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汽集團是央企嗎
不是。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為600104)是國內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容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團總股本已達到110億股。上汽集團所屬主要整車企業包括乘用車公司、商用車公司、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南京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上海申沃等。
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中央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截至2019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現有96家。
(1)上汽集團外資持股比例擴展閱讀:
央企和國企的區別
1、所有央企都是國企,但國企不一定都是央企,「央企」是指直歸於國務院有關部分的國有公司。
2、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一樣,為國資委直接受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由中組部錄用,通常國企有隸歸於當地政府統轄的,有歸於其他部委的。
3、央企多為規劃超大的公司,規劃大,領導權力自然也大,公司員工福利也大。
4、央企是真實意義上的全民一切制公司,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央企在往後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形成清晰的主業務。
參考資料:網路-上汽集團
網路-中央企業
B. 上海大眾汽車與上汽公司是不是一家
上汽公司:全稱: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詳情請參見: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gsgk/gsjj/index.shtml
上海大眾汽車:全稱: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是上汽公司的子公司。詳情參見:
http://www.csvw.com/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C. 上汽集團股價三年前是多少
上汽集團發布《來上海汽車集源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產銷快報》顯示,去年最後一個月,該集團產量為61.15萬輛,同比減少2.87%;銷量為69.76萬輛,同比增長5.76%,實現其2019年唯一一個單月銷量同比正增長。然而,這並沒有改變上汽集團的倒退命運。
D. 為什麼寶馬能成為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成功實現股比調整的外資車企
毫無疑問的是,寶馬掀起的合資股比調整,將使中國自主汽車躍馬揚鞭,這可能才是這次事件最積極的意義。而股比開放也絕對不是狼來了,自主汽車擋得住這個沖擊波,甚至可能在這種壓力下發展得更好。
10月23日,有媒體稱福特汽車正在醞釀改變在華合資公司長安福特的股比,盡管從目前的環境和福特本身來看,這一選擇似乎並不具備可取性,但傳言的背後也顯示出福特內心有點小騷動。除了福特,目前有能力改變合資股比的,應該是賓士。奧迪因為在中國要建立第二家合資公司,其已經失去改變一汽-大眾奧迪中股份比例的動力,其40:60的股比可能將長時間維持下去,但相信奧迪中國的地位將會被加強。
E. 新能源崛起,上汽還能做500強嗎
新能源崛起,上汽還能做500強嗎?
2020年12月25日,阿里巴巴、高科聯手上汽集團,打造互聯網汽車——智己汽車。其中上汽持有54%的股權,阿里和高科各持有18%的股份。
連重資產巨頭上汽也來造新能源了,可以預見未來汽車天下的變局。
在這種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下,上汽集團還能做世界500強嗎?
首先給個肯定的回答:能,但情況不容樂觀。
一、合資品牌帶來發展
上汽集團的主要業務是銷售整車及零部件等。
其中整車板塊主要涵蓋的是乘用車和商用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南京汽車集團、南汽依維柯、上汽依維柯紅岩和上海申沃客車等整車企業。
零部件板塊主要涵蓋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電子電氣、制動系統、內外飾等汽車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包括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匯眾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以及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雖然上汽的總部在上海,性質是上市國企,但在研發車輛這種硬核的技術活,早期還是引進了外資的裝配線。
首先說明一下,國家對合資企業有規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第一類,第5條:汽車、摩托車整車製造,外資比例不超過50% 。
對於親兒子榮威,上汽可以說是鉚足了勁砸錢。榮威也很爭氣,2020年1-11月銷量達到38萬輛左右,上汽名爵2020年前11月也有19.5萬的銷量。
2012年,榮威以低端微型電動汽車E50為起始正式邁入新能源市場。2014年國家提出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後,上汽就部署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這已經很早了,要知道蔚來當時才剛剛成立,連個思路都沒有。上汽抓住國家說的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國際化戰略,超前研發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開始布局AI、提供科技開放生態。
