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有哪些娛樂經紀公司
1、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
旗下著名藝人包括成龍、謝霆鋒、容祖兒、林峯、古巨基、李克勤、Twins組合、張家輝、陳偉霆、陳奕迅、陳冠希及鄭希怡等。
3、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ENLIGHT MEDIA)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旗下藝人有劉同、柳岩、謝楠、大左、胡夏、包貝爾、王凱、姜雨辰、劉欣、鄒兆龍、木幡龍、戚玉武、包文婧、楊子禎、沈思倩、劉文瀚、李川、許魏洲、林楓松等。
4、上海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於2015年6月在上海成立。營業范圍包括電子競技行業(賽事項目、線上平台運營、傳媒等)和娛樂營銷行業(藝人、明星代言、廣告及移動互聯網營銷等),同時也涉足體育、影視、音樂行業。目前正發展成為多元化、國際化、年輕化的泛娛樂文化平台。
公司現已簽約韓國知名女團T-ara、EXID、DIA及韓國知名女團MISS-A前中國成員孟佳等眾多知名藝人。
5、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10月,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是一家致力於製作、發行影視產品的文化創意企業。2010年10月26日,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華策影視集團目前擁有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金球影業有限公司、浙江金溪影視有限公司等近20家控股子公司、20餘家參股子公司,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民營影視企業之一。華策年出品精品影視劇超1000集,電影十餘部、大型綜藝數部,影視劇產量全球第一;全國衛視電視劇播出量佔比18%,全國第一;全國網路視頻新劇點擊量佔比15%,全國第一。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全國電視平台收視率的排行榜單上前10名的劇,華策佔比20%;前20名,華策佔比20%;前50名,華策還是佔比20%。這三個20%證明華策對影視頭部內容具有絕對統治力。
簽約藝人有胡一天、韓棟、辛柏青、陳國坤、陳昭榮、錢泳辰、李茂、謝祖武、吳京安、何明翰、董可飛、傅天驕、郭家豪、李東霖、李天柱、邱勝翊(棒棒堂王子)、任東霖、孫寧、孫驍瀟、王衛國、謝承均、姚卓君、張天霖、李建義、趙崢、趙威霖、劉釗宏、付嘉、張檬、賈青、王笛、吳倩、宋妍霏、黃曼、斕曦、毛林林、陳莎莉、丁子玲、田小夕、田麗、趙圓瑗、王珂、王宇婕、文夢洋、徐貴櫻、楊婷婷、葉全真、王妍之、俞小凡、張璇、周楚楚、周奇奇、陳莎莉、顧艷、徐以若、林靜等。
6、樂華娛樂
樂華娛樂成立於2009年06月,目前的主要業務分為樂華音樂、樂華經紀、樂華影視和樂華綜藝四大板塊。樂華娛樂不僅是一家大型娛樂公司,更是一家與海外多家頂級娛樂、影視公司合作的跨國型娛樂公司。
公司旗下藝人有韓庚、周筆暢、阿杜、黃征、安又琪、張瑤、艾菲、UNIQ、宇宙少女、王嘉寧、江璟兒、YHBOYS、樂華七子、孫丹菲、AFTERSCHOOL、ORANGECARAMEL、NU'EST。
❷ 2019年十1月30日截止跌破凈資產的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截止2019年1月31日中午,跌破凈資產的上市公司有440多家,其中排名前20的有華映科技、*ST天馬、利源精製等(見下圖)。其中有8家公司的市凈率已不足0.5倍。
❸ 傳媒行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傳媒行業上市公司有很多,下面例舉出五個:
1、中視傳媒
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注冊於上海浦東,1997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600088),北京、江蘇無錫、廣東南海、浙江杭州四地均設有分支機構。
作為中央電視台控股的一家傳媒類A股上市公司,中視傳媒主營影視拍攝、電視節目製作與銷售、影視拍攝基地開發和經營、影視設備租賃和技術服務、媒體廣告代理等業務。
❹ 國內有哪些有名氣的娛樂公司
國內娛樂公司如下:
1、英皇娛樂集團
涉及的產業領域較廣,目前已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的大型集團。旗下坐擁超過75%的香港歌手!
