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名人名事國內的啊!
2006年十大經濟人物
沈南鵬
入選理由:因為如家快捷酒店10月26日在納斯達克的掛牌上市,沈南鵬再度成為年度焦點人物。之前在2003年12月,沈南鵬以攜程創始人的身份在納市敲響攜程網的開市鍾時,他其實早已為中國IT界和VC界所矚目。不同的是,此番梅開二度,他的身份已悄然變為全球最大的VC——紅杉資本的中國區合夥人。
實際上,從2005年9月沈南鵬與張帆(原德豐傑全球基金董事)一起創立紅杉中國並取得本地決策權和管理權起,紅杉除了投資於新型的互聯網行業,如奇虎網、悠視網、51.com等,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還廣泛下注於TMT(科技、媒體、電信)、農業、保險、動漫、福彩等行業。截至目前,紅杉前後投資的公司已達20家之多,其中包括亞洲傳媒、利農集團以及不久前由紅杉注資750萬美元入股的卡通企業湖南宏夢。據信,繼此前奇虎網獲得第二輪3500萬美元融資後,紅杉中國投資的悠視網也將於近期獲得第二輪總額達2000萬美元的融資。
現年39歲的沈南鵬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本科)和美國耶魯大學(商學院碩士),中學時代曾經是遠近知名的數學競賽冠軍,大學期間任上海交大系學生會主席,之後曾在德意志銀行、花旗銀行等機構的投行部門任職超過8年。1999年,他和梁建章等人以200萬元創辦攜程,自任總裁兼首席財務長。目前,除了是紅杉中國的創始人和掌門人,他還是如家的創始人及聯席董事長、分眾傳媒的個人投資人及董事。
馬化騰
入選理由:馬化騰,1971年生,1998年11月創立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現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深圳市第四屆人大代表。曾榮獲「廣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2004年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新銳獎」等榮譽。
在馬化騰領導下,騰訊公司始終堅持模式創新,1998年至今短短8年間,已發展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總市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的即時通信服務企業。200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64億元,盈利4.85億元,上繳稅款1.695億元,申請專利246項,是中國營業收入最高的互聯網企業,也是中國所有境外上市互聯網企業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在用戶規模方面,如今騰訊QQ的注冊用戶數已達5.7億,活躍用戶數為2.2億,同時最高在線人數已逾2210萬。基於這一巨大的用戶基數,騰訊事實上已成為一個集即時通訊、在線門戶、在線游戲、電子商務以及無線3G手機門戶為一體的綜合性互聯網公司,初步完成了面向在線生活產業模式的業務布局,構建了QQ即時通訊工具平台、QQ.com門戶網站平台、QQ游戲平台以及QQ移動手機門戶這四大網路平台,且分別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網路社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在線生活平台,孜孜於創新的馬化騰所帶領的騰訊已經做得夠好,但無疑還將更好。
吳志陽
入選理由:現年33歲的CECT(中電通信)董事長吳志陽的為人熟知,始於2002年僑興斥資3.16億收購CECT。盡管在此之前,吳志陽已先後擔任僑興集團副董事長、僑興電訊副董事長、僑興環球(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董事等職,但真正令業界印象深刻的,當屬他在收購CECT之後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整改之舉:重構業務體系、巨資打造多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進軍智能手機以及定製手機市場……由於整合出奇的順利,當年CECT就售出120萬台手機,實現銷售收入16億。
