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不斷改名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不斷改名

發布時間:2021-05-25 08:10:00

上市公司頻繁更名為哪般

人們常用「老字型大小」形容一家企業的歷史、聲譽、地位、影響、文化等。企業如果被冠以「老字型大小」,都會感到十分榮幸,會十分珍惜這一榮譽,並倍加努力把「老字型大小」越做越響。一般情況下,企業是不會輕易更名的,尤其是已經有了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企業,更不會隨便把企業名稱改了。然而近年來,資本市場更改名稱卻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

從多家變更名稱的上市公司的情況看,多數都是近年來新成立的公司,或者長期以來做得不好、名聲也不好且多次被處罰過的公司。但就算變更了名稱,如果換湯不換葯,又有多大的意義呢?假如企業經營者、投資者、實際控制人有決心把企業做好,又何必在乎名稱是否變更呢?把修改名稱當作企業「轉運」的目標,與撞大運沒有多大區別,只能說明企業沒有底氣,也沒有信心做好。

為規范上市公司變更名稱行為,上交所與深交所先後發布了《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和《變更公司名稱備忘錄》,今後上市公司變更名稱需要按照規范進行。需要防範的是,有些公司借進入某些領域或行業之名,要求變更企業名稱,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則從事與變更後的名稱沒有任何關聯的業務。對這樣的上市公司,應當在名稱變更方面給予更加嚴厲的監管,即便更名了,只要沒有按照變更時承諾的業務去發展,就應當勒令其把名字改回去,並以此來提醒廣大投資者,不要上這些公司的當,不要被這些公司變更名稱所蒙蔽。

來源:北京青年報

股市里公司更名是利好還是利空

即非利好也非利空,而是看公司的高層想要獲取更多資金的別有用心

更名有很多原因,比如【凱樂科技】主業是生產塑料產品的,比如茶品,杯具,板凳,奶瓶等。但是在後來因為2012年【白酒板塊】強勢,於是公司立刻像更名叫【黃山頂】並且企圖收購該酒的買斷產品後,在吸納更多的資金。

所以說,名字只不過是看公司怎麼用,把名字改叫白酒的,是因為白酒當時強勢吸納的資金最多。也等於做了一個無形的廣告宣傳

另外還有【熊貓煙花】本來是做煙花炮竹的,結果因為最近兩年【互聯網金融】概念強勢吸納資金比較多,於是他就想通過改名【熊貓金控】聲稱自己是做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於是一下子榮6元漲到現在的40多元(當然還會繼續漲,因為停牌要補漲的)

這里說明,大家改名,不是什麼利好,也不是什麼利空,而是公司高層管理希望在股市裡用最低的成本吸納最多的錢。

美國和歐洲日本等國家的融資成本為7%,非常便宜,

中國的融資成本是20%,幾乎是美國的三倍,比如你發1億股票,要付給證券公司7%的股息,然後要在付13%的錢給證監會,這樣一來,為了用更低的成本將自己股價推高,然後在高股價的時候賣出一部分股票套現,就能將為自己公司套現更多的錢。

有些公司根本不用更名或者什麼概念來套現或者推高股價,而是直接請操盤手一起互相高價買賣推高後然後自己在賣出。

❸ 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的名字中都有一個ST

st:是 特別處理 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包括虧損)或其他狀況異常,導致其股版票存在終權止上市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其投資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交易所對該公司股票交易實行特別處理。 特別處理分為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以下簡稱「退市風險警示」)和其他特別處理。 退市風險警示的處理措施包括: (1)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於其他股票; (2)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恢復上市首日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不受前項有關5%的限制。 其他特別處理的處理措施包括: (1)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於其他股票; (2)股票報價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採納哦

❹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任性更名的策略

進入7月份以來,有多達12家上市公司發布更名公告。其中,澳洋科技改名澳洋健康,貴糖股份更名粵桂股份,神州易橋變更為順利辦等。實際上,去年以來已經有超過200家公司變更簡稱。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更名似乎大有「蔚然」成風之感。

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上市公司任性的更名之風並沒有剎住。實際上,上市公司指望通過更名帶來「好運」,而非在產品、技術、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所以,監管層必須進一步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的更名行為,防止借更名進行炒作。廣大投資者也要擦亮眼睛,切不要讓名稱變更蒙蔽雙眼。

來源:新京報

❺ 上市公司改名後對原來擁有該上市公司股票的股民有什麼影響,股票會不會也自動改到最新的公司謝謝回答!

股票會自動改到最新的公司,拿近期改名的中國外運為例,換股比例為 1:3.8225,即外運發版展換股股權東所持有的每股外運發展股票可以換得 3.8225 股中國外運本次發行的 A 股股票。原來600270外運發展股東如果有異議也可以選擇現金,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有申報時間至上交所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並辦理審核手續,具體公司會有申報聯系方式和申報地點公告

❻ 為什麼借殼上市的股票都說是原來的公司吸收合並新(更名)的公司啊

借殼上市是指一家私人公司通過把資產注入一家市值較低的已上市公司(殼,Shell),得到該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權,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資產得以上市。通常該殼公司會被改名。
直白地說,借殼上市就是將上市的公司通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上市的ST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就可以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實現上市的目的。
與一般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優勢是能在證券市場上大規模籌集資金,以此促進公司規模的快速增長。因此,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已成為一種「稀有資源」,所謂「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必須對其進行資產重組,買殼上市和借殼上市就是更充分地利用上市資源的兩種資產重組形式。而借殼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團公司)通過將主要資產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來實現母公司的上市,借殼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強生集團的「母」借「子」殼。
借殼上市一般都涉及大宗的關聯交易,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這些關聯交易的信息皆需要根據有關的監管要求,充分、准確、及時地予以公開披露。

❼ 上市公司股票改名規則有哪些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①如果是它自己改自己的名字,那麼它原先是好股,現在改名版以後還是權好股;如果原先是壞股,那麼現在還是壞股。
②如果它原先經營不善,或者長期虧損,現在被另一家公司收購了,那麼無論收購它的公司有多麼強大,改名以後,一般來說,公司只能過上幾天好日子,最終還是回到虧損。
③如果它原先是好公司,現在被另一家公司收購了,而另一家公司自己經營自己的都不咋地,還收購別人,那麼,收購----改名以後,公司會走向虧損。
④如果它原先是個好公司,而現在收購它的公司是新成立的,或者剛成立1~3年的,或者3~10年的,那麼,無論收購它的那個公司多麼強大,收購----改名以後,可能走向虧損或者勉強維持。
⑤如果它原先好,現在又有一個比他更好的公司收購它,那麼收購----改名以後,公司會更好。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很多上市公司不斷改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年神秘資金 瀏覽:909
黃驊外匯 瀏覽:832
悟空理財體驗金什麼用 瀏覽:327
擇期外匯交易是 瀏覽:844
投資大連油虧損情況 瀏覽:532
尿素期貨有 瀏覽:585
資金佔用監管核查的專項說明 瀏覽:312
投資是藝術不是科學的區別 瀏覽:922
基金華夏2號凈值 瀏覽:873
2018年投資者信心 瀏覽:74
融資入股協議 瀏覽:166
馬雲健康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992
父母投資 瀏覽:708
五一後基金行情 瀏覽:474
證券投資方法 瀏覽:637
外匯穩嗎 瀏覽:631
股票趨勢圖怎麼畫 瀏覽:466
原油期貨現在是多少 瀏覽:15
銀行房產抵押貸款40萬還款5年 瀏覽:525
股指期貨交割是促使股指期貨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