2、亞洲華納音樂
華納集團亞洲運營中心,曾於90年代中後期並購台灣著名本土唱片公司飛碟唱片而進入華語市場,現華語區旗下知名藝人有:蔡依林、林俊傑、吳克群、蕭敬騰、喬任梁、李榮浩、郭采潔等,組合:飛兒樂團、東城衛等。
3、蠍子傳媒集團
國際戰略中心設在香港,國內運營中心設在北京,在武漢,上海,廣州,新加坡,越南等地均有子公司,擁有亞洲人數最多的幕後運作部隊小組,名為「黑魚信息」娛樂工作組,該工作組人數為150人左右。
4、天娛傳媒有限公司
由湖南電視台娛樂頻道全資控股的傳媒公司,公司在上海注冊,還在香港、長沙、北京、吉隆坡等城市和地區設有分公司和辦事處,業務遍及世界各地。擁有超級女聲,快樂女聲,快男等欄目品牌!
5、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
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簡稱唐人電影)是一個由大中華區一批資深媒體人共同投資組建的文化創意產業類企業。總部在上海,於香港,台灣,橫店設有子公司。旗下的藝員,曾由該公司包裝代理的藝人有胡歌、孫莉、袁弘、林家宇、劉詩詩、梅小惠、關詠荷、李亞鵬、郭晉安、龔蓓苾、王渝文、王寧、張茜等。
❺ 文化產業概念股 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有哪些
截止2014年底,文化產業主要上市公司有50家。
文化產業概念股,所謂概念股只是二級市場炒作的一種方式,因此不同階段炒作的概念也不同,根據國家統計局將以下8類列為「文化產業」的范圍:(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路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服務。具體炒作其中某個概念,請實時判斷。股市有風險,炒作概念需謹慎。
2013-2014年度50家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名單他們分別是:
深圳華僑城股份有限公司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省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藍色游標品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東方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華聞傳媒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百視通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浙報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星輝互動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歌華有線電視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廣電網路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吉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數傳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思美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齊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博瑞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誼嘉信整合營銷顧問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網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黃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
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騰信創新網路營銷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麗江玉龍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旅遊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南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華錄百納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❻ 與電子競技有關的上市公司
