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膠東金礦股東

膠東金礦股東

發布時間:2021-05-07 20:12:18

❶ 膠東金礦成礦帶的劃分

膠東地區作為全國的一個重要金礦成礦區,在全國范圍內被稱為膠東成礦帶。它以膠東群地層為背景,以燕山早期為主要成礦時代,以中酸性繼承性岩漿活動為成礦動力,以焦家式和玲瓏式金礦為主要成礦類型。根據玲瓏-焦家式金礦綜合信息特徵,我們把膠東地區劃分為5個礦帶,分別為:招遠-萊州-昌邑成礦帶;棲霞-道頭-平度成礦帶;牟平-乳山成礦帶;威海-文登成礦帶;桃村-海陽-萊陽成礦帶。各成礦帶簡要特徵見表9-1。

表9-1 膠東地區礦帶劃分一覽表

續表

❷ 郭家嶺超單元的成岩成礦是膠東金礦的最重要的異常事件

印支末期-燕山早期,膠東地區在太平洋板塊南東-北西向壓應力構造體制下,地幔熱液上涌與岩石圈殼源物質(原始和衍生礦源岩系)發生了強烈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岩漿流體,載金流體和熱源體的「三位一體」的直接礦源岩-郭家嶺超單元。

郭家嶺超單元金的平均豐度值大致是膠東變質基底-玲瓏超單元平均豐度值的一半,僅僅為0.87×10-9,為地殼的平均豐度的1/5。這種現象,顯然是以變質基底的原始礦源岩系轉化為郭家嶺直接礦源岩系的傳承演化過程金大規模活化、遷移的結果和標志。直接礦源岩系的金是活化、焠取了原始礦源岩系和衍生礦源岩系的金及自身攜帶金的總和,它的虧損部分全部奉獻給膠東金礦。

郭家嶺超單元析出金總量計算與金礦總量預測結果的大致相當,著實證實了郭家嶺超單元金豐度值低的因果關系,這也為膠東金礦成礦物質來源的多源、多期及殼幔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❸ 膠東金礦與岩漿侵入岩的依存關系

膠東75%以上的金礦床分布於燕山早期郭家嶺超單元諸岩體與震旦期玲瓏超單元弱片麻狀中—細粒二長花崗岩系列的岩體之接觸帶1~3km范圍內,以膠西北最為明顯;在招遠以南,萊西、平度之北地區,盡管未出露郭家嶺超單元的岩體,然卻有燕山早期脈岩群分布,金礦則產出於玲瓏超單元的弱片麻狀二長花崗岩的低序次的構造破碎帶和其與棲霞超單元TTG岩系接觸帶的斷裂之中;牟平、乳山地區者多分布於玲瓏超單元九曲弱片麻狀細粒二長花崗岩單元北部北東向斷裂帶上,從空間分布上似乎與郭家嶺超單元組成的澤頭復式岩體相關性不大,就因有它的存在,就有膠東東部富甲一方的金牛山金成礦帶;唯有棲霞地區的金礦則分布於棲霞超單元英雲閃長岩內的北東向脆性斷裂構造內,外表與郭家嶺超單元風馬牛各不相干,但在棲霞之北不足20km處,則是向南緩傾的郭家嶺復式岩體,其深部未必沒有郭家嶺超單元的隱伏岩體。總之膠東地區的金礦與玲瓏超單元、郭家嶺超單元可為唇齒相依,密不可分,郭家嶺超單元尤為突出,大有無它則無礦之態勢。膠東最重要的金礦床都分布在岩體特定空間部位,著名的焦家金礦田處於岩體向西突出端,靈山溝金礦田則置於北截岩體南部緩坡區,詳見膠東地區侵入岩分布與金礦關系圖(圖4-28)。

