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一個公司在發行的A股雙發行H股,他們之間有什麽關系嗎,他們的股票價格互相有影響嗎
可以在兩個股市上市嗎?好像沒這個規定。同時發行兩個股市的股票,那這個公司的實力可不一般了。股市的價格是總體形勢決定的
❷ 一家公司為什麼要在不同的市場發行股票啊 如發行A股又發行H股
1、a股是在內地發行交易所上市的,以人民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h股是在香港發回行交易所上市的,以港答幣作為票面貨幣的股票。發行條件是分別滿足這兩個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發行上市要求。
2、上市公司往往把旗下資產組合包裝,同一公司或者以子公司的形式分別在內地滬深交易所和港交所發行上市,其總公司作為大股東既實現了對實際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又達到了在內地和香港分別融資的目的。投資者投資目標是公司的未來利潤,同一公司分紅會以人民幣和港幣兩種形式分別給予兩地投資者。
❸ H股(香港主板市場上市股票)的發行和上市條件有哪些
中國公司到香港上市的條件
主板上市的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並無有關具體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
· 業務目標聲明:並無有關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 最低市值: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麵包銷。
· 股東人數:於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於三名股東持有。
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於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點:A 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
B 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 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
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
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後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 全面收購: 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餘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 重新上市申請: 買殼後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 公司持股量: 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
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後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 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 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迴避各監管的條例。 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同時,很多國內及香港的審批手續並不一定可以省卻。
創業板上市要求:
·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 主線業務:必須從事單一業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務的周邊業務活動
·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
· 業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公司如何計劃於上市那一個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內達致該等目標
· 最低市值: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上市時不能少於4,600萬港元
· 最低公眾持股量:3,000萬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
·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績與經營目標的比較。
· 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
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A 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後6個月已可流通
B 上市後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國務院在1996年6月頒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在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即《紅籌指引》)嚴格限制國有企業以紅籌方式上市。
·中國證監會亦在2000年6月發出指引,所有涉及境內權益的境外上市項目,須在上市前取得中證監不持異議的書面確認。
❹ 同時發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限售股上市流通為什麼不能在H流通呢
H股在香港抄發行,是國際接軌的,不允許你搞什麼國企股、法人股、限售股這些貓膩。
A股股票在發行時候,國家、上市公司、管理層為了控制公司,都可能有三種股票沒有到股市上流通:
1、戰略配售股:是我們在網上申購的時候,公司配售給公司的,叫做「網下配售」。這些股票要被限制三個月,之後才可以上市流通。2月5日中石油的10億股解禁,就是這種。
2、小非:在網上發行之前,大約5%以上的股票低價配發給公司的高管,這個股票要一年之後才可以上市,叫做「小非」。
3、大非:在網上發行之前,大約10%以上的股票低價配發給其它公司(大股東),這個股票要三年之後才可以上市,叫做「大非」。
❺ 2008年至2010年滬市A股共有多少家上市公司,其中同時發行B股和H股的有多少家謝謝!
601107 四川成渝 0107.HK 2009-7-27
601186 中國回鐵建 1186.HK 2008-3-10
601288 農業銀行 1288.HK 2010-7-15
601618 中國中冶 1618.HK 2009-9-21
601727 上海答電氣 2727.HK 2008-12-5
601766 中國南車 1766.HK 2008-8-18
601880 大連港 2880.HK 2010-12-6
601898 中煤能源 1898.HK 2008-2-1
601899 紫金礦業 2899.HK 2008-4-25
002490 山東墨龍 0568.HK 2010-10-21
沒有同時發行B股的公司
❻ 在哪裡可以查到在兩地同時發行股票(A+H股)公司的數據
現在股票軟體非常多,功能也不相同,不知道你用的什麼軟體。
網路——國泰君安大智專慧(國內屬幾家大的證券公司網站上都有免費股票軟體,可以下幾個看看你適合用哪個)
板塊——板塊分類——概念——H股(裡面全是A+H股)
現在A+H股上市公司共有58家。F10里有非常全的資料,而且看起來也很方便。
一定要採納我的哦,呵呵。
❼ 企業在A股和H股或者美國上市,如何計算誰是第一股東
兄弟,原則只有一個:同股同權。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股份有限公司,不管是在哪裡上市的,公司發行的普通股都是一模一樣的,有一股算一股。
也就是說計算誰的股份多是按股份數量的。打個比方,某個公司總股本10億股,在國內A股有5億股,香港有3億股,美國2億股。那麼你要獲得絕對控制權需要持有5億股以上,可以是3億股A股+2億股港股+1股美股,也可以是2.5億股A股+2億股港股+0.5億又1股美股,效果是一樣的。
要注意的是:股票也是分種類的,我剛才特別強調的是,發行的普通股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一個公司發行了優先股,那麼在計算公司控制權的時候不用計算優先股的數量,一般優先股是沒有表決權的(但是也有少數公司發行的優先股是有表決權的)。
另外我知道你還關心一個問題,也就是說每個市場的股票價格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剛才那個公司目前A股價格10元,香港5元(已經折算成人民幣),美國4元(折算成人民幣),那麼為了降低收購成本,當然應該盡量多的收購美股,其次是港股,然後是A股。反正每一股的表決權是一樣的,沒有區別。
補充回答:發行股票是一個公司的權力,除非他不符合發行條件或者發行失敗。他多發行股票增加人家收購難度也是他的權力,說不定就是他的反收購策略呢?(難道每個公司都應該乖乖的俯首稱臣被人收購?)收購方沒有權力指責人家發行股票啊。另外,發行股票和亂發鈔票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❽ 如果一隻股票已經在A股上市,那麼他哪來的股本再在H股上市
正常情況下在異地上市先要在其地區有公廠公司和業務發展往來,當達到一專定規模就向當地審請上市屬,由於已經在A發行並上市所以是增加發行進行股本擴張,簡稱增發,這種情況兩地收益會合並到報表裡計算總利潤等,公司資料里會顯示該股為A股港股版塊。
❾ 如果一個公司發行有A股,B股和H股,怎麼計算各種股份持有人對公司利潤的分配
不對! 雖然各發抄行了1億股,但是這三種股對公司的所有權佔有比例不同,這個利潤分配牽涉到匯率和股本資金佔比,把三種股份原始發行股數都摺合成人民幣來計算每種股份所佔有的公司權益比例,然後按照這個比例分配利潤才對! B股深圳發行的是港幣 B股滬市發行的是美元! 然後按照原始發行獲得資金比例把10億分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