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一般以行業分類有哪些啊
為了提高證券市場的信息質量,規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信息,中國證監專會公布了《屬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應該說,《指引》對上市公司的分類較原來兩地交易所的行業劃分更加細致,並且參考和借鑒了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國際產業分類、北美產業分類標准和摩根斯坦利全球行業分類等國內外權威行業劃分標准。然而,不少證券業專業人士認為,目前兩地交易所公布的分類結果仍有值得商榷之處。按照《指引》的規定,上市公司分類的原則與方法是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分類標准。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當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時,若某類業務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30%,則將該公司劃入此類業務相對應的行業類別。
② 如何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下看行業分類
你可以到一個大些的論壇,向做美股投資的朋友請教,知道里做美股的人 估計少。也不一定能看到你的提問
預祝股市大發
③ 國泰安資料庫中上市公司2013年行業分類是參照哪個行業分類標准呢
我覺得就是標准普爾公司制定的標准,期待您的採納!
④ 上市公司類型包括哪些
為了復提高證券市場的制信息質量,規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信息,中國證監會公布了《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應該說,《指引》對上市公司的分類較原來兩地交易所的行業劃分更加細致,並且參考和借鑒了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國際產業分類、北美產業分類標准和摩根斯坦利全球行業分類等國內外權威行業劃分標准。然而,不少證券業專業人士認為,目前兩地交易所公布的分類結果仍有值得商榷之處。按照《指引》的規定,上市公司分類的原則與方法是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分類標准。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當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時,若某類業務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30%,則將該公司劃入此類業務相對應的行業類別。
⑤ 什麼是GICS產業分類
一、國內外主要行業分類標准比較
國內外比較權威的行業分類標准,主要有六種。總的來說,這六種分類標准可劃分為兩種類型:管理型和投資型。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北美行業分類系統(NAICS)和國家統計局的行業分類標准屬於典型的管理型,而北美行業分類系統(?dard,由摩根斯坦利公司和標准普爾公司聯合發布,簡稱GICS)、富時全球分類系統(FTSE)則屬於投資型,中國證監會的《指引》雖然是針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劃分,但由於其以國家統計局分類標准為主要基礎,同時參考了國外主要的管理型分類標准,因此仍是屬於政府管理型。上證180指數在編制時即採用了投資型的GICS作為行業分類標准。
二、管理型與投資型兩種分類標準的比較
1、分類標準的定性比較分析
分類的目的管理型分類標準的目的是反映國民經濟內部的結構和發展狀況,而GICS、FTSE均明確說明分類目的是為投資者的投資分析、業績評價、資產配置或指數跟蹤基金服務以及在銀行或經紀人的衍生工具活動中應用。
行業分類原則前者是產品導向,後者以產品導向為基礎,結合消費者的市場需求分類,因此,兩種分類的結構、層次劃分都有很大區別。兩種分類標准在細類的劃分上,仍都以產品同質性為基礎,但在大類的劃分、內容與結構方面差別很大,管理型基本上是站在生產者的立場進行分類;投資型則考慮行業的投資價值同一性,從生產者立場向消費者立場轉移。從結構層次上看,管理型基本上以三類產業的劃分為依據,而投資型將消費特徵作為分類的主要依據,淡化了商品和服務的區別,也淡化了三類產業的概念。
在分類的數量上,前者也比後者詳細得多,如GICS最細一級子行業僅有123個,而NAICS體系中行業一共有1170個,國家統計局標准中行業小類有913個。從管理的角度看,詳細的分類有利於統計和管理的方便,因為分類的對象是數十萬計的產業活動單位;但從投資的角度看,過細的分類會造成行業內公司數太少,從而對經濟狀況的波動以及個別公司不同業務的波動過於敏感,公司子行業歸屬易變,行業缺乏穩定性,同時增加投資者使用的成本和復雜性。
分類對象管理型是對所有以贏利為目的或不以贏利為目的的產業活動單位分類,而投資型僅對上市公司進行分類,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單位,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種組織協會等是不屬於其分類對象范圍的。管理型分類關注的主要是宏觀的行業總量,計算時是把跨行業經營的公司的產值利潤等分拆後進行的;而投資型分類關注的是微觀的公司個體的投資價值,由於證券都是每個公司作為一個整體發行的,所以投資型分類在計算時是將每個上市公司都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因此相比而言,按管理型標准劃分的行業比較單一,包括各種部門在該行業的產出結果;而投資型分類的行業是主要從事該行業領域的公司的聚合,該行業的公司也可能從事其他領域的活動,所以它的行業概念不是單一的。
