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A股市場還有哪些公司的股權結構也類似萬科這樣比較分散的
舉牌其實是一個偽概念吧
『貳』 萬科股權為什麼被收購了
多年來,萬科一直被嚴重低估,龐大的規模和良好的業績背後,是與之並不匹配的低股價。作為中國房企的龍頭,萬科現金流非常充裕,還有豐厚的可變賣家當,而買下這座「金山」卻出乎意料的便宜。萬科股權非常分散,且管理層持股很少,在「寶能系」露出獠牙之時,前十大股東合計股份持有權比例僅為22.72%。只要200億元人民幣就能在二級市場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這是萬科總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擔憂,如今被「寶能系」的實踐證明。在選擇創業平台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些,盡量選擇規模比較大一點的平台,比如像騰訊眾創空間這種,可信度會高一點。另一方面,面對門外的「野蠻人」,萬科管理層雖有所警覺,但並未有積極的防範。1994年,萬科曾陷入「君萬之爭」,那是萬科第一次面對「野蠻人」,最終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綻,避免了萬科被拆分的命運。如同君安的「意志繼承者」一般,「寶能系」20年後卷土重來,而萬科依然如20年前一樣不堪一擊,在「寶能系」並未出現違規的情況下,王石和監管層手中的牌比20年前還要更少。如今,猜測萬科未來命運如何還為時尚早,外界也拭目以待王石能否如20年前一般找到「白騎士」救場,然而,此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成為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引以為鑒的標志性事件。在上市圈錢的同時,也面臨著被「野蠻人」踢門而入的風險,而謝絕「野蠻人」,除了保證公司股權合理分配外,也要增加風險意識,使企業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叄』 萬科被收購會發生什麼,萬科為什麼會陷入股權爭奪
盡管被王石斥為「野蠻人」,不過「寶能系」顯然是有備而來,不僅在頻頻舉牌中顯示出了雄厚的資金儲備,而且迄今為止未有任何違規之處。對此,中國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18日稱,市場個體之間收購、被收購的行為屬於市場化行為,只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監管部門不會干涉。
騰訊眾創空間分析表示,多年來,萬科一直被嚴重低估,龐大的規模和良好的業績背後,是與之並不匹配的低股價。作為中國房企的龍頭,萬科現金流非常充裕,還有豐厚的可變賣家當,而買下這座「金山」卻出乎意料的便宜。萬科股權非常分散,且管理層持股很少,在「寶能系」露出獠牙之時,前十大股東合計股份持有權比例僅為22.72%。只要200億元人民幣就能在二級市場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這是萬科總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擔憂,如今被「寶能系」的實踐證明。
另一方面,面對門外的「野蠻人」,萬科管理層雖有所警覺,但並未有積極的防範。1994年,萬科曾陷入「君萬之爭」,那是萬科第一次面對「野蠻人」,最終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綻,避免了萬科被拆分的命運。如同君安的「意志繼承者」一般,「寶能系」20年後卷土重來,而萬科依然如20年前一樣不堪一擊,在「寶能系」並未出現違規的情況下,王石和監管層手中的牌比20年前還要更少。
『肆』 請大家談談,上市公司的股權過度分散有什麼不好
根據你的提問,經股網的專家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像萬科、慧球科技、梅雁吉祥等公司一直都存在著股權過度分散的問題,一度國家隊還成為梅雁吉祥的第一大股東。股權分散的好處是能夠充分行使法人治理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大股東欺負中小股東,問題是公司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外的事件,例如被舉牌。
按照成熟資本市場的看法,股權高度集中是不好的,分散相對會好一些。例如微軟公司比爾·蓋茨持股大約只有15%,很多國際大型企業也都沒有單一的控股股東,一般只有國有企業才會存在惟一的控股股東。但這種情況在A股市場則恰恰相反,大多數公司都有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只有較少數的企業實行分散的股權治理結構。
股權分散意味著股東大會真正成為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如果是有一個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股東大會也就是個象徵意義,只要不是大股東和上市公司之間開展關聯交易,大股東需要迴避表決,那麼大股東基本可以代替上市公司做主所有事情。這樣的治理結構,大股東可以用很高的價格去購買並不那麼值錢的資產,也可以把公司的優質資產廉價處理給其他公司;可以用很低的價格把增發新股賣給指定的投資者,同樣也可以強行通過高價增發或者配股的方案。