據CECT公布的數據,2005年CECT的銷售額達20億元以上,利潤突破1億元,當年研發並上市的產品達上百款機型,並已具備每年推出50款手機的研發能力。此前的2004年,CECT在惠州完成了年產量150萬台的生產基地,此外還在北京、深圳及惠州成立了三家研發中心,負責中高端手機、智能手機、3G手機等的研發。今年上半年,CECT陸續推出的V260、A900、A01等機型,在產品娛樂性、商務應用等方面均表現不俗,特別是今年7月推出的超長待機產品——A1000,待機時間可達1000小時以上,這已打破了飛利浦待機王850個小時的記錄,而CECT在此之後推出的C1000高端商旅手機,其待機時間更破天荒地達到了1500小時。據預計,2007年CECT手機銷量將超過300萬部,營收將達到35億元,凈利潤則將達到2億元以上。
王雷雷
入選理由:王雷雷,1973年出生,199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獲學士學位。畢業後供職於中國長城計算機軟體公司,1999年8月加盟TOM集團,擔任TOM集團中國區運營總經理,全面負責TOM集團互聯網業務運營。2001年10月,王雷雷被TOM集團任命為TOM集團副首席運營官兼互聯網集團總裁。2002年12月,王雷雷進入TOM集團董事會,一年後,TOM在線有限公司從TOM集團正式分拆,王雷雷升任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至今。
2006年,由王雷雷執掌的TOM在線在中國互聯網業界依然是一支舉重輕重的力量:除了在國內無線互聯網業務穩居第一外,TOM在IM、娛樂、體育、音樂等方面有不俗的表現:TOM-Skype注冊用戶超過2500萬,每日新增用戶數接近業界第一;網路娛樂英雄會、玩樂吧等原創品牌影響力巨大。
目前,TOM在線門戶網站日均瀏覽量高達2.2億,日均獨立用戶數達到3000萬,擁有8000萬無線付費用戶,平均日信息發送量高達1500萬條。截至2006年9月底,TOM在線連續兩年成為中國唯一一家在所有無線增值服務均列三甲之位的門戶網站,並連續6個季度在季度總收入和凈利潤兩項指標上遠超搜狐,連續4個季度在凈利潤上位居門戶網站之首,從而成為中國最具實力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庄正松
入選理由:作為中國惠普信息產品集團(PSG)總經理及中國惠普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庄正松全面負責惠普PSG業務。早在1990年,庄正松即加入台灣惠普,2002年惠普與康柏合並後,他開始領導台灣惠普PSG集團的業務,在最初的8個月,就將台灣惠普信息產品的市場份額從第四位提升至第一位及第二位。2004年,庄正松從台灣來到北京就職。
2006年6月27日,在庄正松領銜下,惠普PSG集團推出全新品牌戰略——「惠普電腦掌控個性世界」新戰略,由此掀開了重新定義個人電腦的序幕。針對日趨個性化的PC潮流,PSG集團憑借在電腦製造方面多年的積淀,在PC個性化領域勇猛精進,設計了一系列功能強大、操作簡單、更為人性化、系統也更為安全的PC產品,將整個PC行業帶入了徹底的個性化時代。惠普中國研發中心還針對中國客戶的個性需求,研發出諸多更加適合中國用戶的產品。每一台出自惠普的電腦都有長達一年的保修期,其提供的產品完全保養服務涉及電腦的不同階段——從配置到保護,到升級,再到回收。而惠普家用電腦的纖薄機身、主題彩帖,以及被譽為超級夢工場的暢遊人多媒體中心,更是把娛樂新主張帶給了用戶。同樣,商用PC也專門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適合區域的產品。凡此種種,顯然與庄正松領導下的PSG集團制定的「掌控個性世界」新戰略不可分割。
方純松
入選理由:現年30歲的海爾移動計算機事業部總經理方純松1997年8月加盟海爾集團。在掌管海爾電腦之前,他在海爾家電方面從事過很多不同的崗位,從最初主抓生產管理到後來做商流工貿經理,再到總部冰箱的廣告部長和冰櫃市場部長以及之後的商流西北事業部部長。2005年5月,方純松加入計算機隊伍,今年3月升任海爾集團計算機本部見習本部長。
