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央企改革龍頭股有哪些
最新最全國企改革龍頭股(名單)
投資機會:根據央企各集團的情況以及改革動向,建議關注央企整合的投資主線,根據集團整合預期的強弱,首推的航運系、汽車系、船舶系,其次推薦中鐵系、鋼鐵系。
航運系:中海集運(601866)、中國遠洋(601919)
汽車系:一汽轎車(000800)、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
船舶系:中國重工(601989)、中國船舶(600150)、中船防務(600685)
中鐵系: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601186)
鋼鐵系: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
② 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國企改革概念股龍頭股一覽
中央經濟工復作會議將促改革放在制重要位置,定調混改是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關注央企與地方國企兩類組合,央企如中國聯通(600050)、國電南瑞(600406)、中國核建、中煤能源(601898)等,地方國企重點關注上海,如隧道股份(600820)、海立股份(600619)、申達股份(600626)、城市傳媒(600229)、晨鳴紙業(000488)等。
③ 股份制改革在國企改革中的意義
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固然不能立竿見影地改善其財務報表,在短期內吸引新股東和上市,但工行方案顯然更有助於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態、避免本末倒置的操作、防範可能的道德風險,長遠而言,這很可能是一個比一年前的中、建兩行股改方案更成熟的方案
4月21日,新華社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後的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其主要內容是:按照國家支持與自身努力相結合,改革與管理、發展並重的原則,穩步推進整體改制工作。通過運用外匯儲備150億美元補充資本金,使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6%,通過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使資本充足率超過8%。
國務院同時對工行的改革提出了三點要求:實行更加嚴格的外部監管和考核,確保國家資本金的安全並獲得合理回報;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加快內部改革,全面加強風險控制;在處置不良資產時,要嚴肅追究銀行內部有關人員的責任,嚴厲打擊逃廢銀行債務的不法行為。
方案公布後,評論的焦點多集中於注資規模。由於工行的資產幾乎是中行和建行的總和,而後二者在去年初分獲225億美元注資,因此市場普遍預期工行的注資將在300億美元以上,如今工行只獲150億注資,不免讓市場觀察人士大跌眼鏡。
數字的變化映射出決策層關注點的變化。一年前,中、建兩行的注資模式是:財政部對兩行的所有者權益全部用來沖抵兩行的損失類貸款,中央匯金公司再另行注資225億美元作為資本金。這意味著原來的單一股東財政部退出股東行列,而匯金成為新的單一股東和股權多元化的對象。
此種設計,一次性將中、建兩行的損失類貸款清零,再繼之以對可疑類貸款的再度剝離和發行次級債補充附屬資本,兩行的不良貸款率如過山車般下滑,整體財務報表也隨即容光煥發。
這對於兩行吸納新股東和上市意義重大,醜女變成靚女是出嫁的前提,獲得的嫁妝自然也不可同日而語。
問題在於,銀行改革的目標到底是什麼?財務重組-股份制改造-上市的改革三步曲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本身?
