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香港神州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電話號碼

香港神州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電話號碼

發布時間:2021-05-16 16:45:55

① 「神舟」號的資料

新聞 網頁 貼吧 知道 MP3 圖片
幫助

網路知道 > 教育/科學 > 學習幫助
用戶信息
您好:欣月寶貝
魔法學徒 一級 ( 9 )
• 我的提問 • 個人中心
• 我的回答 • 退出

同類熱點問題
• 陸地水主要指什麼水?
• 「神舟」號的資料
• 求 高教出版社 的物理學教程(馬文蔚)的輔導資料,然後有課後習題的答案在哪裡?謝謝, 萬分感激!
• 廣告協會監察部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 請問在招貼設計中的商業價值與非商業價值的區別有什麼?
更多>>

您想在自己的網站上展示
網路「知道」上的問答嗎?
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請到網路知道投訴吧反饋。

訂閱該問題

待解決
「神舟」號的資料
懸賞分:20 - 離問題結束還有 14 天 22 小時
誰知道那些關於「神舟號」飛船的信息?知道的給20積分

提問者:喝暢彖 - 試用期 一級

答復 共 3 條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
形上沒有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
,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它是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也是中國
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

宇航員
執行任務宇航員
費俊龍,指揮長
聶海勝,操作手
這是兩位太空人第一次進行太空任務飛行。聶海勝10月13日在太空慶祝他的41歲農歷
生日。

後備宇航員
第一梯隊:劉伯明、景海鵬
第二梯隊:翟志剛、吳傑

各分系統負責人
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陳善廣
飛船應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顧逸東
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總設計師:張柏楠
火箭系統總指揮:劉宇,總設計師:劉竹生
發射場系統總指揮:張育林,總設計師:陸晉榮
測控通信系統總指揮:董德義,總設計師:於志堅
著陸場系統總指揮:隋起勝,總設計師:侯鷹

時間軸
以下時間使用協調世界時(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進入飛船
22:53 神舟六號返回艙艙門關閉
10月12日
00:27 火箭發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開
01:00:00 長征二號F型火箭點火
01:00:03.583 神舟六號發射
01:02:03(點火後第120秒) 火箭拋棄逃逸塔
01:02:19(點火後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離
01:02:42(點火後第159秒) 火箭一二級分離,一級火箭墜落
01:03:23(點火後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脫離
01:09:43(點火後第583秒) 飛船與火箭在高度約200公里處分離成功
01:09:52 神舟六號進入預定軌道
07:56 神舟六號飛船實施變軌
10月13日
02:10 航天員進行在軌抗干擾試驗
18:21 遠望一號、遠望二號和遠望三號所處海域海況惡化
21:56 神舟六號飛船進行變軌後的首次軌道維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對話。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號圍繞地球進入第76圈飛行,在青島站測控區上空
18:44 神舟六號返回指令解鎖
19:10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調度員宣布,返回段跟蹤進入30分鍾准備
19:17 神舟六號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飛行
19:18 推進艙太陽帆板垂直歸零
19:42 遠望三號測量船捕獲到神舟六號信號
19:43—19:48 遠望三號測量船對神舟六號實施了姿態調整、軌道艙與返回航分離、
制動點火等一系列關鍵控制,神舟六號順利進入預定返回軌道
19:43 遠望三號向神舟六號發出指令,神舟六號第一次調姿開始
19:44 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
19:45 推進艙發動機點火,開始回航
19:48:29 推進艙軌道控制發動機關機,飛出遠望三號測量船測控段
19:52 返回艙飛過非洲大陸上空,向中國飛來
20:02 返回艙飛過南亞上空,航天員報告飛船工作正常,感覺良好
20:07 推進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
20:13 返回艙進入通訊黑障區
20:16 著陸場站測控設備發現飛船
20:19 返回艙主傘艙蓋打開
20:20 脫減速傘,主傘打開,直升機目視到目標
20:23 返回艙防熱大底成功拋掉
20:33 返回艙成功著陸
21:04 返回艙艙門被打開
21:39 兩名太空人費俊龍和聶海勝離開返回艙

發射
神舟六號飛船於北京時間(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
射升空, 費俊龍和聶海勝兩名中國航天員被送入太空,預計飛行時間為5天。先在軌
道傾角42.4度、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347公里的橢圓軌道上運行5圈,實
施變軌後,進入343公里的圓軌道,繞地球飛行一圈需要90分鍾,飛行軌跡投射到地
面上呈不斷向東推移的正弦曲線。軌道特性與神舟五號相同。

在軌
10月12日17時29分,航天員費俊龍打開神舟六號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進入軌
道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10月13日4時開始,航天員進行在軌干擾力試驗,在艙內有意識加大動作幅度,以試
驗人的擾動對飛船姿態的影響。在進行了開關艙門、穿脫壓力服、穿艙、抽取冷凝水
四大項「在軌干擾力」試驗後,航天員的活動對飛船姿態的影響很小,飛船可保持正
常飛行,不需糾正飛船姿態。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號在第30圈進行變軌後的首次軌道維持,即根據軌道精測參數
進行微量調整,使飛船回到預定的正常軌道。維持時,神六發動機共點火6.5秒,將
飛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時29分,胡錦濤與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通話。18時05分,航天員向北京
航天飛控中心傳送他們拍攝的飛船太陽能帆板的數字圖像。

著陸
完成預定飛行任務後,飛船採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的主著陸場。神舟
六號載人飛船返回地面需要經歷4個階段:制動飛行階段、自由滑行階段、再入大氣
層階段、著陸階段。在此次繞地飛行中,「神舟六號」的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後,還
將繼續在軌飛行六個月時間,進行一系列科學實驗。

由於第一次的載人航天器神舟五號在太空只飛行了一天,主著陸場的天氣變化可及時
准確預測,因此未曾啟用副著陸場;神舟六號飛船將在太空飛行多天,氣象難以准確
預測,因此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副著陸場將啟用作後備著陸地點。為迎接飛船隨時可
能返回,地面共設置了13個著陸點。除內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副兩
個著陸場外,國內外還有11個應急著陸場。著陸場系統包括主、副著陸場分系統,陸
上應急搜救分系統,海上應急搜救分系統,通信分系統和航天員醫監醫保分系統這5
個分系統。