上任伊始,在海爾集團「人單合一」思路指導下,方純松以經營人、帶隊伍為主線,充分整合內外資源,在2005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2006年1-4月份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505%的市場業績。不惟如此,海爾電腦本年度還在產品上進行了顛覆,升級了潤眼電腦、潤清筆記本,並聯合英特爾成立創新產品研發中心,共同研發出包括極光酷睿電腦、四核轟天雷電腦、「我變V60」屏幕可拉伸式筆記本、農村電腦、數字家庭等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差異化產品,使海爾電腦品牌排名一年上升了14個名次,進入國產前4名。最新公布的IDC第三季度數據顯示,海爾筆記本已位居國產品牌第二。在遠程教育市場,海爾電腦更以高達25.8%的佔有率排名第一。
作為國內大型企業的旗艦,海爾向以兼具「白電的創新和IT的速度」著稱,酷睿2電腦、潤眼電腦、「我變V60」筆記本的催生,亦是這一創新基因的反射。加之推行了一套3C賣場和IT渠道相結合的渠道模式,因此在短時期內即成為國美、蘇寧、永樂、大中等賣場銷售情況最好的品牌。因為業績出色,在不久前揭曉的「2006年度中國IT英雄榜」上,方純松獲得「最佳團隊塑造獎」。
王峻濤
入選理由:王峻濤被稱為「中國電子商務第一人」。他曾於1999年在完全空白的產業環境下創立8848,走出中國電子商務的第一步。這個融資額一度超過6000萬美元、市值5億多美元、有57家風險投資參股的電子商務品牌一直被認為是中國電子商務的開端。但由於機緣乖錯,8848在即將登陸納斯達克的剎那卻由分拆而最終走衰。此後,矢志於B2C事業的王峻濤先後創立My8848、西單商城,可惜都未成正果。2002年8月,在網路產業最低谷的時候,王峻濤率領舊部創辦6688.com,開始探索中國電子商務新模式,將戰略觸角一路伸向面向中小企業的全面電子商務服務。這就是6688所推行的基於企業電子商務e點通、6688網上商城系統和線下區域營銷中心的「電子商務2.0」戰略。因為模式新穎,6688推出僅4個月,用戶即達到百萬量級。
今年9月27日,6688在獲得數千萬元風險投資後,更與中國移動合作推出e動商網,被稱為中國移動商務第一炮。目前,e動商網已擁有諾基亞、摩托羅拉、李寧、飛利浦等知名商戶的直營店,此外各地商場、餐廳和飲食娛樂企業也加盟了該網站。移動用戶可以使用移動積分兌換、話費小額支付、手機錢包和銀行卡支付等方式換取這些地面消費場所的購物卷或者直接支付消費,而且整個過程可以在Web網站、手機WAP甚至簡訊平台上進行。鑒於移動商務的即時、方便、快捷,該市場未來發展空間之大,當不難想像。
十年來,王峻濤在電子商務領域幾度起伏,又幾度崛起,其罕見的專注和執著,構成了獨特的個人魅力。也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並且相信,先行一步的6688以及王峻濤本人會在移動消費市場為急需振刷一新的中國電子商務開辟出另一片藍海。
張冀光
入選理由:在2005年業績過億,增長280%之後,2006年,張冀光領導的銘萬公司——國內首家企業門戶繼續高開高走,2006年前半年的業績已經超過2005全年。同時,銘萬分公司發展到45家,員工超過4000人,已經成長為在全國范圍內為中國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的IT服務提供商。據悉,由於業績、公司規模、產品成熟度的大幅提升,銘萬公司的IPO計劃也已提前啟動。
在創辦銘萬公司之前,張冀光曾經先後創建中國商業資訊、中國企業網兩家公司,並將他們帶到上市輔導期。2004年5月,張冀光創建銘萬公司,隨後又推出銘萬智能網站,被譽為第四代建站標准。2005年1月,銘萬旗下的企業門戶——銘萬網正式推出。以此為核心,銘萬牽頭的「中國產品推廣聯盟」網站數迅速飈升至7600家,成為中國最大的的行業推廣聯盟。同年8月,銘萬引入軟銀亞洲巨額風險投資。2006年,銘萬又推出企業信息門戶產品——八方通寶。
由於張冀光多次成功的創業經歷,也由於他最早創立並成功實踐了互聯網一對一的直銷模式,張冀光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營銷教父」。
蔡文勝
入選理由:2006年8月,蔡文勝創辦的二六五網路獲得「清科—2006年中國最具投資價值企業50強」中的前二十強。此次二六五網路獲得最具投資價值企業稱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投資界傳奇人物蔡文勝的關注。據介紹,二六五網路是為數不多的接受融資後仍能長期保持良好贏利的互聯網企業,二六五網路也因此一直吸引著VC們的關注。
