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萬科歸宿少部分股東權益

萬科歸宿少部分股東權益

發布時間:2021-05-06 20:42:20

1. 上市公司年報中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是什麼意思

「歸屬於母來公司所有者權益」反映自公司集團的所有者權益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部分。少數股東權益」反映非全資子公司的所有者權益中屬於少數股東享有的份額,即不屬於母公司的份額。
1、合並報表相當於母公司和子公司的集合,在合並報表裡,所有者權益被分為「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比如,a公司持有b公司60%的股份,這60%的權益計算到「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權益」里,剩下40%是其他人持有的,與母公司的股東無關,計入到「少數股東權益」里。
2、單個公司的報表只有「所有者權益」一項,沒有少數股東權益。

2. 王石當年為什麼要放棄萬科股權

1984年,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辦了萬科的前身——「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經營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進口銷售業務。1988年,通過股份化改組,公司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進入房地產產業。
到1991年底,萬科的業務已經包括進出口、零售、房地產、投資、飲料、影視、廣告、印刷、電氣工程等各大類,用王石的話來說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以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1994年開始,萬科放棄多元化業務,退出與住宅無關的產業。同時,減少房地產產品品種,從多品種經營向住宅集中。
多年來專注於住宅的開發,讓萬科在該領域無人匹敵,在多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就連萬達也避其鋒芒,轉而在商業地產中樹立霸主地位。到去年底,萬科管理住宅社區843個,管理面積約2.1億平方米。
萬科的成功不僅在於做的早,專業,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立起了成功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和優秀的團隊,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現代企業制度是產權分化的產物。為了適應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和規模較大的現代產業的發展,分散的私人資本可以利用股份制這種形式,對權能完整的私人所有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化。
1988年進行股份制改革時,原計劃王石可以獲得4100萬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王石解釋過放棄的原因:一是他自信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突然變得有錢是件危險的事情。
「1995 年開始評選大陸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時更換名字,但我從來不在100 名的名單里。其中原因是:1988 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 萬資產做股份,40% 歸個人,60% 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我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一直到今天我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棄資產,第一,我覺得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選擇了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不用通過股權控制這個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國社會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錢,是很危險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講,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窮,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錢。在這個社會的這樣一個文化,大家認同上呢,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錢就不認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選一個。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選一頭,我就選擇了名。」
分析認為,在當時,「投機倒把」、「長途返運」、「僱工剝削」等罪名還沒有正式取消。如果王石敢拿40%的股份,可能隨時會被舉報,被判刑。
這一選擇的確也成就了萬科,在一個更為分散和均衡的股權結構下,職業經理人幫助萬科穩步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造時,創始人團隊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股權,是為了避免公司成為少數創始成員乾綱獨斷的僵化組織。正因為如此,萬科建立了中國企業當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簡單的人際關系和最有效的糾錯機制,吸引著一批批優秀的理想主義者加入萬科。」

3. 為什麼地產行業 股東權益比率那麼少(萬科才20%多)

說明負債比較多,

4. 萬科!!王石在股東里的持股是很少的,但是為什麼是董事長

網路來網路有王石很詳細的自資料。你可以查看下面的連接。
至於他董事校的地位。 董事長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它不屬於公司雇員的范疇,理論是指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董事長是公司董事會的領導,其職責具有組織、協調、代表的性質。董事長的權力在董事會職責范圍之內,不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一般也不進行個人決策,只在董事會開會或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開會時才享有與其他董事同等的投票權。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President和CEO等最高權力,但他從來不掌握行政權力。理解了董事長的含義,你才能明白王石的地位來源。持股比例不高,有可能是因為在發展過程中募集資金所致,但是其具有精神領袖的地位。

5.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是什麼意思

這其實很好理解,年報中的母公司,就是指上市的那家公司,由於一些大公司,例如萬科,中信證券等,都會有一些項目或公司是跟別人合作運營的,並非全資擁有,由於是合並出財務報表,所以在凈利潤的那一欄必須註明歸屬於上市公司(即母公司)的利潤是多少,否則就是造假欺騙投資者了!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的道理是一樣的.你對股東權益的理解沒錯,股東權益就是凈資產,這個很正確.

6. 政府為何有萬科60%股權

誰的萬科?


一家企業屬於誰?如果它屬於資本,那麼沒人能玩的過資本;如果屬於經營團隊,但是如果團隊沒錢,企業仍然玩不轉。法律上,企業應該是屬於資本的,但實際上,企業應該是屬於大家的。之
於萬科,它到底是誰的?我們不能粗暴地要求經營團隊認為企業是股東的,若如此,經營團隊只能充當一個管家或者保姆的角色。萬科現在局勢緊張——王石及其管
理層面臨著被迫出局的危險,資本將王石團隊趕走之後,如果能繼續維持萬科的活力,那萬科就是資本的;如果萬科不幸死了,王石團隊可以再創造第二個萬科,在
這層意義上萬科是經營團隊的。在資本面前,王石及其管理層到底是不是保姆?而這場戰爭,誰贏了,誰輸了?


王石沒了萬科,王石還是王石!