參與航天員搜救的裝備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機、搜索救護直升機、搜索攝錄直升機、
指揮調度車、航天員醫監醫保車、工程運輸車、航天員運輸車、返回艙吊車和小型搜
索車。

為保證神六和兩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設計了4把巨型降落傘。返回艙在降落過程中,
至少要先後打開引導傘、減速傘、主傘共3把傘,如果有必要,還要打開第4把備份傘
。太空船返回艙降落傘能否順利打開,直接關系著回收的成敗。主傘不能一下子全部
打開,否則會被高速氣流吹破,返回艙也會被摔爛。太空船落地後也並非萬事大吉,
如果巨大降落傘被風吹鼓,就可能拖著返回艙快速滾動。為策安全,返回艙落地一剎
那間,艙上的切割器會自動切斷傘繩吊帶,讓降落傘獨自飄落,保證返回艙不被傘拖
走。

另外,根據神舟五號太空人楊利偉提出的意見,為使神舟六號著陸時對太空人的沖擊
降至最小,艙內太空人的座椅還首次安裝了「賦形減震座墊」——根據太空人形體不
同特徵量體製造的吸能座墊,可在發生撞擊瞬間迅速分散人體的應力,避免人體損傷


在2005年10月16日凌晨3時44分,太空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並在3時45分,飛
船的發動機成功點火,開始回航。在4時07分飛船推進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返回艙
自行重返地球。

在著陸期間,在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的夜空一直有一個光點,仿如流星劃過夜空。返回
艙在4時13分經過大氣層時,產生高溫,形成通訊黑障區,一度暫停與控制中心聯絡
,長達3分鍾。在4時20分,返回艙打開主降落傘,在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慢慢降落,在
4時33分返回艙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費俊龍、聶海勝並向控制中心報平安,控制中心
工作人員鼓掌慶祝。在約半小時後,搜救直升機首先發現返回艙,實際著陸地點較預
計相差僅1公里。工作人員打開返回艙門後,醫療人員為2名太空人檢查身體,並建議
2人可以自行出艙。

與神舟五號太空人楊利偉不同,費俊龍首先穿著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艙,向現場工
作人員招手。聶海勝亦爬出艙門,走下鐵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員獻花,
並感謝大家的關心及熱愛,費俊龍表示,這次太空之旅非常順利,他們在太空艙內的
工作及生活很好,現在身體狀況不錯。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時,是神舟五
號太空船飛行時間的5倍多,創造中國人在太空逗留最長的時間,圓滿結束中國首次
「多人多天」特點的太空旅程。費俊龍及聶海勝重返地面後,被直升機接走,跟著由
專機送返北京,暫時被隔離14天。

技術改進
飛船上新增加了40餘台設備和6個軟體,使飛船的設備達到600餘台,軟體82個,元器
件10萬余件,做出了四個方面110項技術改進。

圍繞兩人多天任務的改進:食品櫃得到真正使用,通過水箱和單獨的軟包裝兩種方式
准備了航天員用水。擴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線都貼上了吸水材料,確保飛船
濕度控制在80%以下。
軌道艙功能使用方面的改進:放置了食品加熱裝置和餐具等。軌道艙中掛有一個睡袋
,供兩名航天員輪流休息用。軌道艙中還有一個專門的清潔用品櫃,航天員可以用里
面的溫巾等物品進行清潔。大小便收集裝置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員安全性的改進:對航天員的坐椅緩沖器進行了重新設計,使返回前坐椅提
升後航天員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況。研製成功了返回艙與軌道艙之間的艙門密閉快速
自動檢測裝置。研製出一種專用抹布,這種布不產生纖維、靜電、異味,專門用來清
潔艙門。
持續性改進:「黑匣子」不僅存儲量比原來大了100倍,而且數據的寫入和讀出速度
也提高了10倍以上,體積卻不到原來的一半

搭載
此次神舟六號飛船上搭載的物品主要是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品,如郵品、字畫、旗幟和
其他紀念品等,還有用來進行科學試驗的微生物菌種和農作物種子。

實驗用途
一些雞蛋、蠶卵和雲南普洱茶將隨「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變異的可能性。

飛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動的心肌細胞和貼壁伸展的成骨細胞的24個細胞培養盒,航天員
和地面工作人員同步對兩份相同的活體細胞進行一系列的科學對比實驗,研究空間環
境影響心臟和骨骼的細胞分子機理,並通過空間實時飛行驗證放置在細胞培養液中、
地面篩選出葯物的防護效果。航天員分三個時段操作24個樣品盒,操作時,航天員將
把細胞培養帶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時段,擠破分別裝著激活劑與固定劑的兩種膠囊,
激活或固定活體細胞,考察在飛船入軌前與入軌後不同重力條件下細胞樣品的狀態與
變化。

紀念用途
有10克特別的泥土,由9克大陸泥土和1克台灣泥土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祖國和
平統一。

飛船數據
飛船名稱: 神舟六號
發射: 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 09:00:00
起飛: 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2日 09:00:03.583
著陸: 北京時間2005年10月17日 04:33
飛行時間: 115小時32分鍾
軌道: 76圈
高度: 343千米

飛行中如何逃生?

