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市公司私有化之後對持有期權的員工影響是什麼
本來員工對公司是特別的熱愛的,因為公司的好壞跟自己有直接的關系,但是如果被收走了的話,員工就不會有這樣的感覺了。
⑵ 公司私有化是什麼意思麻煩介紹清楚點。謝謝!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並購操作;與其他並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通俗來說,就是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這家公司退市。
這里的私有化是指將政府控股的企業通過上市、減持、出售等形式變為公眾或個人控股。
上市公司的私有化則完全不一樣,它是將公眾手中的股票買回,即由上市公司大股東作為收購建議者所發動的收購活動,目的是要全數買回小股東手上的股份,變為大股東本身的私人公司,買回後撤銷公司的上市資格。
實際生活中,由於進行私有化的知名上市公司並不常見,所以你對於私有化的疑惑,許多人都有。A股也曾有過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案例,不過都集中發生在2006年的石油石化類企業,此後便沒有出現。而歐美也曾在股市低迷的時候出現過私有化的小高潮。所以,上市公司私有化是控股股東的一種資本運作方式而已。不過,自去年中國概念股在美國遭遇「獵殺」,股價一落千丈後,尋求退市的企業也開始逐漸增多。剛在今年情人節完成私有化的盛大網路就是一例。
僅僅是股價表現不好就主動要求退市?當然,上市公司選擇私有化的原因可以很多,這也是在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之後,眾多媒體和網友紛紛猜測的原因。其實,對於企業來說,上市縱然能夠擴大公司聲譽、籌集資金、成為公眾公司等多重優點,但因此會失去「自由」,而私有化的企業就像是沒有老闆看著辦公的員工,不用定期交工作報告,也不用每天算計著遲到要扣工資,自己給自己打工格外自由。
私有化以後,首先不用擔心要披露敏感信息。上市公司可以不再按照SEC的要求來做定期信息披露,而公眾的監管也少了。當上市公司要進行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時,可能選擇私有化。
當公司股價當期被低估時,許多公司也會選擇私有化。雪球分析師王吉陸就認為,私有化可以讓公司行為不再以股價為中心,而是依據現金流等因素來做出決策,可以提高公司在股市外其他市場的融資能力,公司治理會更加靈活。公司可以致力於長期目標,不用常常為短期符合市場預期而煩惱。
雖然企業會為私有化付出一筆不菲的費用,但此後就會少很多法律咨詢和審計等費用。2007年Tom私有化退市後,時任CEO湯美娟就表示:私有化每年將為集團節約4000萬港元的行政費用。
但私有化對於小股東而言,卻不是人人都喜聞樂見的。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以阿里巴巴13.5港元/股的贖回價為例,其股價最高交易價格達到41.8港元/股,最低觸及3.46港元/股,這就是投資的風險。如果私有化成功,同意接受私有化要約的小股東就等著股票換成錢,而反對私有化的小股東,可投反對票或起訴。
⑶ 一隻股票私有化是什麼意思
股票私有化就是向發起人或別人向公眾收購股票,收購以後,這個公司就變成了他私人的了,就不再對外公開財務。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並購操作;與其他並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令被收購上市公司除牌,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通俗來說,就是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使這家公司退市。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前提條件有兩個:
1、因股票價格過低,市場估值偏低,而公司的大股東和管理層卻對公司的長期發展看好,從而使得控股股東認為把上市公司變為私有公司更有利於其長期發展。
2、大股東與上市公司存在關聯或同業競爭,並且股權關系相對簡單,大股東有絕對控股的地位,實施私有化可為資本運作提供足夠的空間。
(3)香港去年10月某上市公司被私有化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私有化根據不同的依據有不同的分類方法。具體而言,按照私有化手段的不同,上市公司私有化可以分為通過要約收購實現的私有化、通過吸收合並實現的私有化、通過賣殼實現的私有化。其中,通過要約收購實現私有化是指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通過向目標公司的全體獨立股東發出收購要約,將上市公司私有化。
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還可以通過吸收合並目標公司實現該公司的私有化,即與目標公司(被合並方)簽署公司合並協議進行私有化。通過賣殼實現的私有化,是指將上市公司的資產置換出來,同時將殼資源出售的一種私有化方式。依據實施者的不同,上市公司私有化可分為控股股東私有化、外部接管者私有化以及管理層私有化。從私有化的意圖來說,上市公司私有化又可以分為主動私有化和被動私有化。
其中被動私有化又稱為強制退市,是指上市公司因經營不善、業績不佳,不再滿足《證券法》和《公司法》中相關的上市條件時被迫退市。而主動私有化作為資本運營的一種手段,有利於企業更好地整合資源,提升公司價值,實現戰略目標。
⑷ 上市公司私有化對員工有什麼影響
一般是老闆私有化,看自己是否持有股票,一般都是溢價私有化的,對於自己以後可能沒有派發認購股權,公司治理等都有一定影響,公司原來是公開的,現在轉成私人了,對公司發展不利,對員工也一樣。
⑸ H股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流程,涉及的主要聯交所上市規則的條文,和收購守則中的條文
這個問題很專業啊!我現在還在研究買殼上市的問題,所以你的問題我下一步再研究!建議你自己先查一下相關的政策法規吧!
