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要倒閉,融資的錢能要回來嗎
你去過這個公司嗎?
網上或電話假冒擔保、小貸公司名義行騙的李鬼比比皆是,專如果不是直接去公司辦理,而屬是網上洽談、傳真簽合同的一律是詐騙,即便把營業執照復印件和蓋著公章的合同發給你也一樣,刻個蘿卜章(假公章)幾十塊錢,ps一張營業執照分分鍾搞定,騙子做這種事易如反掌。
提醒大家:
1、異地辦理的、網上辦理、電話傳真辦理的必是詐騙。
2、使用公司名義發布信息、簽合同,使用個人銀行賬號(所謂法人、經理、財務負責人的)作為收款、收費賬號或非銀行網路支付的必是詐騙。
3、以驗證資金實力(還款能力)等理由要求在自己的卡上存錢的必是詐騙。
B. 軟銀到底控股和投資了多少家公司
軟體銀行集團在1981年由孫正義在日本創立並於1994年在日本上市,是一家綜合性的風險投資公司,主要致力IT產業的投資,包括網路和電信。軟銀在全球投資過的公司已超過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 IT 公司擁有多數股份。
1981年,孫正義在日本創立軟銀集團;
1988年,軟銀集團公司業務擴大,在美國成立了美國軟體銀行分公司
1989年,軟銀集團公司在日本發行了日語版PCHomeMagazine計算機雜志;
1990年,軟體銀行技術公司成立;
1994年,軟體銀行控股公司在美國成立;
1994年,軟銀集團公司成為日本上市公司;
1995年,軟銀集團公司購買了InterfaceGroup'sTechnologyEvents部門從此軟銀集團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大展的東道主;
1996年,軟銀集團公司又買下了Ziff-Davis出版公司,該公司掌握了全世界計算機和網路高科技信息,成為科技信息的權威;
1996年,軟體銀行公司成為雅虎公司主要股東,這標志著軟體銀行從此邁入網際網路行業;
1997年,雅虎日本公司在日本上市;
1998年,軟銀集團公司股票開始在日本東京股市進行第一輪交易;
1999年,軟銀集團公司擁有的ZDInc.(即原來的Ziff-DavisInc.)公司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
1999年,軟體銀行財務集團公司和軟體銀行出版集團公司成立;
1999年,軟體銀行技術集團公司在日本上市;
1999年,軟體銀行商務集團公司成立;1999年,軟銀集團公司成為以網路產業為主的控股集團公司。
2005年1月28日軟體銀行成為日本專業棒球隊福岡軟體銀行鷹的所有者。
2006年3月17日軟體銀行宣布收購日本沃達豐的協議,以進入日本價值7800億的手機市場。
2006年10月1日日本沃達豐將其公司名稱、手機品牌名稱與手機電郵地址進行了更改。
2012年10月15日,Sprint公司在東京宣布,該公司已經被軟銀以201億美元收購。
2014年10月28日晚間軟銀公司宣布,將向印度大型電子商務企業Snapdeal投資6.27億美元,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還將向使用智能手機等開展計程車調配業務的該國企業,與現有股東一起投資2.1億美元。兩項投資都將在11月內完成相關手續
C. 孫正義今年流年不利,竟破產第三家公司
據投資界稱,最近陷入金融欺詐的德國支付巨頭宣布破產,該公司一度被稱為“歐洲支付寶”。在聲明中表示,該公司無法償還6月底到期的13億歐元債務,不得不申請破產。近日,公司的市值還是高達128億歐元。後來,金融危機開始爆發了,1000億元的市值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消失了,這是極其悲慘的。
中國消費者也受到了影響。根據一項聲明,由於申請破產保護,其英國子公司發行的預付卡被金融行為管理局凍結。在採取進一步行動之前,所以用戶都將不能提取資金或接收卡上的新付款。自今年年初以來,處於困難時期的軟銀正在打算開始出售阿里巴巴的部分股票以自救。此前,孫正義計劃出售軟銀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並兌現了115億美元回購股份和減少負債。目前,大部分交易已經完成。我無法想像如果孫正義不投資阿里,他的投資生涯會有多慘淡。
D. 軟銀國際金融投資集團是騙子嗎