用於發射神舟六號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有三種模式保證航天員在發生意外時能夠安全逃生。這三種模式是:低空逃逸、高空逃逸和船箭應急分離。

低空逃逸是指起飛前30分鍾到起飛後120秒即火箭拋逃逸塔前,包括在發射台上的逃逸。低空逃逸是通過逃逸塔來實現的,故稱「有塔逃逸」。逃逸塔安置在火箭最頂端,長約8米,形狀酷似一根巨大的避雷針。當發射階段火箭出現災難性故障時,它可攜帶軌道艙和返回艙迅速飛離火箭,飛行至安全區域,然後拋掉逃逸塔和軌道艙,返回艙乘降落傘自行返回著陸。此次火箭成功升空後的第一個關鍵動作就是拋掉逃逸塔,這是為了避免白白消耗運載火箭推力。

火箭拋逃逸塔(起飛後120秒)到整流罩分離前(起飛後200秒),可實施高空逃逸即「無塔逃逸」,由4個高空逃逸發動機和兩個高空分離發動機為整流罩提供動力,從而帶飛船離開箭體。

整流罩分離後到船箭分離前(起飛後約584秒)如發生故障,可實施船箭應急分離。飛船成功逃逸後,將降落在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到陝西榆林約800公里的范圍內。

專家介紹,載人航天飛行中若出現致命故障,最大的可能是在火箭點火、起飛、上升和返回階段。

返回階段,航天史上最典型的救生成功的例子是美國阿波羅13號飛船起死回生。1970年4月11日,美國阿波羅13號飛船從肯尼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56小時後,服務艙儲氧箱發生爆炸,3名航天員面臨葬身太空之災。但他們臨危不懼,按地面科學家們精確計算的軌道和地面指揮員的命令,手動操縱飛船,使用登月艙的氧氣和動力,於4月17日成功返回,創造了航天史上死裡逃生的奇跡。(新華社)

學會開門、關門

———攸關航天員生死的大問題

據新華社電 航天員從返回艙進出軌道艙,是神六區別於神五的一個重要特點。因此,打開和關好返回艙艙門就成了成功飛行、甚至保障航天員生命的關鍵。神舟六號飛船艙門設計了多道「門檻」,以拒意外於「門」外。

第一道坎———防誤開鎖。門會不會因振動被振開?航天員會不會把關好的艙門誤打開?防誤開鎖解決了這些問題。航天員須把拉手轉到一個固定位置,門才能被打開。

第二道坎———多道密封措施。太空中沒有空氣,如果艙門密封性能不好,導致艙內氣體泄漏,壓力變異,會危及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因此,設計師在艙門上採取了多道密封圈措施,密封性百分百達到要求。

第三道坎———助力點。處於失重狀態下的航天員能使出的力氣是很有限的,艙門稍微重一點,都可能影響其開關,於是設計人員在艙門附近為航天員設計了助力點。

第四道坎———快速檢漏。設計師研製了快速檢漏設備,可以在關閉艙門10分鍾左右的時間內,確認艙門是否關好。

第五道坎———艙門清潔布。設計師們花了三個月時間研製成功一塊「太空抹布」,以防艙門密封面上一個微小多餘物———頭發、皮屑、小纖維影響其密封性能。

舉頭望太陽 低頭是故鄉

長征火箭首裝兩只「千里眼」

據新華社電 用於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型火箭搭載了圖像實時測量系統,這是我國長征系列火箭首次裝上的「千里眼」。

據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主任設計師張智介紹,圖像實時測量系統主要用於分離輔助判斷。在以前的飛行中,火箭的關機、分離等動作都是靠相應的遙測參數來體現的。而通過新增加的圖像實時測量系統,地面可以看到火箭從起飛到船箭分離等動作的實時畫面,更加准確地判斷火箭狀態。

圖像實時測量系統由兩個攝像頭、圖像壓縮處理器、圖像綜合控制器等設備組成。一個攝像頭朝向火箭尾部,用於觀測助推器分離和一二級分離;另一攝像頭朝上,用於觀測整流罩分離和船箭分離。這樣,在火箭上升過程中,我們既可向下看到越來越遠的地球,也可向上看到太陽或星星,是真正的「現場直播」。

艙內航天服

我國自行研製的航天員艙內航天服。航天服是航天員必備的個人防護救生裝備。由於搭乘神舟六號的兩名航天員沒有出艙活動的任務,因此他們只配備了艙內航天服及配套裝置。

我國於20世紀90年代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員培訓中心,專門負責中國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在選訓和飛行試驗中實施醫學監督和醫務保障,研製航天服、太空食品和其他個人裝備,以便為神舟號系列飛船的載人飛行提供航天員的人力支撐保證。(新華社)

數字神舟

2: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搭乘2名航天員進行多天飛行。

8:飛船總長8米多。

9:飛船軌道艙航天員有效空間約為9立方米,可以較為自如地轉身,做各種操作。

13:飛船系統共有13個分系統組成,按照功能分別被命名為有效載荷、結構與機構、熱控制、制導導航與控制、推進、電源、數據管理、測控與通信、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乘員、回收與著陸、儀表照明、應急救生。

21攝氏度:飛船艙內溫度始終保持在21攝氏度,上下偏差各為4攝氏度。

60分貝:航天醫學研究表明,飛船飛行時絕對安靜會對航天員心理產生影響,但也不能太高。神舟飛船太空飛行時艙內儀器雜訊約為60分貝,相當於站在沒有汽車行駛的普通商業街上。

52台:飛船的三個艙上共有52台發動機,其中推進艙有28台發動機,返回艙有8台發動機,軌道艙有16台。各艙發動機都是偶數,其中都有主機和備份機。

90分鍾:飛船每繞地球一圈需要90分鍾,圓形軌道時每圈飛行距離約為4.2萬多公里,每天飛行距離約68萬公里。

300公斤:飛船共有電纜線300餘公斤,總長度約30公里。

343公里:飛船飛行時距地面的距離。

600台:全船共有設備600餘台。

10萬:飛船共有10餘萬個元器件,來自數千家工廠。

數字「神箭」

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劉竹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用通俗的語言對長征二號F型火箭的有關數字作了一番詳解。

0.97、0.997:火箭的可靠性為0.97,安全性為0.997。0.97的可靠性就是說100次發射里,只有3次火箭可能出現問題;0.997的安全性是指火箭出現1000次問題里,可能有3次會危及航天員的生命安全。這是載人火箭的特性。一般的商用火箭可靠性為0.91到0.93,沒有安全性要求。

479噸:火箭起飛重量為479噸。火箭加上飛船重量約44噸,其他的都是液體推進劑。因此,火箭的90%都是液體。

8噸:飛船重量為8噸多,占船箭組合體起飛重量的六十二分之一。要把一公斤的東西送入軌道,就得消耗62公斤的火箭。

3.35米:火箭芯級直徑為3.35米。用標准鐵路進行運輸的火箭最大直徑只能達到3.35米。

7.5公里:火箭入軌點速度為每秒7.5公里,這個速度是音速的22倍,相當於1秒鍾內從長安街東頭跑到西頭。

發射時為何掉碎片?