在膠東地區岩漿侵入岩空間形態推斷與金礦分布略圖(圖4-29)中看出;膠東地區與金礦密切相關的玲瓏超單元,郭家嶺超單元處於同一重力延拓線之內,反映其深部二者呈「橋」式連接,組成東西兩個北北東向夾持近東西向的「H」型花崗岩帶上,東西向的延拓線內的TTG岩系之下定有玲瓏超單元的隱伏岩體連接東西兩大復式岩體。金礦床則展布於「H」型延拓帶外側淺層區域靠近其內側區間內。三山島—玲瓏金礦集區正置於郭家嶺與玲瓏超單元的共存區及延拓帶外側的玲超單元的北部淺層超覆區和郭家嶺超單元的緩坡區,據重力反映:該地區玲瓏超單元岩體深不足2km。棲霞地區金礦處延拓帶外緣,其下應隱伏有兩個超單元的岩體所在。在花崗岩帶內部(延拓帶內部)為金弱礦化地區,具強、弱礦化區分帶現象。另外在膠東西部的「昌平掖」地區,重力延拓推斷,該區深度在5km內有隱伏花崗岩分布(實際地表有露頭),為大莊子、吉戈庄金成礦提供了依據。

圖4-28 膠東地區岩漿侵入岩分布與金礦關系圖

1.第四紀;2.中生代;3.震旦紀;4.古元古代;5.燕山晚期侵入岩;6.燕山早期郭家嶺超單元;7.印支期侵入岩;8.震旦期侵入岩;9.震旦期玲瓏超單元;10.晉寧期侵入岩;11.呂梁期侵入岩;12.阜平—五台期棲霞超單元;13.地質及不整合界線;14.實測及推測斷層;15.玲瓏超單元岩體定位中心;16.岩體超覆方向;17.金礦床及礦化點

圖4-29 膠東地區岩漿侵入岩空間形態推斷與金礦分布略圖

1.玲瓏超單元;2.郭家嶺超單元;3.印支期侵入岩;4.燕山晚期侵入岩

圖4-30 膠東地區布格重力異常與金礦分布關系圖

❹ 金礦的股東結構

不規則結構的合金

❺ 有知道招遠金礦的各大股東都有哪些

玲瓏金礦號稱亞洲第一金礦,隸屬於山東黃金集團公司。招金,中礦,大股東都是政府。

❻ 膠東主要金礦類型的基本特徵

膠東主要金礦類型可分為七種,分別為: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河西式破碎帶石英網脈帶型金礦、玲瓏式含金石英脈型金礦、鄧格庄式石英硫化物脈型金礦、杜家崖式層間滑脫拆離帶型金礦、發雲夼式蝕變礫岩型金礦、蓬家夼式韌-脆性剪切帶型金礦。

1.焦家式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簡稱焦家式金礦)

焦家式金礦床是山東省地質礦產局第六地質隊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區域性斷裂帶中發現並評價的一種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

該類金礦床產於以壓性為主的壓扭性緩傾角的斷裂帶中,寬大的不同類型的構造岩帶既是礦液良好導礦通道,又是礦質滲濾、彌散、沉澱的空間。焦家式金礦礦床規模大,礦化連續穩定,可選性好,礦床形態簡單,多為大脈狀或餅狀,礦石類型單一,主要為蝕變岩型。礦石構造主要為細脈浸染狀構造和網脈狀構造。礦體傾角緩,一般不超過50°。這與河西式金礦和玲瓏式金礦有明顯的不同。焦家式金礦是膠東內生金礦的主體,單一礦床(體)規模大,最長可達1300m以上,厚1~30m,多數10餘米,延深多大於1000m,膠東大於50t的金礦床幾乎全是焦家式金礦床,目前膠東該類主要礦床的深部1000m以下幾乎全部沒有封閉,充分顯示出深部巨大發展遠景。

2.河西式破碎帶石英網脈帶型金礦(簡稱河西式金礦)

河西式金礦床是介於焦家式和玲瓏式的一種過渡類型金礦床。該類型金礦床的主要特點是其所處的斷裂構造一般規模都較小,因此所形成的金礦床一般為中、小型,個別為大型(如河西金礦)。礦體的形態較復雜,一般成網脈狀分布於節理、裂隙之中,局部形成礦脈密集帶,也有的形成結環狀。因為是過渡類型,因此其結構、構造也是多樣性,焦家式和玲瓏式二者的特徵兼而有之。

河西式金礦床所處的斷裂構造多是主幹斷裂下盤伴生、派生的、低序次的斷裂裂隙,這些裂隙帶是在扭或壓扭應力作用下形成的與導礦主構造連通的密集裂隙帶,形成相互連通的自由空間,礦液運至其中,充填、沉澱而形成網脈狀礦化為主的金礦體。