但是,A股投資者對於單一控股股東的弊端似乎已經習以為常,認為大股東損害一下小股東的利益沒什麼不對的。卻認為股權爭奪戰中雙方互相人身攻擊損害了投資者的權益。例如萬科事件,王石引入深圳地鐵重組萬科,究竟是對是錯,恐怕只有幾年之後才能知曉。但股權分散確實會引發上市公司經營上的不連續風險,假如王石和郁亮真的離開了萬科,那麼萬科的經營策略必然會出現調整。投資者注意到了這一點,卻忽視了萬科前任大股東華潤集團沒機會侵佔上市公司資產,沒機會把垃圾資產高價賣給上市公司,這種做法在其他有控股股東的上市公司中司空見慣。或許不是華潤不想,而是其他股東不答應,這正是股權分散的好處。
股權分散的另一優點就是財務數據相對真實可信。因為大股東持股不是那麼多,他沒有動機用自己的錢去給上市公司憑空虛增利潤,也沒辦法在其他股東無法察覺的情況下侵佔上市公司利潤,於是只能規規矩矩經營,要去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從上市公司獲得投資回報。可以這樣理解,有控股股東的公司容易給投資者驚喜,但也可能給股東挖坑;而股權分散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平穩運行,無喜無憂,哪個更好,投資者可以自己選擇。
歷史上有幾家所謂的三無概念股,即沒有國家股,沒有法人股,也沒有外資股。它們是延中實業、申華電工、飛樂音響(9.770, -0.01, -0.10%)、飛樂股份、愛使股份(12.160, 0.06, 0.50%)等,它們經歷了A股市場20多年,曾有過被舉牌、被收購的案例,也有成功的反收購案例,但它們的第一大股東持股一般都不超過15%。雖然至今它們並沒有迸發出特大黑馬,但它們中也沒有出現丑聞,這或許就是股權分散的利與弊。
以上就是經股網根據你的提問給出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經股網,助力企業成為行業寡頭。
『伍』 誰的萬科股權是分散好還是集中好
分散 股權作用很多 融資啊 激勵員工都是很不錯的
『陸』 王石為什麼要讓萬科股權那麼分散
他說他很自信,不要股權也能掌握好管好公司,也說害怕突然有錢會很危險,特別是在當年。多年來,萬科一直被嚴重低估,龐大的規模和良好的業績背後,是與之並不匹配的低股價。作為中國房企的龍頭,萬科現金流非常充裕,還有豐厚的可變賣家當,而買下這座「金山」卻出乎意料的便宜。萬科股權非常分散,且管理層持股很少,在「寶能系」露出獠牙之時,前十大股東合計股份持有權比例僅為22.72%。只要200億元人民幣就能在二級市場拿下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這是萬科總裁郁亮去年3月提出的擔憂,如今被「寶能系」的實踐證明。在選擇創業平台的時候,一定要謹慎一些,盡量選擇規模比較大一點的平台,比如像騰訊眾創空間這種,可信度會高一點。另一方面,面對門外的「野蠻人」,萬科管理層雖有所警覺,但並未有積極的防範。1994年,萬科曾陷入「君萬之爭」,那是萬科第一次面對「野蠻人」,最終王石找到了君安的破綻,避免了萬科被拆分的命運。如同君安的「意志繼承者」一般,「寶能系」20年後卷土重來,而萬科依然如20年前一樣不堪一擊,在「寶能系」並未出現違規的情況下,王石和監管層手中的牌比20年前還要更少。如今,猜測萬科未來命運如何還為時尚早,外界也拭目以待王石能否如20年前一般找到「白騎士」救場,然而,此事無論結果如何,都應成為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引以為鑒的標志性事件。在上市圈錢的同時,也面臨著被「野蠻人」踢門而入的風險,而謝絕「野蠻人」,除了保證公司股權合理分配外,也要增加風險意識,使企業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柒』 王石當年為什麼要放棄萬科股權
1984年,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辦了萬科的前身——「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經營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進口銷售業務。1988年,通過股份化改組,公司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進入房地產產業。
到1991年底,萬科的業務已經包括進出口、零售、房地產、投資、飲料、影視、廣告、印刷、電氣工程等各大類,用王石的話來說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以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1994年開始,萬科放棄多元化業務,退出與住宅無關的產業。同時,減少房地產產品品種,從多品種經營向住宅集中。
多年來專注於住宅的開發,讓萬科在該領域無人匹敵,在多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就連萬達也避其鋒芒,轉而在商業地產中樹立霸主地位。到去年底,萬科管理住宅社區843個,管理面積約2.1億平方米。
