上的市,上市就虧損,當然暴跌成這樣了
⑸ 風力發電的成本是多少
風力發電成抄本襲呈下降趨勢,目前已經下降到每千瓦/時0.5~0.6元,這大概是風電的全部成本。
⑹ 談一談華銳風電這支股
華銳風電2011年1月13日90元發行登陸滬市主板,上市當日破發開始了慢慢熊途,到2014年年底最低達到版3元多(不計除權權),業績除上市當年盈利外,其它都虧損,目前累計虧損近40億元,2014年底為保殼突擊扭虧,2015摘帽,2015一季度就緒虧損,2011年虛增利潤早證監會處罰,官司不斷(侵權官司、債務糾紛),高管批量離職,市場丟失殆盡,2014年至今未取得任何訂單。公司總股份60億股,流通股6億股,前期因涉嫌造假大小非被證監會限制解禁,隨著摘帽、造假案塵埃落定大小非可能允許解禁,這些負成本大小非將再次沖擊股價。
⑺ 華銳風電是國企嗎代遇好嗎
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自主開發、設計、製造和銷售適應全球不同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大型陸地、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華銳風電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2008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403MW,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七;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510MW,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二。
私企,看下邊的:
銳風電「解聘門」
華銳風電無故解約800名畢業生 更改3方協議 華銳風電被曝閃電與今年校園招聘的800多名學生解約,而在5月大多數企業已經完成招聘情況下,這些學生將面臨失業,這一舉動遭到網友熱議。 800多名學生遭閃電解約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這800多名學生去年9月就已與華銳風電簽訂就業協議,但在5月初突然接到解約通知,稱公司要裁員,要做體制改變,原來的招聘計劃要變更,這導致原本已經不愁工作的數百位學生不得不因此再次忙於找工作。 據此次被解約的學生表示,此前聽到公司傳言要裁員,一共有三批,這事是第一批。而另一位同樣被解約的學生則表示,據他了解,接到解約通知的應屆生有600多人。 華銳風電媒體部門負責人王文對此表示,此次解約的應屆生為350人,全國843人的招聘計劃同後來的實際招聘結果有差異,具體數字掌握在人力資源部門。但他對公司解約的原因避而不答。 華銳風電2012年的校園招聘從2011年9月開始啟動,9月19日分別在哈爾濱工業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舉辦了第一批校園招聘宣講會,並於一個月內先後在35所高校進行宣講,涉及了包括北京、哈爾濱、西安、蘭州、深圳、沈陽等近20個城市。應屆畢業生們與華銳風電「簽三方」的時間基本集中在去年9月和10月。 華銳的變卦給一門心思准備就業的畢業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最關鍵的是他耗了我們10個月,現在5月份我們根本沒機會找工作了」,「校招已經沒了,只能走社招,社招我們沒有工作經驗,也就是說他把我們應屆畢業生都給毀了。」簽約華銳風電市場部的畢業生高旺說 一位同被解約的畢業生發帖直斥華銳風電的不負責任,「你對得起全國這將近1000的畢業生嗎?你知道在這些背後存在怎樣的心酸事情嗎?你知道為了培養我們這一代我們的父母付出過多大努力嗎?你們也都是有父母的,捫心自問你們良心能好受嗎。工作室學生畢業後的希望,你們就這么輕易的毀了這么多人的夢想。」 涉嫌私自更改三方協議 據華銳方面稱,將對畢業生採取善後措施,提供推薦信幫助他們找工作,並向每位學生支付2000元違約金。 但這2000元的違約金卻大有來歷。但據畢業生小韓稱,他在簽署三方協議時並未獲知有關違約金的約定及具體金額;他將三方協議交給華銳風電去蓋章,取回後發現,協議末端被蓋上了一個條款章:「雙方任何一方違約,須賠償對方經濟損失2000元。」 「以這種方式被加入三方協議的2000元違約金,其實帶有強迫性質。我們是拿回協議時才知道的。」小韓說,「而且公司電話通知我解約時,還曾勸我主動提出解約。這樣他們就不用支付違約金了。」 據其他畢業生反映,華銳曾單方面電話告知,公司要裁員,如果請畢業生自己向公司提出違約,不收違約金,並在三天就能把相關程序辦好,返還三方協議,如果等公司提出違約就要等到5月10號之後「名單」確定下來。「既然做了裁員的決定,那就痛痛快快給我們違約金,給我們一個准話唄!也讓我們能夠開始找新的單位,可是你就是抓住我們應屆畢業生求職心切的心態,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減小你們的違約開支」。 公司經營困難凈利持續下滑 華銳風電的裁員或只是冰山一角,透露了行業的陣陣寒意。