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柳傳志的人物影響
柳傳志不僅僅是個企業家,也是一位投資家。在聯想控股旗下的5家公司中,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仍然專注於IT領域,而另外3家則有著濃厚的投資烙印,它們分別是做房地產的融科智地、做風險投資的聯想投資和做並購投資的弘毅投資。
弘毅投資共籌集到了三期、總規模達8.07億美元的基金,已經投了將近10家企業。其中,中國玻璃已經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如今先聲葯業又在全球最大的紐約交易所上市。
2000年,聯想分拆成聯想集團和神州數碼後,卸下一身重擔的柳傳志開始與聯想控股副總裁朱立南籌劃進入風險投資領域 。 正是由於對中國國情的了解,使得聯想在做投資時,對於不同性質的企業採取了不同策略。
趙令歡坦言,如果把被投資企業比作老虎的話,他認為對先聲這樣的民營企業弘毅要做的事情就是「如虎添翼」;而對於國有企業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卻是「放虎歸山」。「很多國有企業不缺好的管理者,只是僵化的體制制約了他們的手腳。」
同樣也是煥然一新的還有中國玻璃。在收購了江蘇蘇華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最終控股股東宿遷國資公司之後,弘毅投資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將並不知名的蘇華達打造成了中國玻璃並登陸香港主板,而以原蘇華達總經理周誠為首的公司管理層最終獲得了中國玻璃上市前16.59%的股份,並且有權在適當時候增持。從此,中國玻璃的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從國內玻璃行業的第14名一下子擠入前3。
弘毅投資又把目標瞄向了另一家大型國企石葯集團,雙方仍然在談婚論嫁的過程中。柳傳志甚至已經把眼光投向了國資委直屬的中央國企。弘毅宣布投資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亞洲最大的玻璃纖維生產企業巨石集團。同時,弘毅也與中國建材集團簽訂了框架性協議,以後計劃開展更多方面的合作。「只要國家同意,只要有機會,我們願意參與央企的改制和重組。」柳傳志表示。 衷告創業者腳踏實地、認真學習對自身真正有用的知識。還透露聯想最寶貴的方法論:事後重新審視及歸納總結,也就是所謂的「復盤」。
除了改制之外,聯想還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復制到被投資的企業,這其中也包括聯想最著名的管理三要素:「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
對於這一點,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同樣是感觸頗深:「弘毅進來之後,我們確實是在跟他們學習怎麼做企業,例如做事的規范、超強的執行力、強調工作效率等很多方面,我們都在向他們學習。」甚至在公司的組織架構上,詹純新也模仿聯想的企劃辦成立了一個「持續改進研究室」,這個研究室的職能與通常迎來送往的辦公室不同,也是專注於公司戰略方向的研究和企業文化的建設。
2006年年初投了先聲葯業之後,他們並沒有介入公司的具體經營,而是和管理層坐在一起反復研討公司的戰略和發展方向。最後,公司明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就是要成為國內仿製葯的品牌首發者和新葯的領先者。在這之後,明確了戰略目標的先聲葯業開始加速奔跑,不久就成功在紐交所上市。在收購麥得津各方面意見相持不下的時候,趙令歡特意交代弘毅的項目經理,「做不做收購完全由任總來定。」他認為,在具體的戰術決策上,企業當家人的感覺特別重要。
而「搭班子、帶隊伍」解決的就是人的問題,這也是柳傳志最關心的問題。在每個項目投資之前,他都會抽出時間會見被投企業的當家人,通過交談了解被投企業管理層的情況,並對此進行評估。他的判斷依然相當准確,他曾經說過的「大材料」周誠確實領導中國玻璃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在柳傳志的影響下,聯想旗下的兩家投資公司非常看重被投企業領導人的素質——聯想投資特別強調「事在先,人為重」,而弘毅投資最重要的投資標准就是團隊和一把手的能力。
雖然聯想進入之後很少更換被投企業的管理層,但是也有特殊情況出現,聯想投資的項目經理肖斌最後竟然成了蘇州星恆電源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肖斌的加入以及隨之而來的轉型顯得很及時,星恆趕上了電動自行車在二、三級城市的大發展。由於與其他廠商相比星恆的技術較為先進,很快就占據了60%以上的國內市場 。
『貳』 張毓強的個人履歷
1984年—1987年 桐鄉玻纖廠 副廠長
1987年—1989年 桐鄉玻纖廠 廠長
1993年—至今 浙江巨石集回團有限公答司 董事長
1999年—2011年 中國化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裁、副董事長
1989-至今,兼任浙江振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叄』 亞邦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致辭
集團公司董事長 許小初
過去的2008年,實在不能算個好年景。除了有個掙了面子不掙錢的奧運之外,年初大雪災,損失不小;汶川地震,失人又失財;金融(經濟)危機,息業和失業。 2007年末的美國金融危機,原以為中國金融市場未開放,可以置身度外,中國還在繼續加強「雙控」(控制信貸流動性過剩、控制物價過快增長)之際,忽然,大難臨頭。「城門失火,殃及池魚」。2008年下半年,首先是外貿經營及生產企業,訂單大幅下降。以國外市場為主的企業完全是沒頂之災。然後,10月份的生產資料價格雪崩,大部分物資,一個月內價格跌去過半,尤其化工原料及產品,有跌去90%的,有跌到不要錢的。幾乎是一夜過來,數億、數十億的資產就消失了,甚至破產了!內銷市場為主的企業似乎好一點,市場需求波動小一點。還有極少一些把握市場、反應快的企業甚至還得了點巧,得了些便宜。如:顏料公司、光輝化工……。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過去了么?內貿企業影響不大么?