萬科的成功不僅在於做的早,專業,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立起了成功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和優秀的團隊,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現代企業制度是產權分化的產物。為了適應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和規模較大的現代產業的發展,分散的私人資本可以利用股份制這種形式,對權能完整的私人所有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化。
1988年進行股份制改革時,原計劃王石可以獲得4100萬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王石解釋過放棄的原因:一是他自信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突然變得有錢是件危險的事情。
「1995 年開始評選大陸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時更換名字,但我從來不在100 名的名單里。其中原因是:1988 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 萬資產做股份,40% 歸個人,60% 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我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一直到今天我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棄資產,第一,我覺得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選擇了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不用通過股權控制這個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國社會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錢,是很危險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講,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窮,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錢。在這個社會的這樣一個文化,大家認同上呢,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錢就不認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選一個。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選一頭,我就選擇了名。」
有分析認為,在當時,「投機倒把」、「長途返運」、「僱工剝削」等罪名還沒有正式取消。如果王石敢拿40%的股份,可能隨時會被舉報,被判刑。
這一選擇的確也成就了萬科,在一個更為分散和均衡的股權結構下,職業經理人幫助萬科穩步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造時,創始人團隊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股權,是為了避免公司成為少數創始成員乾綱獨斷的僵化組織。正因為如此,萬科建立了中國企業當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簡單的人際關系和最有效的糾錯機制,吸引著一批批優秀的理想主義者加入萬科。」
『捌』 萬科股份比立分配
萬科股權
姚氏兄弟姚振華、姚建輝旗下的前海人壽及一致行動人,寶能系持股比率擴大到22.45%,
華潤 持股份額增加到15.29%
安邦保險 持股5%
萬科合夥人,大約4.75%
『玖』 萬科股權之爭來龍去脈 寶能為什麼選中了萬科
寶能系盯上萬科這才是真實的資本市場,過去萬科股權一直都比較分散這是致命的死穴也暴露了萬科的狂傲以為沒人敢把手伸向自己。從市場的角度講寶能的行為沒有任何的問題只是萬科這個寶貝兒子被人給動了不知道哪個老子會不高興這就是中國社會體制的問題,王石拋出寶能的錢來路有問題我靠你去買包煙是不是還得證明這錢不是偷來的搶來的啊。王石向來以大佬自居說出這話有失水平,更可笑的是那個田什麼君的發帖支持王石請問你是哪位啊閑的沒事逛逛淘寶什麼的不懂別瞎攙和?我個人倒希望寶能贏也好給中國的資本市場好好的上一堂課。回到交易層面萬科定向增發對象多數是華潤股權爭奪跌得可能性小開盤後砸盤顯然寶能既然敢做大股東就做好了長期應戰的准備更何況你萬科砸寶能我就接我想華潤不會把手裡的籌碼給寶能的那不是成全了寶能嘛,外界解讀萬科在實施"毒丸計劃「我看這計劃未必能成這事最後更大的可能是上面的老子出來做和事老。我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中國的資本市場就是被管的太多了該轉型了該讓市場自己做主了,更何況寶能成為大股東未必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