⑹ 加50分—上市公司的私有化—H股
上市公司「私有化」,是資本市場一類特殊的並購操作;與其他並購操作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目標是將被收購上市公司下市,由公眾公司變為私人公司。通俗來說,就是控股股東把小股東手裡的股份全部買回來,擴大已有份額,最終讓這家公司終止上市。
買到這樣的股票會不會有損失,要看公司私有化的前景如何.事實上,國外也有很多好的私人企業,例如美國的安利公司等.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方式
一、 附先決條件的要約收購
(一) A股
最低公眾持股量 《證券法》第50條
(1) 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公開發行10%以上;
(2) 股本總額4億元以下,公開發行25%以上。
中石油在其對錦州石化(000763)的收購要約
中石化(0386.HK)在其對揚子石化(000866)、齊魯石化(600002)及中原油氣(000956)的收購要約
中石化對石油大明流通股的收購要約
《證券法》第97條同時明確,目標公司終止上市後仍持有目標公司股份的獨立股東,有權要求收購人以收購要約的同等條件收購其所持剩餘股份。
(二) H股
1、最低公眾持股量
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第8.08條
香港聯交所《創業版上市規則》第11.23條
2、獨立股東特別決議批准終止上市
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第六章、香港聯交所《創業版上市規則》第九章 關於中止上市的規定;香港證監會《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規則2
(1) 出席股東表決權的75%以上;
(2) 反對票不超過全部獨立股東(包括未出席者)的10%;
(3) 對未接受要約的獨立股東的股份,有強制收購權(可申請豁免)
中石油對吉林化工H股的收購要約
二、 吸收合並
中石化對北京燕化(0386.HK)以及對鎮海煉化(1128.HK)的私有化
(一) 一般程序
1、 簽訂合並協議,編制被合並方資產負債表、財產清單;
2、 股東大會特別決議批准;
3、 通過合並決議後,通知債權人,並公告;
4、 被合並方注銷全部股份。
(二) 特別問題
1、 特別決議通過:
(1) A股:表決權2/3以上 (《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私有化情形下的合並方系被合並方股東,表決時應予迴避,也即上述特別決議應由出席會議之獨立股東表決權的2/3通過 (《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第31條)
(2) H股:出席會議獨立股東表決權的75%以上通過,反對票不超過全部獨立股東表決權的10%(《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第2.10條)
2、 被合並方股份注銷——回購
(1) A股:購回的股份6個月內注銷(《公司法》第143條),公司回購股份可以選擇在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以要約方式或以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方式進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第24條),購回股份仍需股東大會決議(《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第25條),但是否需要2/3特別決議通過沒有規定,仍需要表決迴避(《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第31條)
(2) H股:回購方法與內地類似(《股份購回守則》規則1),不同處在於回購股東大會方面:75%、10%,另外,被合並方的董事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被合並公司股份,也需表決迴避。
總結:回購需要股東會特別決議(內地不清),且需表決迴避
3、 被合並方股份注銷——合並方收購
無需就股份回購另行股東會決議
例如,在中石化對北京燕化的合並協議中就約定,由合並方通過銀行直接向同意合並的獨立股東的證券帳戶支付合並對價,然後該等同意合並的獨立股東所持股份即視為注銷。
三、 計劃(或協議)安排(a scheme of arrangements)
2003年進行的中糧香港對鵬利國際(原0268.HK)的私有化以及投資團(多家BVI公司)對太平協和(原438.HK)的私有化
內地目前尚無該種規定,參考香港規定:
1、《公司條例》第166條及削減注冊資本的相關條款
2、《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第2.10條有關計劃之批準的規定
其主要批准程序:
(1) 在高等法院就此專門安排計劃股東召開的會議(「法院指令會議」)上獲得通過;
批准條件:計劃股東75%、不超過全部計劃股東10%
(2) 在緊接法院指令會議之後召開的目標公司股東大會上獲得通過;
批准條件:全部股東75%(無需表決迴避,包括主要股東——建議提出者)
(3) 高等法院批准該等計劃(有可能會修訂計劃)並確認擬削減的公司股本數額。
⑺ 股票在香港私有化是否會影響a股
在回答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下私有化的一些概念:
1、什麼是私有化?
