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產替代概念股有哪些
廣電運通(復002152)、御銀股份(制002177),
生產銀行自助設備的
證通電子(002197)、長城信息(000748)、南天信息(000948),
生產現金處理機具的
聚龍股份(300202)、新北洋(002376)、新國都(300130),
主營銀行影像交換的
信雅達(600571)、銀之傑(300085)、中科金財,
提供銀行軟體業務系統的
長亮科技(300348)、恆生電子(600570)、用友軟體(600588)、金證股份(600446),
提供銀行系統集成業務的
東華軟體(002065)、榮科科技(300290)。
Ⅱ 600330天通股份是什麼板塊
主營業務:軟磁鐵氧體磁芯的生產和銷售。
所屬行業:新材料。
涉及概念版:國產替代,融資權融券,充電樁,參股新股,滬港通概念,藍寶石,太陽能,新材料概念,稀土永磁。
Ⅲ 特斯拉國產Model 3今日交付 引發三大連鎖效應
(文/張鈺翊)2019年對於特斯拉來說是奮斗的一年,在中國市場的支持下,2020年或將是一個豐收年。這不,2020年剛剛開始,就傳來了好消息。繼首批新車對內員工交付後,今日(2020年1月7日),中國製造的Model3迎來了規模交付。
事實上,車友頭條此前還報道,今年1月3日,特斯拉宣布「官降」,國產基礎版Model3將從35.58萬元/輛降至32.38萬元/輛,補貼後售價為29.9萬元/輛,跌破30萬元大關。而隨著特斯拉供應鏈逐步本土化,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降價。而降價又將刺激消費需求,未來特斯拉國產化的連鎖效應,或將更加明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並購重組概念股龍頭有哪些
海康威視:安防產業龍頭
控股股東為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52所),52所重點發展數字音視頻、數字存儲記錄、外設加固、稅務電子化、智能監控等技術及各類電子產品、節能照明產品等,其中數字音視頻技術目前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其板卡和設備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均高居國內第一,數字存儲記錄技術和外設加固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先後組建了海康集團、海康股份、海康威視(002415)等十多家控、參股公司。海康威視是國內視頻監控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視頻監控系統核心設備-DVR和板卡領域,連續數年國內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是全球主流的DVR和板卡生產廠家之一。目前總市值規模已達336億,作為行業龍頭已開始影響整個行業的估值定位。
衛士通:信息安全龍頭
控股股東為西南通信研究所(30所),30所重點承擔信息安全和保密通信領域基礎和應用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和重大系統工程項目的研究開發,始終保持了信息安全保密理論和應用技術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水平。組建三○集團,集團以30所為核心,以衛士通、三○盛安、雅迅網路等為主要成員單位。目前總市值規模只有26億,未來投資彈性較大。
四創電子:不斷拓展民品應用
控股股東為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38所),38所重點從事防空雷達,電子系統工程及相關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主要拳頭產品包括氣象雷達,安全防範電子工程,微波通訊設備,衛星電視接收高頻頭,R型變壓器,LED大屏幕顯示系統,計算機網路及系統集成,ASIC晶元設計,醫療及金融電子設備等。公司的行業技術壁壘較高,多個型號雷達新產品已進入投產階段。目前正不斷拓展民品應用領域。目前總市值規模為44億,如有進一步的資產注入,潛力將不小。
高淳陶瓷:關注重組方案進展
公司有14所實力雄厚,擁有國內最大的微波暗室、雷達系統模擬與集成試驗室、微電子組裝技術中心、柔性加工製造中心等一流研發設施,產品覆蓋了雷達、通訊、信息系統、天線微波、高功率設備、軟體、信號處理、射頻模擬、電子對抗、應用磁學、微電子、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電子、顯示系統工程、工業自動化、特種元器件等數十個專業領域。重大重組方案一旦獲通過,以目前總市值35億,其未來潛力仍然不小。
華東電腦:期待產業整合
控股股東為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32所),32所在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資料庫分布式計算技術、嵌入式軟體開發環境和系統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開發。下屬有IT公司十數家,提供通用信息產品的生產銷售及應用服務以及以軟體與網路技術為核心的集成,並已在相關領域形成了一定的相對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作為一家上市較早的公司,公司正從毛利率低的低端產品生產及代理向高端產品代理與集成轉型,已形成高端產品分銷於集成、智能建築、軟體開發三大業務領域。成立華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主營高端伺服器類產品,推出「唐舟」國產OFFICE軟體。
天通股份:與48所結盟
合作方是中電科集團的長沙半導體工藝設備研究所(48所),48所為國家級微電子、太陽能電池、光電材料、電力電子、磁性材料等專用設備研發、生產的專業機構。七十年代末開始承擔離子注入機、電子束曝光機、聚焦離子束、等離子刻蝕等半導體設備的研製。目前48所持有公司1.99%股權。
Ⅳ 《他山之玉》2011年第9期《產業鏈2.0誰是新一代鏈主
獨家企劃
產業鏈2.0 誰是新一代鏈主?