軟銀,紅杉,環球,高盛,富國,寶峰,等全都是騙子公司,現在又出來好幾個公司內容差不多的,估計也長不了,隨時都有關網的可能,網上的高收益投資全是騙錢的,他們騙到就關網站,關後再換個公司名稱繼續在行騙,大家不要上當了,還有留在網上的QQ號千萬別去加他,大多數是騙子在引誘你去投資上當,會故意說想投資某某公司又不知道是真是假,或者說在某家公司被騙了,現在在投資某家公司,有些還說去實地考察過之類的話,千萬別去信她,這都是騙子引你上勾的套術。大家要小心了,高收益必定是高風險,不可能騙子公司說的零風險。本人也被騙過,所以收集了很多關於騙子公司的類似網站,域名,地址,注冊商,IP伺服器,大多數地址是境外的。居我了解寶峰和高盛是同一類騙子,軟銀紅杉環球也同一類騙子,因為他們的網站伺服器都差不多,有些注冊商是一樣的,地址也一樣,以上幾家大多數地址是韓國,也有美國,亞太地區的。大家投資之前最好查一下公司的IP地址,查一下是否備案,備案的公司和你想投資的公司是否一致,注冊時間有沒有過期,有沒有認證過,再查一下類似網站,有沒有和你之前被騙過的注冊商,地址一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360瀏覽器里的照妖精照一下,是否備案,是否認證過。
E. 為什麼軟銀市值不到500億,卻可以負債千億
不懂,路過。
感覺被國內不良新聞給忽悠。負債那麼高,早倒閉了。
軟銀賣阿里巴巴說人家斷臂求生,實際上人家只是在集中資金,准確大幹一場。
索尼2017年利潤爆漲,仍有國內新聞寫什麼「2017索尼手機叫好不叫座」,說得索尼只有手機似的,即使認可了索尼有新聞也會補充「離復甦還早……前些年更厲害,一大片新聞寫索尼倒閉,不明大眾跟風,好像索尼都倒閉幾百次了……
安倍晉三的「三支箭」多成功啊,直到今天仍然被批得一文不值……
既然感到新聞奇怪,就不要輕易相信,至於真相是什麼就算現在不知道也不要緊,帶著疑問去觀察去思考才能不斷接近真相,輕易給自己定出答案,只是自欺、自騙罷了。
F. 孫正義今年破產第三家公司是怎麼回事
獲悉,近日因財務造假而陷入泥潭的德國支付巨頭Wirecard宣布申請破產。Wirecard在聲明中表示,當前情況下,公司無力償還即將於6月底到期的13億歐元債務,唯有申請破產。
令人咋舌的是,6月17日,該公司的市值仍然高達128.5億歐元(約人民幣1000億元)。後來財務造假事件爆發,不到10天千億市值灰飛煙滅,堪稱慘烈。這是今年德國商界最大的丑聞之一。
而孫正義也未能倖免。2019年4月,軟銀通過收購其可轉換債券投資了Wirecard,交易金額高達9億歐元(約71億人民幣)。彼時,該公司的造假已開始露餡,但孫正義依然堅持下注,如今這筆投資無疑打了水漂。
所投企業接二連三出事,孫正義在6月25日的股東大會上反思認錯,同時宣布退出阿里董事會,即日起生效。
(6)軟銀集團要倒閉了嗎擴展閱讀:
坦承15家公司將走向破產
孫正義曾坦承,在過去一年中,88家公司中有26家估值上升,47家估值下降,其中約15家公司將走向破產。
今年5月,軟銀發布的截至今年3月31日的2019財年財報:2019年的經營虧損達1.365萬億日元。這是軟銀15年來的首次虧損,也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嚴重虧損。
而罪魁禍首是旗下的願景基金。財報顯示,願景基金2019年錄得的經營虧損達1.87萬億日元(約175億美元),軟銀稱主要是由於投資的Uber、WeWork及其三家聯營公司公允價值大幅下滑。
這樣的成績難以讓背後的中東出資人滿意。外界開始擔憂,不知道孫正義投資版圖下一家倒下的企業是誰。
G. 軟銀賽富、軟銀集團、軟銀中國資本這三者是什麼關系感覺好亂啊
在最最開始,軟銀賽富和軟銀中國都是軟銀集團的子公司。
簡單介紹下軟內銀中容國和軟銀亞洲。軟銀中國成立於2000年,主要是軟銀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台戰略投資布局,而軟銀亞洲,也叫軟銀賽富,成立於2001年,是軟銀和美國思科一起出錢做的,主要用於投資亞洲的企業。
但是現在軟銀賽富已經不再屬於軟銀集團了。為什麼呢?因為軟銀賽富的幾個中國董事想要投資決策權,所以他們就在第二期資金募集的時候單飛出來了,軟銀集團的創始人孫正義也退出了賽富。
所以現在就是,軟銀集團是軟體銀行集團公司,軟銀中國是軟銀集團的親兒子幫爸爸做中國投資戰略布局,賽富曾經是軟銀集團的親兒子但是已經不認軟銀集團這個爸爸了,解除了父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