就改革設計者而言,答案當然是清楚的,去年1月注資中、建時,國務院明確宣布:加快深化內部改革,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是這次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關鍵。本次注資工行,國務院再次重申:改革的核心任務是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和現代公司治理結構。
但在實踐中,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視遠遜於對財務重組和股改上市的傾心,這不免給人以本末倒置之感。張恩照因「個人原因」辭職後,《財經》雜志對建設銀行一年多來的公司治理情況做了比較詳細的報道,讀後著實令人唏噓。這里僅舉一條——從去年9月建設銀行股份公司成立後到今年3月張恩照去職,公司只開過三次董事會,而黨委會卻開會多達幾十次,因為建行明文規定董事會要向黨委會匯報,實際運行中則是所有事情都在黨委會研究確定,專職董事均不是黨委成員,對重大事項的決策一無所知。
去年9月建行股份公司成立時,人們對該公司的公司治理頗多期望,對當時兩名獨立董事(一為資深金融學者、一為外籍金融名宿)的作用也寄予想像,但現在看來,建行在建立公司治理結構方面總體而言步子邁得似乎還不夠大,正如中、建、工三大國有銀行的控股股東中央匯金公司總經理謝平所言,張恩照事件暴露的並不是簡單的個人操守問題。
其實,財務重組-股份制改造-上市的銀行改革思路本身亦有值得檢討的地方,通過引入海外戰略投資人和上市來倒逼國有銀行改革的想法現實性究竟如何,亦需重新考量。事實上,在國有銀行改革三步走戰略啟動之前,這種倒逼思路已經在電信、石油等壟斷行業實踐,但是中移動、聯通、中石油、中石化等壟斷巨頭上市經年,其公司治理到底改善了多少,相信市場人士心中自有判斷。去年12月的中航油事件,去年10月三大電信運營商的「閃電互換」事件,顯現出的不僅是海外上市國企公司治理結構的蒼白,而且引起了人們對公司治理結構等問題的廣泛爭議。而此前的移動資費事件、BP清空中石油股票事件,則說明境外投資者,無論是散戶還是所謂的「戰略投資者」,看中的其實都是上市國企及其所在行業的壟斷利潤,對國企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否完善,看來他們不是不感興趣就是有心無力(因為持股太少)。
從以上背景出發來審視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我們感到決策層對金融改革的規律性已有了較深入的把握。為什麼注資金額是150億而不是300億美元或者更多?因為決策層意識到財務重組和上市只是手段,目的是建立以規范的產權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為特徵的現代金融企業。由是,工商銀行的損失類貸款並不像中、建兩行那樣由公共資金沖消,而是由工行自身的經營利潤逐步核銷,政府的注資只是幫助其把資本充足率提高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及格線。這樣一個方案,固然不能立竿見影地改善工行的財務報表,在短期內吸引新股東和上市,但顯然有助於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態、避免本末倒置的操作,防範可能的道德風險,長遠而言,這很可能是一個比一年前的中、建兩行股改方案更成熟的方案。
工行方案與中、建方案的另一個不同是財政部的角色變化。注資工行後,財政部由單一股東變為與匯金公司各持50%股份,共同影響工行此後的命運,而注資中、建後,財政部股權清零,匯金成為兩行的單一股東,此後的股改由匯金操持。
以上變化意味著什麼?由於目前披露的信息實在有限,我們無法對此作出更多解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工行是擁有中國金融資產總和近1/5的國內最大的金融機構,決策層對工行的改革將比中、建兩行更加謹慎。
當然,市場對150億美元的注資金額和工行股改方案有著多種版本的解讀,我們也並不排除政府再度注資的可能性,但無論如何,財務重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1998年以來的實踐表明,中國銀行體系和金融體系再造的成功與否,決定性的力量只能來自內部,而最需要解決的內部問題,就是銀行高管的身份認知問題。銀行家和政府官員遵循的完全是兩套規則,如果銀行的每一個高級管理人員都要由政府來任命的話,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恐怕就永遠只是一個夢想。這也是張恩照事件最值得吸取的教訓。
④ 國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國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最新(2015)國企改革概念股大全
中航集團:
洪都航空(600316)洪都科技和洪都航空關聯交易較多,預計未來注入洪都航空概率較大,是內生增長最強勁的整機企業。
成飛集成(002190)國防主管部門還在推進國防科技工業全面深化改革,長期看好軍工行業的發展,後期仍然存在整合預期。
中航飛機(000768)運輸機、支線客機板塊,軍工企業改制、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加深等進入兌現階段,將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中航動力(600893)航空發動機的主機板塊,2014年上半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資產交割,公司存在發動機板塊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成發科技(600391)預計將注入中航集團發動機板塊的優質傳動資產,2012年已完成傳動事業部的建立,資產注入前景明確。
中航動控(000738)是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板塊資本運作平台,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研製的企業,存資產注入預期。
中航電子(600372)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細則出台,之後將進行分類改革和試點,作為中航集團旗下公司,市場對於中航電子的改革期待較大。
中航機電(002013)航空機電系統的唯一平台,託管集團旗下機電資產18家公司,剩餘14家仍存繼續整合到上市公司的預期。
中航光電(002179)公司為C919大飛機提供集成設備安裝架、系統支架和連接器等,是綜合設備櫃的唯一供應商,對外並購將是公司的戰略規劃。
中航黑豹(600760)農業運輸車的骨幹企業,向高科技環保電動車發展,第三大股東東安發動機是國內最大的汽油發動機生產企業,有想像空間。
中直股份(600038 )公司目前在集團直升機板塊業務整合順利,且市場效益明顯,軍品總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條件已逐步成熟。
貴航股份(600523)公司控股股東與中航汽車簽訂增資協議,增資完成後,公司的控股股東將變更成中航汽車,後期有資產注入預期。
中航重機(600765)股權劃轉後海翼集團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將極大強化與海翼集團在液壓及鍛造領域的上下游關系,充分發揮協同作用.