據新華社電 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升空的壯觀景象吸引著眾多關注的目光。然而,如果稍加留心,人們也許不難從電視畫面或是攝影圖像中發現,火箭在托舉飛船飛離發射塔架騰空而起時,身上在不斷地掉落一些碎片。那麼,飛船發射時為什麼會掉落碎片呢?

據航天發射專家介紹,進入10月份以後,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開始頻頻受到冷空氣的影響,氣溫明顯下降。位於西北戈壁深處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早晚溫差加大,夜間氣溫已達到零度以下。「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的測試發射理論溫度是零下20攝氏度,但是,低溫可能導致某些產品出現低溫效應,如密封件失效、電纜插頭接觸不良、輸送管路堵塞等故障,這些都有可能成為發射時的致命「殺手」。

為了盡可能減小低溫對火箭發射造成的不利影響,往往會在火箭測試發射過程中採取一些保溫措施,例如,吹熱風、套防寒服、電燈泡照射及貼泡沫塑料等。其中,在火箭箭體上貼泡沫塑料是最常用也最簡便的一種辦法。火箭點火升空後,大氣的劇烈摩擦會將這些泡沫塑料從箭體上剝離下來,這就成了人們看到的從火箭身上掉下的碎片。

神六兩位航天員如何分工?

據新華社電 神舟五號只有楊利偉一位乘客,神舟六號為什麼要上兩位航天員?他們如何分工?

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的規劃,神舟飛船作為未來空間站的天地往返運輸器,應該具有將多位航天員和少量貨物送往空間站的功能。因此,工程為神舟飛行設計的基本狀態就是多位航天員、多天飛行,但考核要一步一步地進行,而這次的神舟六號飛行,就到了考核多人多天的時候了:作為工程第二階段的第一次試驗,這次飛行要證明多人是否能在空間進行多天的工作和生活。

飛船操作技術訓練子系統的主管設計師胡銀燕說,兩位航天員一起上天執行任務,需要在操作上分工配合。正常飛行狀態下,航天員需要進行110多項手動操作,01號航天員費俊龍負責大部分指令的發送,與地面的通話,以及左側手控面板和手柄的操作,02號航天員聶海勝負責右側手控面板的操作。此外,兩位航天員的工作和休息也都有分工:一人在軌道艙內進行空間科學實驗操作時,另一個必須在返回艙值班;一人休息時另一人則值班。

胡銀燕說,兩名航天員雖然分工不同,但對他們的技術要求是一樣的。

神六會有防熱瓦問題嗎?

據新華社電 3個多月前,美國發現號太空梭發生了防熱瓦失效的險情,「防熱瓦」一度成為國際航天界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彙。飛船系統熱控制分系統主任設計師范含林指出,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採用一次性燒蝕材料防熱,而太空梭上的防熱瓦是重復使用,我們不會出現類似故障。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面時在空中解體,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5月14日,事故調查委員會稱,哥倫比亞號起飛時遭到外力撞擊,結果導致防熱瓦出現裂縫,超高溫氣流乘虛而入,造成飛機解體。2005年7月26日,發現號太空梭幾經推遲後終於發射升空,卻不幸又在防熱瓦上出了問題。一塊防熱瓦被撞失效,全世界都為之擔憂,好在發現及時,宇航員通過太空行走對其進行了修復。

范含林介紹,防熱瓦是疏鬆、輕質呈脆性的陶瓷材料,耐高溫、質量輕,高溫下不發生物理和化學變化,故可重復使用。然而它在連接和受力等方面卻存在著天生的弱點。整個太空梭上的防熱瓦達數萬塊,一塊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機毀人亡。

太空梭在重復使用過程中,防熱瓦的氣動外形必然會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害,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隱患就越大。

飛船防熱層乃至整個飛船都是一次性使用,從這一點上說,飛船的功能雖然不及太空梭,但可靠性卻遠遠超出太空梭。神舟飛船以及俄羅斯的聯盟系列飛船,返回艙返回時也會與大氣產生磨擦,在表面產生數千攝氏度高溫,這個過程要比太空梭劇烈。不過,飛船上使用的是成分和工藝都極為復雜的燒蝕材料,通過它的燃燒把熱量帶走。燒蝕材料都留有較大的餘量,不會出現燒光的情況。據了解,這種材料,我國在生產工藝等方面已經大大超過了美國,在很多技術指標上也領先於俄羅斯。

河北「太空葯材」今如何?

本報記者 劉麗普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之際,「中國葯都」安國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為這里的中葯材種子曾經搭乘神舟一號、三號和四號飛船遨遊太空。實驗也證明,這些種子的試種已初步獲得了成功。

12日上午,安國葯都公園、安國市科葳種子有限公司的試驗基地。孫忠進經理告訴記者,這里栽培的板藍根、荊芥等中葯材不同於普通的中葯材,都是「太空葯材」,用搭載神舟飛船的葯材種子繁殖、培育出來的。「與普通葯材相比,可以明顯感覺到這些葯材在枝葉和產量等方面都占優勢。」除此之外,記者還發現,這里栽培的豆角、黃豆、櫻桃西紅柿等與常見的也有很大差別:豆角的大小竟可以與黃瓜相媲美,如果不是被提醒,還看不出來那就是豆角。「櫻桃西紅柿的苗可以長到小樹那麼高,結出來的果實也特別多,口感與一般的也有所不同。」具體聯系和努力實現安國葯材種子搭載神舟飛船的李小月說。

