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有詳細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單位名單
研
究
院
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回究院答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工藝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視電聲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廣州通信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安徽光纖光纜傳輸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河北半導體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
直
屬
公
司
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電科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電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長江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科衛星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旅遊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科控微電子系統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敏測控系統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武漢電子信息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中電華通通信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科技精業凈化空調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科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上海中標軟體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山西)特種裝備有限公司
看看下面這個網址
Ⅱ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一所怎麼樣
始建於1956年,隸屬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研究激光與紅外技術的綜合性研究所內,國家一類科研事容業單位。
Ⅲ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6家上市公司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下屬的上市公司其實有7家,它們分別是:
1、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於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國著名的計算機研究和開發機構-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實力為依託,集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國信息產業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資料拓展:
1、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1]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傑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國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Ⅳ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是經國務院批准,於2002年3月1日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大型骨幹企業,也是國家批准授權的投資機構之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成員單位及分支機構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近20個國家及地區。在職職工5.38萬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0名、國家級專家215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約55.1%。
5年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研究領域覆蓋了電子信息技術的各專業門類,具備從電子元器件、整機到系統工程的綜合技術創新開發、系統集成實力。現擁有1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中心和21個國家級部級檢測機構,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集團公司成立五年來,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9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12項,授權專利504項。同時,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資產總額增加1.35倍,凈資產增加2.55倍,銷售收入、利潤年均增長分別為27.8%和28%。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憑借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勇於承擔國計民生的大型綜合信息系統工程,積極服務於金融、稅務、能源、交通、安全等重要行業,為奧運安防工程、軍民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和國家綜合氣象網提供了大量先進的信息系統裝備,研製成功國家「863」重大攻關專項——100納米離子注入機,實現了微電子核心裝備技術五代的跨越。同時,對外貿易發展勢頭迅猛,業務范圍已達南亞、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南美洲等地區,並相繼與幾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合作關系,代表國家參加多個國際組織,開展了與歐共體在伽利略導航衛星項目上的合作,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CETC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本著「以創新追求卓越,用信息服務人類」的宗旨和「科技強軍、產業報國」的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求實創新,誠實守信,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不斷向全球用戶提供高品質的信息產品、服務和全面解決方案,為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成員單位:
電科院 北京 電子科學研究院
2所 太原 西北電子裝備技術研究所
3所 北京 電視電聲研究所
7所 廣州 廣州通信研究所
8所 淮南 安徽光纖光纜傳輸技術研究所
9所 綿陽 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10所 成都 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11所 北京 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12所 北京 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
13所 石家莊 河北半導體研究所
14所 南京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15所 北京 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
16所 合肥 合肥低溫電子研究所
18所 天津 天津電源研究所
20所 西安 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
21所 上海 上海微電機研究所
22所 新鄉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
23所 上海 上海傳輸線研究所
24所 重慶 四川固體電路研究所
26所 重慶 四川壓電與聲光技術研究所
27所 鄭州 中原電子技術研究所
28所 南京 南京電子工程研究所
29所 成都 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
30所 成都 西南通信研究所
32所 上海 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
33所 太原 太原磁記錄技術研究所
34所 桂林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36所 嘉興 江南電子通信研究所
38所 合肥 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
39所 西安 西北電子設備研究所
40所 蚌埠 蚌埠接插件繼電器研究所
41所 蚌埠 華東電子測量儀器研究所
43所 合肥 華東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44所 重慶 重慶光電技術研究所
45所 平涼 平涼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究所
46所 天津 天津電子材料研究所
47所 沈陽 東北微電子研究所
48所 長沙 長沙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
49所 哈爾濱 東北感測技術研究所
50所 上海 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
51所 上海 上海微波設備研究所
52所 杭州 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
53所 錦州 東北電子技術研究所
54所 石家莊 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
55所 南京 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
58所 無錫 無錫微電子研究所(無錫微電子科研中心)
信息化工程總體研究中心
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中電華通通信有限公司
中電科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電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北京中電科衛星導航系統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中電科技德清華瑩電子有限公司
長江數據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通信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科控微電子工程公司
Ⅳ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下屬47個研究所的規模排名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下屬有46家研究所,電子通信方面的,其實各所都是拿國家項目,薪資水平差不多,看地方了。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當然是南京14所了,裡面好幾位院士,現在進去至少都得碩士研究生了,他們自己也培養研究生,所以對個人而言,去個很大很強知名度很高的單位確實很滿足,但研究生進去實際上是很底層的員工了,很難有出頭之日,給的薪在南京來說很沒有購買力。
成都的29所搞電子對抗,兩千多人吧,薪水在成都那悠閑低消費的城市,是很誘人的。合肥的電子38所和石家莊54所,浙江嘉興的電子36所在電子通信這塊,國內都不錯,主要是薪水在當地很可觀的,作的東西也還能拿得出去。中電集團中搞材料、接插件、微電子這幾個行業的,好象不是很突出,可能是半導體、微電子這些行業,國內的跟外資企業都難競爭吧。
聽很多網友說,中點效益最好的幾個研究所就那麼幾個,南京的14所當然是老大,無論是規模還是實力上,其次就是29,38,54了!