*ST三鑫(002163)公司是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新材料
上市公司,由於業績堪憂,未來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深天馬A(000050)資產注入之後管理協同效應提升將推動公司經營效率穩步提升,帶動產業鏈配套運轉,推動盈利增速高於收入增長.
飛亞達A(000026)央企中航國際的下屬企業,預計潛在的激勵機制改善可能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同時有整合預期。
中航地產(000043)航工業集團旗下產業除航空、軍工類產業以外,還包括非航空民品和第三產業,對集團旗下眾多資產整合預期提升。
*ST東安(600178)公司處於集團公司的汽車板塊,業績一直不如人意,後期存在大股東的相關資產注入預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
華錦股份(000059)華錦股份業績虧損,實際控制人實力雄厚,並有意將華錦股份打造為石化產業平台,未來資產重組值得期待。
北方國際(000065)北方國際的主營業務包括國際工程承包、國內建築安裝、房地產開發、鋁業加工製造等,存在作為相關資產整合平台的預期。
北化股份(002246)大股東變更為中兵投資,有利於發揮公司在纖維素產業及特種化工板塊中的整合作用,可在集團層面有效實施產業整合。
長春一東(600148)生產和銷售重、中、客、輕、轎、微等各種型號的汽車離合器,農用車離合器;生產和銷售各種鋁、鋅壓鑄件產品.
光電股份(600184)集團光電板塊中,仍有體量龐大的優質光電資產未上市,同屬兵工集團的江南紅箭資產注入預期加強。
北方股份(600262)公司是國內傳統的專業化礦用自卸車行業龍頭企業,生產各種型號的"特雷克斯牌"傳統自卸車。
北方導航(600435)作為兵工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集團將舉全集團之力推動北斗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後期整合預期加大。
凌雲股份(600480)汽車產業未來將以節能減排為方向快速發展,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整合提供新一輪發展機遇。
晉西車軸(600495)產品涵蓋國內外各型鐵路機車、地鐵、輕軌等軌道車輛,重組並購北方鍛造後,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車軸企業。
北方創業(600967)大股東內蒙一機是國家唯一的主戰坦克研製基地,兵器集團還有不少和坦克、輪式戰車相類似的裝甲車資產有待整合。
江南紅箭(000519)公司作為兵器工業集團旗下的先進材料公司,未來有望成為集團非金屬先進材料整合的平台。
中國醫葯集團:
國葯一致(000028)實際控制人國葯控股增持後,有望獲得國葯體系內更多的資源傾斜,受益央企改革試點帶來的制度紅利。
國葯股份(600511)國葯集團被確定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的試點企業,公司是國葯控股旗下重要的麻葯平台,有望迎來改革整合。
天壇生物(600161)大股東中生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上海所、武漢所等,有望成為血製品平台、疫苗平台抑或中生集團的整體上市平台。
現代制葯(600420)此前並購的容生,川抗等企業,隨著後續15億定增資金的到位,公司在2015年也有望開啟外延並購的新高潮。
中國建材集團:
北新建材(000786)大股東對子公司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權激勵、引入外部投資者等舉措將提升公司競爭力。
洛陽玻璃(600876)中國建材集團及所屬中國建材玻璃公司承諾,計劃三年內,以公司為平台,解決與龍新玻璃等存在的同業競爭問題。
方興科技(600552)新材料平台,2014年8月混改,以公司控股、高管參股的混合所有制形式進行改革。
瑞泰科技(002066)瑞泰科技的主營業務為熔鑄鋯剛玉系列耐火材料和熔鑄氧化鋁系列耐火材料的生產和銷售,公司將受益於國企改革。
中國玻纖(600176)集團公司入選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央企董事會行使三項職權的雙項試點,成為改革焦點企業。
國投集團:
中成股份(000151)中成股份主營業務為成套設備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和境外投資,受益於實際控制人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
國投新集(601918)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的國家大型企業,確立了"立足煤炭、發展電力、延伸煤制氣"的戰略,國投系改革加速。