回憶安國的葯材種子搭載神舟飛船暢游太空一事,李小月說:「那時候,我還是安國市的副市長,正好一位戰友在北京葯用植物研究所主持中葯栽培方面的工作,了解到如果提升中葯的葯品質量,主要通過組培和搭載來實現。既然是市裡的相關領導,提升『葯都』葯品的質量也是自己的責任,便與戰友說了『搭載』的想法,後又結識了航天科技集團總公司航天育種試驗基地的有關人員,沒想到通過努力,還真實現了。」

李小月介紹說,從1999年神舟一號飛船發射升空,到2002年底神舟四號發射,安國先後三次、共有152克中葯材種子和糧食、蔬菜種子遨遊太空,其中絕大部分是中葯材,蔬菜和糧食只佔極小比例。目前,太空葯材板藍根、荊芥等已經育出千萬顆種子,收獲板藍根、藿香、草決明、荊芥籽種各數十公斤。

據專家介紹,目前,這些「太空葯材」正處於試驗、觀察階段,還不能明確何時能推向市場。

■背景資料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1956年10月8日,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任院長。1958年4月,開始興建我國第一個運載火箭發射場。

1964年7月19日,我國第一枚內載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廣德發射成功,我國的空間科學探測邁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我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立,開始選訓航天員和進行載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隨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79年,遠望1號航天測量船建成並投入使用,我國成為世界上第4個擁有遠洋航天測量船的國家。目前我國已形成先進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陸地

② 社旗縣神州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社旗縣神州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2010-06-1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社旗縣工業園區宏達路中段。

社旗縣神州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1327556933535X,企業法人劉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社旗縣神州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廢紙 廢塑料 廢舊金屬 (不含有色金屬)回收 加工。

通過愛企查查看社旗縣神州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③ 最大,最好的網路電話網址是多少

最好的網路電話我不好妄加評判,但是我可以介紹你試用一款價格便宜又穩定的電話鄰客,注冊就能試用十分鍾 http://www.linkercall.com/Chinese/Register.aspx?p_id=259960 你如果想找到更多的網路電話可以到凌霄電話論壇(lxvoip.net)去,那裡是中國網路電話的最大集散地。

④ 10086 歷史

13年發展歷程回顧

1987年11月18日,第一個模擬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在廣東省建成並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郵電部移動通信局成立。

1995年,GSM數字電話網正式開通。

1996年,行動電話實現全國漫遊,並開始提供國際漫遊服務。

1997年7月17日,中國移動第1000萬個行動電話客戶在江蘇誕生。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廣東移動通信和浙江移動通信資產分別注入中國電信(香港)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中國移動(香港)有限公司),分別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國移動客戶突破2000萬。

1999年4 月底,根據國務院批復的《中國電信重組方案》,移動通信分營工作啟動。

1999年7月22日0時,"全球通"行動電話號碼升11位。

2000年4月20 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2000年底,中國移動的交換容量超過1億戶。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移動通信」)於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冊資本為518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超過4000億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全資擁有中國移動(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國移動有限公司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全資子公司,並在香港和紐約上市。目前,中國移動有限公司是我國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亞洲市值最大的電信運營公司。

中國移動通信主要經營移動話音、數據、IP電話和多媒體業務,並具有計算機互聯網國際聯網單位經營權和國際出入口局業務經營權。除提供基本話音業務外,還提供傳真、數據、IP電話等多種增值業務,擁有「全球通」、「神州行」、「動感地帶」等著名服務品牌,用戶號碼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號段)」和「159」。 中國移動通信在我國移動通信大發展的進程中,始終發揮著主導作用,並在國際移動通信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經過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中國移動通信已建成一個覆蓋范圍廣、通信質量高、業務品種豐富、服務水平一流的移動通信網路。網路規模和客戶規模列全球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網路已經100%覆蓋全國縣(市),主要交通干線實現連續覆蓋,城市內重點地區基本實現室內覆蓋,客戶總數超過2.4億戶,與206個國家和地區的271個運營公司開通了GSM國際及台港澳地區漫遊業務,與101個國家和地區的93個運營商開通了GPRS國際及台港澳地區漫遊業務,國際及台港澳地區簡訊通達106個國家和地區的214家運營商,彩信通達6個國家和地區的21家運營商。

中國移動通信已經成功進入國際資本市場,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了眾多國際投資。中國移動通信已連續5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為世界500強,最新排名第224位。在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評選中,列中國企業500強綜合榜第四位,列服務企業500強第二位。上市公司成為連續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級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國企業。

中國移動通信既是一個財務穩健、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贏利性公司,又是一個充滿發展潛力、具有發展前景的持續成長性公司。面向未來,中國移動通信確立了「做世界一流企業,實現從優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發展戰略目標。圍繞這一目標,中國移動通信將秉承「正德厚生,臻於至善」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努力提升核心競爭力,通過打造卓越的運營體系,建設卓越的組織,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個中國移動(One CM)」,努力成為移動信息專家和卓越品質的創造者。

中國移動企業文化理念體系

企業價值觀:正德厚生 臻於至善
企業使命:創無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會棟梁
中國移動的願景:成為卓越品質的創造者

一、序
二、核心價值觀
三、企業使命
四、願景
五、跋

中國移動通信的發展史,可以說就是一部不斷創新的歷史。正如中國移動通信王建宙總裁所言:企業最核心的任務是為國家、股東、客戶、員工、社會創造最大價值,而通過自主創新來實現這些目標,是中國移動通信做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經之路。今天,創新對中國移動通信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移動通信在市場需求的驅動力下,通過服務、業務、技術與管理創新在這幾年內大大刷新了其經營業績,這種以准確的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創新,盤活了整個企業的價值鏈,促進了中國通信產業的快速、持續、健康、蓬勃發展,並完成了許多獨家的壯舉:
----第一個國內通信企業在境外掛牌上市,率先進入國際資本市場,並經過6次分步收購,於2004年第一個實現了主營業務資產整體上市;
----第一個開展客戶品牌塑造,針對年輕一族推出客戶品牌「動感地帶」,被譽為推倒了電信業品牌競爭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第一個推出「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價值鏈商業合作模式,「移動夢網」拉動中國互聯網產業走出低谷,迎來發展的春天;
----第一個在全球建設移動智能網,開發出深受市場歡迎的"神州行"預付費業務、移動虛擬集團電話業務等多種智能業務,帶動了民族通信製造業在這一領域的主導地位形成;
----第一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數據業務管理系統(DSMP系統),杜絕了SP的欺詐行為,支持並完善了移動夢網的商業模式,引領了消費時尚。
……