蔡文勝是福建石獅人,早年在家族企業中從事傳統的服裝貿易與新興的房地產業,1993年前往東南亞發展,主要從事國際貿易工作。2000年,蔡文勝回到國內,正式進入互聯網產業,迅速成為國內、國際最好的域名投資與戰略專家。2003年,蔡文勝創立了網址站265.com。短短一年之後,265.com就成為中國上網導航網站中的翹楚。
2004 年8月,蔡文勝正式創立二六五網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同年12月獲得IDG投資。通過網址導航、綜合搜索、手機導航、網站聯盟、互動社區、尋寶游戲等產品,二六五網路構築了一個包羅龐雜的導航門戶,其網站服務覆蓋超過50%的中國互聯網用戶,並已成為國內用戶使用最多的電腦首頁。蔡文勝還創建了YOK超級搜索網站,並擔任zcom.com、chinabbs.com、chinaz.com、cncn.com等國內領先互聯網公司的董事、顧問等職務。
俞凡
入選理由:2006年7月31日,兩年半前的「空降兵」俞凡被委任為中企動力科技集團股份有限總經理。
IDC研究報告顯示,中企動力在2006年上半年成功躋身中國IT服務市場十強,同時連續三年位列中國IT外包服務市場第二名,保持著每年50%的成長。2006年5月,繼中企動力與Google、聯想、ebay易趣、IBM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展開廣泛策略聯盟之後,中企動力完成了對國產開源辦公軟體RedOffice的擁有者紅旗中文2000公司的戰略收購,並將RedOffice整合到中企動力業務架構中,由此將觸角伸向辦公套件應用領域。同樣在2006年,中企動力在擴充網通IDC大型機房的基礎上,籌建了第二個大規模IDC機房,並在全國范圍展開了「服務新干線」活動。作為中企動力企業IT應用服務和電子商務整體策略的分階段部署,上述合作和收購安排中,作為公司最高決策管理層的俞凡均作出了突出貢獻。
統計顯示,目前中企動力佔中國IT外包市場份額為7%,佔中國虛擬主機市場份額為31.4%,佔中國域名注冊市場份額為65%,佔中國網站建設市場份額為20%。到2006年底,中企動力的商務服務網路將擴展到全國75個城市,擁有員工7000餘名,客戶近25萬家。
❷ 愛善天使董事長張帆最近的新書叫什麼名字
他的新書叫《賦能式經營2》,我覺得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書,疫情過後細細品讀,除了堅定的創業理想,還有對生活的熱愛。
❸ 愛善天使集團董事長張帆寫過什麼書
他寫過的最有名的書就是「賦能式經營」系列了,最近剛剛發售了《賦能式經營2》,感興趣你可以了解一下。我的回答您還滿意嗎?滿意的話,請採納
❹ 《賦能式經營2》的作者張帆是什麼人
張帆是愛善天使董事長,也是湖南省電子商務協會的會長。這本書值得看哈,經商創業很有借鑒。內容很實用。
❺ 失敗的著名企業有哪些
1、真功夫
案例特點:創業者內亂——能共苦不能同甘
創業者的教訓:沒有永遠的兄弟,只有永遠的利益
VC的教訓:股權結構是否合理是判斷項目好壞的重要依據
麥當勞、肯德基在國內大受歡迎,中餐連鎖一直憤憤不平,不斷有人跳出來挑戰洋快餐。從十幾年前的「紅高粱」到現在很紅火的「真功夫」,「紅高粱」早已不知所蹤,「真功夫」似乎真的有點功夫,連鎖店面越來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樣,2009年8月,「真功夫」的廣州總部爆發的一場真功夫表演,在投資界和創業界頗為轟動:共同創始人及公司大股東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國良為「副總經理」,並派到總部辦公,但遭到「真功夫」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蔡達標的拒絕後,引發劇烈爭執。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權矛盾,還得從頭說起。1994年,蔡達標和好友潘宇海在東莞長安鎮開了一間「168蒸品店」,後來逐漸走向全國連鎖,並於1997年更名為「雙種子」,最終更名為「真功夫」。真功夫的股權結構非常簡單,潘宇海佔50%,蔡達標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佔25%。2006年9月,蔡達標和潘敏峰協議離婚,潘敏峰放棄了自己的25%的股權換得子女的撫養權,這樣潘宇海與蔡達標兩人的股權也由此變成了50:50。