河西式金礦,往往與焦家式金礦下盤伴生,或是遠離主斷裂帶獨立形式金礦床。該類金礦,近幾年找礦有了重大突破,在焦家金礦下盤寺庄金礦遠離主礦體下盤,夏甸金礦下盤都有了重大發現,極大地擴大了礦床遠景。這一找礦規律和找礦趨勢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

3.玲瓏式含金石英脈型金礦床(簡稱玲瓏式金礦)

玲瓏式金礦床所處的斷裂構造以壓扭性斷裂為主,礦液多沿剪切裂隙充填,形成簡單的脈狀礦體。其主要特點是,因所處的斷裂構造所限,所以礦床規模多以中、小型為主,個別也有大型的(如玲瓏金礦田108號脈),多形成礦脈群。所處的斷裂構造的傾角陡傾,造成金礦體高角度近乎直立,局部反傾,其傾角均大於50°。

玲瓏式金礦床受主幹斷裂伴生、派生的低級別、低序次的斷裂控制,這些斷裂是復合形成的壓扭性或張扭性斷裂,它的局部地段常形成相對寬大的引張擴容空間,礦液運移至此,充填沉澱形成含金石英脈型金礦。

4.鄧格庄式石英硫化物脈型金礦(簡稱鄧格庄式金礦)

鄧格庄式金礦床主要分布在牟平—乳山地區的NNE向壓扭性構造斷裂帶中,其主要特點是以充填作用為主富含硫化物的石英脈型金礦,其硫含量一般超過18%。

礦石的自然類型以石英黃鐵礦脈、黃鐵礦石英脈、多金屬石英黃鐵礦脈為多,體現了其富含硫化物的特點。

5.杜家崖式層間滑脫拆離帶型金礦(簡稱杜家崖式金礦)

杜家崖式金礦床的主要特點是金礦床受控於層間滑脫拆離構造帶,層間滑脫帶是金礦化的導礦和儲礦構造。所謂層間滑脫拆離帶是在褶皺構造形成過程中,由於地層剛柔差異,沿岩石轉換界面產生滑脫作用,形成層間拆離構造,其表現形式為層間滑脫帶。

6.發雲夼式蝕變礫岩型金礦(簡稱發雲夼式金礦)

發雲夼式金礦床的主要特點是其受斷裂、裂隙密集帶控制的蝕變礫岩型金礦。所以其礦石類型主要為黃鐵礦化絹雲母化碎裂狀礫岩礦石。礦體賦存在中生界萊陽群底部的林寺山組中的灰紫-灰黃色巨礫岩、粗礫岩中。

7.蓬家夼式韌-脆性剪切帶型金礦(簡稱蓬家夼式金礦)

蓬家夼式金礦床是產於膠萊盆地東北盆緣滑脫拆離帶中的金礦床。其特點是礦體受盆緣滑脫拆離構造控制。其滑脫拆離斷裂的主要特徵為牽引滑動及褶皺彎曲,屬控制性盆緣斷裂。

膠東地區主要金礦類型的地質特徵見表5-1。主要金礦類型金礦礦石自然類型特徵見表5-2。

膠東金礦集中區的各金礦床的成礦作用開始之時,具有一個成礦熱液物質成分一致、物理化學環境相近的統一礦液「儲庫」,因此,造成膠東金礦不論何種類型其礦液物質來源、礦床成因及主要特徵相近或相同;但由於「儲庫」的不同部位所處的控礦構造空間的差異而造就了七種類型的金礦床。這種分類是在「大同」前提下的「小異」來劃分的,雖然各有各的特點,但有頗多的相似之處。

❼ 膠東金礦的分布規律

1.膠東金礦的格架狀分布規律

在區域上,膠東金礦床(點)緊緊圍繞EW 向構造帶與早期的NNE向構造帶重疊部分呈EW向帶狀分布,在東西長約280km,南北寬約70km的近2×104km2的范圍內分布著數百個金礦床(點),形成自西向東的三山島-倉上、龍口-萊州、招遠-平度、西林-畢郭、桃林-即墨、牟平-乳山及威海-文登七條礦帶,在這七條礦帶中,礦床圍繞早期NNE向主幹斷裂與基底EW向主幹剪切帶交匯復合段集中分布,形成區內近20個礦田。由此,構成區域宏觀上礦床(點)東西成帶南北成串,集中成片的總體分布格局(圖7-15)。而控制礦床定位的扭性斷裂、裂隙帶的引張段因受等距分布的先成基底EW向構造制約,礦帶內的金礦床不僅呈大致等距分布,而且在主礦帶及其下盤支礦帶上呈近EW向的對應出現,形成礦田內礦床(點)的點陣分布特點(圖7-20)。

