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航國際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中航國際航空發展有限公司擁有豐富的國際市場開拓與營銷經驗,產品與服務涉及國際間的民用航空產品貿易、轉包生產、通用航空、民機銷售等領域,利用全球資源開展航空設備進出口、國際合作、技術交流、技術引進、材料與設備采購、裝配加工、技術服務。公司業務始於1979年,擁有北京航空產業園、多家控股企業,是中航國際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公司的行銷網路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知名航空製造企業認證的轉包生產增值服務商,與波音、GE、羅羅等世界著名的航空製造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可為通用飛機需求提供商務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
經營范圍: 國際合作與轉包生產、民機出口服務、通用飛機采購和服務、航空設備進出口
法定代表人:張光劍
成立日期:1994-06-10
注冊資本:94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北京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10000101132467T
經營狀態:開業
所屬行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英文名:AVIC International Aero-Development Corporation
人員規模:500-999人
企業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18號中航技大廈六層
經營范圍:經營本系統所產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的出口業務;經營本系統所需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的進口業務;接受本系統單位的委託,代理上述進出口業務;經營本系統技術進出口業務;承辦中外合資、合作生產業務;承辦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業務;開展補償貿易業務;經營與原蘇聯、東歐國家易貨貿易業務;從事對外咨詢服務、展覽、技術交流業務;經貿部批準的其他商品的進出口業務;經營或代理除國家組織統一聯合經營的十六種出口商品和實行核定公司經營的十二種進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的進出口業務;代理貨物運輸保險;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技術進出口;購銷機械電器設備(汽車除外)、五金交電、化工產品;租賃飛機、機械設備、電子設備;產品設計;軟體開發;計算機系統服務。(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⑵ 中航工業江西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發展簡史
2000年12月,「洪都航空」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600316),這是我國第一家以飛機整機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
在近60年的發展歷程中來,中航工業洪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創造了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的「十個第一」,共研製生產了多種型號5000多架飛機。尤其是與埃及合作簽署的K8E飛機項目,開創了我國成套對外輸出飛機研製生產線的先河,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成就。通過上市籌措資金,為中航工業洪都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6年3月13日,利用上市籌集的資金研製的獵鷹高教機成功首飛,標志著中航工業洪都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可提供初級教練機(初級篩選)、中級教練機(基礎訓練)、高級教練機(高級訓練)全系列教練機的專業研製生產企業。中航工業洪都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教練機、強擊機、輕型通用飛機的科研生產基地以及航空外貿出口基地。 中航工業洪都在「寓軍於民、軍民並舉」的發展方針指引下,努力開拓轉包生產新領域。在航空轉包生產領域,與美國Goodrich(古德里奇)公司、波音公司、Eclipse(日蝕)公司、Timken(鐵姆肯)公司、歐洲空客公司、沈飛公司、西飛公司等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開展轉包生產合作;在非航空產品轉包生產領域,中航工業洪都已成功進入了GE公司、Webtac(西屋制動)等世界500強企業的供應鏈。形成了「軍民並重,兩翼齊飛」的大好局面,成功的走出了一條「以科研帶動生產、以生產促進科研」之路,發展壯大成為集科研、生產和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中航工業洪都將秉承「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集團宗旨、踐行「敬業誠信,創新超越」的集團理念,繼續發揮自主創新優勢,發揮人才優勢,抓住機遇、謀變求新,為國防建設、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坐落著我國航空工業企業的骨幹企業--洪都航空工業集團。企業按照「航空為本,大上民品,多種經營,加快 發展」的經營方針,研製了具有當代國際水平的新型基礎教練機和農林飛機,改進發展了強擊機和海防導彈,加大了摩托車、片梭織機、助力車、體育器材、造紙機械、塗裝設備、建築設備等非航空產品的開發力度,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洪都集團的企業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有佔地36畝的洪都公園和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的大型體育館。有藏書13萬冊大型圖書館、電影院和標准足球場。成立了文學藝術聯合會和職工文藝演出團,已舉辦了四屆萬人合唱節,每年都舉辦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覽,還拍攝了電視劇《天緣》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並獲國家「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體協已舉辦了七屆職工運動會,各類體育代表隊在部省級比賽中多次奪冠。
⑶ 中航工業慶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待遇如何年薪大概是多少希望好心人能幫忙解答.謝謝!
