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輸配電價、非居民銷售電價將下調,電價下調對企業發展有什麼好處
我國電價廣義上可以分為上網電價、輸配電價、銷售電價。銷售電價按用電性質可分為四大類(個別城市除外):居民生活用電、一般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大工業用電、農業生產用電。
減稅為電網企業帶來的降本空間即使全部用於為實體經濟讓利,遠不足以支撐完成降電價任務。
天風證券分析,2018年火電虧損面超50%,不具備讓利能力,此次增值稅率降低有望改善火電業績。
“減稅將有效扭轉火電業務當前虧損的現狀,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總經理凌文表示。
業界分析認為,增值稅率降低的具體影響,還需充分考慮進項稅抵扣問題,“如果進項稅同比例降低,就得不到稅收優惠。”資深電力專家陳宗法說。
受惠企業范圍更廣:
“降電價”對企業降低成本立竿見影。信息顯示,經前兩年降價,全國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銷售電價)累計降低0.15元/千瓦時,累計降幅19%。
⑵ 電價或下調的影響有哪些
電價變動的因素很多,主要影響有:1、原材料,如煤炭、石油、機械設備等,此因素佔比較大。2、科技因素,隨著科技
的進步,風能、水能、核能、太陽能、潮汐能等發電技術的運用及成本的下降,也會對電價產生較大的影響。3、隨著我國職工收入的不斷提高,勞動力成本也隨之
提高,對電價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這一影響對電價佔比較小。4、國家政策性因素,總所周知,我國一些國家壟斷企業,國家政策傾向較厲害,會為了一些所
謂的國家企業,漠視這些壟斷企業自己制定的不合理的產品價格。5、其他一些微小因素的總和。
⑶ 能源價格成本下降對企業生產經營有什麼影響
能源價格成本復下降對於耗能企業制來講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的盈利水平,例如鋼鐵行業,有色行業,水泥行業,物流行業,紡織行業,化工行業,機械行業等。對於能源生產企業將會降低銷售收入,降低盈利水平,例如煤炭行業,石油行業,發電行業等。
⑷ 電價下降,對電力公司的股票是好是壞
現在電價不會下,也沒下降!
⑸ 聽說電價對於紡織產業來說有很大的影響,有了解的嘛
來看看紡織產業中的用電需
1、基本生產用電:生產車間的主機動力用電、檢試驗設備、專件加工設備用電.
2、輔助生產用電:空調、除塵、製冷、空氣壓縮機。
3、照明用電:生產照明用電、倉庫、辦公、公共照明等
4、線損、變損:變壓器損耗的電量。
5、生活用電:職工宿舍、餐飲服務等。
其中1、2將消耗巨大的電能,紡織也一直被稱為耗能產業,可以看出,電價將極大的影響紡織產業的成本
⑹ 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東北的電價,電價高低對工業企業影響大嗎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他們的發展都關乎著很多人的工作問題。所以對於企業的幫助,國家方面也是很關注的。然後企業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工業企業,他們往往可以帶來很大的價值,但是在生產成本上也會比較高。所以這一次人們會感到困惑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東北的電價,電價高低對工業企業影響大嗎?其實從我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電價的高低對於這些工業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工業企業它們的耗電量每天都是很大的,可能電價對於我們平時生活裡面來說並不是很關注,但是對於這些耗電量巨大的工業來說,他們的關注度是非常高的,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1:大量的機械不斷的工作:
所以對於工業企業來說,我覺得店家的改變對於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畢竟裡面有著無數的機器每天都保持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如果國家方面進行一定的降價的話,對於這些企業其實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幫助,可以帶領他們向更好的未來發展,但是國家方面給了降價的機會。自己不能說想著這個機會就各種浪費,要珍惜好每一次政策的機會,畢竟國家方面也是做出了一定的犧牲。
⑺ 電價上漲對生活的影響對生產的影響
沒什麼特別的影響,就是直接導致生活成本、生產成本提升而已。
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講:
1、會降低GDP。因為電價上漲,會導致大家少購買(使用)或盡量不購買(使用)電器
2、節能。因為電價上漲,為了維持原有的電價消費成本,於是就會少用或不使用已購買的電器。
3、拉動GDP(這個似乎跟第一個有矛盾,其實沒有)。現在國內的綠色環保電器的市場價格都很高,跟電價相比,購買二級能效的都不劃算,更何況購買一級能效的了。通過調高電價,讓國民覺得是到了買綠色環保電器的時候了~~~
