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存在少數股東權益情況下的商譽減值測試的問題,2014年中級會計實務教材例8-11為什麼發生減值
因為那是合並報表的科目,報表中只有商譽,沒有商譽減值准備
2. 為什麼資產組提商譽的減值在母公司和少數股東間分攤,提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減值就按減值全額
應該是因為個別報表和合並報表站的角度不一樣導致的。
甲公司是作為一整個資產組,這時候我們先不要想這個資產組。我們就把甲公司作為一個單獨的會計主體,那麼甲公司會買資產賣資產,那麼也會計提資產減值,這些都是站在甲公司作為一個單獨會計主體進行考慮的,甲公司最後會編制本年的個別財務報表。站在甲公司這個單獨會計主體考慮的話,甲公司當初買資產的時候是花了真金白銀原價買的,那麼如果這個資產減值了,他肯定也是全額計提的。
那麼站在母公司編制個別財務報表的角度考慮的話,母公司當時購買甲公司的時候(以非同一控制一次購買為例),控股合並前提下母公司多花了錢買股份的話,商譽並沒有單獨計量體現在分錄中,而是計入了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合並成本中,個別報表中體現不出商譽。因此商譽也只能在母公司進行編制合並報表的時候才能看出來。
說另外一個問題,商譽減值進行分攤,那是因為我們現在綜合編制合並報表要作調整分錄。合並報表是甲公司的母公司進行編制,並不是甲公司進行編制。
因此,甲公司全額計提是因為甲公司站在他自己個別財務報表的角度。而商譽減值是站在母公司合並財務報表需要調整分錄的基礎上。
3. 合並報表中逆流交易中關於少數股東問題
這兩個少數股東權益是對應資產負債表,少數股東損益是對應利潤表;實際是當期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利潤)減少了,對應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權益也減少了相對應的歸屬於母公司的利潤和權益都增加了
4. 計提時,為什麼可收回金額包括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
是說商譽減值吧?商譽是與企業整體相關的,所以控股合並時個別財務報表上根本不體現商譽,而是在合並報表上,把子公司整體納入核算范圍時才會出現商譽,長投出現減值時,首先考慮商譽減值,但是商譽和企業整體有關,所以不僅是歸屬於母公司部分要減值,歸屬於少數股東部分也要減值,只有企業整體的商譽都沒有了之後,才能考慮其他資產減值,不知道我說清楚沒有。。
5. 母公司欠子公司100萬,子公司計提了10萬的壞賬准備,這個10萬的減值損失算不算未實現內部損益具
在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內部發生的內部債權債務需要進行抵銷處理,應收賬款與應付賬款。內部抵銷分錄:借記應付賬款,貸記應收賬款。
合並利潤表時應進行低銷處理,內部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等減值准備的抵銷處理:借記應收賬款,貸記資產減值損失。
6. 順流交易的存貨減值還原 為什麼不接轉到少數股東損益
順流交易是投資方出售資產給被投資方,所形成的內部交易的利潤是在母公司這邊,和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沒有關系。逆流交易正好相反,內部交易的利潤是在子公司,那母公司就要和少數股東來分攤這個虛增的利潤。
7. 集團內部應收應付導致資產減值的抵消不用考慮少數股東損益嗎
這個是因為合並報表不同於個別報表,合並報表本身「並不存在」,是在工作底稿上完成的,所以每年編制的時候需要按照上年合並報表期末數來調整本年的期初數,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連續編報」問題。而對於本年已全部實現的,在期末自然不存在有「未實現的內部利潤」,所以也就不需要做抵消分錄了。因為本期都已經實現了,不去管它就可以了。因為集團內部被出售時的「內部利潤」和對外出售成本與收入差額的那部分利潤之和本身就是這項產品的全部利潤了。在合並報表是加在一起的。只不過一個反映在上年被的留存收益中,一個反映在本年的利潤之中。
8. 合並報表中母公司減值損失金額的確定
在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時候,是將子公司的全部資產、負債(100%)都過入合並工作底稿的,所以合並資產負債表中,子公司的資產、負債是全額反映的,對於這些資產(100%)計提的減值准備,合並財務報表中需要全額確認。
2.商譽是用母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扣除應享有子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確定的,所以其反映的只是母公司享有的部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並不涉及少數股東的商譽,所以在計提商譽減值的時候合並財務報表中只是反映母公司商譽減值的金額(商譽的減值為總商譽×母公司持股比例)。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商譽也是減值的,只不過在合並報表,不體現出來。
所以最後的答案是425-375(總商譽)=50萬
9. 為什麼資產減值不分攤給小股東(cpa,會計,資產減值)
在合並報表中體現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還原。
即使長投在個別報表裡提了減值。
但是再合並報表層,母公司角度來說就是相當於一家公司。把子公司的資產和負責全部並進來了。 資產已經減值,那在合並報表並進來的資產負責就已經是減值後的資產和負責了。 他會通過少數股東權益來計量小股東的凈資產份額(也可以理解為母公司對少數股東的負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