產業鏈二次革命來襲,
掌控話語權,重大機遇不容錯失!
借鑒日本商社模式,學習比亞迪、
元太科技、杉杉的布局智慧,圍獵核心環節!
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魏薇 沈偉民 鄭曉芳 彭一郎
■ 文 / 本刊編輯部
自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大多數身處非壟斷資源行業的中國企業,恐怕只能用舉步維艱和踉踉蹌蹌來形容,通貨膨脹更是讓許多製造企業的利潤急轉直下,根據匯豐銀行提供的中國製造業指數,持續上漲的成本壓力吃掉了一大部分利潤,一些行業的平均毛利水平不足15%,凈利潤可想而知。
在全球化的產業鏈條上,位於中下游的中國企業苦苦掙扎,卻因為缺失定價權而長期受制於上游企業、受制於外部環境,由此導致的直接後果是,經濟局勢一有風吹草動,中國企業就要承受放大數倍的壓力。
2007年至今,中國企業的大佬們紛紛向上游核心環節跋涉,主動發起了一場以獲取定價權為目的的產業鏈二次革命!
上游核心環節大規模前移
牽引產業鏈二次革命的那雙無形的手在哪裡?敏銳的企業家們早已發現了這樣一個趨勢,由於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爆發性增長,全球工業製造的產業鏈上游核心環節,正在大規模前移。
如中國的光伏產業兩頭在外,上游核心環節原材料晶硅的生產掌握在日本的2家企業手中,但日本夏普研發出玻璃底板替代大面積晶硅的技術,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實現盈利,該產業的核心環節隨之改變。類似的例子還有電動車領域,原先鎳鎘電池技術是關鍵環節,但現在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主流趨勢。在寶馬汽車的產業鏈上,原來發動機整機製造是核心環節,但一家上游材料科技企業成功研發出鎂鋁結合的新材料,堅固性提高,可減輕10公斤的重量,這家材料企業因此擁有高端發動機科技的話語權。
正略均策合夥人、企業戰略研究專家付智勇告訴《經理人》,產業鏈核心環節前移趨勢具有兩個特徵:一、這個環節屬於產業鏈上最關鍵但也最薄弱的環節;二、具有稀缺性,如中國的稀土原料,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或是具有壟斷特徵的創新技術和工藝。此外,有新技術研發實力的企業為取得上游控制權,越過舊的核心,創造新的核心環節也是一種手段。
核心環節爭奪戰
新能源行業進入的門檻比較低,因此成為中國企業在產業鏈上奪取核心環節的熱門行業。我國光伏多晶硅鑄錠爐市場由美國GT
Solar、德國ALD等外企壟斷的局面,正被精功科技、京運通及天龍光電(20.220,-0.49,-2.37%)等國內設備廠商打破;天通股份(20.01,0.90,4.71%)通過引進日本設備與工藝生產4英寸節能產品LED
藍寶石襯底材料,拉開了藍寶石襯底材料國產化序幕,而天龍光電正順勢加速推進藍寶石生長爐國產化進程,比亞迪正試圖以鐵電池技術置換磷酸鐵鋰電池,以成為未來電動車主流電池供應商。
而在傳統行業,不但要奪取核心環節,企業還擔負著重新設計產業鏈的重任。
去年12月28日,由TCL和深超投資共同投建的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華星光電CEO賀成明在接受《經理人》雜志采訪時表示,實現液晶面板—液晶模組—整機一體化這樣一個「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一直是TCL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也是中國彩電企業必須走的一條路;投資液晶面板項目能夠擺脫中國彩電企業對外資液晶面板資源的依賴。
新希望(23.47,-0.23,-0.97%)2005年發起全產業鏈計劃後,種豬的質量好壞關繫到下游產品的品質,以往種豬依賴進口,價格昂貴,於是劉永好效仿國外先進的農牧企業做法,將種豬設置為上游核心環節,並斥資近10億人民幣,在四川、湖南、山東等農業大省設立了種豬場。