4、ZF的無恥!(具體的就不多說了)
⑻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說明電價下調給企業生產帶來的影響
電價下調那麼企業的生產成本自然會降低,可以生產更多的的產品。企業的供給增加,如果市場需求不變,那麼市場的價格會降低。
⑼ 電價變動受哪些因素影響
(一)電力生產成本與流通成本
電力生產成本是指電能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成本,即發電成本。不同的電源結構,發電成本差別很大。火力發電的燃料--煤炭或石油價格是其發電成本的主要構成因素,一般占發電成本的60%以上,且燃料運輸成本也很高;目前的水力發電成本主要由水電廠投資建設成本構成,沒有運輸成本,水資源價格也沒有完全核算;核電發電成本則包括核燃料成本與基建成本等。可見,不同電源由於原材料成本和基建成本的不同,以及發電技術、發電效率的差異,發電成本存在明顯不同。
電力流通成本主要包括電能輸配與供電成本,即電能高壓傳輸、低壓配送與供給終端用戶的銷售成本,是輸電電價、銷售電價核算的基礎。目前,我國輸電網路沒有獨立市場運營,輸配供均屬於電網公司的經營范圍,所以輸電電價基本上沒有獨立核算,都包括在終端的用戶電價中。目前的電力流通成本主要包括輸配電設施的容量造價成本與維護成本、電能傳輸成本、折舊、勞動力工資、資本利息率與銷售成本等。系統負荷率也是影響發電成本與輸配電成本的主要因素。
發電生產成本中還包括物流成本,主要是原材料的運輸成本與倉儲成本。對於發電企業而言,廠址與原材料采購地的距離,以及採用的運輸方式直接影響發電成本。不同電源結構的運輸成本也不同。
總之,電力生產與流通成本構成了銷售電價的主要部分。一般而言,在其他因素不變的前提下,電力企業的生產與流通成本越高,相應的市場供給就會越少,如果電能需求不變,則會導致電價水平上升。
(二)電能生產中的互補品價格
生產過程中的互補品則是指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包括熱能、煤灰以及旅遊等。當其他條件不變時,隨著生產角度互補品價格的上升,可以帶動電能企業的供給增加,如果需求不變,則電價水平下降。
(三)電能生產,交易技術與管理水平
電能生產、交易技術與管理水平決定電力產業的生產、運營與交易效率,是影響電力系統利用水平、發電與輸電的規模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電力外部成本與交易成本高低的關鍵因素,是電力供給與電力交易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與競爭性的重要保證。電力技術與管理水平與一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經濟增長方式以及電力企業在科技教育上的投入有直接關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條件不變尤其是投入資源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隨著電能生產、交易技術與管理水平的提高,電力的最大可能供給量就越高。如果電能需求不變,電價水平將呈現下降趨勢。
(四)電力企業對利潤與電價的預期
一般而育,企業預期利潤水平上升,則會增加產品供給;預期價格上升,在企業存在倉儲能力時,會增加產品的生產和遠期市場供給,但會減少現期的市場供給。由於一般意義上電能無法儲存,在電力市場中,如果電力企業預期利潤水平上升,則會增加電力投資,增加電能的遠期供給能力;預期電價上升,則可能通過電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增加遠期供給。
然而,目前我國電力投資、電價水平受到相關管制機構的市場准入、投資、利率與電價管制的較強約束,電力企業的競爭與風險意識的不完善,使得市場利潤與電價的預期對於企業供給能力的影響還存在很大的非理性成分。
(五)自然條件
自然條件主要包括氣候、水文、資源分布等地理因素。我國的「西電東送」戰略就與區域間的水文、資源、能源分布與產業結構格局的差異有直接關系。自然條件因素不僅對電源結構、電網結構產生影響,而且會影響電力供給能力與電價水平。一般而言,水電資源豐富的區域,電力供給的持續性能力強,價格水平也較低,但受豐枯水期的限制,豐水期電價水平下降,枯水期電價水平上升;新能源豐富的區域則由於發電技術與管制原因,電價水平較高。
⑽ 輸配電價改革對企業降低用電成本有什麼影響
1)對生活的影響:
①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實行階梯電價有利於抑制不合理用電需求。
②電是生活必需品,其價格變動不會影響消費者對其需求量的明顯變化。電價的調整有可能促使部分消費者使用其他替代能源。
③電價的調整有利於引導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對生產的影響:
①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用電,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企業用電的生產成本。
②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縮小高能耗產品的生產規模,擴大低能耗節電產品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