中電集團搞電子通信的幾個所都還不錯吧,網上傳得多的幾個所,也正是人數很多的那幾個,人多的所要養活那麼多人,項目經費當然得多些了,項目也作得大些。單位內部薪資再分配時,個人能分配多少,得看自己在整個單位中處在什麼崗位扮演個什麼角色了,若這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好些都在這個所,雖然這個所整體上很厲害,實力財力口碑都很好,但單位牛人太多新人難於突出,總是在專家們的光輝指引下作很底層的工作,拿錢多的可能就不是自己了。本人小碩畢業去了南京的某個所,碩士在那兒是最底層的員工了,我們都說自己是作具體工作的人員,獎金高了實際是加班辛苦換來的,工作很沒成就感,另一同學去了個規模才一千多人、發展才二十幾年的所,正是發展用人的地方,碩士也算是人才,他的干勁也足得多,所以對個人,還是應該選擇是否能發展自己的地方,單位是否很需要你,你在那兒能作出多大成績,不一定說去了某個很牛的所就萬事大吉了。
或許好不好,都是相對於單位所在地的吧,中電在北京的所,在單位的技術實力和個人的薪資收益上可能相對於其他單位沒有太突出的特點吧,北京的各類研究院所真的是太多了,但中電在地方上的所大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搞電子通信這塊,在學術研究上不咋的,但在工程應用上屬於是國家隊了,重慶的兩個所偏向光器件吧,作系統的不多,器件行業可能受國外競爭沖擊大些。
簡單的聊一聊我知道的較大的研究所。
中電集團的研究所大概有40多家,但是最大號已經排到了58所,其中原因很多,像54所就是原16所和19所合並而成。
如果按照規模劃分,自然以南京14所第一,人員大概6000人左右,2005年產值過30億,14所是整機所,整機能力國內無出右著,但是部件能力也很強,近年甚至在IC方向也有所發展。但自羅所長上台以來,14所似乎有些天下第一的氣勢有所收斂,但是14所傲氣在業內眾所周知。因為是整機所,所以效益差不多,似乎5部、6部的薪酬稍高。
石家莊54所雖然也屬整機所,但是主要偏向通信方面,在職人員4000多人,2005年產值20多億,本來54所和14所一時瑜亮,雖說稍遜,但也可一爭長短,但自從03年那次出事以後,54所大傷元氣,這兩年有所緩和。以效益來說,電子戰專業部多年來一直未列前茅,但從去年開始,遙感遙控專業部有趕超趨勢。
合肥38所,雷達整機所,成都29所,以電子對抗,干擾機聞名。規模差不多,都是2000多人,2005年產值17億-20億之間,規模和效益應該同屬第一集團,29所人均產值更高些,就我個人感覺,29所有些四川盆地文化影響,有些固步自封,而38所的風格更是踏實實干一些。整機所薪酬區別都不大,但29所收入顯然在38所之上。具體情況不清,感覺29所西科公司薪酬水平不低,而38所各個部門都差不多。
Ⅵ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組織機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科研院所 名稱 簡稱 地區 全稱中國電科電子科學研究院 電科院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中國電科信息科學研究院 創新院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信息科學研究院西北電子裝備技術研究所 二所 山西太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研究所電視電聲研究所 三所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廣州通信研究所 七所 廣東廣州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安徽光纖光纜傳輸技術研究所 八所 安徽淮南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所西南應用磁學研究所 九所 四川綿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所西南電子技術研究所 十所 四川 成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研究所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十一所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北京真空電子技術研究所 十二所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河北半導體研究所 十三所 河北石家莊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十四所 江蘇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 十五所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合肥低溫電子研究所 十六所 安徽合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天津電源研究所 十八所 天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西安導航技術研究所 二十所 陝西西安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上海微電機研究所 二十一所 上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 二十二所 河南新鄉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上海傳輸線研究所 二十三所 上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四川固體電路研究所 二十四所 重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四川壓電與聲光技術研究所 二十六所 重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中原電子技術研究所 二十七所 河南鄭州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南京電子工程研究所 二十八所 江蘇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 二十九所 四川成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西南通信研究所 三十所 四川成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研究所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 