我以為:最最重要的,是對今後的經濟趨勢要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以前吃了虧的,更要弄弄清楚。這里談一些個人的認識,供公司幹部、員工討論。
今後的幾年,可歸納為四句話:「挺過寒冬,准備春天,把握夏天,再迎冬天。」
「挺過冬天」。 時段:2008年7月~2009年6月
有人認為金融危機已經歷時一年半,美國等發達國家已深受其害,且多方出手,投巨資救市、救企業;中國政府也高度認識到置身於全球經濟,不能獨善其身,投巨資、出政策、寬信貸、促消費。這些舉措,對度過經濟危機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但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這個拐點,還遠遠沒有來到。而且,對於中國來說,還正在向經濟危機的深處發展。諸不見,世界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世界經濟危機到影響中國外貿企業(佔全國經濟總量37%的外貿企業,相當一部分轉向內貿,將惡化國內市場),外貿企業的倒閉、限產、員工下崗,錢難掙,直接影響到這部分人的國內消費,國內消費的下降又影響到內貿企業的開工不足,從而影響到內貿企業員工的收入和消費。如此,決定了中國經濟由外貿受影響,發展到外貿、內貿同時受影響的過程。也就是說,現在2008年末不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的時候,2009年上半年才是中國經濟既受到外貿出口困難,又受國內消費下降雙重壓力的時候。屆時,不但是房市、車市不行,家用電器、服裝等大眾日用品消費也要下降。個人房貸、企業信貸的問題也將顯現出來。預期從2009年上半年起,「次貸危機」也將在中國出現,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也會上升。中國10月份用電量同比下降4%,11月份同比下降7%,12月份尚未公布,但可想像。這說明什麼?考慮到居民和商業用電的剛性上升後,工業用電的下降幅還不止這個數!經濟的負增長(經濟衰退)已是不爭的事實,可能烈度會超過我們的想像。在這里,我要重點向各位同事們提請重視,千萬不能掉以輕心。「挺過冬天」是痛苦的,需要我們有足夠准備,尤其是心理、思想准備。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都不好,是我們企業要足夠認識和准備的事。當然,「挺」也要講究藝術,像塗料公司以一美元收購一個固定資產原值五、六個億,年銷售10多個億的工廠,這種順手牽羊的事還是不要放過。趁銀根松動,增加授信,為將來不時之需打好基礎……。這,要大家齊心協力,凝心聚神;算活帳,看長遠;蓄人才,穩隊伍;善待員工,提高素質;既要開發新產品,又要增強老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佔有率、競爭力;既要強化管理,又要捨得付出;既要精心決策,也要敢於突破;既要有收縮,還要有擴張。現金流富餘的企業,看準對象可以實施兼並、重組等低成本擴張。
「准備春天」。 時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