國投電力(600886)國企改革的推進,有利於集團增強企業資本實力,公司作為集團電力能源建設運營的重要平台,有望從中受益。
中紡投資( 600061)安信證券借殼,在交割完成12個月內,對存在同業競爭關系的基金和期貨 相關業務有望以資產注入的方式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國投中魯(600962)江蘇環亞借殼上市,通過重組等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帶動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嘗試。
中糧集團:
中糧地產(000031)公司控股股東中糧集團,成為國資委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公司有望成為相關領域的整合平台。
中糧屯河(600737)公司將以混合所有製作為手段,為下屬企業引入產業資本、社會資本、私募股權等,加快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
中糧生化(000930)中糧生化是首批改革試點企業之一,隨著後續細化改革政策的落實以及第二批試點的公布,公司有望受益。
中國誠通集團:
中儲股份(600787)公司向普洛斯定向增發轉讓15.3%股權,引入後者作為戰投,開啟央企混改,預計將出現在第二批央企改革名單中.
冠豪高新(600433)冠豪高新定位為集團特種紙業務發展平台,若獲得與冠豪高新主營業務相同或類似的業務機會,優先讓與冠豪高新。
岳陽林紙(600963)作為林漿紙一體化龍頭,公司造紙所需紙漿部分自給,林產200萬畝,具有林業資源優勢,是國資改革潛在受益標的。
恆天集團:
恆天海龍(000677)公司控股股東恆天集團獲股權劃轉,將持有公司股份由29.77%上升至33.34%,有望成為恆天集團整合平台。
恆天天鵝(000687)恆天天鵝重組交易標的為華訊方舟特種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業務,有望獲新股東資產注入,轉型為移動寬頻網路服務商。
國家電網公司:
許繼電氣(000400)許繼電氣正步入特高壓收入,智能電表業務不斷突破、海外業務不斷拓展的時期,同時受益"一帶一路 "戰略及國企改革。
平高電氣(600312)特高壓交、直流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公司受益"一帶一路"和國網海外規劃,集團存在整體上市預期。
國電南瑞(600406)國家電網會繼續推進以旗下具備條件的公司整體上市為目標的改革,公司作為重中之重,受益集團資產證券化。
國電集團:
國電電力(600795)公司作為中國國電集團常規能源的整合平台,未來資產注入預期強烈,且受益於電力體制改革。
長源電力(000966)公司收購國電集團湖北公司旗下中華山、樂成山等10個風電前期項目,擬開拓新能源業務,後續資產注入可期。
英力特(000635)憑借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通過繼續剝離虧損的非核心資產和提高盈利水平較好的產品的佔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
平庄能源(000780)公司主要煤種為褐煤,公司內生增長一般,集團公司承諾適當時候將元寶山、白音華礦注入到上市公司。
上海上實集團:
上海醫葯(601607)新團隊實現平穩過渡,制定三年過千億目標,而作為上海本地醫葯企業,有望明顯受益於國企體制機制改革。
百聯集團:
上海物貿(600822)主營業務包括金屬材料、礦產品(不含鐵礦石)、化輕原料、建材、汽車及配件、機電設備、進出口貿易等。
百聯股份(600827)商貿零售作為完全競爭類行業,剝離資產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未來更深層次改革有望陸續推進。
第一醫葯(600833)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的醫葯零售平台,有望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食品集團:
海博股份(600708)以出租客運和現代物流為主的上市公司,致力於整合相關物流資源,融入光明食品集團主業,實現協同發展。
金楓酒業(600616)作為集團公司旗下酒業平台,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光明乳業(600597)第二期激勵計劃有望再次激發公司活力,引爆國企改革熱情,是集團旗下國企改革的先行者。
上海梅林(600073 )探索混合所有制經營,公司2014年12月發布股權激勵方案,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國企改革提速。
上海城建集團:
隧道股份(600820)國企改革有望持續發酵,上海國企改革的推進給公司業務發展帶來新突破仍是大概率事件。
