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東權利和股權有什麼區別
股東資格又稱股東地位,是指各民事主體作為公司股東的一種身份和地位,具有股東資格,股東權利,是指在按公司法注冊的企業中,企業財產的一個或多個權益所有者擁有哪些權利和按什麼方式、程序來行使權利。
㈡ 公司股權與股份的區別有哪些
1,定義不同: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而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2、同樣是承擔責任,兩者的限定分別為出資額和股份。
《公司法》第三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在《公司法》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和第五章中,無任何「股權」字樣,即股份有限公司不存在「股權」一說。
3、股權和股份轉讓並不一樣。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不存在等額劃分問題。《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與轉讓股權不同,轉讓股份並不需要徵得股東會的同意。股權轉讓必須經其他股東同意,需要履行相應的程序。
對此,《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在實務操作中,也有有限責任公司在股東會上討論股東的股權轉讓事項。
(2)股東資格與股權擴展閱讀:
內資企業轉讓股權企業所得稅處理方法
1、企業在一般的股權買賣中,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餘公積金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2、企業進行清算或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為避免對稅後利潤重復征稅,在計算投資方的股權轉讓所得時,允許從轉讓收入中減除上述股息性質的所得。
3、企業清運算元公司的全部股權時,被清算企業應按過去已沖銷並調增應納稅所得的壞帳准備等各項資產減值准備的數額,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增加未分配利潤,轉讓人按享有的權益份額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
4、企業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並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企業所得稅。企業因收回、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
㈢ 股份和股權的區別。
1、定義不同。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2、轉讓。股份轉讓需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股份轉讓過程中涉及到稅費問題。股份轉讓過程中,轉讓方需要交納各種稅費。股權轉讓公司股東依法將自己的股份讓渡給他人,使他人成為公司股東的民事法律行為。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3、股份有以下三層含義:① 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② 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③ 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
股權即股東的權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綜合來講,股權就是指投資人由於向公民合夥和向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
4、主要分類。股份:按股東權力,可分為普通股、優先股和混合股。按票面形式,可分為記名股票和無記名股票,有面額股票和無面額股票。按持股主體,可分為國家股,單位(法人)股和個人股。
股權主要有以下兩種:① 自益權② 共益權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五條 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劃分為股份,每一股的金額相等。
公司的股份採取股票的形式。股票是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
來源於普法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