世界各國(包括中國)施以重金,救房市、救車市、救股市、救金融、救紡工、救鋼企……後面還要救各類(企業)經濟實體。
經過一段時間,市場的「內憂外困」和政府的「救市、救企」,大浪淘沙,逐漸水清石現,一些產業、產品將顯現出它的市場地位。我們企業應該對自己的產業、產品有一個清醒的評價。並且,有所准備,有所動作。或者轉行、轉業;或者調整產品結構;或者擴產擴張。不能被「冬天」嚇破了膽。看清楚的產業、產品要堅決進入、堅決投入。這個時候,產需平衡的要有投入,短缺更要投入。今天的平衡,是明天的短缺。今天的短缺,是明天的瘋狂需求。「春天」應該是一個有準備的春天,是孕育新生命、新生機的春天,為迎接一個熱烈、豐富、可喜的夏天作一切准備。錯過春天就錯過了一切,機會是屬於有準備的人的。「准備春天」,是春天的准備。
「把握夏天」。 時段:2010年1月~2011年6月
在度過2008年下半年的「初冬」和2009年上半年的「隆冬」,嚴寒淘汰了一批弱者,市場寬鬆了,弱者變成了強者的肥料、營養。世界各國政府為起動經濟,大量的貨幣投入,必將撬動市場需求,時間恢復了人們的消費信心,又通過2009年下半年復甦的春天,各種因素將在2010年前後集中爆發。集中人力、財力、物力,盡情享受市場、享受收益。但,到時又不能被眼前市場的瘋狂所沖昏了頭腦,切忌亂投資、亂鋪攤子,增加企業現金流,強身健體。「把握夏天」與「挺過冬天」同樣重要。沒有「夏天」的把握,就挺不過「冬天」。
「再迎冬天。」 時段2011年7月~
經濟規律決定了市場就是有起有落。而,中國的決策者和中國人脆弱的投資、消費心態,決定了中國經濟有著較西方國家更大的起落。經濟過熱後,又會迎來新一輪的調控,調控又會帶來新一輪的投資、消費信心的下降,新一輪的經濟轉弱,新的冬天一定還會降臨。或許,能有一些新的醒悟,但願下一輪經濟的起落沒有這一次來得劇烈。
多年的實踐,多次的經濟波動,觸發我們這些經歷者要提請自己和後來人從中有所了解,達到共享、共勉,變「危機」為「良機」,笑傲江湖!
上述認識和時段的確定,難以做到十分准確、嚴密。且,還有多種的突發性事件和政府行政會影響到形勢的變化。但,這個大勢是肯定的。
盡管世界金融危機對2009年度(尤其是上半年)帶來不小的沖擊,「疾風知勁草」,亞邦多年練就的鋼筋鐵骨經受了檢驗,化「危」為「機」,業績不降反增。
縱觀,從亞邦集團母體企業建立算來,已有二十一、二個春秋;從1994年組建集團以來,也有十五個年頭。如是人,嬰兒也已步入青年階段,走向自立、成熟……
橫觀,亞邦集團下屬近40個企業,除了籌組,尚在建設和發展中的物流及農葯產業外,各大產業——染料、塗料、顏料、獸葯、葯業、醫葯(流通)、房地產、光輝等都在中國各行業引領風騷,各霸一方,既有規模,又出效益。
塗料產業,2008年末成功收購「東昊化工」,2009年即盈利上億元。2009年末又收購了關聯產品企業——「新湖石化」(年銷售規模7~8億元)。
醫葯產業,以其規模、布局的優勢為國內同行所矚目,中國業界巨頭競相示意,伸出了橄欖枝。
「光輝化工」以其區域市場的絕對地位和盈利水平,備受國內外業界看好。世界數家知名品牌企業表示出強烈的合作願望。
亞邦正以前所未有的業績和勢頭,彰顯著它的活力和前景,著實讓人欣慰。亞邦人的辛勞、努力有了豐厚的回報!
「亞邦」,巨石為基已經形成。然,大廈究竟能多高,形象究竟能多好?
我想,「萬事開頭難」,我們能夠做到今天的亞邦,就一定會有更好的明天!
當然,我們不忘「憂患」。
『肆』 請幫俺翻譯一下,必有重謝!
