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葯集團是上市公司,石葯集團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公司股票代碼為01093.HK。
石葯集團是我國醫葯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總資產200億元,員工18000人。在港上市公司(01093.HK)市值400億元港幣,是香港知名醫葯上市企業之一,也是香港恆生紅籌股指數成份股。
石葯集團擁有原料葯、成葯、創新葯、抗腫瘤葯、醫葯商業和大健康六大業務板塊,主要從事醫葯及相關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維生素、心腦血管、解熱鎮痛、消化系統用葯、抗腫瘤用葯和中成葯等七大系列近千個品種。
石葯集團有維生葯業、中諾葯業、歐意葯業、恩必普葯業、銀湖制葯等三十餘家下屬公司,分別位於冀、吉、晉、遼、魯、蘇和香港等地。其中設在香港的控股子公司——香港石葯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醫葯行業首家境外上市公司,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制葯上市公司之一,同時也是香港恆生紅籌股指數成份股之一,連續兩次被世界著名的《福布斯》雜志評為全球亞洲區營業額10億美元以下的100家優秀上市公司之一。
詳見石葯集團官網:石葯集團
http://www.cspc.com.cn/about_us.aspx
『貳』 中國制葯業的龍頭是哪一家公司
600771 形態上佳,強勢明顯,繼續持倉
『叄』 中國VC四大生產廠家
我國作為最大的VC生產國和出口國,目前的四大VC生產企業:東北制葯、華北制葯、石葯集團和江山制葯,產能合計8.2萬噸,約佔全球產量的68%。
希望能幫到你。
『肆』 石家莊大型國有企業有哪些
石家莊目前大型重點國有企業的有:
- 中國石化集團石家莊煉油廠
- 華北制葯集團公司
- 石家莊制葯集團
- 石家莊卷煙廠
- 華能石家莊分公司(上安電廠)
- 石家莊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常山紡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石家莊寶石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河北西柏坡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 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 石家莊神威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 石家莊東方熱電集團有限公司
- 河北省高營企業集團公司
- 河北威遠集團有限公司
- 石家莊雙聯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 石家莊印鈔廠
- 石家莊焦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河北冀雅電子有限公司
- 石家莊泵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石家莊三九啤酒有限責任公司
石家莊南風日化有限責任公司
- 石家莊實力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
中國南車集團石家莊車輛廠
- 河北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 石家莊久樂汽車安全設備有限公司
- 河北先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河北吉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
- 石家莊博深工具有限公司
具體情況你可以在石家莊或河北國資委網站查詢。
『伍』 河北佳領醫葯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北佳領醫葯有限公司是石葯集團旗下子公司,石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醫葯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石葯集團踏足互聯網領域,2013年9月26日取得互聯網葯品信息服務資格證,2014年4月8日取得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資格證,2014年12月石葯集團為了更好的開展互聯網業務,特成立石葯集團河北佳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後更名為石葯集團河北佳領醫葯有限公司),全面投入到電商領域。領醫葯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為:葯品批發零售;服裝鞋帽、日用百貨、化妝品、預包裝食品、特殊食品(保健品)、未經加工的初級農產品、計生用品、衛生用品、消毒用品批發、零售;一類、二類、醫療器械批發;塑料製品批發、技術研發及售後服務;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開發;健康知識咨詢(診療、治療除外);醫葯中間體、化工產品(危險化學品及易制毒化學品除外)的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制或禁止的除外);會議及展覽服務。
法定代表人:郭玉民
成立時間:2014-12-17