以服務創新提升客戶價值
供職於外企的張小姐因為上班來的匆忙,到了辦公室發現手機忘在家裡了,回去再去吧,要耽誤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不去取吧擔心無法接聽重要客戶的電話,情景之下,撥通了中國移動通信1860,將所有的行動電話轉移到了辦公電話上,確保了通信的及時暢通。
這僅僅是中國移動通信服務創新的一個縮影。幾年來,中國移動通信堅持以客戶為導向,不斷進行服務與業務創新,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提升了服務品質和客戶價值。
首先,中國移動通信優質的網路覆蓋本身就是創新。目前,中國移動通信經營一張有2.46億客戶、覆蓋全國99%以上的縣市、人口覆蓋率超過97%、漫遊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路,在歷史上和世界上都是一大創舉。把網路建到電梯、地下室,在沒有路、沒有電的條件下建到偏遠山村,中國移動通信優質的網路覆蓋已經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非洲一家電話公司的CEO非常欽佩中國移動通信的突飛猛進。他說,他們的人口覆蓋能夠達到50%已經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了,沒有路、沒有電,根本做不到。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優質的網路覆蓋是中國移動通信最大的服務創新。
再之,中國移動通信的三大客戶品牌(全球通、動感地帶、神州行),大家也都是公認做得好的,在客戶中產生了良好的凡響。以全球通VIP客戶服務為例,誰見到過國外哪個機場有專屬於行動電話客戶的候機室,而中國移動通信可以讓VIP客戶享受易登機服務:只需要把你的證件、機票、行李都交給一個專門的服務人員,就能為你辦好全套的登機手續,這充分體現了一種非常高的服務水準。
如今,中國移動通信的1860已經成為世界上高水平的客戶服務中心,客戶滿意度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網路質量已經達到國際優秀水平,「網路質量好」,甚至已經成為中國移動通信的代名詞;「全球通」、「神州行」、「動感地帶」三大客戶品牌優勢明顯,深入人心;創新推出的VIP延伸服務、「話費誤差、雙倍返還」誠信服務、跨區服務等舉措極大地提升了客戶價值。

以業務創新推進社會信息化進程
「自主創新也不神秘,從實踐中來,解決我們碰到的實際問題,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改進不適合我們的方案,就可以創新。」王建宙總裁在接受采訪時如是說。正是在這個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國移動通信能夠根據客戶需求的變化,不斷把客戶需求變成現實,不斷創新業務內容和模式,不斷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使中國移動通信成為全世界唯一單月客戶凈增長量超過300萬戶的電信運營商。
首先,簡訊迅速普及的創新。2005年,中國移動通信的簡訊業務使用量接近2500億條,一天最高的有17.6億條簡訊,簡訊業務的普及率和使用量均為世界第一。簡訊已經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溝通、工作、學習方式。簡訊拜年、簡訊聊天已經成為新的生活的一部分,以前,大家都是上門去拜年的,後來變成了打電話拜年,如今,簡訊替代了其他所有的拜年形式。這就是移動通信業務改變了文化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的例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副總裁張晨霜深有體會地說,我們能夠從事這項事業是非常值得驕傲的。簡訊雖然不是我們首創的,但我們推廣了簡訊,改變了文化,為整個社會做出了貢獻,這就是創新。
其次,簡訊與互聯網結合的創新。中國移動通信首創「移動夢網」商業模式,打造了一個開放、公平的無線增值業務產業鏈,不僅使中國移動通信在業內樹立了創新的形象,同時拉動了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新浪、搜狐CEO到現在還在說,他們當時一直找不到贏利的模式,只有跟簡訊相結合以後,才找到了贏利的模式,而且收入呈直線上升。日前,中國移動通信在香港開了無線數據業務的演示介紹會,引起媒體和分析師震動的,是無線音樂。一家香港報紙舉了一個經典例子:《老鼠愛大米》2月份一個月下載彩鈴的數量是500萬次,一次2元就是1000萬,超過了中國所有發行的唱片。這也是在中國移動通信的推動下產生的,也體現了一種創新的精神。據悉,2005年,中國移動通信新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已經提升到20%,超過了世界許多發達國家的水平。
再次,以移動信息化推動社會信息化,提高企業和社會效益,這也是中國移動通信業務創新的重要體現。中國移動通信以GPRS以及簡訊為主要載體,為客戶提供包括企業直聯、IP電話、GPRS上網、企業信息發布、移動辦公、無線GPS定位、無線POS、CMNET等業務在內的企業整體解決方案和行業典型解決方案,推出了政府、電力、交通、石油等近二十個行業進行了應用,移動行業信息化大大推進了社會信息化的進程。
最後,以創新打造手機多用化和媒體化,引領消費新時尚。一方面手機多用化。愛立信公司的前任CEO柯德川先生做了個比喻,說將來我們的手機要變成瑞士軍刀。這個比喻非常好。瑞士軍刀集合了各種刀具的功能,非常豐富,現在功能還越做越多。如果你要出門,只需要帶一把瑞士軍刀,其他一切工具就都可以不用帶了。手機不僅僅是一個可以打電話的工具,它還可以變成一種新的媒體。