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兩家風險投資基金:內資的中山聯動和外資的今日資本,共注入資金3億元,各佔3%的股份。這樣,融資之後,「真功夫」的股權結構變成:蔡、潘各佔47%,VC各佔3%,董事會共5席,構成為蔡達標、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風險投資之後,公司要謀求上市,那麼打造一個現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結構的企業是當務之急。但蔡達標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努力觸及另一股東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達標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內部管理改革,以職業經理人替代原來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員,先後有大批老員工離去。公司還先後從麥當勞、肯德基等餐飲企業共引進約20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占據了公司多數的要職,基本上都是由蔡總授職授權,潘宇海顯然已經被架空。
雙方矛盾激化。2011年4月22日,廣州市公安機關證實蔡達標等人涉嫌挪用資金、職務侵佔等犯罪行為,並對蔡達標等4名嫌疑人執行逮捕。
蔡潘雙方對真功夫的混亂爭奪讓今日資本頂不住股東壓力,而選擇退出。2012年11月30日,今日資本將旗下今日資本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下稱今日資本香港公司)所持有真功夫的3%股權悉數轉讓給潤海有限公司。至此,真功夫股權又再次重回了蔡潘兩家對半開的局面。
三年之後,真功夫原總裁蔡達標一案塵埃落定。根據廣州中院二審判決,蔡達標構成職務侵佔罪和挪用資金罪被維持14年刑期。隨著蔡達標刑事案件終審判決生效,蔡達標所持有的41.74%真功夫股權已進入司法拍賣程序,有傳言股權估值高達25億元。
2、億唐
案例特點:中國互聯網行業融資額最大的案例
創業者的教訓:錢再多,也得省著花,不然冬天不好過
VC的教訓:「海龜」+「概念」的時代犧牲品
在互聯網行業,一家公司的誕生和死去很難引人們的注意力,但這家公司無疑是個例外:它是曾經的新貴,高調誕生;它又一事無成,落魄到連域名都被拍賣。這家公司就是億唐。
1999年,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的前夕,剛剛獲得哈佛商學院MBA的唐海松創建了億唐公司,其「夢幻團隊」由5個哈佛MBA和2個芝加哥大學MBA組成的。憑借誘人的創業方案,億唐從兩家著名美國風險投資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兩期共5,000萬美元左右的融資。直到今天,這也還是中國互聯網領域數額最大私募融資案例之一。
億唐宣稱自己不僅僅是互聯網公司,也是億唐是一個"生活時尚集團",致力於通過網路、零售和無線服務創造和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生活時尚產品,全力服務所謂「明黃e代」的18-35歲之間、定義中國經濟和文化未來的年輕人。
億唐網一夜之間橫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掠地,在全國范圍快速「燒錢」:除了在北京、廣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億唐還廣招人手,並在各地進行規模浩大的宣傳造勢活動。2000年年底,互聯網的寒冬突如其來,億唐錢燒光了大半,仍然無法盈利。從2001年到2003年,億唐不斷通過與專業公司合作,推出了手包、背包、安全套、內衣等生活用品,並在線上線下同時發售,同時還悄然嘗試手機無線業務。此後兩年,依靠SP業務苟延殘喘的億唐,惟一能給用戶留下印象的就是成為CET(四、六級)考試的官方消息發布網站。