注冊資本:3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30101000401061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華星路6號辦公樓210室
『陸』 中國主要有哪些制葯設備出口。有哪些制葯設備公司出口制葯設備出口的龍頭企業是
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我國醫葯保健品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總額達到256.37億美元,同比增長23.52%。其中,出口額為138.02億美元,同比增長28.14%,增幅比2004年同期提高了2.65百分點;進口額為118.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54%,增幅比2004年同期下降5.54個百分點。
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仍是我國醫葯保健品主要的出口市場,2005年,三大市場所佔比重高達89.50%。我國醫葯保健品出口市場十大貿易夥伴所佔比重高達63.64%,其中對印度、韓國、荷蘭、比利時和西班牙出口增幅較快。
總體上看,2005年,我國醫葯保健品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大順差,出口增幅高於進口增幅9.60個百分點,累計順差額達19.67億美元。
■ 化學原料葯出口占過半份額
2005年,我國化學原料葯出口額達79.0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7.55%,占醫葯保健品類商品同期出口總額的57.26%。我國化學原料葯的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盟、美國、印度、日本和韓國。
■ 維生素C遭遇美國反壟斷起訴
我國的維生素C企業在去年年初遭遇了美國反壟斷起訴,這是美國企業第一次依據其國內反壟斷法指控中國企業的事件,是「兩反兩保」之外新的貿易救濟措施,維生素C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個遭遇國外反壟斷指控的商品。
從去年的醫葯出口貿易來看,維生素C出口價格持續下滑,2005年,維生素C累計出口數量為7.51萬噸,同比增長了11.95%,累計出口金額為2.7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1.59%,全年出口平均單價為3.6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了20.91%。月出口平均單價從1月份的3.96美元/公斤持續下滑至12月份的3.44美元/公斤,月平均下滑幅度達1.17%。
正是國內維生素C產業處於這樣的一種狀況,以至來自國外的反傾銷威脅悄然逼近。近兩年,國內生產企業紛紛擴產造成了當前維生素C供大於求的局面,出口價格已然逼近反傾銷警戒線。目前,維生素C國際市場產能近13萬噸左右,我國就佔了10.2萬噸,而全球維生素C的年消費量為11萬噸左右。
■ 撲熱息痛面臨印度的強勢競爭
2005年,我國的撲熱息痛累計出口數量為3.97萬噸,同比增長了21.05%,累計出口金額為1.2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8.40%,全年出口平均單價為3.27美元/公斤,同比增長了22.59%。
2005年,由於原材料漲價和人民幣升值,導致了撲熱息痛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壓縮了撲熱息痛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降低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生產撲熱息痛的原料——對氨基苯酚的價格也由2004年的每噸1.5萬元~1.6萬元人民幣漲到了2005年的每噸2萬元人民幣。
國內一些對氨基苯酚生產企業為了更快地回收資金,甚至以低於國內供貨的價格將產品大量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導致國內生產撲熱息痛的原料供貨緊張。
目前,我國撲熱息痛的出口價格已然與印度接近,印度利用其英語語言和注冊、技術優勢,迅速進入了國際高端市場,而且在撲熱息痛這一我國傳統優勢品種上正在快速崛起,我國撲熱息痛生產企業正面臨著來自印度的強勢競爭和國內產業鏈條出現斷裂的雙重壓力。
■ 青黴素工業鹽面臨印度反傾銷
2005年以來,由於原材料漲價和人民幣升值,青黴素工業鹽製造成本大幅上漲,製造成本漲幅大大超過青黴素工業鹽價格漲幅,生產企業基本沒有利潤甚至是虧損。2005年青黴素工業鹽(含衍生物)累計出口數量為1.27萬噸,同比增長了13.83%,累計出口金額為1.4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3.50%,全年出口平均單價為11.66美元/公斤,同比增長了8.49%。
印度是我國青黴素工業鹽出口不可替代的重要市場,占我國青黴素工業鹽出口總額的70%~75%,印度的半合成抗生素生產每年約需青黴素工業鹽12000噸左右,其中印度國內的青黴素工業鹽生產廠只能供應5000~6000噸,其餘6000~7000噸則需要從中國進口。在青黴素工業鹽對印度市場出口數量持續激增的刺激下,我國的生產企業也進入了無序惡性競爭狀態,造成了印度對我國青黴素工業鹽進行反傾銷調查立案,如果國內的生產企業一旦敗訴,我國青黴素工業鹽行業將遭到毀滅性打擊,以至整個青黴素工業鹽下游品種行業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害。
您想了解更多的話,可以去海外推廣第一博客上面去看看哦!那裡面有詳細的分析!