上海地產集團:
金豐投資(600606)綠地集團借殼對象,綠地集團業務包括建設建築、酒店及商業運營等,還涉足能源、汽車、金融等領域。
中華企業(600675)公司藉助國企改革東風,加速解決同業競爭並做大做強,收購資產增強發展後勁,國企改革預期較強。
上海電氣集團:
自儀股份(600848)國資改革代表企業自儀股份推出重磅重組方案,公司主營業務將變更為園區開發和經營。
上海電氣(601727)公司將推進整體上市,聚焦能源、工業裝備和服務三大領域,立志成為中國的西門子。
上海機電(600835)作為機電一體化設備唯一上市平台,集團旗下上海電氣自動化設備等資產注入的預期增大。
上海文廣集團:
百視通(600637)百視通吸收合並東方明珠,注入文廣集團優質資產,樹立了文化類國企改革典範,給其他文化類國企改革帶來了示範作用。
上海紡織集團:
龍頭股份(600630)公司作為集團旗下的紡織平台,存在相關的資產整合預期,受益於上海地方國企改革。
申達股份(600626)公司將成為上海國資委進行新興產業整合的平台之一,申達股份正在和多方資本接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
上海國盛集團:
棱光實業(600629)華東設計院借殼對象,上市公司將轉型成為建築設計行業領軍企業,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耀皮玻璃(600819)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上海地產集團,其是對上海國有房地產資源進行整合基礎上成立的國有獨資集團公司。
上海華誼集團:
雙錢股份(600623)
公司在加強輪胎主業內部投資同時,也在探索兼並收購模式,進行主業擴張。
三愛富(600636)華誼集團經過3~5年的推進,基本完成國企改革總目標,制訂了集團整體或核心資產上市方案。
上海機場集團:
上海機場(600009 )上海機場集團未來將通過一個上市公司整合集團內航空主營業務及資產,集團資產進入上市公司預期加強。
上海建工集團:
上海建工(600170)公司在建築施工設備設施領域獲得長足發展,接下來將在國企改革的進程中挖掘更多創新動力,繼續尋求發展。
上海交運集團:
交運股份(600676)集團將突出主業發展重點和制度創新重點,對自身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加快核心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錦江國際集團:
錦江股份(600754)向戰略投資者弘毅投資和控股股東募資30億,弘毅投資占錦江股份總股本約12.43%,成為第二大股東。
上海久事公司:
強生控股(600662)來自大股東久事公司的李仲秋被聘任為新任總經理,這將是強生控股又一次變革的出發,集團整合值得期待。
申通地鐵(600834)申通集團集軌道交通
投資等多項職能於一身,而久事公司則是國有投資經營控股公司,後續整合預期強烈。
上海蘭生集團:
蘭生股份(600826)東浩蘭生集團證券化率極低,多數資產都在上市公司之外,有資產注入的預期。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上汽集團(600104 )作為上海的標桿國有企業,新的管理層履新後,旨在激發企業後續發展動力的國企改革有望繼續深化。
華域汽車(600741)有望享受上海國企改革加快紅利,通過推動新一期股權或現金激勵計劃、引進戰略投資者等。
上柴股份(600841)公司控股股東上汽集團已經進行國企改革和激勵,也將對上柴股份的管理優化產生積極影響。
上海城建總公司:
城投控股(600649)城投控股在引入戰投弘毅投資後的一舉一動牽動市場,已於2014年11月份停牌。
上海報業集團:
新華傳媒(600825)公司屬於重要國企改革股,為集團公司唯一資本運作平台。同時,公司非常重視新媒體業務布局。
上海儀電電子:
儀電電子(600602)公司退出非主營業務,集中資源發展主營業務,有利於推動公司業績的長期發展。
飛樂音響(600651)公司治理結構改善進度可能快於市場預期,公司將推動股權激勵方案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
上海實業集團:
上實發展(600748)上實發展目前身具上海自貿區、國企改革、土地流轉 、養老 地產等多個市場熱門概念。
上海水產集團:
開創國際(600097 )公司自上海拉開國資改革大幕起就被寄予改革先鋒的厚望,重大事項終止,不過後期預期猶存。
申能集團:
申能股份(600642)集團旗下新能源業務未來以上市公司為平台,是集團推進國企改革的載體,公司整合優質資產步伐加快。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
上港集團(600018 )發布員工持股方案,公司近72%的員工參與認購且鎖定三年,更加有利於提升港口運營效率,縮減成本。
中山中匯投資:
中山公用(000685)引入復星作為二股東,很可能是廣東國企改革第一單,中山市政府意在對接復星整體資源,對中山公用進行改制。
圳振業集團:
深振業A(000006)深圳國資委有五個A股上市地產公司,深振業為深圳國資委唯一增持的公司,較大概率成為國資委整合平台。
廣東廣晟資產:
中金嶺南(000060)公司可能成為廣晟資產集團旗下除了稀土礦產之外的礦產資源整合平台。
風華高科(000636)可能成為廣晟的電子信息
資源整合平台,廣東國企改革方案明確提出要電子信息類企業要注入同類上市公司。
廣晟有色(600259)已經通過定增收購了稀土資產,成為廣晟集團整合稀土資源的上市平台。
廣東商貿控股:
廣弘控股(000529)不僅是集團旗下而且是廣東省國資旗下唯一的食品類上市平台,未來可能成為廣東省食品行業的整合平台。
廣東粵電集團:
粵電力A(000539)公司在建機組將於2015年、2016年相繼投產,且集團資產注入可期,未來裝機規模有望大幅提升。
廣東水電集團:
粵水電(002060)公司是控股股東廣東省水電集團下的唯一上市公司,集團旗下還有優質的水力發電、醫院、旅遊度假等資產。
廣東廣新控股:
省廣股份(002400)集團公司旗下的廣告文化創意平台,通過實現營銷傳播鏈條的全貫通,推動實現公司的轉型升級。
佛塑科技(000973)佛塑科技屬於科技型企業,未來可能做股權激勵,可能作為新能源和新材料平台。
星湖科技(600866)星湖科技在2014年1月引入戰投匯理資產,可能整合集團公司旗下生物醫葯及食品資產。
珠江鋼琴集團:
珠江鋼琴(002678)廣州國資委絕對控股,擁有眾多可整合的文化資源;已經做過股權激勵,存在國企改革預期。
廣州無線電集團:
廣電運通(002152)國企改革大潮下,公司在管理層激勵、員工持股等激勵措施上有望取得突破,業績增速可望提速。
海格通信(002465)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其中員工持股計劃認購3500萬股,價格之高及鎖定期之長,體現公司員工對海格看好。
珠海華發集團:
力合股份(000532)珠江金控經過多次舉牌,合計股份達到30%以上,可能作為珠江金控的金融資產整合平台。
珠海格力集團:
格力地產(600185)51.94%股份轉讓給珠海投資控股,格力地產為三大核心之一,未來有大可能性獲得優質資產注入。
廣東廣業資產:
貴糖股份(000833)廣業集團下面還有其他礦產資源,貴糖股份可能成為廣業礦產資源的整合平台。
宏大爆破(002683)民爆綜合服務,廣東廣業資產主營環保、燃化能源、礦山、現代服務四塊業務。
廣州百貨集團:
廣百股份(002187)存在集團整體上市預期,有望成為廣州市國資唯一的商貿零售資產整合平台。
廣州嶺南國際:
東方賓館(000524)廣之旅總裁陳白羽出任公司總經理,廣之旅擁有豐富的旅行社客源資源,公司可能成為打造旅遊產業鏈的平台。
⑤ 國企改革龍頭股
六家企業對應四項改革試點:
一是中央企業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中糧、國投集團。
二是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中國醫葯集團、中國建材。
三是中央企業董事會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試點: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建材、新興際華集團和中國醫葯集團。
四是向中央企業派駐紀檢組試點,將選2-3家列入試點。
國企改革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最新最全國企改革龍頭股(名單)
投資機會:根據央企各集團的情況以及改革動向,建議關注央企整合的投資主線,根據集團整合預期的強弱,首推的航運系、汽車系、船舶系,其次推薦中鐵系、鋼鐵系。
航運系:中海集運(601866)、中國遠洋(601919)
汽車系:一汽轎車(000800)、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
船舶系:中國重工(601989)、中國船舶(600150)、中船防務(600685)
中鐵系: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601186)
鋼鐵系: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
受政策的影響,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這三大區域的國有上市公司都有較高的發展前景,投資者可對以下個股重點關註:
北京:珠江控股(000505)、北辰實業(601588)、京投銀泰(600683)、空港股份(600463)、北京城建(600266)、北京城鄉(600861)、北巴傳媒(600386)等;
上海:隧道股份(600820)、上海建工(600170)、嘉寶集團(600622)、華域汽車(600741)、申通地鐵(600834)、上港集團(600018)等;
廣東:韶能股份(000601)、白雲山(600332)、海格通信(002465)、珠江實業(600684)、深物業A(000011)、風華高科(000636)、特力A、華發股份(600325)、廣州浪奇(000523)、深圳燃氣(601139)、鹽田港、廣汽集團(601238)等;