以技術創新贏得國際「話語權」
技術創新是服務與業務創新的堅強基石。作為行業的領先者,中國移動通信在成立之初就有意識地開展自主技術創新工作,專門成立了研究院,從事通信產品和網路技術方面的應用研究和技術支持,建成了全球規模和容量最大的網管系統和國內最先進的業務支撐系統,世界最大的軟交換匯接網,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多業務統一綜合管理的系統(DSMP系統)。
早在1987年,中國內地最早TACS標準的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在廣東開通,1994年,開通了GSM網路。兩項技術的應用都是借鑒了歐洲和美國的技術。但到了1997年,中國移動通信客戶達到千萬級,2004年,更是突破2億客戶。今天中國移動通信已經成為世界上客戶規模最大的電信公司,可借鑒的東西越來越少。在世界上已經沒有這樣的先例的情況下,作為既不是研究部門,也不是設備的生產部門,作為應用運營商的中國移動通信只有靠自己創新,自己尋求答案,自覺從被動創新轉到主動創新、引導技術發展潮流。
王建宙總裁告訴記者:通信運營商的技術創新,總體而言有兩個大的方面:第一,積極參與技術標准化、技術規范的制定,以此來影響技術的發展,改變長期以來技術方面由製造商主導的局面。第二,在應用、開發等方面不斷地創新,要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獲得更多的專利,贏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
一方面,中國移動通信一直注重標準的制定,自成立以來共發布企業標准300項,並且每年以近100項的速度增加。在企業標准制定的基礎上,自2002年開始,中國移動通信加大了在國際標准制定方面的力度,每年都向3GPP、OMA(Open Mobile Alliance開放移動聯盟)等國際標准化組織提交大量稿件,其中僅2005年向3GPP提交362篇,把「一個移動網路兩個網號」等59篇寫入了國際標准。
另一方面,中國移動通信加大了專利的投入。公司即將成立專門管理專利的辦公室,在其統一的管理下,逐步提高專利的數量和質量。截止目前,中國移動通信共向國家專利局提交了「一種基於客戶請求實現通信服務等級業務的方法」等十個專利的PCT國際申請以及140項國內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36項,這些專利為中國移動通信開展的彩鈴、可視電話等業務提供了技術基礎,大大減少了業務開展的專利門檻,加速了中國移動通信新業務的引入。再如,中國移動通信擁有DSMP全部的知識產權和軟體著作權,並已經申請了多項專利,並被國際標准組織OMA所接受,這無疑為中國自主的技術在國際標准和規范制定方面獲得了更重要的「話語權」。

以管理創新成就卓越品質
「一個企業擁有多方面的資源,管理就是使各種資源更好地有效配置,達到最滿意的目標。管理就是使1+1=3,甚至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是管理創造的價值,無論是服務也好,業務也好,技術也好,實際上都不同程度地體現著管理的優與劣,而管理創新正是企業更好地服務於客戶的保障。」王建宙總裁如是說。
中國移動通信既是國有企業,又在海外整體上市,運營管理好這樣一個公司本身就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通過海外上市,藉助國際資本市場嚴格的監管要求,中國移動通信引入了與國際接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通過建立誠信、透明、公開、高效的公司治理,公司發展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中國移動通信在運營體制、管理制度方法上進行了大膽探索與創新,形成了戰略、預算、績效、薪酬的閉環管理體系;同時還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在設備采購、網路管理、內部資金調度等方面探索建立並逐步完善了集中化低成本運營管理的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益,促進了公司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管理創新節省了大量的成本,還使客戶享受到低價位高品質的服務。有數據顯示,2005年與2004年相比,采購成本平均下降27.9%,客戶平均每分鍾話費的價格從1999年的0.73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每分鍾0.24元。
2004年,中國移動通信實現了整體上市,每年新增客戶數都超過了3000萬,客戶總數已達到2億多,如何做好這樣一家上市公司財務工作的精細化管理並無先例可循。中國移動通信在運營管理體制、制度和方式上進行了大膽探索和創新,全面實施了市場、業務、投資等各方面綜合配套的全面預算管理,實現了從事後管理向事前控制、事中監督的重要轉變形成了以預算管理為中間結點的戰略、預算、績效、薪酬的閉環管理體系。
一些省公司總經理在談到公司上市後的感受時,主要是考核上與過去完全不同,從過去以總量增長為依據,到現在的更注重效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就需要公司在外部市場、在內部管理上不斷來實施創新,改變傳統管理手段,建立一種新的「壓力傳遞機制」。
中國移動通信率先推出職位、薪酬、績效為主要內容的人力資源提升項目,建立起一套科學的職位管理體系,營造了吸引優秀人才和鼓勵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近年來,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及後備人才兩千餘人,專業技術人才三千餘人;在職位設置和職位分析上,規范職位描述,嚴格職位評估,明確職位職責;在績效管理中,引入平衡記分卡方法和KPI體系,保證戰略目標在組織內部的溝通和實現,這些都為公司持續成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網路電子集中管理系統得到普遍應用,實現了前台客戶服務部門與後台支撐管理部門的實時聯動,工單的進展和完成情況可以全程跟蹤管理,建立了高效的閉環電子生產調度流程。中國移動通信通信從2000年初至2005年底,客戶數由3806萬增長到2.46億戶,網路規模也相應擴大了4倍,但員工總數卻沒有更多的增加,這得益於先進的信息化支撐管理。
內部管理風險的防範與控制上,啟動了SOX法案內部控制項目工作,大大提升了公司內控管理水準和全員風險意識。同時,作為海外上市公司,中國移動通信在對所有股東的信息披露上也做到了適當、及時和公平,許多省公司還率先在同行業中通過了ISO全面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TL9000電信行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在對法律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方面,中國移動開創性地提出了構建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的創新做法,建立了一套以風險分析、風險控制、評估更新形成閉環管理的法律風險管理體系。該體系創建了一套科學的管理工具,全面客觀的識別和分析企業所面臨的法律風險,統籌制定風險控制計劃,並落實到公司的各項制度、流程和活動之中,真正實現對企業法律風險的事前有效防範和控制。