待遇:五險一金,帶薪年假。
本科畢業年薪6萬。
⑷ 請問中航工業西安慶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工資待遇如何麻煩知情人士告知一下,越詳細越好,謝謝
中航工業西安慶安集團有限公司的工資待遇處於行業較低的水平。研究生類分到106研發所,工資3000左右,天天用Catia畫圖,比較累,跳槽的也比較多;本科做工藝,工資2000多點吧,相比研發輕松一些。整個公司不時會有加班,有加班費,福利還可以。
中航工業西安慶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慶安公司)創建於1955年10月,是我國「一五」時期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之一;集航空機載武器裝備、飛行器操縱控制系統(裝置)兩大專業優勢為一體,是中國大型的機載設備研製、生產企業。2007年,榮獲由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慶安公司主要承擔航空航天機載設備系列產品的研製和生產。其中防務產品包括機械、液壓、氣動、電子、電氣裝置及控制系統;民用航空轉包產品有飛機飛控、電源、機輪剎車、起落架收放等系統用零件、組件。非航空領域主要從事各型空調壓縮機的研製和生產。
慶安公司建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及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設有航空產品、製冷設備、檢測技術三個研究所;建有國家一級計量中心、國家一級理化試驗室、航空 系統西北地區環境試驗中心,可進行產品的氣候環境和機械環境試驗;在復雜殼體、精密齒輪、大型框架、各類液壓閥、大導程多頭螺旋軌道等零件加工、液壓密封 和特種鍛鑄造、焊接、熱表處理等技術領域都有獨特的技術訣竅。
慶安公司具有雄厚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能力和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形成以飛行器、武器(發射)操縱控制系統及裝置為主導的航空產品體系和以空調壓縮機產品為主導的民品製冷產品體系。
慶安公司在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了慶安製冷工業園, 具備年產各型空調壓縮機500餘萬台的生產能力,成為國內領先的空調壓縮機研製、生產、服務基地之一;在西安經濟開發區建設了民用航空液壓操縱產品轉包生 產廠區,先後與GE-AS、GOODRICH、EATON、MOOG等多家世界航空機載設備知名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⑸ 殲-10與F-16有何的區別
機型 簡介
殲-10戰斗機(英文:J-10或F-10,北約代號:火鳥(Firebird),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斗機。該機採用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和鴨式氣動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勢戰斗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二者對比
氣動布局
殲-10採用鴨式布局,翼身融合。殲-10的進氣道位於機腹下,由殲-10機首,可見下腹進氣道和可動鴨翼調節板(位置在邊界層分離板的後方)構成進氣道的前部,這為發動機提供了不同飛行狀態所需的氣流,更加適合高性能空中作戰。
F-16戰斗機選用了邊條翼,空戰襟翼、翼身融合體、放寬靜穩定度、電傳操縱和高過載座艙等新技術來提高飛機的空戰性能。F-16採用懸臂式中單翼,平面幾何形狀為切角三角形。採用半硬殼式結構。外形短粗,採用翼身融合體形式與機翼連接,使機身與機翼圓滑地結合在一起,從而減小了阻力,提高了升阻比,增加了剛度,增加機身容積9%,並使機體減重258千克。全動式平尾,平面幾何外形與機翼類似,下反角25°,平尾翼根整流罩後部是開裂式減速板,最大開度60°。
座艙顯示布局及彈射系統
殲-10採用三具彩色下顯,殲-10座艙儀表加一具平視顯示器的座艙布局。彈射救生方面,殲-10採用了傳蓋式火箭彈射座椅。
F-16A、F-16C的座艙為單人空調座艙。為改善駕駛員視界採用氣泡式座艙蓋,這種新式的座艙蓋可使駕駛員的上半球視野達360°,一側至另一側為260°,前後為195°,側下方為40°,前下方為15°。採用道格拉斯公司的IE-2零一零彈射座椅,能在零高度和0-1100公里/小時的速度范圍內安全彈射。
雷達及控制系統
在雷達方面,殲-10採用國產JL-10脈沖多普勒雷達,搜索距離100千米~130千米,攻擊距離80千米~90千米,可同時跟蹤6個目標,並選定4個加以鎖定摧毀;遠期將採用國產相控陣雷達或俄羅斯「甲蟲」、「珍珠」雷達。數字式四餘度線傳飛行控制系統。
F-16主要設備有:APG一66脈沖多普勒雷達,下視距離37-56公里,上視距離46-74公里;AN/ARN-108儀表著陸系統;SKN-2400慣導系統;雷達光電顯示設備;中央大氣數據計算機;飛行控制計算機等。
武器裝備
殲-10裝備了一門半埋入式雙管23毫米機炮(俄制Gsh-23型機炮的中國版),位置在進氣口下方前起落架左側。殲-10的機身下設計了11個掛架:六個在機翼下、一個在機腹下中軸線上、其餘四個為機腹下方兩側半共開工的串聯掛架(與幻影-2000、陣風戰斗機和F-15E的機腹掛架配置類似),標准配置下載彈7000KG。殲-10的原型和預生產型機大多掛載兩枚PL-8(以制「怪蛇」Ⅲ)近程紅外製導導彈。殲-10的武器系統還將包括已經殲-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導彈(R-73近程和R-77中程主動制導導彈),以及中國的PL-12中程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殲-10也可以攜帶國產和俄制的空地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包括鷹擊-8K反艦導彈和新型鷹擊-9反輻射導彈),以及非制導炸彈和航空火箭彈。此外還可以掛載紅光-I型 紅外線搜索吊艙、BM/KG300G 防衛干擾吊艙、KZ900 電子偵察吊艙、藍天導航攻擊吊艙、FILAT 前視紅外線轟炸導引吊艙等。隨著FC-1攜帶的SD-10中距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公開,殲-10將會擁有更加強大的武器