福建:紫金礦業(601899)、青山紙業(600103)、*ST南紙(600163)、福能股份(600483)、星網銳捷(002396)、福建高速(600033)、福日電子(600203)、廈門鎢業(600549)、金龍汽車(600686)、福建水泥(600802)、中國武夷(000797)等。
⑥ 國企改革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穩增長是第一要務
2016年,國有企業把穩增長作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計提質增效,終於扭轉了收入利潤雙下降的局面。
混改將邁出實質性步伐
國企改革步伐邁向縱深,開始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要成效。
強化國企戰略引領
國有企業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在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上被賦予重任。
國資委將在今年優化對央企主業的管理,把監管重點放在提升主業競爭力、控制輔業佔用資源比例和投資項目負面清單上,旨在增強央企核心業務的贏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⑦ 央企改革龍頭股有哪些
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中糧生化(000930)、中糧地產(000031)、中糧屯河(600737);
2、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國電):國電電力(600795)、長源電力(000966)、英力特(000635)、 平庄能源(000780)、龍源技術(300105);
3、中國輕工集團公司(中輕):中國海誠(002116);
4、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投):中成股份(000151)、國投中魯(600962)、國投電力(600886)、 國投新集(601918)、中紡投資(600061)(15日全部停牌);
5、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誠通): 中儲股份(600787)、岳陽林紙(600963)、 冠豪高新(600433);
6、中國建築(601668)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材):中國玻纖(600176)、北新建材(000786)、洛陽玻璃(600876)、方興科技(600552)、瑞泰科技(002066);
7、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葯(600056);
8、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國葯股份(600511)、國葯一致(000028)、現代制葯(600420)、天壇生物(600161)。
⑧ 國企改革關注度持續提升 國企改革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三元股份、抄上海機電、航襲天機電、北京城鄉、老鳳祥、
粵水電、中國重汽、格力電器、江淮汽車、同仁堂、
太極股份、廣汽集團、中國醫葯、中遠航運、國葯股份、
現代制葯、中國電建、銀座股份、廣百股份、太極集團、
沈陽機床、廈工股份、四川長虹、啟源裝備、
桑德環境、華光股份、王府井、重慶百貨、小商品城、中體產業、
五糧液、中新葯業、建發股份、南國置業、北京城建、振華科技、
上海貝嶺、天地科技、大同煤業、中國重工、海格通信、中航電子、
中航資本、金龍汽車、東風科技、揚農化工、石油濟柴、中色股份
⑨ 國企改革的龍頭股有哪些
最新最全國企改革龍頭股(名單)
投資機會:根據央企各集團的情況以及改革動向,建議關注央企整合的投資主線,根據集團整合預期的強弱,首推的航運系、汽車系、船舶系,其次推薦中鐵系、鋼鐵系。
航運系:中海集運(601866)、中國遠洋(601919)
汽車系:一汽轎車(000800)、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
船舶系:中國重工、中國船舶(600150)、中船防務(600685)
中鐵系:中國中鐵(601390)、中國鐵建(601186)
鋼鐵系:寶鋼股份(600019)、武鋼股份(600005)
受政策的影響,北京、上海、廣東、福建這三大區域的國有上市公司都有較高的發展前景,投資者可對以下個股重點關註:
北京:珠江控股(000505)、北辰實業(601588)、京投銀泰(600683)、空港股份(600463)、北京城建(600266)、北京城鄉(600861)、北巴傳媒(600386)等;