這么多?建議你去找一家翻譯公司吧~~~
『伍』 張毓強的管理理念
規模領先、技術先進、隊伍優秀、管理一流、執行有力、業績優良、高速成長是公司追求的發展目標,而管理工作則是支撐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作為巨石集團這家全球最大玻纖製造企業的董事長,張毓強先生十分注重企業管理工作,創造並開展了一系列的管理創新工作方法,把規范管理傳遞到企業的每個角落。
1、制度管理創新
張毓強先生通過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管理標准,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的管理標准體系,建立的管理制度有百萬字之多,使各項制度貫穿了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了有制度、有檢查、有整改、有考核、有提高,形成了管理閉環,使得各項工作都能夠規范開展。
2、成本管理創新
在成本管理方面,他創建了「增收節支降耗工作法」這一具有巨石集團特色的成本控制方法,形成了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有效降低了生產經營的各項成本。該工作法通過對當年主觀努力後與上年比較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的項目進行立項考核,並突出「向科技創新要效益」思路,實現實際增收節支降耗金額,使得成本逐年降低。截至2011年底,公司已累計實現金額超過10億元。
3、績效管理創新
張毓強先生根據實際發展需要,牽頭建立了下屬單位的經濟責任制合同和考核辦法,形成了從公司高管到一線員工,從職能部門到生產分廠的考核系統。在經濟責任制考核內容上,公司根據各單位職能分工和工作績效,制訂了具體的考核指標,從產量、成本到質量、管理,從定性指標定量指標,讓經濟責任制發揮了調動員工積極性,促進生產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作用。
4、人才管理創新
在張毓強先生的主導下,公司在內部形成了評價人才的「八才方針」,即「引才、識才、容才、用才、信才、育才、護才、獎才」,建立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良好氛圍。公司創新開展人才培養模式,啟動「上掛、下派、外練、互動」人才培養工程,開展部門之間、總部與子公司之間,國內公司與海外公司之間的人才交流互動工作,為公司發展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公司還開展兩年一次的中層幹部崗位競爭上崗機制,通過競崗演講、民主評議、領導推薦、總經理評定等環節選用幹部,許多優秀的管理、技術幹部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此外,公司還積極拓展公司現有的培訓課程,並建立健全員工培訓管理體系,為公司培訓的規范化開展和培訓效果的進一步提升提供保障。2011年,公司共組織培訓2157場,累計培訓85,759人次,人均培訓達22.48小時,其中中層幹部人均培訓達58.79小時,全年培訓總投入為567.93萬元。
5、社會公益事業
張毓強先生帶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一直不忘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熱心從事各類教育與慈善事業捐助等。先後獲得嘉興市慈善獎、浙江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博愛之星」、浙江省光彩事業獎、省愛心企業家等榮譽稱號。近三年來,公司在教育教學公益支出110多萬元、醫療衛生公益支出60多萬元、慈善資助公益支出1100多萬元,合計社會公益經費支出近1300萬元;同時公司還成立了愛心基金會,用於內部員工的困難幫扶與救濟,截止目前已籌得基金20多萬元。
張毓強先生擔任公司董事長以來,在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積極探索、勇於創新、敢為人先,視事業為生命,以發展中國玻璃纖維民族工業為己任,始終堅持「以科技求發展、重品牌拓市場、抓管理促效益、靠人才增後勁」的方針,著力應對好各種困難,圓滿完成董事會交給的各項任務,保證了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陸』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的組織原則
自覺自願、量力而行,互惠互利,義利兼顧。光彩事業既體現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又遵循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同時順應了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光彩事業實施近八年,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廣大參與光彩事業的非公經濟人士也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創造了光彩的人生歷程。2001年11月,王兆國同志在中國光彩事業二屆二次理事會上,將光彩事業及其參與者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概括為32字「光彩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 浙江促進會簡介
1994年,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響應「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的倡議,踴躍參與光彩事業之中,拉開了浙江省光彩事業的序幕。1997年,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推動了浙江省光彩事業的快速發展。
浙江省光彩會自成立以來,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光彩事業,以扶貧開發為重點,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以項目投資為中心,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發展貿易,並通過包括捐贈在內的多種方式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進步。
2006、2007年浙江省光彩會連續獲得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頒發的「光彩事業組織獎」。10人榮獲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頒發的光彩事業獎章,1人榮獲中國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14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獲浙江省光彩事業獎章。
2008年度「浙江省光彩事業」獎
2008年12月16日,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二屆一次理事會暨換屆大會在杭州召開。
出席領導浙江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樓陽生、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徐冠巨、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陳金彪,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湯為平。
組織單位浙江省委統戰部、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
浙江省光彩事業獎獲得者(部分)
章鵬飛現代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張毓強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愛娟浙江天宇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黃善年上海舟基集團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曉光新光集團董事長 1997年,上海市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促進會成立以來,引導本市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的光彩精神,自覺回報社會,奉獻一片愛心,樹立起新時期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新形象。
在上海光彩事業促進會二屆一次理事會議上,表彰並授予了長寧區光彩事業促進會等8個單位組織光彩事業組織獎,授予上海高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幸偕等39位民營企業家光彩事業獎。 11月11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大會在凱里召開。貴州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朝容,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州委統戰部部長唐官瑩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通報了黔東南州光彩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結果,州委統戰部副部長、州工商聯黨組書記劉開焯當選會長。唐官瑩為州光彩會授牌。與會相關領導為州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單位、副會長單位授牌。會上宣讀了「我為黔東南添光彩」為主題的光彩事業活動《倡議書》,倡導與會人員致富思源,積極回報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柒』 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領導
董事長:曹江林
曹江林:男,1966年生,中共黨員,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裁,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中國玻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等。曾任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監事會召集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等。