『柒』 國內哪個城市或地區的醫葯工業(制葯)比較發達
以下為2009年醫葯工業前100排名,可以此為依據分析地區的醫葯工業情況
排名企業名稱
1揚子江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揚子江葯業集團上海海尼葯業有限公司)
2哈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哈葯集團三精製葯有限公司)
3修正葯業集團
4石葯集團有限公司(包括:石葯集團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石家莊制葯集團歐意葯業有限公司,石葯銀湖制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天士力帝益葯業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現代中葯資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團有限公司
7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華北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華北制葯集團制劑有限公司)
8東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9太極集團有限公司(包括:太極集團重慶涪陵制葯廠有限公司 ,太極集團綿陽制葯有限公司,西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葯廠有限公司,太極集團重慶中葯二廠,太極集團四川太極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浙江東方制葯有限公司,太極集團四川天誠制葯有限公司)
10北京雙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雙鶴葯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輝雙鶴葯業有限公司,西安京西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山西晉新雙鶴葯業有限公司,北京雙鶴現代醫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1華潤三九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葯業有限公司)
12西安楊森制葯有限公司
13齊魯制葯有限公司(包括:齊魯制葯(海南)有限公司,齊魯天和惠世制葯有限公司,齊魯安替制葯有限公司)
14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維生素廠)
15珠海聯邦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倫制葯有限公司,江西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倫葯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制葯有限公司,山東科倫葯業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葯業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葯有限公司,遼寧民康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葯有限公司,黑龍江科倫葯品包裝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用包裝有限公司,吉林科倫康乃爾制葯有限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廣安分公司,四川科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仁壽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復星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慶葯友制葯有限公司,上海朝暉葯業有限公司,重慶凱林制葯有限公司,桂林南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
19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20輔仁葯業集團有限公司(包括:開封(制葯)集團有限公司,河南輔仁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輔仁懷慶堂制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葯有限公司)
21山東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輝瑞制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魯南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魯南貝特製葯有限公司,山東新時代葯業有限公司,魯南厚普制葯有限公司)
25賽諾菲安萬特(杭州)制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27麗珠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麗珠集團麗珠制葯廠,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珠合成制葯有限公司,上海麗珠制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福州福興醫葯有限公司,麗珠集團利民制葯廠,麗珠集團新北江制葯股份有限公司,麗珠集團珠海保稅區麗達葯業有限公司)
28山東新華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9杭州默沙東制葯有限公司
30北京諾華制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32華潤東阿阿膠有限公司
33浙江升華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聲葯業有限公司,南京先聲東元制葯有限公司,南京東捷葯業有限公司,江蘇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壽光富康制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葯(包括:石家莊四葯有限公司)
38山東魯抗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東魯抗醫葯集團賽特有限責任公司)
39江中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蘇濟川制葯有限公司
41山東羅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蘇康緣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括:江蘇康緣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星葯業有限責任公司,連雲港康貝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連雲港市和興堂中葯材飲片加工廠)
43秦皇島驪驊澱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廣州白雲山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天心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明興制葯有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百特僑光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45山東淄博山川醫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蘇正大天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莊以嶺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奧集團
