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24 07:24:21

⑴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有那些下屬的研究院(所)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回科技企業,前答身為1956年組建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成立,2001年7月正式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科工目前擁有7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職工10餘萬人,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近50%,先後有1599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擁有「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名。從集團公司走出的兩院院士有21位,現有8位。2008年,資產總額突破1000億元,主要經營業績指標進入中央企業A類行列。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現任總經理:許達哲

⑵ 中國航天科工一院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國航天科工一院旗下有:
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科工世紀衛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廣州航天海特系統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臨近空間飛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公司。

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測控中心和武器裝備測試與綜合保障技術中心、國防科技工業自動化測試技術研究應用中心。在國防測控技術有關預研項目研究開發領域取得了大量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主要承擔著國防軍工領域測控設備和維修保障信息化裝備的研發與生產任務;主要業務方向為測試維修保障設備、智能儀器、裝備保障信息化、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PHM以及智慧城市五大領域系統及產品的研發與生產。

北京航天科工世紀衛星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是專業從事衛星通信和衛星導航的現代高新技術企業。在衛星應用領域具有較強的系統集成能力和產品技術優勢,為各類用戶提供高品質的應急通信、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及完善的系統集成服務。目前主要產品包括:VSAT衛星通信網路產品、車載衛星天線系統、攜帶型衛星天線系統、衛星通信車、船載衛星通信平台、衛星導航終端及應用在武器系統上的特種衛星通信終端等。

中國航天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由「人民科學家」錢學森親自倡導,經國務院批准於1993年成立。公司在信息安全、信息技術服務、智能交通、節能減排等領域擁有一系列的成熟產品和解決方案。

廣州航天海特系統工程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是國內最早從事高速公路信息系統建設的企業之一,現為廣州市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承擔路橋隧機電系統、軌道交通機電系統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等產品的開發和建設,取得了行業所需的多項資質。先後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任務,在國內交通領域系統集成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在廣東省智能交通行業有較強的影響力。

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是中國GPS/北斗導航定位核心晶元技術和產品的開拓者和領先企業,是國內衛星導航領域唯一擁有射頻和基帶設計、研發、批產能力的企業。2014年,航天華迅將推出華迅四代導航定位晶元;40nm級集導航、通訊、藍牙、FM等功能集成,可用於手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類電子的新一代晶元;同時,航天華迅正在從事多個行業的北斗導航定位應用方案的策劃、制定、實施和運維。

北京臨近空間飛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以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臨近空間飛艇的研製、應用系統集成。公司經營范圍:臨近空間飛艇及其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研製、生產、服務和銷售。空間飛行器的總體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系統集成。航天材料、器件、設備、地面應用系統和電子設備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培訓及應用。

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2014年12月加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是一家專門從事空間信息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長期致力於多源遙感影像集成處理和地理信息綜合應用服務的技術研究,具備軟體開發、系統集成、數據加工和信息服務的綜合業務能力,是我國領先的空間信息技術服務的提供商。

⑶ 我想了解下航天科技集團與航天科工集團的具體區別,以及集團下屬各有什麼單位和機構

一、指代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2、航天科技集團:是在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


二、下屬機構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目前擁有6個研究院、1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職工13餘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先後有1599名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航天科技集團: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

三、發展不同

1、航天科工集團: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航天防務技術,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武器系統、飛航導彈武器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製生產體系。

2、航天科技集團:承擔著我國全部的運載火箭、應用衛星、載人飛船、空間站、深空探測飛行器等宇航產品及全部戰略導彈和部分戰術導彈等武器系統的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

⑷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國內A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航天長峰、中興通訊、航天信息、航天晨光、航天通信、航天科技、航天電器、
證券之星問股

⑸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如下:

西儀股份(股票代碼:002265)、長安汽車(股票代碼:000625)、利達光電(股票代碼:002189)、湖南天雁(股票代碼:600698)。

ST嘉陵(股票代碼:600877)、中原特鋼(股票代碼:002423)、東安動力(股票代碼:600178)、保變電氣(股票代碼:600550)、江鈴汽車(股票代碼:000550)。