上海:隧道股份(600820)、上海建工(600170)、嘉寶集團(600622)、華域汽車(600741)、申通地鐵(600834)、上港集團(600018)等;
廣東:韶能股份(000601)、白雲山(600332)、海格通信(002465)、珠江實業(600684)、深物業A(000011)、風華高科(000636)、特力A、華發股份(600325)、廣州浪奇(000523)、深圳燃氣(601139)、鹽田港、廣汽集團(601238)等;
福建:紫金礦業(601899)、青山紙業(600103)、*ST南紙(600163)、福能股份(600483)、星網銳捷(002396)、福建高速(600033)、福日電子(600203)、廈門鎢業(600549)、金龍汽車(600686)、福建水泥(600802)、中國武夷(000797)等。
⑩ 國企改革應該怎樣面對現在的情況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我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中有看到專家相關的解讀,專家認為,為實現國企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沖抵所造成的損失,把握事後市場恢復性增長可能帶來的機遇,須著力推動八個方面的改革工作。
一、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通過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實現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以高質量決策提升經濟效率,處理好黨組織「把關定向」與股東權力、董事會決策與經理層經營的關系,實現企業主要領導的組織委派與經理人的市場化選聘有效對接。
二、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通過所有權的改革,實現國有資本增值,搞活國有經濟,放大國有資本的功能,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三、加快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
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有效推進勞動、人事、分配製度深度改革。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逐年增加市場化選聘比例,競聘上崗要體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崗位要求和業績導向,逐步解決企業高管的來源單一和剛性升遷機制問題。
四、著重增強國有企業創新能力
發揮行業龍頭企業主導作用,建立企業、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集聚創新資源,組織開展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五、著重推動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調整
應該將國有資本更多投入關系國家安全、國計民生、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領域,投入需要國有企業發揮控制力、影響力的關鍵領域,比如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六、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把握好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格局、大趨勢,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國家隊作用,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標准、行業規范、經貿規則的制定,更好地融入全球創新和產業分工體系。
七、打造更加開放融合的體制機制
國有大企業發揮產業價值鏈條帶動作用,提供平台,整合資源;民營企業提供有效的競爭環境、市場需求,通過相互補充發展,向著大中小企業血脈相連、命運相依的生態發展。
八、著重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加大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授權,探索新的運營機制,在推動國有資本形態轉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存量、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上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