2005年9月,億唐決定全面推翻以前的發展模式,而向當時風靡一時的Web2.0看齊,推出一個名為hompy.cn的個人虛擬社區網站。隨後,除了億唐郵箱等少數頁面保留以外,億唐將其他全部頁面和流量都轉向了新網站hompy.cn,風光一時的億唐網站就這樣轉型成為一家新的web2.0網站。2006年,億唐將其最優質的SP資產(牌照資源)賤賣給奇虎公司換得100萬美元,試圖在hompy.cn上做最後一次的掙扎。不過,hompy.cn在2008已經被關閉億唐公司也只剩下空殼,昔日的「夢幻團隊」在公司燒光錢後也紛紛選擇出走。
2009年5月,etang.com域名由於無續費被公開競拍,最終的競投人以3.5萬美元的價格投得。
億唐生得偉大,死得卻不光榮,只能說是平淡,甚至是凄慘。其它死掉的網站多多少少會有些資產被其他公司收購,在修養生息之後也許還有重出江湖的機會,但億唐卻淪落到域名無人續費而淪為拍賣品的下場。億唐對中國互聯網可以說沒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貢獻,也許唯一貢獻就是提供了一個極其失敗的投資案例。它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族,幾千萬美元的資金換來的只有一聲嘆息。
3、尚陽科技
案例特點:中國首輪融資額最大、聯合投資人最多的案例
創業者的教訓:被市場打敗不可怕,被自己內部瓦解才可怕
VC的教訓:大公司的高管,不一定做得了創業企業的領軍人物
尚陽科技成立於2003年初,自誕生起就籠罩了刺眼的光環。
首先,公司創辦人及CEO是網通曾經的COO鄭昌幸,管理團隊中還有原華為公司副總裁陳碩和網路產品部總經理毛森江,可為出身豪門;
其次,成立之初,公司獲得多家知名風險投資機構的5,800萬美元首期融資,主要投資人華登投資1,800萬美元、DCM投資1,000萬美元、IntelCapital投資700萬美元、NEA投資500萬美元,其他投資人還包括Sycamore Ventures、Morgenthaler Ventures、Jerusalem VenturePartners、住友集團的投資公司Presidio Venture Partners、STAR Venture、日立、伊藤忠、上海聯合投資有限公司、等等。
尚陽科技曾被美國知名的RedHerring雜志評選為亞洲100強私人企業之一,其目標是致力於成為通信領域領跑的下一代服務平台(NGSP)提供商,致力於開啟「自由溝通無界限」的自由通信新時代。主營業務是固網增值解決方案、寬頻無線解決方案和企業通信解決方案等幾個領域。當時,電信運營商們也准備在增值業務上大幹一把——中國電信的「互聯星空」、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中國聯通的「聯通無限」,這種轉型為尚陽科技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盡管尚陽擁有幾個不錯的核心業務,比如UU語信等,但終究沒有抓住市場機會。2年多之後,由於公司創建以來經營不善,鄭昌幸被迫「下課」,尚陽科技大幅裁員,業務也開始轉型,從昔日的設備方案提供商向互聯網增值業務提供商轉變。在市場中不但跟即時通信領域聲名顯赫的微軟MSN、Skype和Googletalk等跨國巨頭競爭,還面對國內的QQ、新浪、網易、263等本土企業的即時通信工具的挑戰。最終,尚陽科技的業務並未像其名字一樣「上揚」,最終美夢破碎,2006就退出市場。
尚陽科技淪落到這個地步,據知情人士透露,是管理上存在問題。一是公司重研發、輕市場,市場抓不住,而研發方面,首期融資用完了,也還沒有幾件像樣的產品;二是公司內部幫派嚴重,事業部之間各自為政。同時,從高層到員工「成分」極為復雜,有「海龜」也有「土鱉」,有出身國企的也有來自外企的,有來自創業公司的,也有來自全球500強公司的,甚至從華為管理團隊帶來的舊部,一直留在了深圳,處於失控狀態。
華登國際的陳立武在投資領域有豐富的投資經驗,鄭昌幸等更是明星級別、實戰派的管理團隊,而十多家知名投資公司的大額注資,足以說明中國通信市場的空間和吸引力。這些積極因素加在一起,更能反襯出這個案例的可惜。
4、博客網
案例特點:中國互聯網web2.0的旗幟
創業者的教訓:不要小看巨頭們的後發優勢
VC的教訓:選對跑道,還要選對運動員
方興東,這個名字在中國互聯網界絕對如雷貫耳,他有著「互聯網旗手」和「中國博客之父」之稱,對於中國互聯網Web2.0的發展普及有著無法磨滅的功績。