公司歸屬方法管理型基本按照產出特徵劃分,主要考察其主營收入;而投資型在考慮收入因素的同時,也考慮其盈利來源特徵,這反映了其為投資者服務的目的,因為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歸根到底取決於其為股東創造利潤的能力。
2、證監會《指引》與GICS分類標準的統計比較
中國證監會《指引》與GICS相比較,前者屬於管理型分類,後者屬於投資型分類,為了明確兩種分類方法在分類上的差異性和相似性,我們進行循環比較,查看它們在各個級別上相同的分類,並對總體分類相似性進行大致說明。
由於兩者在分類的諸多方面有顯著的區別,因此在統計結果上也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除去統計中的重復項,中國證監會一級分類中約有61%的類別可以在GICS中找到,中國證監會二級分類中約有42%的類別可以在GICS中找到,中國證監會三級分類中只有約11%的類別可以在GICS中找到。因此,從整體上看,中國證監會的行業分類與GICS的分類方法的差異較大。三、GICS和FTSE兩種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區別
1、具體分類方法不同對公司進行行業歸類時,GICS首要考慮收入,其次考慮利潤。原因一是收入比利潤波動小,更能准確地反映公司的活動;二是大部分公司都提供收入的行業和地區分解數據,但很多公司並不提供利潤的行業和地區分解數據。然而,由於公司的價值與利潤的聯系更緊密,所以利潤仍然是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而FTSE主要考慮公司各項業務的稅前利潤在總利潤中所佔的比例,並不考慮公司的收入。從可投資性角度而言,同時考慮收入和利潤更科學。
2、分類原則有差異GICS更注重產品的市場需求與消費特徵,而FTSE盡管已經與管理型分類有了質的變化,但與GICS相比,仍更注重產品的經濟性質或生產過程。應該說,注重產品的市場需求在現代社會更能反映公司的投資價值。
3、對行業投資機會的判斷不同FTSE以靜態的角度看待行業,因而非常注重行業的經濟周期敏感性,這是因為如果行業非常穩定,那麼其投資機會就僅在於隨經濟波動而發生的周期性行業增長與衰退。GICS以發展的角度看待行業,認為行業的投資價值在於其未來的發展前景,應該說,注重行業的發展前景更符合現代投資的需要。由於科學技術以越來越快的加速度發展,新興行業的出現和成長也越來越快,使得一些新興行業的投資價值也越來越高,所以,注重新興行業發展前景比注重經濟周期敏感性更有利於判斷行業的投資價值。
4、分類標準的層次不同GICS為四級分類,FTSE為三級分類。分類層次的增加適合於對數目很大的上市公司(例如全球數萬家公司)同時進行分類,但同時會增加使用的成本和復雜性。稍微簡單的分類層次則適合於對單個國家的上市公司進行分類。
中國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確定
一、GICS可作為中國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基本依據
綜合以上各種因素考慮,在現有權威的投資型行業分類標准中,我們認為GICS最適合作為中國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基本依據:
1、對公司進行行業歸類時,收入和利潤兩種因素中,以收入為主更適合中國國情。中國不少上市公司主業虧損,如果僅考慮利潤,極易被歸於非主業行業。
2、採用GICS是中國投資行業與國際接軌、吸引國外投資的需要。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就是以聯合國國際標准產業分類ISIC為基礎而制訂的。
3、GICS更適合現代投資分析的需要,能反映經濟發展的最新特徵。例如重視行業的消費特徵和市場需求,對於商品和服務不加區分等。
4、GICS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產業結構未來發展的趨勢,例如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的迅速擴張等。因此採用GICS具有前瞻性,一段時期內不需要進行頻繁調整,同時有利於引導中國的產業發展方向和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
二、中國上市公司根據GICS進行分類的實證研究
1、判別行業分類方法優劣的標准和指標的選取
衡量一種投資型行業分類標準的優劣,在於其是否能夠成功區分各個行業所具有的不同投資價值,或者說,其是否能夠將同行業的具有相似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歸為一類,而將不同行業的具有不同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區分為不同的類。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表現,我們認為其最主要的表現指標是權益收益率ROE。至於股票投資的其它特徵指標,如市盈率和換手率等指標,它們反映的是市場在某一時點對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主觀評價。因此,我們在實證研究中選擇ROE作為首要的評價指標,但為了考察市場對行業分類標準的認同度,從側面證實行業分類標準的現實適用性,我們又選擇了P/E比率對分類後的上市公司進行了統計分析。
2、研究方法、數據來源及樣本說明
我們對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分別根據GICS和證監會《指引》作了行業分類,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分類後各行業上市公司ROE的均值進行了統計分析,剔除了ROE絕對值大於100%的公司。對市盈率進行統計分析時,剔除了市盈率大於300和市盈率小於0的公司。
3、結果與分析