中集集團(27.10,0.24,0.89%)在最近幾年頻頻對國外海洋工程產業鏈的核心企業發起收購,去年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全球海洋工程移動式鑽井平台最大的設計商美國FriedeGoldman
United(F&G)公司,完成了中集海洋平台鑽井系統的布局。
從這些意在掌握定價權和控制權的領軍企業身上,我們十分欣喜地發現,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自主」,也許僅有一步之遙,與日本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初掀起的並購全球產業鏈的熱潮相比,何其相似!但這絕不是一個簡單而短暫的過程,產業鏈的競賽是馬拉松式的,那麼,中國企業是否已經具備了持續競爭的源動力?
變革能量
中國企業十幾年參與全球製造環節的分工,的確為自己積攢了產業鏈低端的經驗,但在付智勇看來,企業還需從四個維度衡量自己在新一輪的產業鏈革命中獲勝的核心競爭力:
成本優勢。根據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2010年製造業單位勞動成本數據,我國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製造業國家之一,成本優勢還將持續15年左右,但是,企業依託成本領先策略來擴展競爭力時,要素成本僅僅是起點之一,企業還必須迅速通過規模與技術進步來進一步擴大成本優勢。
專業創新。所謂專業創新,包括技術、產品、服務等多個層次的創新內容。企業在自身的專業范疇內,持續地精耕細作,依託不斷積累的文化底蘊,拓展新的專業能力,這種優勢是其他企業不可購買且難以復制的。
資源控制。資源指的是企業佔有某種稀缺的生產資料,或者擁有壟斷性的銷售渠道。
要能夠成為企業崛起的優勢,還涉及到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產業鏈對企業所控制的資源應當有較大需求,進而刺激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價值提高。其二,政策應當支持資源的整合。
產業鏈設計能力。這是中國企業亟待補足的能力。最近新希望宣布剝離乳業產業鏈,因為乳業上下游離新希望的飼料主業較遠,管理和整合出現瓶頸。而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行業集中度低、結構不合理,產業鏈設計能力首先要求具備去蕪存菁的整合手段。
Ⅵ OLED產業概念股有哪些
OLED產業相關概念股:
永太科技(14.01 +0.14%,買入):與華星光電正在積極開展OLED和TFT-LCD用CF色阻的技術研發工專作屬。華星光電正擬巨資投入OLED顯示屏產業。
中穎電子(35.84 +0.06%,買入):AMOLED顯屏驅動晶元研發投入已有多年,在國內已屬技術領先,是國內唯一量產AMOLED屏驅動晶元的廠商。
強力新材(26.62 -0.26%,買入):業績增長超預期卡位OLED打造電子材料龍頭
濮陽惠成(28.51 +1.57%,買入):受益OLED爆發增長
萬潤股份(15.53 +1.17%,買入):醫葯材料助業績高漲OLED未來可期
正業科技(34.87 -3.35%,買入):被低估的隱形OLED和鋰電自動化設備供應商
東旭光電(9.88 -1.10%,買入):業績超預期,光電顯示材料領域巨頭顯現
深天馬A(17.41 -2.14%,買入):技術傳承+產業調整,AMOLED水到渠成
京東方A(4.03 -2.18%,買入):近年來加快OLED面板產線建設,目前仍在擴大產能
康得新(20.56 +2.90%,買入):可以量產水汽阻隔膜,該產品可用於柔性OLED屏幕的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