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阿里巴巴股權結構圖解
日本軟銀集團佔比34.4%;雅虎佔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佔比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佔比3.6%。
阿里巴巴於2014年5月6日(美國時間)向美國證監會遞交IPO(首次公開招股)申請。阿里提交的招股文件顯示,日本軟銀持股佔比34.4%,為最大股東,馬雲持股佔比達8.9%,為最大個人股東。
招股書詳細批露:日本軟銀集團持股797,742,980股,佔比34.4%;雅虎持股523,565,416股,佔比22.6%;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有206,100,673股,佔比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佔比3.6%。
阿里巴巴提議推行的董事會結構是一種比目前美國盛行的董事會結構更為極端的形式。
在美國,為了強化企業創始人的地位,互聯網企業和社交網路企業一直在採用一種雙重選舉機制。與合作集團類似,這類創新型企業往往會宣揚某些很有價值的價值觀,而他們的董事會往往不夠健全,不足以應對戰略管理方面的挑戰。
除此之外,另一個常見特徵是這類企業可能會奉行「長期主義(long-termism)」,對資本市場的壓力焦慮甚少。
不過,這其中還存在一些十分重要的區別。
對於美國高科技產業,至關重要的是人力資本。至於金融資本,除了在發放紅利或收購其他企業時會把股權當作一種「貨幣」之外,它們幾乎沒什麼存在的必要。那些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手中往往持有大量現金。
⑵ 什麼是股權架構圖
首先需要確定公司未來目標,以目標為導向倒推,就很快知道當下股權架構
⑶ 能不能示範一下怎麼畫股權結構圖
股權結構是指股份公司總股本中,不同性質的股份所佔的比例及其相互關系。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基於股東地位而可對公司主張的權利,是股權。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股權結構圖可標示出企業的股權結構,可以使用excel畫出,步驟:插入-形狀-然後選擇裡面的需要的形狀一步步完成。
⑷ 誰有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圖啊
嗨!
很抱歉、這個是商業機密
肯定不能告訴你啊
更詳細的描述問題有助於網友理解你遇到的麻煩,幫助你更准確的解決問題。謝謝你支持小米手機!
⑸ 上市股份公司的股權結構圖繪制過程中,股民也應算作股東,那麼普通股民們有沒有什麼統稱呢
股東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股東是股份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是專指通過向公司出資或其他合屬法途徑出資並獲得公司股權,並對公司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股民通過合法的股票市場出資購買任一公司的股票,確實也可以稱為股東,但因為股份少沒有相對的話語權,只能說是流通股股東。大概就是這么個意思
關於股東的內容可以參考下:.com//http://www.dongao.com/zjzcgl/jjf/201408/179806.shtml
⑹ 企業最終實控人股權架構圖怎麼畫
公司名稱,投資關系及持股比例。有這三點就可以了。
⑺ 組織結構圖子公司與分公司如何區分
分公司和子公司的區別:
1、主體資格不同。
子公司具有獨立的主體資格,享回有獨立的法人地答位 分公司不具備獨立的民商事主體資格,也不具備法人資格
2、稱謂不同。
分公司沒有獨立名稱,而子公司有自己的獨立名稱
3、獨立性不同。
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其意志在法律上是獨立的,母公司不能指導子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 分公司作為公司的一個分支機構,其業務的執行和資金的轉移完全由公司控制。
4、財產關系不同。
在財產關系結構方面,子公司雖然母公司參與,但仍有自己的財產 分公司的財產屬於公司,是公司財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分公司沒有自己的獨立財產,其實際佔有、使用的財產是總公司財產的一部分,列入總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2)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不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3)分公司的設立程序與一般意義上的公司設立程序不同,設立分公司只需辦理簡單的登記和開業手續。
(4)分公司沒有自己的公司章程,沒有董事會等公司經營決策機構。
(5)分公司名稱為總公司名稱後加分公司字樣,其名稱中雖有公司字樣,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司。
⑻ 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末股權結構圖如下
天津國資委對中環股份擁有45.7165%的股份,計算方式:51%*41.15%+13.89%+10.84%=45.7165%
⑼ 如何畫股權結構圖
當社會環境和科學技術發生變化時,企業股權結構也相應地發生變化。由此,股權結構是一個動態的可塑結構。股權結構的動態變化會導致企業組織結構、經營走向的管理方式的變化,所以,企業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具有彈性的柔性經營組織。
股權結構的形成決定了企業的類型。股權結構中資本、自然資源、技術和知識、市場、管理經驗等所佔的比重受到科學技術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沖擊。隨著全球網路的形成和新型企業的出現,技術和知識在企業股權結構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社會的發展最終會由「資本僱傭勞動」走向「勞動僱傭資本」。人力資本在企業中以其獨特的身份享有經營成果,與資本擁有者共享剩餘索取權。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識資本成為決定企業命運的最重要的資本。
企業股權結構的這種變化反映出一個問題:在所有的股權資源中最稀缺、最不容易獲得的股權資源必然是在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企業的利益分享模式和組織結構模式由企業中占統治地位的資源來決定。
在世界全球化進程中,人力資本或知識資本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使得傳統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已成為未來企業管理領域研究的新課題。
股權結構是可以變動的,但是變動的內在動力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選擇好適合企業發展的股權結構對企業來說具有深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