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公開發行中大股東提前認購的,不參與詢價,接受競價結果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非公開發行中大股東提前認購的,屬於按照定價參與認購,事先簽訂協議,股東大會批准,因此不參與詢價
② 關於股東資產的問題
不完全正確。
1.在不增資的情況下,僅以利潤做為增加的資本,不管以後怎麼樣,甲都擁有20%股份。
2.沒有實際資產一說,公司總資產=股東權益+負債。如果公司沒有負債,你所理解的實際資產就是股東權益。第一年第二年沒有問題,關鍵是第三年,增資所帶來股份問題。第二年末,股東權益是50W,甲乙丙各佔20%,50%,30%。第三年初,乙增資10W,這時候關於股份分配是這樣的:甲擁有60W中的10W,擁有10/60的股份,乙擁有35W,佔35/60,丙擁有15W,佔15/60股份。最後,第二年末,甲擁有10W元,第三年初甲還擁有10W,由於總股本增加,股份變少了。
3.注意,是按股東權益來算的,不是按注冊資本來算。還有,因為乙是大股東(50%,先假設大於50%),在股東會上,假設公司原來股份為10W股,每股一元,乙可在股東會上提案:以每股1元增發10W股並由乙認購,股東表決,乙是大股東(大於50%),提案通過,乙通過這種方式
變相的侵佔了甲丙資產,所以一個公司,盡量不要讓一個人佔50%以上股份,以免出現這樣的問題。同時,甲丙除可在股東會上投反對票外,還可以通過法律解決這樣的糾紛。這種方法正是現在中國股票市場大股東欺負小股東的伎倆。
③ 財經股票高手來,大股東對公司股權認購
如果要是私營企業的話,大股東認購,說明大股東追加投資,看好企業前景,對企業有信心,算是個利好~
但對於國企來說,里邊的水太深,是國資委的利益安排,利益博弈,還是·····不好說。單從供求關系來說,需求量大了,價格會上漲,只是它認購的是流通股還是非流通的?還要具體再看
④ 大股東全額認購其配股份額的作用
是利好
體現大股東對自家公司的信心
避免籌碼流入市場導致資金分流導致股價下跌
算是給投資者吃了定心丸。一般股價不會跌破認購價了
⑤ 我作為大股東,是否應該認購可轉債發行人的可轉債
如果你作為控股股東,不想被別人有機會控股,還是按比例買些保險。不然你手頭的股份有稀釋的可能
⑥ 大股東高於市價全額認購增發好嗎
高於市價認購增發是好事。
不過,增發一般都是進行股價打折的,因為這個相當於團購了。如果還高於市價認購,那麼相當於給市場送紅包。而且,大股東還有第二種操作手法,那就是直接在市場上買,這樣成本更低。
⑦ 請教關於以資產認購股份的重大資產重組問題
25# 我理解,重大資產重組報證監會審核,如果重大的比例超過70%,需要上並購重組委來審核.如果重大資產重組的同時涉及到非公開發行來籌集資金作為資產重組的支付對價,按照非公開發行實施細則,兩個需要分開進行.但是這個分開發行沒有說明先後順序,按照常理,先重大資產重組,然後非公開發行籌集資金.樓上某位兄弟提到的天保基建目前已經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交易的資產已經過戶,支付對價除了部分股份支付之外,剩餘的現金就掛在應付款項上,等待非公開發行籌集錢來支付; 這個非公開發行尚未開展,目前的股價多低迷阿,還需要等到股市回暖到非公開發行價格之上才能實施,所以到時候又是董事會\股東大會\中介報告\歷次反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開展實施.
⑧ 募集資金購買大股東資產是什麼意思
公司募集資金購買自己公司大股東的資產 這種方法,按目前市場上流行的說法就是「大股東資專產屬注入」一般市場上流行的大股東資產注入的方式是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大股東認購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募集資金購買自己公司大股東的資產,如果大股東的資產市場認為是優質資產那麼這個是超級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