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因為經營不善或者其它原因宣布破產,那麼按照破產程序,上市公司必須首先償還債務和優先股權,剩下的資產就是普通股東的可分配財產。一般來說,當某隻退市股票宣布破產後,普通股東基本是沒有資產可以分的,但也不需要分擔上市公司的連帶賠償責任。
所以股民一定對企業的發展要有持續的關注,當公司經營不善,出現破產前兆的時候盡量快速將手中的股份拋售出去,不然在這種保護程序下,股民將血本無歸。
但是在中國股市,退市股票在完全退市前將在三板市場交易。原在本所流通的股票,由擬任股票轉讓代表人的證券公司(主辦證券公司)轉讓,並於45個工作日內在代辦股票轉讓系統交易。
(1)近期破產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目前,A股公司因業績因素退出的標準是連續三年停牌(暫時保留代碼和資格),六個月內繼續虧損,面臨退市。退市股票的處置:有三種可能性:一種是重組並返回主板(如濟南輕型汽車);另一種是在未來升到第三板;另一種是破產,完全消失。
如果是股票退市後的公司經營恢復正常再次申請上市獲得批准,或者是公司重組成功獲准重新上市,那麼持有退市後股票的股民有機會翻本,甚至賺到可觀的收益。比如西南證券重組成功借殼ST長運後連續43個漲停板,創造了A股市場連續漲停板記錄。
㈡ 內地每天有多少上市公司倒閉
1、在中國股市中,上市公司破產倒閉一般是比較少見的,但退市的公司是有的,但數專量相對比較少的。目屬前,中國尚無有關每天倒閉的上市公司的統計數據。
2、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謂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沒有上市和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3、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㈢ 國內上市公司以往有破產的嗎
國內上市公司目前還沒有破產的。
從《公司法》的角度上來說,中國應該有不少上市公司都破了無數次產了。但是這樣的事情還沒有發生,原因有:
(一)上市公司具有地域政績和榮譽的特徵,地方政府和國家會盡全力挽救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比如重組、注資、豁免銀行貸款、政策優惠等等。
(二)就中國目前狀況而言,上市公司的殼子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瀕臨破產的上市公司就多了一條活路:賣殼,通過股權的絕優置換緩解一下破產速度。
(三)社會影響的因素:雖然多數股民和社會大眾都已經知道某些上市公司很爛,而且也認為某些上市公司該破產清算了。但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對股民的信心是一種打擊,而且也使整個社會對股市的看法更加消極,負面影響過大。
(四)監管層的政策傾向不夠明朗。本來中國股市就是一種「政策市」,政策不明朗、不堅決會有「救亡行動」自發或自覺地組織起來。
㈣ 上市公司破產股票怎麼辦
上市公司來因為經營不善或源者其它原因宣布破產,那麼按照破產程序,上市公司必須首先償還債務和優先股權,剩下的資產就是普通股東的可分配財產。一般來說,當某隻退市股票宣布破產後,普通股東基本是沒有資產可以分的,但也不需要分擔上市公司的連帶賠償責任。
㈤ 上市公司可以倒閉嗎
有很多的公抄司在經營的襲過程中,會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經營不善一直在虧錢,這個時候如果已經資不抵債申請破產了是否還可以進行經營?企業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後,破產企業應當自人民法院宣告破產裁定之日其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但經清算組允許,破產企業可以在破產程序終結之前,以清算組的名義從事與清算工作相關的生產經營活動。清算組應當將從事此種經營活動的情況報告人民法院。如果破產企業對外非以清算組的名義簽訂合同,且合同與清算工作無關,該合同無效。也就是說,公司破產後還能不能經營,具體看實際情況而定。實際上,根據法律規定,企業進入破產程序後,法院指定的管理人有權決定繼續或停止債務人的營業。
㈥ 上市公司倒閉後
不存在對股東的賠償問題,股票則按照凈資產來清算。
但通常上市公司倒閉的話,都是因為經營不善、虧損嚴重造成的,一般都已經資不抵債了,所以股東幾乎沒有拿到任何錢的可能。
因為破產的公司首先要償還銀行債務、其它債務、拖欠員工的工資和養老金、員工安置費用等。即使有一些資金,用於上述用途恐怕也是不夠的,因此一旦上市公司倒閉,股東都是血本無歸的。
當然有一點可以放心:以前的分紅不會被追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