私有化指對公司有控制權的股東、或與該股東一致行動的人,以任何形式終止目標公司的上市地位。
回答:簡單說就是控股股東想辦法把市面上的股票收購或是注銷了,公司從港交所退市。
2、私有化的方法有哪些?
1)向目標公司的獨立股東(控制權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以外的少數股東)進行要約收購使得目標公司的股權不在符合上市要求
2)通過對目標公司進行吸收合並並將目標公司注銷
3)通過計劃安排注銷公眾股東所持股份
回答:簡單說辦法有三,一是對目標公司要約收購;二是把目標公司吸收合並;三是協議注銷公司股票。
3、私有化的獲准條件?
根據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規則》及《創業板上市規則》有關終止上市的規定,以及香港證監會《公司收購及合並守則》的相關規定:
1)出席會議的獨立股東所持表決權的75%或以上同意;
2)就該決議所投的反對票不超過全部獨立股東(包括未出席會議者)所持表決權的10%;
3)對於未接受要約的獨立股東所持股份,收購人有權行使並正在行使強制性收購的權利。
回答:簡單說就兩條,一是支持的股東數量要超過75%;二是反對的股東數量要小於10%。
4、為什麼上市公司會私有化?
主要是股票價格長期低迷,價值低估,喪失融資功能
如2015年美國市場大量的的中概股私有化,,在美股市場的中國公司估值遠低於A股市場的同類公司,私有化後再異地上市或能得更高的估值。
綜上分析:關於很多好的質地的優秀上市公司在選擇香港私有化而不是內地私有化,其綜合性的因素和原因還是眾多的,其一是體系成熟制度,其二是健康的市場環境,就比如阿里這樣優質的企業同樣先從港股退市然後選擇在美國上市一樣,健康的環境和理性的市場體系才能留住真正質地好的優秀上市公司。
⑻ 香港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了一家境內非上市公司,並改名為境內公司的名稱,繼續以原來的代號掛牌交易,
這種方式叫,借殼上市
⑼ 弱弱問一句,如果股票被私有化了,那麼股民的股票將被作何處理
私有化的時候公司會首先在規定的時間內從股民手中回購所有的股票。私有化通常版由控權股東提出,以現金或證權券的方式,向其他小股東全數買入股份。如私有化成功,上市公司會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申請撤銷上市地位。
私有化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有些上市公司的股份在聯交所的交投並不活躍,或市場上的股價相對每股資產凈值出現很大的折讓;或某些公司的股份的公眾持股量未能達到聯交所的要求;又或上市公司對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所作的考慮等。
上市公司私有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就是杠桿收購(包括MBO、ESOP),杠桿收購帶來利息支出的大幅增加,而負債利息可以扣減公司當期的應納稅額,從而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節稅利益。此外,交易導致的資產賬面價值(計稅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了計提折舊的資產原值提高,公司每期提取的折舊也相應地增加了,同樣減少了納稅支出。
由於上市公司股權分散,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分離,掌握公司決策控制權的經營者的目標可能偏離作為所有者的股東的目標,從而產生了代理成本。私有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所有權和控制權再結合,從而有效地降低了代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