50安徽豐原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葯業有限公司
52山東綠葉制葯有限公司
53廣州王老吉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漢人福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貝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東仙河葯業有限公司
57山東魯抗辰欣葯業有限公司
58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蘇奧賽康葯業有限公司
61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62天聖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龍江省珍寶島制葯有限公司
64江蘇蘇中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5華蘭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華東制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達葯業有限公司
69上海現代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現代哈森(商丘)葯業有限公司)
70悅康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團桂林三金生物葯業有限責任公司,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72寧夏啟元葯業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亞葯業有限公司
75江蘇恩華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龍江葵花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魯安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78菏澤睿鷹制葯集團有限公司
79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葯有限公司
80貴州益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灕江制葯有限公司,海南長安國際制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葯有限公司
82迪沙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3江蘇聯環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84江蘇亞邦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蘇亞邦愛普森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生緣葯業有限公司,江蘇亞邦強生葯業有限公司)
85橫店集團康裕葯業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寶葯業有限公司
87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
88山東天力葯業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鋒葯業有限公司
94咸陽步長制葯有限公司
95浙江華海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96遼寧諾康生物制葯有限責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葯有限公司
99山東新華醫械集團
100上海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為行業發展趨勢:
最近一年,國內醫葯行業頻現巨頭整合,上海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葯集團」)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實集團」)的醫葯板塊率先實現合並成立新上葯;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國葯集團」)繼去年合並中國生物技術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生集團」)之後於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組了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醫工院」)成立新國葯;就在這之前的10天,華潤集團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正式將北葯囊入懷中,成立新華潤。至此,隨著國內醫葯三大巨頭的兼並重組完成,2009年以來醫葯行業的並購交易金額達到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峰,醫葯市場的競爭格局明顯發生了改變,中國醫葯行業正式步入三國時代。新國葯、新華潤、新上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後的行業大佬們浮出水面,近期國家要求的在國內形成幾個醫葯領袖集團的設想已初步實現。
新國葯
中國醫葯行業內當仁不讓的老大仍是新國葯集團。4月12日,醫工院整體並入國葯集團,成為其全資子企業。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由127戶調整為126戶。醫工院整體並入對國葯意思重大。雖然國葯集團作為國內醫葯行業的絕對龍頭,但在其利潤構成中,80%來自於國葯控股代表的醫葯企業,即便重組的中生集團生物製品有持續高利潤貢獻,也始終難掩國葯在醫葯工業上的明顯短板。更迫切的問題在於,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葯穩踞華東,央企另一巨頭華潤集團一直從未停止收購的野心和腳步,在新醫改基層下沉的推動下,各地區域龍頭也並不甘示弱,紛紛結盟對抗。「內憂外患」之下,醫工院之於國葯,已經是必須拿下的一張王牌。
在中國醫葯研究領域,醫工院一直是一個驕傲的存在——作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醫葯行業科研院所,醫工院曾先後隸屬於中央企業工委、國務院國資委。滬深股市醫葯板塊中有30餘家上市公司以其輸出的科研成果作為主要產品,2010年目標營收15億元,主業是創新葯物的研發、葯品生產、銷售,研發力量全國首屈一指。盡管其年營業收入不足10億元,但它強大的科研力量,成為國葯集團的產業發動機和裂變器。醫工院下屬的兩家工業企業,現代制葯和上海現代葯物制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業績均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很難估價。
4月22日,中國醫葯集團與山西威奇達葯業(以下簡稱「威奇達」)在山西大同簽署協議,國葯集團正式開始對威奇達的重組工作。國葯集團承諾將通過股權收購和增資擴股的方式,對威奇達實現控股。這是國葯集團在醫葯工業領域展開自主並購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國葯實業化進程,同時並購威奇達之後,國葯肯定會在山西打開一個突破口,將其他業務引入這一區域。威奇達是國內醫用中間體7-ACA的主要生產商,該中間體的直接下游產品就是頭孢曲松鈉。中國是抗感染葯品使用大國,全國抗感染類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長,2009年全國抗感染類葯品的市場規模已超過400億元。頭孢曲松鈉一直是抗生素中銷售金額排名首位的葯物。2008年,中國葯學會曾對全國22家醫院進行統計,頭孢曲松鈉用葯金額達到2.6978億元,遠超其他葯品。石葯集團和福州抗生素集團是7-ACA的生產大戶,年產能為1600噸左右。威奇達列第三位,約1000噸,健康元等企業年產能都在800噸以下。在重組協議中,國葯集團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威奇達的產能,實現1200噸7-ACA和300噸克拉維酸的生產規模。並計劃到2015年,實現威奇達的銷售收入超過30億元。