就是說上汽是想發展新能源,但是覺得純電模式的時代沒那麼快到來,就先打造一些結合傳統與創新的油電混合的車型,後期再將純電動和互聯網模式加入進去。政策帶來的利好。上汽榮威、上汽MG在上海地區銷量激增,10月24日到10月28日僅5天的時間就賣出了近1000輛新能源車,平均1天就能賣出超過200輛新車。
F. 上汽如今在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中各佔多少股份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版、通用汽車公司各出資50%組建而權成。從誕生之日起,上海通用汽車就胸懷「國內領先並具國際競爭力」的遠景目標,建構起基礎堅實、有持續發展能力的世界級企業。上海通用汽車2005、2006、2007年連續三年銷量在國內乘用車市場排名第一。上海通用汽車也是唯一一家連續6年當選「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的汽車企業,堪稱中國汽車工業的重要力量。
成立於1985年的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大眾)是中德合資企業,雙方投資比例各為50%。上海大眾總公司位於上海西北郊安亭國際汽車城,佔地面積 333萬平方米。新成立的南京分公司為第四個整車生產基地,位於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佔地面積63.5萬平方米。
另外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有說明:
第一類,第5條:汽車、摩托車整車製造:外資比例不超過50%
因此目前,國內的合資汽車公司,中外雙方都是50:50的股比。
G. 奧迪為什麼要入股上汽大眾持有1%股份
6月27日報道,剛剛,從上汽集團獲悉,德國大眾集團已經將其持有的上汽大眾股份中的1%轉讓給奧迪公司,這意味著從我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角度來說,上汽大眾已經具備生產和銷售奧迪產品的資質。
奧迪入股上汽大眾持股1%
奧迪以1%股比進入上汽大眾,實際上是象徵性意義。業內人士指出,1%的股比的意義不在於資金多少,而意味著上汽大眾得到奧迪品牌授權,正式成為合作夥伴,可以生產銷售奧迪品牌汽車。早在2016年3月份,上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斯柯達汽車在捷克簽署諒解備忘錄後,斯柯達即象徵性持股1%上汽大眾,並加快在華推出多款SUV產品以及新能源汽車。而奧迪入股上汽大眾,同樣意味著上汽奧迪合作正式確定。
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透露,奧迪公司持有上汽大眾1%的股份後,為上汽大眾下上汽奧迪項目計劃中的首款產品的開發和生產籌備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目前,上汽奧迪項目正在按照各方既定的時間計劃穩步推進。
從數據上看,奧迪今年開始回溫,2018年1月至5月,奧迪的全球交付量為78.53萬輛。其中,奧迪在中國市場銷售了258413輛新車,同比增長27.4%。
但是,奧迪增長之下的危機是顯而易見的。
H. 請問合資品牌汽車商,比如上海汽車,股權結構中是否有外資股份如有,比例多少,利潤分配如何
有。 要進行分配的上汽由他自己的財務體系
上海汽車集團是目前或內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最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和最大的微型車製造商。現為全球第8大汽車製造商,注冊資本達3554.67億元。
旗下公司 (打括弧的為合資)
(上海方面)上海汽車公司,生產榮威,注冊資本36.8億元人民幣。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和通用各出資 50% )注冊資本7億美元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汽和各出資 50%)注冊資本106億
上汽集團儀征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
上汽集團奇瑞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6.8億元
上海申沃客車有限公司(上汽、沃爾沃各出資 50%)注冊資本9700萬美元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柳州五菱分別持股國內最大微型車生產廠)注冊資本19億元
上汽控股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215億元。收購韓國雙龍全部,收購韓國通用大宇10%的股份。
(南京方面)2007年12月26日,上海汽車集團正式收購南京汽車集團。
南汽集團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462億元。
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上汽、IVECO各出資 50%)注冊資本25.27億元
南京躍進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3億元。
南汽名爵,注冊資本18億元,後與上汽榮威合並
(其他投資)上海廣電、上海磁懸浮列車、信息產業投資公司、上海國際汽車城、銀行、證券、保險業等
2008年,上汽集團整車銷售超過182.6萬輛,其中乘用車銷售111.8萬輛,商用車銷售70.8萬輛,在國內汽車集團排名中繼續保持第一位。2009年,集團以上一年度248.8億美元的合並銷售收入第五次入選《財富》雜志世界500強,排名第359位。
呵呵,忙死我了,按照持股比例,利潤分配就要你自己算啦。希望這些對你有用。
I. 上汽集團近年來有沒有增發股票
最近這幾年都是每年分紅,並沒有增發新股,在2017年的時候非公開增發一次,在2011年的時候非公開增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