兵裝集團概念一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5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集團公司現擁有6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培育出了「長安」「建設」等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知名品牌。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骨幹力量,目前已形成了末端防禦、輕武器、機動突擊、先進彈葯、信息光電、反恐處突等裝備體系。

裝備廣泛服務於我國陸、海、空、火箭軍及公安、武警等國家所有武裝力量,對我國國防和安全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汽車形成了以轎車、微車、客車、卡車、專用車為主的產品譜系。

在全國擁有10大生產基地,31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年產能超過300萬輛,正朝著世界一流車企邁進。輸變電產業瞄準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深化自主創新,由下屬企業保變電氣參與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以該項技術為支撐研製的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創造了電壓等級最高、單相容量最大等世界紀錄。在光電信息、醫葯健康、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多個「隱形冠軍」企業。

(5)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大力實施擴大開放戰略。與美國福特、日本鈴木、馬自達、雅馬哈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長安福特、長安鈴木、建設雅馬哈、北方易初等50多家合資企業。

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或營銷機構。根據黨的十六大關於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著眼於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需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將立足科學發展。

著力自主創新,以「保軍報國、強企富民」為使命,以「能力提升、整體跨越」為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六年兩步走翻兩番」戰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集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⑹ 航天科工集團有哪幾個子公司什麼航天通信啦...

集團公司擁有7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以及若干科研生產企業和專業研究所, 擁有6家上市公司, 15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
中國航天科工信息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防禦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飛航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動力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九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六一基地
湖南航天管理局
中國航天建築設計研究院
河南航天工業總公司
雲南航天工業總公司
中國航天物資中心
中國航天汽車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深圳集團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
南京電子設備研究所
北京航天測控技術開發公司
華迪計算機公司
航天科工磁電有限公司

⑺ 航天信息是航天科工一院的上市公司嗎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為核心技內術的IT行業高新技術國有容上市公司,於2000年11月1日成立,2003年7月11日在A股市場成功掛牌上市(SHA:600271)。公司總股本92340萬股,總市值近140億元人民幣,公司從業人員近1.4萬人。

⑻ 目前市值468億元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控股的股票是哪一家呢

根據你提供的信息,估計是航天信息,當前市值424億左右,航天科工控股的還有航天發展和航天晨光,不過和你說的市值相距甚遠。。。

⑼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介紹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9月第八機械工業部並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2001年7月更名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科工現由總部、5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11個公司制、股份制企業構成。控股6家上市公司。境內共有570餘戶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現有職工13.7萬餘人,擁有包括8名兩院院士、200餘名國家級科技英才在內的一大批知名專家和學者,且素質高、年紀輕的科技人員已成為企業創新人才隊伍的主體。擁有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以及專業門類配套齊全的科研生產體系。

⑽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是上市公司嗎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獨資企業,由中央直接管理。集團公司擁有7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以及若干科研生產企業和專業研究所,
擁有6家上市公司,
15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10萬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主要產品是航天防務,信息產品,裝備製造,建築與房地產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我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曾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和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現有從業人員12萬餘人,已培養形成了以重點學科帶頭人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經營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隊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30餘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培育形成了以「以國為重、以人為本、以質取信、以新圖強」為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航天特色的企業文化。
宇航系統
擁有「神舟」、「長征」等著名品牌,在一箭多星技術、衛星姿態控制技術等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主要產品
1.導彈武器系統
具備研製生產戰略導彈、戰術導彈等防務系統的能力,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了貢獻。
2.航天技術應用產業
積極運用航天技術,大力發展衛星應用、信息技術等領域,形成軍民融合的發展格局。
3.航天服務業
大力發展衛星運營服務、信息與軟體服務和房地產經營等業務,著力打造優質航天服務品牌。
總體來說後者好一些!
此答案僅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棗期貨和價格換算 瀏覽:651
紅棗期貨即將上市 瀏覽:878
愛建信託客服 瀏覽:508
基金外包服務市場 瀏覽:293
融資融券c 瀏覽:125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