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島漢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他和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嗎急求,謝謝!
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原青島漢纜集團有限公司 )——電線電纜高新技術研發和生產經營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原電力部和機械部定點生產電線電纜的專業廠家、國家經貿委首批推薦的全國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所需設備產品生產企業,全國最佳經濟效益企業、 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 中國電線電纜行業大型骨幹企業、中國名牌產品生產企業、國家級免檢企業。
因籌備上市的原因,現在已更名為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hanhecable.com/GeneralContentShow/compId=FrontNavigation_show-001&&contentid=0f10eda8-33a0-4739-ae17-4aadbbb4ab91&comp_stats=comp-FrontCommonContent_list-001.html
公司的介紹,自己看吧~
B. 吉電股份的前身是什麼它是怎樣的方式發行上市的
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是1993年4月經吉林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吉改股批(1993)第47號】文批准,由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與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原吉林省電力公司)、交通銀行長春分行、吉林省信託投資公司、吉林華能發電公司共同發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為126,000萬元。
1994年經公司股東大會批准本公司以2∶1的比例縮股,注冊資本由126,000萬元減為63,000萬元。
2002年9月,經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2002]79】號文批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證監發行字[2002]97號】文核准,本公司 3.8億股普通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流通,股本總額保持不變,股票代碼為000875。
2005年7月18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電投」)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簽署了《關於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產權轉讓協議》,中電投成為本公司控股股東吉林省能源交通總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電投成為本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005年9月23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中電投公司的收購事宜出具了【證監公司字[2005]91號】行政無異議函。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發行字[2002]97號】文批准,經本公司申請,內部職工股已於2006年5月上市流通。本公司已於2006年6月至 7月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
C. 上市公司金輪股份的前身是慈溪錦綸集團,那麼錦綸集團的原始股有用嗎
有,一定有,你到金輪的證券部去問。
D. 股份制前身私企欠我銭。現改為股份制企業,這錢怎麼還給我
按照清算順序和比例進行歸還。先支付拖欠的員工工資`福利及補貼,然後是稅款,銀行貨款,再然後是企業間債務等。
E. 海爾集團的前身是什麼
海爾集團公司的前身青島冰箱廠是於1984年在引進德國利勃海爾電冰箱生產技術的基礎上成立的。1991年12月份,以青島電冰箱廠為核心企業,以空調器廠、冷櫃廠為緊密層企業,經過改制,組建了海爾集團公司。
F. 比亞迪的前身是什麼
比亞迪沒有前身,一直都是比亞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深圳市,是一家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公司IT產業主要包括二次充電電池、充電器、電聲產品、連接器、液晶顯示屏模組、塑膠機構件、金屬零部件、五金電子產品、手機按鍵、鍵盤、柔性電路板、微電子產品、LED產品、光電子產品等以及手機裝飾、手機設計、手機組裝業務等。
2003年 ,比亞迪收購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現「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正式進入汽車製造與銷售領域,開始民族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征程。發展至今,比亞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長沙五大汽車產業基地,在整車製造、模具研發、車型開發等方面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產業格局日漸完善並已迅速成長為中國最具創新的新銳品牌。
G. 伊利股份的前身是什麼
1956年——伊利雛形形成 呼和浩特回民區成立養牛合作小組,到1958年,改名為「回呼市回民區合作奶牛場」,擁有答1160頭奶牛,日產牛奶700公斤,職工人數117名。它就是伊利的前身。
1970年——奶牛場改名為「呼市國營紅旗奶牛場」。
1993年——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廠改制 1993年2月,由21家發起人發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內部職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伊利集團,並於1993年6月14日更名為「內蒙古伊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全國乳品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
H. 股票是怎麼形成的現在股票的前身是什麼
股份制度是股票市場之母。要了解股票市場的發展,首先需要了解股份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隨著人類社會分工的日益發達、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取代了自始自足的小生產。這時,無論是生產者自身的資本積累,還是有限的借貸資本。都難以滿足企業從事社會化大生產所需要的巨額資金。於是股份公司和股份制度應運而生。
股份公司通過面向社會發行股票,迅速集中大量資金,實現生產的規模經營;而社會上分散的資金盈餘者本著"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投資股份公司,謀求財富的增值。 最早的股份公司、產生於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具有明顯的股份公司特徵: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按股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股份公司的成功經營和迅速發展,使更多的企業群起效仿,在荷蘭和英同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國成立了約100家新股份公司。
18世紀下半時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逐步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在這場變革中,股份制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工業革命向其他國家擴展,股份制也傳遍了資本主義世界。
19世紀中葉,美國產生了一大批靠發行股票和債券籌資的築路公司、運輸公司、采礦公司和銀行,股份制逐步進入了主要經濟領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製造業產值的90%由股份公司創造。
19世紀後半葉,股份制傳人日本和中國。日本明治維新後出現了一批股份公司。我國在洋務運動時期建立了一批官辦和官商合辦的股份制企業,1873年成立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中國自己最早的股票。
股票的出現,促使股票交易所產生。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買賣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後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顆梧桐樹下訂立協定。形成了經紀人聯盟,它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78年,東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創立。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進入20世世紀之後。股票市場發展迅速,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自由放任階段(1900~1929年)。20世紀前30年中,美英等國的股份公司迅速增加,使股票市場規模和籌資能力迅速擴大。
一方面發行市場迅速擴大,流通市場空前繁榮,交易量直線上升。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監管,股票欺詐和市場操縱時有發生,自由放任帶來了嚴重的過度投譏。當時主要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普遍被抬高到極不合理的程度,遠遠超過其實際價值。1929年10月29日.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各國股票市場相繼出現了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2〕法制建設階段(1930~1969年),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各國政府對股票市場開始全面加強法制和規范化建設。以美國為例,政府開始從法律上對證券市場加以嚴格管理,制定了《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等一系列嚴密可行的證券法律。
美國1934年成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直接對股票市場進行監督和管理,為美國證券市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市場奠定了基礎。 其他有關國家的證券法制建設也不斷加強,股票市場逐漸規范。
(3)迅速發展階段(自1970年以來)。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經濟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東南亞和拉美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蓬勃興起。以及現代電腦、通信和網路技術的進步,股票市場步人了迅速發展的階段。l986年全球股票市場的市值總額為6.51萬億美元,全球上市公司總數為2.82萬家,到1995年年底、中值總額上升到17.79萬億美元。10年問市值增長了近3倍、上市公司增加了1萬多家、達到3;89萬家。
1996年。全球股票市值繼續上升,達到20.29萬億美元。在主要發達國家,證券化率(股票市價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1995年,美國、日本和英國的證券化率分別達到95.5%、83.5%和121.7%。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成長也相當迅速。新興市場的股票市價總值從1986年的0.24萬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1.9萬億美元,10年問增長了近7倍。在股票中場規模擴大的同時,交易活動也日趨活躍,1986年,全球股票中場的交易金額為3.57萬億美元,1995年達到11.66萬億美元。
http://www.imoney.com.cn/INFOWEB/Article/Content.aspx?id=82851
I. 有沒有上市公司前身為「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案例大神們幫幫忙
回復4# 這種改制新設,恐怕是不太容易繞過去的。而且地方政府發文確認為改制。將來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出確認函。不過就算披露也一般是簡敘事實,不需要非常深入的分析。 查看原帖>>
J.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成立於1999年,成立的初衷為負責收購、管理、處置中國建設銀行所剝離的不良資產。後來發展壯大後經國務院批准成為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