據20家中國主要風電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上市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1.3%,凈利潤同比下降19.4%。從風電零部件及配件生產到風電整機製造再到風電場運營,整個風電產業鏈上六成企業出現利潤下滑。自去年起,就陸續有風機企業縮小規模,裁員應對。今年,全球最大的風機製造商維塔斯也宣布大幅裁員。 而作為風能行業龍頭的華銳風電,財報顯示公司的經營狀況面臨嚴重問題,2011年四季度凈虧損1.25億元,主營風電機組設備,去年凈利潤增長率為-72.84%。該公司2012年一季度凈利潤僅5676萬,同比下降88%。華銳風電:「解聘門」緣起對風電市場判斷失誤大型風電機組製造商——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銳風電」)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解約門」事件正在持續發酵。 《第一財經日報》從華銳風電公司了解到,原本這次裁員計劃還要延遲至今年10月甚至更久,而解聘原因則包括市場需求減弱、公司對行業判斷失誤等等多方面。 始料未及的解聘 這次華銳風電公司解聘的應屆畢業生規模總計350人左右,占總招聘人數約80%。而其對這期應屆生的招聘涉及客服、研發、市場、管理、項目等多個部門。 對於數百名畢業生來說,這次5月初發生的解聘事件始料未及。 有學生稱,目前很多用人單位的招聘都進入尾聲,很難趕上最後一批的校園招聘,而且又進入到了論文收尾階段,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找新工作。 記者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阜新校區(下稱「遼工大」)一位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那裡了解到,華銳風電在向學校解釋合約解除的原因時表示,「公司的部分項目因故取消了」,導致不能安排學生就業。 「事實上,我們對於這批新進畢業生的去留做了多次討論,一開始也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效仿其他風電企業,等到畢業生在今年9月入職之後,於10月或11月再裁員,可以給『實習期未過』的理由。但後來我們覺得,這種做法過於拖沓,會對學生本身不利,因此決定在5月一次性全部解約。」華銳風電一位高層說。 不過,該高層也強調,他們現在也做了反思,如果整個解聘時間更早一點可能會更好。 多位大學生也向記者反映,目前華銳風電開出的補償金2000元/人。 不過,另一家風電設備商——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聯合動力」)可能已開始向解聘的大學生拋出「綉球」。有自稱聯合動力的人通過網路向大學生發電子郵件地址,並提供應聘方面的咨詢。但記者昨日未能聯繫到該公司求證。 根據咨詢機構BTM的報告,去年,聯合動力公司佔全球風電裝機量的7.1%,僅次於華銳風電(7.3%)。 對風電市場判斷失誤 對於這次解聘,據該公司多位管理層的說法,企業以往的大學畢業生自動毀約率高達40%。而今年的自動毀約率則只有20%。在這種情況下,華銳風電公司只能解聘畢業生。而今年整體招聘的人員大約有400多人,已經比往年的千人以上規模要少。 另外,華銳風電對市場行情的判斷也有失誤。 前述公司高層指出,去年企業做畢業生計劃時曾認為,今年國內的風電行業將會出現轉折性的發展,會相比2011年有所恢復。 但是,截至目前無論是風電市場,還是國家政策都沒有好轉跡象。 今年一季度,華銳風電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了87%。 「此外,很多風電投資商們在付款方面仍給出了6個月甚至更長的付款周期,令公司資金周轉困難。」該公司前述高管說。 今年一季度,公司應收賬款高達121億元,而手持貨幣現金只有61.29億元。 同時,國家從去年至今仍在收緊風電場的審批許可權,沒有放鬆管制的跡象,令很多風機企業無法將風電設備從倉庫運送到風電場,即便運到,也難以安裝到位。今年第一季度,華銳風電的存貨高達87.53億元,相比去年年底的存貨88億元沒有緩解。
⑻ 華銳工具這家公司怎麼樣後期有無參與打新的必要
從招來股書看,華銳工具的源近三年來的營業收入、凈利潤雖無明顯的波動,但始終是在平穩增長,因為企業始終堅持技術的不斷革新與投入,打造高品質、高性價比的產品,因此在未來的發展前景上,還是十分看好的。對於一家企業的前途,不僅要看其當下,更要看其經營理念和對行業的理解程度,從各方面來看,個人認為可以參與接下來的打新。
⑼ 發現很多大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很高,有的居然達到了85%,例如今年剛上市的華銳風電
你的理解非常正確。
你說的上市公司,他有能力上市融資,說明他的財務不錯。融資之後他的負債率會降低很多的。
當然你說的風險他相對別的上市企業還是高很多的。
⑽ 為何股票一有消息稱公司有分紅派息,股票當天就跳空低開低走(此信息部是公司發布的)
這種消息面沒有多大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