三十二所 上海徐匯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太原磁記錄技術研究所 三十三所 山西太原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三十四所 廣西桂林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江南電子通信研究所 三十六所 浙江嘉興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 三十八所 安徽合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西北電子設備研究所 三十九所 陝西西安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蚌埠接插件繼電器研究所 四十所 安徽蚌埠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研究所華東電子測量儀器研究所 四十一所 安徽蚌埠
山東青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華東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四十三所 安徽合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重慶光電技術研究所 四十四所 重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北京半導體專用設備研究所 四十五所 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天津電子材料研究所 四十六所 天津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東北微電子研究所 四十七所 遼寧沈陽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長沙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 四十八所 湖南長沙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東北感測技術研究所 四十九所 黑龍江哈爾濱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上海微波技術研究所 五十所 上海普陀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上海微波設備研究所 五十一所 上海嘉定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 五十二所 浙江杭州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二研究所東北電子技術研究所 五十三所 遼寧錦州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 五十四所 河北石家莊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南京電子器件研究所 五十五所 江蘇南京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無錫微電子科研中心 五十八所 江蘇無錫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八研究所
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控股哪些上市公司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Ⅷ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的主要產品
智能交通:智抄能融合通信系統、公路治安卡口系統、軌道交通警用三維地理信息系統、空中交通管制自動化系統(CATC-A100-A)、軌道交通無線集群調度系統。軟體與信息服務:中標普華Linux操作系統、中標普華Office產品、金倉資料庫KingbaseES、基礎軟體產品及服務—基於國產基礎軟體的整體解決方案、文檔保密管理——電子文檔安全管理系統。
半導體照明:藍光外延片、紅黃橙光外延、LED晶元、LED封裝。
光伏電池:14所洛普公司生產出國內最大室內LED顯示屏、ZKX-TPB156系列太陽能多晶硅電池片。
電子器件:AD/DA轉換器、驅動器、小型化開關電源、紅黃橙LED晶元、高壓大功率脈沖元件、導軌電源、帶充電功能開關電源、VDMOS產品、U型/開架開關電源。電子裝備:等離子刻蝕機、高溫燒結爐、制絨清洗機、去磷硅玻璃清洗、WY-216型精密視覺對位絲網印刷機、多功能分解組裝操作台。
電子材料:PVC磁卡膠粘膜、永磁釹鐵錋磁性材料-磁瓦及異形磁體。
交通系統: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公路治安卡口系統、交通信號倒計時顯示屏、軌道交通通信集成服務、軌道交通無線集群調度系統。
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一共有多少個研究所
截止2015年來10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一源共有58個二級單位(研究所)
研究所名單:
(9)中國電科光電子集團擴展閱讀:
1,公司簡介: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信息產業部直屬電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級軍工集團。 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體和關鍵元器件的研製生產。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排名388位。
2,主要榮譽:
2016年7月20日,《財富》世界500強出爐,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名列財富世界500強之一,位列408位。
2016年8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98位。
2017年11月,在「2017年中國大陸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位列梯級II。
參考資料:集團概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