英雄,是無私忘我,不辭艱險,令人敬佩的人。英雄分兩種,一種是勝利的英雄,帶著勝利的喜悅凱旋而歸共同慶祝的人;另一種是悲情的英雄,歷史上英雄多悲
情,這樣的英雄更容易讓歷史記住,死在戰場上是悲情英雄最完美的落幕方式。在英雄的邏輯上來說,王石是吻合的。他錯了,不注重大小股東權益,他只關心對萬
科的控制權;但是他贏了,因為他贏得了尊重。


萬科沒了王石,萬科就不是萬科了!


任何一個組織的基因是創始人創造的,創始人的基因便是這個組織的基因。萬科最值錢的並不是它龐大的體量,而是它的文化。所有人都知道,萬科多年來的治理
架構和經營團隊是萬科成為業界標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萬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萬科,是王石帶領的管理層一步步打拚出來的。王石最終如果因資本的強勢介入
而被迫離開,首先被破壞的便是萬科的這個基因。即便是郁亮留下,這個基因已經破壞了,因為王石走到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應該是一個精神領袖,失去了精神領袖的
團隊將不再是以前的團隊。當時喬布斯離開蘋果,蘋果就不是蘋果了。迫不得己,蘋果管理層再次請回了喬布斯,喬布斯仍然是喬布斯。最終喬布斯以死亡的方式離
開蘋果,蘋果的文化仍然是喬布斯的文化。離開的方式不一樣,基因延續的方式就不一樣。以此看來,假如最終王石離開,萬科一定輸!


經營團隊走向何處?



萬科因為它經營團隊良好的管理,才有了資本投資方的收益。德魯克曾在《管理:使命、責任、實務》中寫到:喬治·西門子創建德意志銀行,並在隨後的十年裡
把德意志銀行建設成為歐洲大陸首屈一指的金融機構。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沒有管理,一家銀行只是一堆等待清算處理的廢物。」沒有機構,就沒有管
理。但相應的,沒有管理,就沒有機構。管理層是現代機構的特殊器官。正是這種器官的活動與績效,最終決定了特定機構的生存和績效。


按照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王石翻盤的幾率微乎其微。王石被逼走,即便是經營團隊被保留,但保留的主動權已經不在他們手上。未來一旦經營團隊與董事會的意見不一致,最終的結局是被沖散,此時對經營團隊來說,就什麼都沒了。



最相似的例子,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在資本進來之後離開了汽車之家,留下的經理人秦致及其團隊在後來又被資本趕走。萬科將會與汽車之家一樣,經營團隊未來
很有可能也會被資本趕走,無論如何都是輸了。我們不排除經營團隊跟隨王石一起離開的情況存在,如果經營團隊跟著王石離開,很快就能融資幾百個億,第二天就
可以創造出第二個萬科。如同可口可樂一樣,即使一夜之間所有工廠都在大火中化為灰燼,但只要品牌還在,那麼可口可樂第二天就能東山再起。但是我們要明白的
是,團隊跟隨老大離開,這在一個小企業中很容易發生,但是萬科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企業,而且經營團隊也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團隊,這個團隊是理性的,他
們一怒之下棄之不顧的可能性非常低。另一方面來講,王石不可能沒有感情,他沒有那麼大的胸懷,讓自己親手建立起的萬科一夜之間死掉,他知道,如果團隊跟他
走,萬科就完了。


所以經營團隊有非常大的可能會選擇繼續經營萬科,但是有可能未來會陸續離開,因為幾年之後,可能現在的王石就是他們那時的真實的寫照。


華潤只是贏了現在


首先,華潤在整個萬寶之爭中的思維是非常不清晰的。在寶能強勢入主萬科時,華潤失去了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此時的華潤有千萬種理由反對寶能的入主,但奇怪的是
華潤並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動作。反而在王石找到深鐵成為第一大股東的時候,華潤生氣了,甚至與寶能結盟,確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若王石離開,寶能、華潤如願掌控萬科,華潤也只能是獲得了眼前的勝利。因為對於華潤的掌控人來說,華潤控制了一個體量如此龐大的民營企業,擴大了國有資產,這是一個值得炫耀的政績。


但是它造成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首先它與寶能不會非常順利地合作,其次華潤的勝利再一次驗證了國企的強大,再次讓我國的民營企業深思,以後在與國有企業合作上的安全感再一次崩塌。


寶能,輸得徹底


寶能最初想控制萬科,以盤活自己的土地資產,萬科管理層自然是不願給寶能做嫁衣。現在寶能也明白控制萬科已經不可能,目前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那些資金,畢竟大部分都是靠杠桿籌集來的,它現在只希望自己不要虧損。


現如今,寶能最多能做到全身而退,但是他已經輸掉了未來。寶能現在要求罷免萬科所有董事,充分證明了它就是一個投機者,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資本的貪婪。未來沒有人敢跟它合作,因為它進入一家企業,連董事長都要罷免,這是一件讓人多麼心寒的事情。