F-16飛機裝有1門M61A1"火神"20mm航炮,備彈511發(F-16C block50/52),可與雷達和計算機配合計算前置角,有效射程1000米左右。F-16A的主要武器是空戰武器是響尾蛇導彈,其型號為AIM-9L,可攜帶的對地武器如下:Mk-82自由落體炸彈(6枚)、Mk-84常規炸彈(2枚)、CBU-87/89"甘特「子母彈(4枚)、CBU-97感測器引信炸彈(4枚)、CBU-103(4枚)、GBU-10激光制導炸彈(2枚)、GBU-12B型激光制導炸彈(6枚)、GBU-31JDAM聯合直接攻擊炸彈(4枚)、LAU-3A型19聯裝航空火箭、CBU-52/58/71型子母彈、AGM-65「小牛」空對地導彈(2枚)、AGM-88型哈姆高速反輻射導彈(2枚)。
發動機
殲-10的首批生產型採用久經考驗的俄制AL-31FN渦扇發動機。AL-31F的結構形式是雙轉子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范圍:加力12250daN,中間7620daN。每台價格300萬美元。後續生產的殲-10則將裝備WS-10A渦輪風扇發動機,渦扇10,簡稱WS-10,代號「太行」,是由中國一航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的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最大加力推力(daN) 13539,中間推力(daN) 8637,加力耗油率(kg/daN/h) 2.03
中間狀態耗油率(kg/daN/h) 0.695 ,推重比 8.1 (按國際上一般規定計算)。但可靠性比不上俄制發動機。
早期F-16裝一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00-PW-100渦輪風扇發動機,無加力推力72.5千牛,加力推力111.1千牛。從1984年開始,美國空軍要求通用動力公司生產的F-16安裝通用電氣公司無加力推力為73.6千牛,加力推力為128.9千牛的F110-GE-100渦輪風扇發動機,並且要求兩種發動機可以相互替換。1991年開始生產的F-16C block50換裝了無加力推力為75.6千牛,加力推力為129.6千牛的 F-100-PW-229和F110-GE-129發動機。
總而言之,發動機一直是國產飛機的短板,但是WS-10A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讓我們跟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小!但是我們的電子系統、雷達不比西方國家的差,導彈武器旗鼓相當!
⑹ 俄制的,可為什麼它依然代表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水平
根據人民網消息,月16日,中國空軍首架運-20交付空軍某航空兵師,這標志著該機正式加入部隊服役。運20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最新水平。但對於該機使用進口的俄制D-30KP-2發動機,也有人說起了風涼話,認為「中國人普遍缺乏創新精神,只喜歡模仿」,這從根本上導致中國科學技術不行。類似的言論在輿論場上早已層出不窮,差不多有20年了。在中國已經進入「科研成果井噴」的今天,如何改進科普宣傳,讓公眾正確看待中國科技的發展,成為科研工作的另一個子話題。
殲10是中國航空工業的「爭氣機」
幾十年的時光,幾代人的努力,最終使得中國科研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走過了「模仿—消化—創新」這條必經之路。今天的中國已經迎來了科研成果「井噴」的時期,在諸多領域迅速產生世界領先的原創性科研成果,例如:
·超級計算機(以「天河二號」為代表)
·量子通信(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團隊開發)
·鐵基超導體(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鐵路設備(高鐵和地鐵項目已成功進軍海外)
·無線通信(華為即將逼死「3G霸主」高通,已開始向蘋果公司收取專利授權費用)
·特高壓輸電(中國電網的跨區域輸電和調度能力世界第一)
·3D列印大型鈦合金構件(在中國航空工業已進入實用化階段,並且領先美國)
·清潔煤利用(節能減排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正在全國推廣,性能世界領先)
·電動汽車(2015年,比亞迪的電動車銷量佔全球11%,電池和電機技術可圈可點)
·NgAgo-gDNA基因修飾(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團隊開發)
中國的先進科研成果當然不止於此,但以上例證足以說明問題——就科技領域的影響力而言,新中國在60多年的時間里,從無足輕重的角色成功翻身,躋身於當今世界的「第一梯隊」。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中國不斷涌現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什麼很多人仍然日復一日宣稱「中國科技不行,中國人缺乏創新精神」?這其實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值得深入分析。
中國的媒體和輿論場被一些有影響力的媒體人和大V把持,其中一部分人,因為對科技發展規律缺乏了解,產生了盲目貶低中國科技的傾向。這些人多處於40-50歲這個年齡段。也就是說,這些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時間在20年前,也就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那時的中國仍處於「模仿—消化」階段的後期,自主創新在有限的領域才剛剛起步,和發達國家在科研水平上的差距非常明顯。所以這些人在形成世界觀的時期,頭腦中就產生了「中國科技不行」的烙印。問題在於,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發展變化。比方說,20年前話都說不清楚的小孩,20年後成為了學識淵博、風度優雅的青年;可是20年來的鄰居卻堅持認為此人還是話都說不清楚的小孩。很明顯,有問題的不是這位青年,而是長期拒絕對觀念進行升級更新的鄰居。