統計結果顯示,根據《指引》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ROE均值差異不顯著(F=1.539;P=0.104>0.05);根據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ROE均值差異顯著(F=2.354;p=0.012<0.05)。所以,可以認為GICS的分類比《指引》的分類更能區分不同行業ROE的不同,更能反映行業間投資價值的差異。
另外,根據《指引》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P/E均值差異不顯著(F=1.261;P=0.237>0.05);根據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P/E均值差異不顯著(F=1.648;p=0.098>0.05)。但根據中國證券市場的現實情況,我們將顯著性水平放寬為0.10。在顯著性水平為0.10時,根據《指引》的上市公司分類行業間P/E均值差異不顯著(F=1.261;P=0.237>0.10);而根據GICS分類方法,上市公司行業間P/E均值差異顯著(F=1.648;p=0.098<0.10)。因此,可以認為GICS的分類方法比《指引》分類方法更能區分行業間P/E的不同,更能反映市場對上市公司行業投資價值認同度的差別。
我國上證180指數由於採用了GICS作為行業分類標准,從以上結果可知,能夠更明確區分上市公司行業投資價值,更有利於引導中國證券市場投資理念,更有利於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接軌。
三、對GICS進行修改的若干建議
中國的產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差別較大,而且證券市場尚在高速發展中,上市公司存在一些與國外成熟股票市場上市公司不同的特點,因此在應用GICS對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時,應結合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對GICS做適當的修正。
1、我國上市公司行業特徵不明顯,多元化經營公司比比皆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對GICS標準的具體分類方法(進入准則)進行適應性調整。
比如,GICS規定,如果公司跨兩個行業,歸於提供了其收入60%以上行業,或者同時提供了收入和利潤的50%的行業,如果不滿足兩個條件之一則根據歷史和未來趨勢進行分析;如果公司跨三個行業,歸於提供了收入或者利潤50%以上的行業,如果不滿足條件,則歸於工業部門的綜合性工業或金融部門的跨部門持股公司。這樣的行業歸屬進入准則完全照辦至我國市場則不太合適,需要根據我國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潤情況制定符合實際的准則。
上證180指數公布的分類准則就規定:(1)、如果公司某項主營業務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的50%以上,則該公司歸屬該項業務對應的行業;(2)、如果公司沒有一項主營收入佔到總收入的50%以上,但某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均在所有業務中最高,而且均佔到公司總收入和總利潤的30%以上,則該公司歸屬該業務對應的行業;(3)、如果公司沒有一項業務的收入和利潤佔到30%以上,則由專家組進一步研究和分析確定行業歸屬。
2、我國上市公司穩定性差,改變主業或資產置換較為頻繁。對於這種情況,我們認為,可以適當減少分類標准中子行業的數目,將某些相近的子行業進行適當合並,使分類標准"粗化",從而可以降低公司的行業敏感性,減少公司行業變更的頻率。
3、GICS包含四級分類,雖然分類層次較細有利於分類的實施,但同時也顯得有些繁復,特別是對我國上市公司來說過細的分類反倒劃分困難。因此可以考慮將GICS的四級分類簡化為三級或者兩級分類。
4、根據我國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特點可以對GISC的行業進一步調整,有的應進一步細分,有些應該去掉。比如,我國上市公司比較集中的可選消費品、工業和原材料三個經濟部門,應該進行進一步的細分,而對於Gaming(賭博),CatalogRetail(電視直銷、郵購)等我國根本沒有或者沒有上市公司的行業,在制訂行業分類標准時就應去掉。(上海交通大學證券金融研究所 )
⑥ 美國對上市公司的行業分類標准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反正我是看不懂 具體的網址是http://www.willrich.cn/dev/wfrmDocView.aspx?czid=311070624174202375
由於字數限制沒法完全復制到這里專 希望屬對你能有幫助
⑦ 請問怎麼獲得1996年以來每年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數據與每個行業具體公司名的數據
找專業的人員 或關於這個的網站 應該可以獲得
⑧ 股票的分類比如:滬深,基金,港股,美股這個分類>按地區的(上證,深證)>按市場>按行業等等,來個詳細的
1. 根據上市地區可以分為: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1990年,我國A股股票一共僅有10隻至1997年年底,A股股票增加到 720隻,A股總股本為1646億股,總市值17529億元人民幣,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22.7%。1997年A股年成交量為4471億股,年成交金額為30 295億元人民幣,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A股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在我國境內發行只許本國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的普通股。