另一方面,寶能針對的是王石,但是王石並不是萬科的實際控制人。從萬科董事會的董事席位中就能看出。


萬科董事會的董事有11名,其中3名是萬科的,3名是華潤的,剩餘的5名中4名是獨立董事。萬科團隊在董事會中的席位佔到不足三分之一,而其他董事都是股東推薦的,寶能攻擊王石完全沒有道理。董事會董事成員分配如下圖:


民營企業承受更大的打擊


萬寶之爭,將會讓中國的民營企業老闆不敢再相信國企,不敢再相信外界的資本,同時也讓他們愈加死守自己的控制權,權利一旦成為主導,將會破壞制度、破壞規
則,直至破壞商業文明。權力主導下,企業人治比例大於法治比例,中國商業文明中建立起來的制度和商業規則將會行使緩慢,直至產生倒退。


王石作為中國唯一一個放棄企業控制權的創始人,30年的時間里,將萬科打造成地產界的領軍企業,代表著中國企業進步的方向和正能量。如若萬寶之爭,寶能系強
行控制萬科,大股東的人治超越萬科的規則和制度,萬科幾十年建立起來的行業地位和品牌價值將盪然無存,這對於中國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民企沒有見過萬寶之爭,民企仍然是民企;民企經歷了萬寶之爭,民企不一定再是民企。因為萬寶之爭讓他們看透了資本的貪婪,他們不再按照以前的套路去做,我們一直高喊的現代化企業改制也將土崩瓦解,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變得更加保守。


恐怕再也沒有企業家如王石般放棄企業控股權,而是更多的人治超越企業法治制度,萬科的治理體系消失之時,中國商業文明或將倒退到那個野蠻叢生的年代,豈止十年!

7. 萬科股東及持股比例

股本主要股東所持股數及比例如下,供參考。
編號 股東名稱 持股數量(股) 持股比例專(%) 股本性質
1 華潤股屬份有限公司 1682760000 15.24↑ 流通A股
2 HKSCC NOMINEES LIMITED 1314920000↓ 11.91↑ 流通H股
3 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 926070000 8.39↑ 流通A股
4 國信證券-工商銀行-國信金鵬分級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456993000 4.14 流通A股
5 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利年年 349776000 3.17↑ 流通A股
6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330361000 2.99 流通A股
7 招商財富-招商銀行-德贏1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329353000 2.98 流通A股
8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 258167000 2.34 流通A股
9 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守型投資組合 243678000 2.21↑ 流通A股
10 西部利得基金-建設銀行-西部利得金裕1號資產管理計劃 225494000 2.04 流通A股

8. 萬科2007年股東權益增長了100%多,但凈資產收益率只有16%

樓主稍等,明天查閱一下資料再回答你的問題.
後加:
樓主算是網路中少數對公司財報數據比較關注和細心的股民朋友了,很好,的確很好.
根據萬科07年報中(第4頁,第65頁)里的資料現示,06年末的股東權益:149.28億元左右;07年末的股東權益:292.78億元左右,比06年增長了96.16%,樓主所指的股東權益增長100%的意思有誤,可能是把總資產的增長率(100.51%)誤打成了股東權益增長率.一樓的朋友誤解了樓主的意思,回答的內容不對頭,不是樓主想要的東西.
樓主的問題問得很好,但可能就不是很愛看財報.股東權益就是凈資產.萬科07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只有16.55%(第4頁,全面攤薄計算),按正常的情況計算,07年末的凈資產(即是股東權益)就是149.28+292.78*0.1655=197.74億,那多出來的95.04億元是從哪裡來的呢?
得先把什麼是股東權益,萬科的股東權益包括什麼說清楚.
萬科的股東權益(即凈資產)=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外幣報表折算差額(第65頁);
從以上公式中可看出,能影響股東權益增減的主要因素是: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這四項,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項的增減由公司當年的盈利多少來決定,但是股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增加卻不是由公司利潤來控制的了.
樓主可能是萬科的新股東吧,萬科在07年8月增發了3.17億股新股,配股價是31.53元,(在年報的第5頁,第116頁中都有說明.)股本和資本公積大幅增加,樓主可細看年報中的第65頁中所有者投入資本一欄,這是導致萬科07年度股東權益大幅增長的原因,也是導致股東權益的增幅要比凈資產收益率高很多的原因.
不知樓主對我的答案是否滿意? 哈!

9. 為什麼地產行業 股東權益比率都占那麼少(萬科才20%多)

需投入太大,只好借款

閱讀全文

與萬科歸宿少部分股東權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招商銀行外匯入帳時間 瀏覽:444
0擼理財 瀏覽:922
國際股票大佬 瀏覽:835
康奈股票 瀏覽:458
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政策 瀏覽:775
2019年4月18號鋁錠價格 瀏覽:783
股票配號和中簽 瀏覽:559
期貨滑點厲害 瀏覽:570
電廠投資估算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瀏覽: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瀏覽: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嗎 瀏覽:517
000851是什麼類型股票 瀏覽:833
誠邁科技主力資金流向 瀏覽:165
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瀏覽:883
貨幣型基金的價格 瀏覽:730
漢鼎宇佑有無投資葯業種植 瀏覽:328
外匯干貨外匯衍生品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