2.膠東金礦礦床類型的分布變化規律

(1)礦帶內礦床類型的水平分布

成礦前或成礦過程中局部沿襲和復合EW 向基底構造所形成的早期NNE向控礦構造,是控制礦田的段帶,也是一套構造岩成分復雜,性質、特點差異頗大的構造系統,而它們在橫向分布上有一定的匹配規律:自主幹斷裂向下盤依次出現糜棱岩質的碎粒岩-角礫岩帶、碎裂岩-碎斑岩帶、伴生扭張裂帶或裂隙帶、派生張裂帶等。受這些構造或構造岩控制,形成的金礦床分別是焦家式、河西式及玲瓏式。由此,也表現出礦床類型明顯的水平分帶(圖7-22)。

利用這些規律並結合礦田的控礦構造分析,不僅較為可靠地確定礦床的存在和較為合理地圈定其大致范圍,還依據下盤石英脈型金礦的存在,成功地預測與其匹配、對應的焦家式、河西式等大、中型乃至特大型金礦床(圖7-21)。

(2)主礦帶沿走向礦床類型相間變化

由於控礦構造帶局部帶為復合基底EW 向構造的不同部位,期間及非復合段構造類型、力學性質、構造岩種類有很大差異,沿走向變化可能很大,受其控制所形成的礦床類型也明顯不同,顯示出沿控礦構造帶走向存在相間變化。如在三山島-倉上礦帶的主帶上,三山島和倉上兩焦家式金礦床間,中夾倉東河西式金礦床;在焦家礦帶的主帶上,焦家和新城兩焦家式金礦床間,中夾龍埠、東季河西式金礦床;招平礦帶的主帶上,台上和大尹格庄兩焦家式金礦床間,中夾西塢黨河西式金礦床(點);在西林-陡崖礦帶的主帶上,西林和倉上兩焦家式金礦床間,中夾芴山河西式金礦床。

(3)沿礦帶垂向礦床類型相對穩定

有研究者強調,礦田內礦床類型有垂直分帶,但據我們在長期的礦床勘查研究中發現,沿礦帶垂向礦床類型相對穩定,難以做出垂向分帶的結論。從幾條帶上的幾個主要礦田和其內的一些典型礦床來看,既未發現不同標高對礦床類型分布的分劃性,更未見及同一礦脈(帶)內礦床隨深度變化其礦床(化)類型呈趨勢性的規律變化;與其相反,而往往是在地表或在不同深度的同一標高,各種類型金礦床共存。一些規模較大的礦脈(帶)礦體自地表向深處類型穩定,無本質的變化,如玲瓏金礦田的207號、208號兩礦體,自地表+220m標高向下延深至-400m和台上金礦床1號礦體,自地表+165m標高向下延深至-750m全為浸染狀金礦化,屬焦家式金礦床,它們在深部均未見到石英脈型金礦。膠東東部的牟乳金礦帶上的乳山金礦含金石英脈自地表+115m標高向下深延至-660m一直未變,全為石英脈型。而從理論上分析,同一構造在垂向上可能在局部地(帶)段會發生某些變化,由此,也可能會引起礦化或礦石類型的某些局部變異,但對於控礦構造的整體或其內某一較大帶(脈)段,其性質、特點、具體控礦條件不會發現趨勢性、規律性的大范圍變化,不會導致礦床(化)類型隨深度變化而顯趨勢性規律變化,自然也就不存在礦床類型的垂向分帶。

圖7-20 膠東地區構造格架與金礦分布規律圖

圖7-21 焦家金礦帶金礦分布規律圖

3.斷裂構造對礦體側伏的控制規律

膠東內生金礦,產狀基本一致的斷裂構造控制的礦體側伏方向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走向NE或NNE的控礦斷裂,傾向NW 者,礦體向SW 向側伏。如焦家斷裂帶中的礦體群,均向SW 方向側伏,側伏角一般在45°~60°。走向NE或NNE,但傾向SE者,控制的礦體均向NE向側伏,側伏角40°~65°不等。控礦斷裂走向NNW,傾向SW 者,礦體向SE側伏,如范家埠金礦。走向NNW,傾向NE者,礦體向NW 側伏,如棲霞馬家窯金礦。NW向張性斷裂,如平度市石橋控礦斷裂,斷裂走向310°左右,為高傾角的張性斷裂,控制的礦體側伏極不明顯,礦體呈近乎直立的柱狀。