浙報傳媒,旗下擁有浩方電競平台,與中宣部、體育總局經常合作推動電子競技。其他的網易、騰訊也有,不過都不在A股上市。
更多心理、投資知識,可以關注我個人公眾號jingji-xinli
❼ 文化傳媒股票有哪些文化傳媒龍頭股一覽 文化傳媒上市公司一覽
1、當代明誠
2014年6月日發布重組預案,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強視傳媒100%股份,並發行股份募集本次交易金額25%的配套資金,標的資產作價為7.8億元。
強視傳媒是一家集影視節目製作、引進、發行、廣告、演員經紀、動畫製作及新媒體為一體的影視傳媒機構。其主營業務為投資、製作和發行電視劇、電視劇衍生業務、藝人經紀業務等。
2、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主營業務是電視節目和影視劇的投資製作和發行業務。電視節目包括常規電視欄目和在電視台播出的演藝活動。電視欄目、演藝活動和影視劇是公司的三大傳媒內容產品。
3、安妮股份
2017年12月11日晚間公告,公司與湖南藍貓動漫傳媒有限公司(「藍貓動漫」)於12月8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雙方將就知識產權保護、動漫內容分發、育兒幼教新媒體矩陣建設及網路社群運營、幼兒動漫內容生產等方面展開深度戰略合作。藍貓動漫為公司提供藍貓內容資源,包括藍貓育兒短視頻等。
4、金利華電
戲劇業務方面:由子公司央華時代負責運營,主要通過商演和自營的模式經營運作。商演主要系由演出商向央華時代支付演出費,購買製作完成的劇目進行演出;自營主要系央華時代與當地主辦方合作、選擇劇院、策劃宣傳,自行開拓進入當地市場進行演出,演出結束雙方進行分成。
5、凱撒文化
2015年4月30日凱撒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5.4億元收購杭州幻文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
幻文科技注冊資本138萬元,主營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主要以移動互聯網、優質版權為依託,全面布局「泛娛樂」戰略,打造「幻文互動娛樂」品牌,主要覆蓋文學、游戲、影視、動漫等業務。
❽ 中央電視台最近報道的上市公司
央視報道稱,在最近的一輪更名熱潮中,環保、影視、游戲、金融互聯網+成了熱門詞彙,改名後的公司都獲得了不錯的走勢。
周五的證監會例行發布會宣布,重點打擊六類操縱市場行為。央視新聞頻道23日9點新聞直播間頭條對此進行了重點報道,點名編題材講故事的上市公司,多倫股份、二三四五、神州高鐵、天神娛樂、三泰控股、中科雲網、科達潔能、魯豐環保均榜上有名,另外,高價股也受到關注,如長亮科技、全通教育、安碩信息、暴風科技、京天利、貴州茅台。
對於更名熱潮,央視提到了即將改名為「匹凸匹」的多倫股份、已經更名為二三四五的海隆軟體、由餐飲企業寶利來換名而來的神州高鐵,以及由科冕木業換名為天神娛樂、由湘鄂情改名的中科雲網等多家上市公司,
央視報道稱,在最近的一輪更名熱潮中,環保、影視、游戲、金融互聯網++成了熱門詞彙,改名後的公司都獲得了不錯的走勢。
據央視記者統計,在今年改名的公司中,改名後的20個工作日,表現最好的股票是由三泰電子更名而來的三泰控股,漲幅超過100%,二三四五這只股票在20個交易日漲了63%左右。
央視報道中,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分析認為,互聯網+的確對傳統產業有重大的改進作用,但是有些企業觸一下網,價格就翻番,其中有某種投機和炒作的成分。
央視報道還稱,在證監會重點查處的案件中,高價股也成為主要對象。
據其統計,截至目前,滬深兩市超過100元的股票數量超過71隻,並有350隻股票價格超過50元。
報道提到,在連續走出14個漲停之後,受重組利好影響的長亮科技本周超過了450元,而在此之前,全通教育、安碩信息的股價也曾突破400元,安碩信息一度創出474元的歷史高價。此外,暴風科技、貴州茅台、京天利等公司的股價都在200元以上。
央視質疑,這些股票到底能否承受這么高的價格。報道稱,像全通教育、安碩信息這兩只曾經超過400元的股票中,有多隻基金頻繁進出,機構持有比例超過85%,
「京天利上市半年,從十幾元開始飆升,一度超過300元,但如今,在網上質疑京天利存在收購騙局、信息披露違規的相關報道就有3000多篇。」央視報道說道。
報道還提到,剛剛上市兩個月的暴風科技,37個漲停,讓股價從不到10塊錢,達到了超過300元的高度。然而,數據卻顯示,暴風科技在近四年的凈利潤並沒有明顯增長。而且今年一季報顯示,前三個月凈利潤虧損379萬元。
有分析師認為,伴隨著一些公司股價上漲,其市盈率高達幾千倍,也使得它在市場上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同行。甚至超過了國際上的巨頭公司,這反映出來A股市場現在這部分高價股存在嚴重的泡沫。