(2)在公司發行的流通股中占最大比重的股票,也是流通性較好的股票,但多數公司的A股並不是公司發行最多的股票,因為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除了發行A股外,多數還有非流通的國家股或國有法人股等等。
(3)被認為是一種只注重盈利分配權,不注重管理權的股票,這主要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參與A股交易的人士,更多地關注A股買賣的差價,對於其代表的其他權利則並不上心。
B股 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
H股 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
S股 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N股 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2. 根據利潤,財產分配方面可分為
普通股 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它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也是發行量最大,最為重要的股票。目前在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中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普通股股票持有者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優先股 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優先股有兩種權利:
a. 在公司分配盈利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而且享受固定數額的股息,即優先股的股息率都是固定的,普通股的紅利卻不固定,視公司盈利情況而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無利不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b. 在公司解散,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
3. 根據業績也分為:
ST股 ST股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被進行特別處理的股票;*ST是指境內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的股票。摘帽是指原來是ST的,現在去掉ST了。
垃圾股 經營虧損或違規的公司的股票。
績優股 公司經營很好,業績很好,每股收益0.5元以上
藍籌股 股票市場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4. 可分為:
①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載股東姓名來劃分的。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必須經公司辦理過戶手續。無記名股票,是在股票上不記載股東的姓名,如果轉讓,通過交付而生效。
②有票面值股票和無票面值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是否記明每股金額來劃分的。有票面值股票,是在股票上記載每股的金額。無票面值股票,只是記明股票和公司資本總額,或每股占公司資本總額的比例。
③單一股票和復數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上表示的份數來劃分的。單一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一股。復數股票是指每張股票表示數股。
④普通股票和特別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所代表的權利大小來劃分的。普通股票的股息隨公司利潤大小而增減。特別股票一般按規定利率優先取得固定股息,但其股東的表決權有所限制,特別股票又叫優先股票。
⑤表決權股票和無表決權股票。這主要是根據股票持有者有無表決權來劃分的。普通股票持有者都有表決權,而那些在某些方面享有特別利益的優先股票持有者在表決權上常受到限制。無表決權的股東,不能參與公司決策。
⑨ 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 怎麼查 各種分類之類的
太簡單了,只要你下載一個炒股軟體,上面給你分析得清清楚楚的;另外很多大型財經網站都有相關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要什麼資料基本上都很容易查到。
⑩ 上市公司的分類
為了提高證券市場的信息質量,規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信回息,中國證監會公布了答《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應該說,《指引》對上市公司的分類較原來兩地交易所的行業劃分更加細致,並且參考和借鑒了國家統計局、聯合國國際產業分類、北美產業分類標准和摩根斯坦利全球行業分類等國內外權威行業劃分標准。然而,不少證券業專業人士認為,目前兩地交易所公布的分類結果仍有值得商榷之處。按照《指引》的規定,上市公司分類的原則與方法是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為分類標准。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類別。當公司沒有一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時,若某類業務營業收入比重比其他業務收入比重均高出30%,則將該公司劃入此類業務相對應的行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