2002年,方興東創建博客網的前身(博客中國),之後3年內網站始終保持每月超過30%的增長,全球排名一度飆升到60多位。並於2004年獲得了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和軟銀賽富合夥人羊東的50萬美元天使投資。2005年9月,方興東又從著名風險投資公司Granite Global Ventures、Mobius VentureCapital、軟銀賽富和Bessemer Venture Partner那裡融資1000萬美元,並引發了中國Web2.0的投資熱潮。其後活躍在中國的VC要是不知道Blog、Podcast、RSS、P2P等術語,不看博客、播客、視頻、交友等項目就是落伍的標志。
隨後,「博客中國」更名為「博客網」,並宣稱要做博客式門戶,號稱「全球最大中文博客網站」,還喊出了「一年超新浪,兩年上市」的目標。於是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博客網的員工就從40多人擴張至400多人,據稱60%-70%的資金都用在人員工資上。同時還在視頻、游戲、購物、社交等眾多項目上大把燒錢,千萬美元很快就被揮霍殆盡。博客網至此拉開了持續3年的人事劇烈動盪,高層幾乎整體流失,而方興東本人的CEO職務也被一個決策小組取代。到2006年年底,博客網的員工已經縮減恢復到融資當初的40多個人。
博客網不僅面臨資金鏈斷裂、經營難以為繼,同時業務上也不斷萎縮,用戶大量流失。為擺脫困境,2008年,博客網醞釀將旗下博客中國和bokee分拆為兩個獨立的公司,而分拆之後分別轉向高端媒體和SNS。但同年10月博客網又捲入裁員關閉的危機之中,宣布所有員工可以自由離職,也可以留下,但均沒有工資,此舉被認為與博客網直接宣布解散沒有任何區別。
其實,早在博客網融資後不久,新浪就高調推出其博客公測版,到2006年末,以新浪為代表的門戶網站的博客力量已完全超越了博客網等新興垂直網站。隨後,博客幾乎成為任何一個門戶網站標配的配置,門戶網站輕而易舉地復制了方興東們辛辛苦苦摸索和開辟出來的道路。再後來,Facebook、校內、51等SNS社交網站開始大出風頭,對博客形成了不可低估的沖擊。網民的注意力和資本市場對於博客也開始了冷落。
另外,無論是方興東自己還是熟悉他的人,都一致認為他是個學者或文人,而絕非熟諳管理和戰略的商業領袖,沒有掌控幾百人的團隊和千萬美元級別資金的能力。博客作為Web2.0時代的一個產品,無疑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一大跨越,引領互聯網進入了自媒體時代,博客本身是成功的。但對於博客網,它讓投資人的大把美元化為烏有,從引領Web2.0的先驅成為無人問津的棄兒,無疑是失敗中的失敗。
5、PPG
案例特點:中國風險投資界最火的案例
創業者的教訓:創業的目的之一是賺錢,但不能僅僅是賺錢
VC的教訓:盡職調查中,人的本性調查是最難也是最重要的
PPG,2005年10月成立,業務模式是通過互聯網售賣襯衫。輕資產、減少流通環節的概念,加上狂轟亂炸的電視、戶外廣告,迅速讓PPG建立起市場領導者的地位,滿世界都是「Yes! PPG」的廣告語和吳彥祖自信的微笑。
2006年第三季度,PPG獲得了TDF和JAFCO Asia(集富亞洲)的第一輪600萬美元的聯合投資。2007年4月,PPG獲得了第二輪千萬美元的投資,除了第一輪的TDF和集富亞洲追加投資之外,還引入了KPCB(凱鵬華盈),KPCB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與紅杉齊名。在2006年-2007年,電子商務在VC投資圈非常吃香,而PPG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謂絕對的明星項目,無數同行都羨慕這幾家能有幸投資進去的VC。
2007年底,PPG已經開始被媒體披露出一些問題,比如拖欠貨款、貨品質量投訴、等,但PPG仍然受到了數家風投機構的追捧,三山投資公司擊退其他競爭對手,向PPG投了超過3,000萬美元的資金。三山投資宣稱選擇PPG是因為很看好其市場、模式及團隊,並透露PPG已計劃於2009年初去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2008年,PPG模式出現了VANCL(凡客誠品)、優衫網、CARRIS等幾十家家模仿者,PPG不但丟掉了行業老大的地位、官司纏身、高管流散,更傳出創始人李亮捲款潛逃一說。李亮稱從2008年年中起前往美國籌備美國公司開業事宜,之後一直未在國內現身。