對於央視報道上述點名,市場普遍認為,這家中國最有話語權的電視台或反映的是監管意志。對於央視點名的這批股票未來走勢,市場高度關注。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提出,上市公司更名和股價高低都是市場行為,只要在法律框架內依法進行,不應簡單將其與違法違紀掛鉤。比如,從海外市場來看,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爾公司股價即高達21.7萬美元/股。
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周五的發布會上宣布,證監會日前開展了「2015年證監法網」專項執法行動第三批案件,針對涉及的12起異常交易案件,針對6類市場操縱行為進行調查。
鄧舸介紹,新型市場操縱行為包括:第一,通過編題材、講故事等行為,以內容虛假、誇大或不確定信息影響股價的;第二,製造利用信息優勢,多個主體機構或機構聯合操縱股價的;第三,以市值管理名義,與上市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公司高管內外聯手操縱股價的;第四,在公募私募等不同資管產品及其他主體之間,通過價格操縱輸送不當利益的;第五,利用天價標桿股影響市場估值、聯合操縱多隻或一類股票的;第六,市場操縱與內幕交易等其他違法違規進行交織的。
❾ 中國比較大型的娛樂公司有哪幾家啊
正東唱片(Go East Entertainment Co.Ltd) 香港唱片公司,曾為寶麗金唱片附屬公司,成立於1995年,由當時總裁鄭東漢邀請黃柏高創立,陳慧琳為首位加盟歌手。至1998年環球唱片收購寶麗金唱片後,成為環球旗下公司、和新藝寶唱片及上華唱片為兄弟公司,情況就像一間公司,多個品牌。 天中文化 天中文化的前身於1997年成立,2001年才正式更名為天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在2001年至05年期間曾十分繁榮,旗下包括了孫悅,李泉,林依輪,蘇有朋,羅中旭(羅中旭博客,羅中旭新聞,羅中旭音樂,羅中旭說吧),零點樂隊(零點樂隊新聞,零點樂隊音樂,零點樂隊說吧)在內的大牌藝人,而著名製作人何厚鏵的加入更是使天中娛樂在音樂製作上得到了保證。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集團在香港擁有六間上市公司,分別為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港交所,英皇娛樂酒店有限公司港交所,英皇證券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英皇鍾表珠寶有限公司港交所,新傳媒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及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 大國文化集團於,(MusicNationGroup),成立於2002年3月,初時由電訊盈科全資持有的子公司PCCW Japan所擁有,其後由公司主席李澤楷以私人名義收歸己有,公司現已跟電訊盈科無直接關系Template:Fact。其主要發展方向是提供各類型音樂及娛樂表演項目,業務范圍包括唱片製作及發行、音樂版權管理、藝人培訓及管理、演出製作及統籌等,發展重點將側重於大中華地區。 華納唱片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 EMI唱片公司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世界20世紀五大唱片集團之一。1897年成立,總部設在倫敦,在全世界146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其下擁有Captial, Apple, Virigin, Parlophone, Liberty, Blue Note等唱片品牌,是英國唱片業的龍頭公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在流行與古典領域中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0年初,與新成立的AOL-Warner(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集團的華納音樂合並,共同組成了新世紀全球最大的唱片集團。 環球唱片 1972年由德國 Polydor International 與荷蘭 Phonogram聯合組建.在1961年, Polygram將美國Mercury唱片公司收歸帳下。1980年,又將名揚全球的英國Decca唱片公司收歸其下.進入 20世紀90年代, Polygram又先後收購了美國A&M公司,Motion公司,英國Island公司.1998年,Polygram與環球音樂公司和並成為 UNIVERSAL MUSIC GROUP,在全球幾十個國家設有子公司發行各種類型的音像製品,與 BMG, EMI, Sony/CBS,WEA並稱為世界五大唱片集團。 