圖7-22 玲瓏金礦田東風礦段礦床類型水平分帶圖

1.文登超單元;2.玲瓏超單元;3.黃鐵絹英岩化糜棱岩質碎裂岩、黃鐵絹英岩質碎裂岩;4.黃鐵絹英岩化花崗質碎裂岩;5.黃鐵絹英岩化花崗岩;6 斷層;7.浸染狀礦化;8.細脈狀礦化;9.石英脈;10.煌斑岩;11.礦脈編號

膠東金礦,控礦斷裂對金礦體控制的區域性側伏規律,表明控礦斷裂在成礦期是在統一的應力環境下有規律的構造啟開的結果,斷裂盡管方位不一致,但有規律地表現出左行上盤斜落的鬆弛的張應力環境下運動軌跡。因而造成了不同傾向的斷裂,其控制的礦體側伏方向不一致性。礦體的這種區域性的側伏規律,對礦床的普查、勘探以及礦床的開采起到了重要的預見性的指導意義,根據地表及淺部礦體或礦化體的產狀,即可預見性地推斷出礦體向深部的側伏方位,增強找礦的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加速了礦床普查勘探周期,減少其工作量。

山東地礦局第六地質隊以往在運用這些成礦規律,在山東宏觀的區域的金礦定性定量預測和礦床的直接找礦等方面都收到很好的效果。1986年,在膠東控礦的區域格架狀控礦構造建立的基礎上,結合其他直接、間接成礦信息,成功地完成了對膠東金礦的定量預測,圈定的36個礦田級預測單元,經十餘年的找礦實踐,已在平度大莊子、吉戈庄、蓬萊東部、棲霞台前、乳山蓬家夼、牟平松椒等發現了多種多處大、中、小型金礦床;通過對礦區含礦構造的深入分析,正確地判斷了埠上礦區礦脈的主次關系,重新勘探糾正了對其評價的錯誤;利用構造分級、分段控礦規律,成功地預測並發現了萊州倉上大型金礦,實現了堪稱中國找礦難度最大金礦床的突破;利用礦帶內礦床類型分布、變化規律不僅正確地解決了地質構造復雜、久攻不破的焦家帶南延追索問題,而且還卓有成效地發現了主帶內徐村院金礦床;利用焦家成礦帶內礦床等距和對應規律快捷地發現了河東金礦;通過對控礦構造對礦體側伏規律的運用,糾正了范家埠以往勘查的評價錯誤,發現了一中型金礦;利用礦體斜列規律,成功地預測了新城V號礦體,新增儲量25噸;冶金地質隊在萊州望兒山金礦的勘查過程中,在淺部-200m標高以上礦體圈閉的情況下,根據礦體向SW側伏的趨勢,在-300m~-600m之間又發現了一個儲量在25噸以上的大礦體。在過去金礦的普查勘查過程中,金礦成礦規律的認識和運用,對找礦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它在今後的勘查中和礦山開采指導中也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❽ 膠東金礦在國內的地位

膠東金礦在國內的地位,可以用「三個中國之最」加以概括。

圖1-2 膠東地區交通位置圖

1.已查明資源儲量居全國之最

截至2004年底,已查明資源儲量為1260t,佔全省已查明資源儲量1415t的89%;為全國探明儲量5341t的24%。膠東地區2004年底保有儲量557t,佔全國保有儲量2486t的22.4%。

2.大型礦床集中,單一礦床規模之大居全國之首

截至2004年底,已探明儲量超百噸的世界級金礦床有3處,儲量超過50t的特大型金礦5處,儲量20~50t的大型金礦有13處,另外還有33處中型金礦和55處小型金礦床。大型以上金礦的總數佔全國總數的20%。大型礦床集中,僅焦家金礦田,在面積約10km2范圍內,分布有大型—特大型金礦5處,中小型金礦多處,已查明資源儲量450餘噸。在玲瓏金礦田,面積不足60km2,已查明資源儲量接近600t,分布有特大型、大型金礦床10餘處。由此可見,膠東金礦床分布頻度之高,大型礦床集中,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亦屬鳳毛麟角。更可喜的是,近幾年焦家、台上、夏甸、新城等已知的特大型、大型金礦的深部勘探,又有新的發現,顯示了膠東金礦深部找礦的巨大潛力。

