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京康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南京康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3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類內、二類、三類醫療器械容(涉及許可經營的,按許可證所列范圍經營)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周粉香
成立時間:2014-03-24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12500015173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鎮興路312號
2. 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啟明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7月,創始人訾振軍。2014年9月,啟明醫療版憑借「新型生物權心臟主動脈瓣膜項目」獲得全國生物醫葯行業總冠軍。啟明醫療器械是國內第一家進入CFDA臨床許可的介入式瓣膜企業。
法定代表人:Min Frank Zeng
成立時間:2009-07-03
注冊資本:4202.0267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800004044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江陵路88號2幢3樓311室
3.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發展世界領先高新科技,將研究開發創新專醫葯產品作屬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以開發國家一、二類新葯為主,主攻心血管、抗感染、抗過敏及抗腫瘤等治療領域,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葯產品。二類新葯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泰嘉)和地氯雷他定片(信敏汀)被認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擁有遍布全國的學術推廣和醫葯分銷網路,通過向醫療人員宣傳完整的專業醫葯知識,推進醫葯學術的提高和發展,使患者及早享用國際最先進、突破性科技成果及最新一代醫葯產品。營銷團隊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高質創新產品和專業精神不斷開拓,贏取市場,服務社群。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代化生產基地環境優美,交通便捷,裝備優良,工藝先進,為高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效生產優秀產品投放市場奠定了雄厚的基礎。生產基地現有粉針車間、口服固體制劑車間、合成車間、無菌原料葯車間、化學原料葯車間、凍干車間和溶媒回收車間等生產車間,均已通過國家GMP認證。
信立泰葯業秉承「美好源於誠信」的價值理念,穩步發展為全球性一體化的葯業集團,通過國際領先品質及創新科技為人類帶來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4.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現在規模多大啊內部薪水高嗎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質量控制部 | 質量控制部-技術員 | 2001-4000元/月 2年本科
醫葯/生物工程 | 企業性質:民營 | 規模:1000-9999人
5. 醫葯類龍頭股有哪些
國內仿製葯龍頭股:恆瑞醫葯、華東醫葯、華海葯業、普利制葯、京新葯業、信立泰。
1、恆瑞醫葯
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連雲港恆瑞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發起人於1997年4月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葯物的研究和生產基地。
2、華東醫葯
杭州華東醫葯集團公司前身為浙江制葯廠,創建於1952年,後更名為杭州第二制葯廠、杭州華東制葯廠。
1992年12月16日,在杭州華東制葯廠的基礎上組建了杭州華東制葯集團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一家股份制企業--華東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中外合資企業(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華義醫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醫葯企業。
3、華海葯業
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初創於1989年,其前身為臨海市汛橋合成化工廠,2001年1月整體變更設立為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簡稱:華海葯業,股票代碼:600521。
4、普利制葯
海南普利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92年,是專業從事化學葯物制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通過中國醫葯企業制劑國際化先導企業認證。公司旗下有浙江普利葯業有限公司和杭州賽利葯物研究所兩家全資子公司。
5、京新葯業
浙江京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74年,現已發展成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制葯百強企業。2004年7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6、信立泰
深圳信立泰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商務部關於同意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改制為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的批復》(商資批[2007]1016 號) 批准,並取得商務部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港澳僑投資企業批准證書》,於2007 年6 月29 日由深圳信立泰葯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信立泰")依法整體變更設立的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8,500 萬元,同時領取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為:440301501124347。
政策法規
2018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圍繞仿製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推動醫葯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葯品供應保障能力,降低全社會葯品費用負擔,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葯需求,加快我國由制葯大國向制葯強國跨越,並針對促進仿製葯研發、提升仿製葯質量療效、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