監事會主席:李誼民
李誼民先生:1954年1月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國務院批準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現任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國絕熱隔音協會會長;曾任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北新建材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副董事長及總裁。
副董事長,總經理:張毓強
張毓強先生:1955年9月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共黨員,浙江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任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振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玻璃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復合材料工業協會副會長;曾任中國玻纖副總經理、副董事長、總經理。
副董事長:蔡國斌
蔡國斌先生:1967年8月生,中共黨員,上海財經大學學士。現任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建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董事;曾任中國玻纖監事、董事、副總經理,北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捌』 張毓強的介紹
張毓強,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研究生,高級工程師。桐鄉市政協常委,中國化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浙江振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浙江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玖』 巨石(中國波纖 600176)的總老闆是哪裡人
總裁:張毓強
張毓強簡歷: 張毓強 男,漢族,195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工商管理回研究生,高級工程師。桐鄉市答政協常委,中國化學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浙江振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浙江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董事長:曹江林
曹江林,男,漢族,196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學歷;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董事、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2007年6月當選為 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第四屆理事會副會長。
『拾』 「風雲浙商」獎的歷屆「風雲浙商」獎(1-10屆)
此次評選活動,吸引了無數關注的目光,而浙江人尤其浙江商人是其中最為發光發亮的活力元素。他們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正成為全國人民眼中創造財富的榜樣,彰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優勢、結構特色和文化底蘊,也為浙江改革和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從這一角度出發,浙江幾大強勢媒體(浙江廣電集團主辦,浙江電視台經濟生活頻道和錢江晚報承辦)聯手主辦首屆浙江商人年度風雲人物評選活動,意在進一步把浙江和浙江商人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此次評選歷時約4個月,在各界推薦、專家考評、網民投票的基礎上,最後由評審委員會結合各方面情況進行定評,產生了10位「首屆浙江商人年度風雲人物」獲獎者,他們是:
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公司創辦人、主席、首席執行官馬雲
現代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章鵬飛
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
納愛斯集團總裁庄啟傳
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
浙江大虎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大虎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
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徐立華
宋城集團主席黃巧靈
杭州旅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杭州大廈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樓金炎 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雲
海亮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馮亞麗
寶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阮小明
浙江中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榮
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
台州市商業銀行董事長陳小軍
開元旅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妙林
浙江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光
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
法圭亞美傑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勝華 2008年1月12日晚,2007年度風雲浙商頒獎盛典在杭州大劇院舉行。
這項活動從2007年10月啟動,經過推選、初評、定評三個階段和組委會、評委會四個月的緊張工作,最終從25位候選人中評選出十位風雲浙商。他們分別是:
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馬雲;賽伯樂(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敏;
浪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翁榮弟;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沈國軍;
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毓強;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偉;
杭州千島湖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曉峰;正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
香港明記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泰海;浙江帥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國營。 李如成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際春 義大利新世界集團公司董事長
李仙壽 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天榮 杭州祐康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林東 杭州綠盛集團董事長;趙林 中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
王偉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龐青年 中國青年汽車集團董事局主席
郭廣昌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董事長;唐金根 四川浙江企業聯合會會長 鄭永剛 杉杉投資控股董事局主席;吳建中 眾泰控股集團董事長
張天任 天能國際集團董事長;姚納新 聚光科技(杭州)首席執行官
沈金榮 杭州中策橡膠董事長;李書福 吉利集團董事長
金位海 金田陽光投資集團董事長;石磊 浙江潔麗雅紡織集團總裁
曹克堅 浙江開山集團董事長;宗慶後 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 徐冠巨 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華 浙江南大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葛永品 新疆通嘉集團董事長;尹霄敏 巴西尹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王振滔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依芳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聶忠海 杭州汽輪集團 董事長;胡季強 康恩貝集團 董事長
任有法 海寧中國皮革城 董事長;方朝陽 浙江精工建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備註:08-10年度詳情查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