2009年末,一度被譽為「服裝業的戴爾」、「輕公司的樣板」的商業神話終於還是像肥皂泡那樣破碎了。PPG總部早已人去樓空,一片狼藉,貼在牆上的法院執行裁定書則顯示PPG已經關門大吉,不少消費者付款後拿不到貨物,因而憤怒地將PPG稱為「騙騙哥」。而隨後,PPG唯一剩下可以稱之為「資產」的東西——注冊商標「PPG」,在拍賣中無人問津。PPG累計從上述多家家知名VC處獲得了5000萬美元左右的投資,徹底關門也意味著5,000萬美金血本無歸。搜狐IT在2009年互聯網大會上曾評選出5年來投資最失敗網站,PPG名列榜首,成為近幾年來中國互聯網最大的投資笑話。
事後,有人透露了PPG失敗的真正原因:創始人李亮表面上市做電子商務,但配套的物流、倉儲都是自己的公司,或間接與他有關,他不停地向這些公司打錢,投資人的錢作為費用變相進入他自己的名下。錢轉移光了,李亮也沒了。他從一開始就是有預謀、有準備地圈錢,他很聰明、勤奮,執行力也夠,但就是出發點不純。
PPG模式的模仿者之一VANCL的發展狀況非常好,可以說,PPG模式的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一個公司的成功,商業模式這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執行這個商業模式的操盤手。PPG失敗,錯的是人而非商業模式。
6、亞洲互動傳媒
案例特點:首家在日本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卻被勒令退市
創業者的教訓: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民可沒有國內股民和VC那麼好欺負
VC的教訓:既然IPO是最佳退出渠道,上市了就早點兒變現跑路
作為首家在日本東京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亞洲互動傳媒有限公司在2008年9月20日的退市,比起1年前的上市,產生了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構成了近年來中國公司在海外資本市場的最惡劣影響。這個事件的一個重量級的副產品是讓主導對其投資的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聯合創始人——張帆的黯然離職,甚至遠離了VC行業。
2002年,崔建平創辦了北京寬視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寬視網路」),開始從事TVPG業務。2004年7月,寬視網路的海外控股公司——亞洲互動傳媒在英屬百慕大群島設立。亞洲互動傳媒自稱是「中國提供跨媒體平台電視節目指南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其銷售收入中,以電視廣告代理業務為主,TVPG(電視節目指南)和EPG(電子節目指南)為輔。
2005年月10月,公司獲得紅杉資本的投資。在紅杉資本之後,亞洲互動傳媒先後吸納了包括新加坡野村證券公司(持有公司已發行股份38.89%)、美林日本證券公司(11.88%)、日本最大的廣告公司電通(2.70%)、NTT移動通訊公司、日本最大的衛星通信公司JSAT、伊藤忠商事Itochu、等日本著名的金融、廣告公司。到上市前,紅杉資本占公司總股本的11.56%,張帆亦任亞洲互動傳媒的董事。事實上,亞洲傳媒是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之後在國內主導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❻ 為什麼湖南愛善天使這個公司的法人代表是張歡而公眾面前的懂事長叫張帆!
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長是不同的意思。湖南愛善天使董事長和法人是不一樣的,這是正常的。
❼ 張帆博士是上嬡集團的董事長嗎
張帆博士是上嬡集團董事長,美國健康醫學院中國區總裁,同時兼任杭州市大健康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杭州市健康促進協會副會長;女性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❽ 《賦能式經營2》的張帆感覺好厲害,這家公司衛生巾也能開4000家店
作者張帆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你可以在網上查到他是愛善天使集團的董事長。而且它不藏私,這本書把他幾年的創業經歷都給大家分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