所以說,「中國科技不行」純屬某些人的思維慣性。某些外行則喜歡人雲亦雲,好像不狠狠批判一下中國的「體制問題」,就不足以彰顯自己的清高和「獨立思考」。說實話,在各個行業和企業踏實做事的科研工作者,一般都比他們更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要不然中國那些震撼世界的「黑科技」從何而來?哪怕是殲20、運20這些世界一流的工程產品相繼問世,也未必能叫醒裝睡的人。
⑺ 中航工業洪都集團的公司簡介
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1998年改制組建了以洪都集團公司為核心,擁有24個成員企業和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是集科研、生產和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企業現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擁有員工萬餘人,是國家重點支持的520家大型企業和國家 「重合同守信用」企業之一。
在近60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航工業洪都始終堅持自主創新,創造了中國航空工業史上的「十個第一」,共研製生產了多種型號5000多架飛機。尤其是與埃及合作簽署的K8E飛機項目,開創了我國成套對外輸出飛機研製生產線的先河,向國際社會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成就。
2000年12月,「洪都航空」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是我國第一家以飛機整機作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通過上市籌措資金,為中航工業洪都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6年3月13日,利用上市籌集的資金研製的獵鷹高教機成功首飛,標志著中航工業洪都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可提供初級教練機(初級篩選)、中級教練機(基礎訓練)、高級教練機(高級訓練)全系列教練機的專業研製生產企業。目前,中航工業洪都已經發展成為我國教練機、強擊機、輕型通用飛機的科研生產基地以及航空外貿出口基地。
近年來,中航工業洪都在「寓軍於民、軍民並舉」的發展方針指引下,努力開拓轉包生產新領域。在航空轉包生產領域,與美國Goodrich(古德里奇)公司、波音公司、Eclipse(日蝕)公司、Timken(鐵姆肯)公司、歐洲空客公司、沈飛公司、西飛公司等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開展轉包生產合作;在非航空產品轉包生產領域,中航工業洪都已成功進入了GE公司、Webtac(西屋制動)等世界500強企業的供應鏈。形成了「軍民並重,兩翼齊飛」 的大好局面,成功的走出了一條「以科研帶動生產、以生產促進科研」之路,發展壯大成為集科研、生產和經營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中航工業洪都將秉承「航空報國,強軍富民」的集團宗旨、踐行「敬業誠信,創新超越」的集團理念,繼續發揮自主創新優勢,發揮人才優勢,抓住機遇、謀變求新,為國防建設、國民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⑻ 航空發動機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中航動力()目前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成為中航工業發動機整合平台的預期最強烈。公司曾參與國內多個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科研、製造任務,如「秦嶺」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等。2014年6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增加了黎明、南方、黎陽動力三家擁有發動機整機業務的公司,產品范圍從大型發動機擴展為大中小型發動機,從渦噴、渦扇發動機擴展到渦噴、渦扇、渦軸、渦槳、航模發動機,集成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
中航動控(000738)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唯一供應商,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業務占公司收入60%以上。已與通用、羅羅、賽峰、霍尼韋爾、漢勝等國外航空工業巨頭建立合作關系,在航空發動機燃油泵、滑油泵、輔助動力裝置的研製中深入合作,不斷提升產品國際核心競爭力。公司體外發動機板塊下尚有中航工業集團下屬國內唯一航空動力控制系統專業研究所(614所),承擔各類軍、民用飛機、艦船、導彈以及燃氣輪機發電等動力裝置控制系統和其它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研製和生產任務,未來有資產注入預期。
成發科技(600391)主要生產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產品體系包括軍品和非軍用航空發動機衍生產品兩大部分。成發科技在長期的軍品型號研製以及與國際知名航空企業合作過程中,建立了機匣、鈑金、葉片、軸承等四個專業化優勢平台,形成了技術、熱表、裝試等三個能力中心,初步掌握了國際先進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製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