滾石唱片滾石唱片,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是由段鍾沂、段鍾潭兄弟於1980年所創建的一家台灣唱片公司,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 海蝶音樂 海蝶音樂製作公司於1986年成立於新加坡,經過多年的發展探索,海蝶音樂聚合了一批華語樂壇頂級的音樂製作人,為阿杜、林俊傑、張信哲、陶晶瑩、金莎、林宇中、BY2等在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的歌手量身打造過很多傳唱不絕的音樂。日前,海蝶音樂團隊的製作技術日臻完善,製作業務滲透到專輯製作、廣告歌曲、無線音樂等多項領域。 艾回唱片艾回唱片中國艾回 全球最大獨立唱片公司 艾回股份有限公司(Avex)是日本一家大型的唱片公司,成立於1988年,已有21年的歷史。Avex(艾回唱片)目前擁有Avex Trax, Avex Tune, Cutting Edge, Rhythm Zone等下屬音樂廠牌。艾回唱片是日本20歲年輕偶像的造星工廠,旗下藝人包括了濱崎步、安室奈美惠、幸田來未、大冢愛、[1]東方神起、Hitomi,等一大批日韓流行歌手,並以「小室家族」聞名遐邇。
❿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經紀公司
1、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
旗下著名藝人包括成龍、謝霆鋒、容祖兒、林峯、古巨基、李克勤、Twins組合、張家輝、陳偉霆、陳奕迅、陳冠希及鄭希怡等。
3、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ENLIGHT MEDIA)成立於1998年,經過19年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傳媒娛樂集團 。主營業務包括電視節目製作與發行,電影投資、製作、宣發,電視劇投資、發行,藝人經紀,新媒體互聯網、游戲等。
旗下藝人有劉同、柳岩、謝楠、大左、胡夏、包貝爾、王凱、姜雨辰、劉欣、鄒兆龍、木幡龍、戚玉武、包文婧、楊子禎、沈思倩、劉文瀚、李川、許魏洲、林楓松等。
4、上海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香蕉計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於2015年6月在上海成立。營業范圍包括電子競技行業(賽事項目、線上平台運營、傳媒等)和娛樂營銷行業(藝人、明星代言、廣告及移動互聯網營銷等),同時也涉足體育、影視、音樂行業。目前正發展成為多元化、國際化、年輕化的泛娛樂文化平台。
公司現已簽約韓國知名女團T-ara、EXID、DIA及韓國知名女團MISS-A前中國成員孟佳等眾多知名藝人。
5、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05年10月,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是一家致力於製作、發行影視產品的文化創意企業。2010年10月26日,公司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以電視劇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
華策影視集團目前擁有上海克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浙江金球影業有限公司、浙江金溪影視有限公司等近20家控股子公司、20餘家參股子公司,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民營影視企業之一。華策年出品精品影視劇超1000集,電影十餘部、大型綜藝數部,影視劇產量全球第一;全國衛視電視劇播出量佔比18%,全國第一;全國網路視頻新劇點擊量佔比15%,全國第一。在2016年前三季度的全國電視平台收視率的排行榜單上前10名的劇,華策佔比20%;前20名,華策佔比20%;前50名,華策還是佔比20%。這三個20%證明華策對影視頭部內容具有絕對統治力。
簽約藝人有胡一天、韓棟、辛柏青、陳國坤、陳昭榮、錢泳辰、李茂、謝祖武、吳京安、何明翰、董可飛、傅天驕、郭家豪、李東霖、李天柱、邱勝翊(棒棒堂王子)、任東霖、孫寧、孫驍瀟、王衛國、謝承均、姚卓君、張天霖、李建義、趙崢、趙威霖、劉釗宏、付嘉、張檬、賈青、王笛、吳倩、宋妍霏、黃曼、斕曦、毛林林、陳莎莉、丁子玲、田小夕、田麗、趙圓瑗、王珂、王宇婕、文夢洋、徐貴櫻、楊婷婷、葉全真、王妍之、俞小凡、張璇、周楚楚、周奇奇、陳莎莉、顧艷、徐以若、林靜等。
6、樂華娛樂
樂華娛樂成立於2009年06月,目前的主要業務分為樂華音樂、樂華經紀、樂華影視和樂華綜藝四大板塊。樂華娛樂不僅是一家大型娛樂公司,更是一家與海外多家頂級娛樂、影視公司合作的跨國型娛樂公司。
公司旗下藝人有韓庚、周筆暢、阿杜、黃征、安又琪、張瑤、艾菲、UNIQ、宇宙少女、王嘉寧、江璟兒、YHBOYS、樂華七子、孫丹菲、AFTERSCHOOL、ORANGECARAMEL、NU'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