以創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業,造就了中國移動通信良好的發展業績。中國移動通信已連續5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最新排名224位;已成為全球客戶數量和網路規模最大的電信運營企業。近日英國《金融時報》聯合跨國品牌調研及咨詢公司明略行向全球發布的最新「全球最強勢100品牌」排名中,中國移動通信以品牌價值392億美元高居第四名,在全球電信品牌中排名第一,成為中國企業品牌國際影響力擴大的重要標志;公司股票價格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增長近一倍,市值達到創紀錄的1100億美元,成為亞洲市值最大的電信企業,作為一個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中國移動通信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秉承「正德厚生、臻於至善」的核心價值觀,以創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中國移動通信在創造出令人翹楚業績的基礎上,站在新的起點,瞄準新的戰略發展目標,將繼續不斷創新,不斷跨越,更好的履行好「創無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會棟梁」的企業使命,努力「成為卓越品質的創造者」,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通信信息需求,提升國民經濟信息化水平,促進社會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⑤ 怎麼查 手機號碼是屬於神州行 動感地帶 還是全球通

可以按照如下方式進行操作:

1、打開中國移動網上營業廳官網,點擊頁面「登錄」按鈕,在彈出的頁面中輸入手機號碼和服務密碼,完成登錄操作;

拓展資料

怎麼取消動感地帶的所有業務:

1、手機或電腦登錄中國移動網上營業廳。

2、點擊登錄窗口,填寫手機號、手機密碼、驗證碼進行登錄。

3、登陸後找到我的賬戶,在業務查詢或取消一欄下對所辦理的業務進行修改或取消,找到已經辦理的業務,點擊取消業務。

註:生效時間為本月話費結算以後 。

⑥ 神州聯保的售後電話

還行吧。神州聯保是由一個公司整合全國各地的廠商和維修商建立的第三方的服務平台,跟普通的維修點相比,維修資源較多,並且維修配件是直接在廠家拿的,質量有保障、維修成本相對低一點;還和一些高校合作吸取人才,維修技術更專業;神州聯保在國內已經發展了很久了,各方面都很成熟,在各地的維修點已經達到了80000以上。

⑦ 中國大陸如何撥打台灣的手機號,如何發簡訊

撥打手機號:

如果對方是座機 --> 先撥00886+ 區號(不帶0)+ 號碼,記得區號去零。
如台北的號碼 02-33885472,則撥00886+2+33885472。

撥打簡訊:

對方是手機 --> 先撥00886+ 手機號碼(不帶0) 。
對方號碼 0912345678 (台灣的手機號碼的第一位數 一定是零)則撥00886+912345678(去0)。

⑧ 特色電話號碼(如報警電話110)

常用號碼

110 報警
112 市內電話故障申告台
114 市內電話查號台
117 報時台
119 火警
120 急救台
121/1210 天氣預報
122 交通事故報警台
170 自動話費查詢台
180 電信用戶投訴服務台
183 郵政金融郵購
184 郵政編碼查詢
185 郵政EMS速遞
12315 消費者投訴
12345 市長熱線
12348 法律服務
12395 水上搜救接入碼
95598 供電業務查詢

銀 行

95533 建設銀行
95555 招商銀行
95559 交通銀行
95566 中國銀行
95577 華夏銀行
95588 工商銀行
95595 光大銀行
95599 中國農業銀行

保險公司

95500 太平洋保險
95511 中國平安
95518 中國人保
95519 中國人壽保險
95522 泰康人壽保險公司

IP電話(卡)

17900 中國電信IP電話卡
17901 中國電信IP直撥
17908 電信IP卡
17909 中國電信手機IP卡
17910 聯通IP卡
17911 聯通IP直撥
17920 吉通IP卡
17921 吉通IP直撥
17930 網通IP卡
17931 網通IP直撥
17950 中國移動IP卡
17951 中國移通IP直撥

?
電信業務

126 無線人工尋呼台
127 無線自動尋呼台
128/129 無線漢字尋呼台
130 聯通GSM接入
133 聯通CDMA接入號
135-139 移動GSM接入
160 人工信息服務台,手機簡訊服務
166 小秘書、語音郵箱
168 自動聲訊信息服務台
189 電話受理電信業務
191 聯通人工尋呼
192 聯通自動尋呼
193 聯通長途接入號
200 中國電話卡自動密碼記帳長途直撥業務
201 中國電話卡自動密碼記帳長途直撥業務(校園卡) 800 被叫用戶付費業務
1000 中國電信客戶服務熱線
1001 中國聯通客戶服務熱線
1349 中宇衛星GSM接入
1361-1369 移動神州行
1641 公眾聲訊(Chinamail)
1642 EDI
1643 FAX
1645 傳真轉發
1646 可視圖文
1810/1811/1812 電話投票
1860 中國移動客戶服務中心,手機使用時特服號前加撥當地區號
1861 手機費用查詢,手機使用時特服號前加撥當地區號
1891 長途業務受理服務台
1892 電話業務受理服務台
1893 數據業務受理服務台
12580 手機移動秘書台,手機使用時特服號前加撥當地區號
12591 手機自由呼(自動),特服號後連對方手機號,可尋呼
17979 中國電信VPDN業務

互聯網業務

161 CHINANET互聯網電話同步分組
162 CHINANET互聯網電話非同步分組
163 CHINANET互聯網電話接入
165 聯通互聯網接入
167 吉通互聯網接入
169 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
171 網通互聯網接入
172 移動互聯網接入
300 智能網記帳卡呼叫業務接入碼
600 虛擬專用網業務

閱讀全文

與香港神州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電話號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婚後再供房貸款買房 瀏覽:805
今天千足金的價格 瀏覽:587
理財取款程序 瀏覽:183
信託百世物流 瀏覽:676
注冊公司融資性 瀏覽:997
浦發輕松理財金卡條件 瀏覽:881
科創基金發銷渠道 瀏覽:995
45鋼價格2016 瀏覽:720
新設融資 瀏覽:157
中原內配私募基金被騙 瀏覽:347
32美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6
期貨實盤秀怎麼沒了 瀏覽:268
車貸款50000一年利息是多少 瀏覽:97
基金經理范冰個人介紹 瀏覽:141
價格1與財務間的關系 瀏覽:750
公積金貸款房產證辦理流程 瀏覽:6
360理財通 瀏覽:938
金融租賃與信託 瀏覽:395
在北京銀行貸款會下批款涵嗎 瀏覽:498
央企改革基金能買嗎 瀏覽: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