3.黃金產量居全國之首

截至2004年已建礦山113處,年選礦能力1000×104t以上,年產黃金158萬兩,約49.37t,佔全省黃金產量64.5t的90%以上,佔全國黃金產量212.348t的23%。年產值大於70億元。

❾ 膠東金礦資源概況

膠東地區,截至2004年底,有109處礦床查明了資源儲量。其中有焦家、新城、台上3處儲量超過百噸的世界級金礦床;三山島、東風、九曲、大尹格庄、金青頂等5處金礦床是儲量超過50t的特大型金礦;13處儲量在20~50t的大型金礦是河東、河西、望兒山、倉上、新立、界河、上庄、羅山、大河、夏甸、鄧格庄、金牛山、大莊子等;儲量在5~20t的中型金礦有33處;5t以下的小型金礦床有55處。全區各類金礦床,平均金品位4.85×10-6

整個膠東地區,截至2004年度,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260t,佔全省探明1415t的89%,佔全國探明儲量5341t的五分之一以上。全區2004年底保有儲量為557t,佔全省保有儲量的90%,佔全國2004年保有儲量2486t的五分之一強。在探明儲量中,其中焦家式金礦探明儲量為1008t,占總儲量的1260t的80%,其他各類金礦僅佔20%。

膠東金礦各金礦床的詳細情況見表5-3。

表5-1 膠東主要金礦床類型地質特徵表

表5-2 膠東地區金礦床主要礦石自然類型劃分及特徵

表5-3 膠東金礦床一覽表

續表

續表

❿ 中國哪些省份有金礦

中國最有名的金礦是山東的膠東金礦,金礦90%以上集中分布在招遠―萊州市地區,最主要礦區是玲瓏金礦。該礦區有悠久的開采歷史,建國以來引進現代采治技術,逐漸發展壯大,產金量一度居世界第五位。屬於這一類型的還有河北遷西縣金廠峪金礦、河南西部小秦嶺金礦等。

金廠峪金礦在清朝未年就已成為全國的三大金礦之一,其含礦岩系屬上太古界的遷西群,與成礦有關的岩漿岩是晚燕山期花崗岩,目前該礦已有日處理500噸礦石的選廠。小秦嶺礦金礦主要采區是文峪上官,含礦岩系屬上太古界太華群,賦礦層為一套斜長角閃片麻岩,科學家們發現金礦都產在脈岩中,稱作含金石英脈。迄今小秦嶺金礦田已發現含金石英脈1100多條,有30多條長度在千米以上,一般長達數百米,厚0.4-1.5米。吉林省的夾皮溝金礦主要產於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北西向構造擠壓帶中的含金石英脈。該礦從19世紀初開采。六十年代以來,又發現大中型金礦10餘處。

中國第二大金礦類型是沉積岩型,即所謂「卡林型」或「微細浸染型」。這類礦雖然品位較低,金粒細小而且分散,但礦床的規模大,在當今采礦、選治技術發達的情況下,可以獲得很高產量。我國卡林型金礦主要分布在滇、桂黔和川、陝、甘這兩個「金三角鋇厙

閱讀全文

與膠東金礦股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滑點厲害 瀏覽:570
電廠投資估算 瀏覽:557
美年股東投資 瀏覽:890
麥田英語融資 瀏覽:192
理財產品電銷 瀏覽:479
私募基金2019持股 瀏覽:414
基金星期天更新收益嗎 瀏覽:517
000851是什麼類型股票 瀏覽:833
誠邁科技主力資金流向 瀏覽:165
股市有多少支股票 瀏覽:883
貨幣型基金的價格 瀏覽:730
漢鼎宇佑有無投資葯業種植 瀏覽:328
外匯干貨外匯衍生品 瀏覽:680
雲南貴金屬交易所騙人 瀏覽:966
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瀏覽:97
匯添富科創板基金A類C類 瀏覽:350
股票尾盤買入 瀏覽:2
登錄椰子理財 瀏覽:655
外匯黑市換匯技巧 瀏覽:676
中國鐵建股票歷史最低價格 瀏覽: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