作為國資委整合醫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醫工院與威奇達之前,國葯集團已經於2009年9月16日將中生集團收入囊中。中生集團攜獨家壟斷的疫苗業務和血液製品業務,化入國葯集團龐大金剛之身,對國葯具有絕對重要意思。中生集團彌補了國葯集團欠缺的血液和疫苗業務。此舉在醫改近萬億大工程之中,與國資委將國葯集團打造成貿科工一體化運營的大型醫葯集團的長期戰略不謀而合。中生集團成為國葯集團的第八個業務板塊——此前中生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疫苗和血製品生產供應商,主要從事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三類生物制劑的製造銷售,中國90%的計劃疫苗出自中生集團,其2008年收入49億元。
目前,按照國葯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的設想,2010年底前國葯集團銷售排名要擠進前40,進入中央提出的「30~50傢具有國際競爭力企業」中的前30位。2009年,國葯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50億元、實現利潤36.3億元,位列醫葯行業國內第一,在129家央企中,兩項指標分別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兩年,國葯對銷售收入的目標分別設定為800億和1000億元。國葯集團遠期目標是在2015年進入世界500強。而根據國葯集團的預測,屆時世界500強的入圍門檻,就銷售收入而言大約是1600億元左右。
新華潤
華潤醫葯集團是國資委「打造央企醫葯平台」的另一手牌。華潤在重組央企華源集團、三九集團醫葯資源的基礎上,成長為大型葯品製造和分銷企業。華潤醫葯年營業額逾270億元,旗下擁有北京醫葯、三九醫葯、華潤東阿阿膠等知名醫葯企業,直接或間接控股三九醫葯、東阿阿膠、雙鶴葯業、萬東醫療等多家上市公司。醫葯產業與消費品、電力、地產並列為華潤集團的一級利潤中心。華潤已經在醫葯板塊占據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場,區域布局相對成型。在醫改去年出台的葯物基本目錄利好下,在OTC和中葯制葯方面具有品牌優勢的三九醫葯,無疑又給華潤注入了新的活力。華潤和北葯已於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與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共同發展醫葯產業和微電子產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潤增持北葯股份可能鎖定在5%~10%之間。戰略協議的簽署,使華潤集團成功完成排名三進二的轉變。
此次華潤重組北葯意義重大。2006年12月,華潤20億元現金收購華源持有的北葯50%股份,成為北葯集團第一大股東後,華潤其實一直未介入北葯集團的經營管理,幾年來其進一步增持的願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確表態。同時,隨著國葯集團重組中生集團、醫工院宣布完成,華潤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葯,將被對手甩開。同時,國資委重新確定國葯集團為央企醫葯平台,華潤很有壓力,希望通過這次整合,旗下的華潤醫葯集團的醫葯資產與北葯集團合並,而華潤將很可能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華潤新醫葯集團的平台,重新獲得在央企醫葯界中的地位。重組北葯後,華潤控制的醫葯資產將包括北葯、華潤三九、東阿阿膠,涵蓋中葯、保健品、醫葯流通與醫療器械領域。不僅可以使華潤以北葯集團為基礎打造一個全新的華潤醫葯集團平台,還可以形成「上有北葯」、「下有三九」的醫葯格局,整體規模也超越新上葯而位居國內第二位。北葯2009年銷售收入269億元,在中國醫葯企業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葯,則華潤醫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億元,超過新上葯,在規模上排名國內第二位。
新上葯
新上葯集團雖然已經跌至行業第三,但謀求整合壯大實力的動作很早就開始了。2009年10月,上葯集團旗下上海醫葯通過吸收合並、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對上實集團和上葯集團的醫葯資產進行整合,一個新上葯浮出水面,成為上海國資旗下的醫葯產業資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葯又一口氣收購四家外地醫葯企業,與廣州中山醫葯有限公司、山東商聯生化葯業有限公司和常州亞邦葯業3家公司簽訂收購框架協議。
2009年,新上葯總資產從80億元躍升到223億元,銷售收入從230億元躍升到300億元,實現凈利潤8.8億元,成為當時僅次於國葯集團的國內第二大醫葯集團,而如今則已經被華潤甩在身後。雖然不屬於央企序列,但重組後的新上葯集團的醫葯商業銷售規模已穩居華東地區第一。上葯方面的規劃是,2012年收入達500億元,2013年過億的品種超過35個,2015年收入達到800億元
『捌』 石葯集團的董事長是誰
每一棵松樹的挺拔,都是長久力度和能量的積蓄,沖破岩石的阻滯,不間斷地汲取營養,一如石葯十年,風雨堅持,低調從容,鼎盛美麗
10年,石葯正在發生變化,由里到外,從輿論到人心。
華北平原,是中國最大最優良的玉米產地之一,而玉米又是生產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原料葯的基礎原料。坐落在華北平原的石葯集團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在二戰時期,就以源源不斷的抗生素,為維護人類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97年,河北省內四家醫葯龍頭企業強強聯合成立現在的石家莊制葯集團有限公司,石葯集團也是中國醫葯行業第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它的全稱叫做「中國制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制葯」。石葯集團經過10年的發展,從整體規模、出口創匯、技術實力、資本運營等各個方面都顯現出了良好的業績:石葯集團的銷售收入從成立之初的20億到現在的100多億,實現了一步一個台階的超常規發展,並連續多年被評為出口創匯大戶。
石葯集團憑借原料優勢和國家政策對河北省醫葯行業的支持,生產出影響中國整整十年的頭孢普葯。即使在抗生素葯品遭遇市場的質問之時,石葯集團生產出的頭孢普葯仍然能夠逆勢飄紅,以質量的先進性,管理的專業化和「用戶至上,義利共生」的經營理念取得了廣大醫護人員和患者的高度信任,成為國內頭孢普葯發展最快的企業,在醫葯市場的「寒冬」期,不斷開拓屬於自己的春天。
創新才能發展
時代的變遷源於產業的輝煌。雖然這一時代肇源於信息產業,但是石葯集團作為頭孢市場的領先企業也在生產、經營、管理中經營出屬於自己的特色。石葯的管理者也深信,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把事業做大做強,就得開創新的領域。
2002年7月,經石家莊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批准,香港中國制葯集團有限公司購買石家莊制葯集團中諾葯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石家莊制葯集團中諾葯業有限公司轉制為外資企業「中諾葯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經過5年的發展,中諾葯業不負眾望,為石葯集團打通了一條從原料到制劑的全新渠道,並將石葯頭孢粉針優勢做到了廣大的終端醫護人員心中,成為近年來頭孢制劑市場的領軍企業。
石葯集團中諾葯業一直堅持國內、國外兩個「輪子」一起轉,構建國際營銷網路,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在原料葯銷售及制劑產品的加工出口業務領域,加強產品注冊,強化服務,採取靈活多樣的營銷手段,已經同中國香港、德國、日本、西班牙、荷蘭、瑞士、丹麥、義大利、烏干達、奈及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醫葯企業和科研單位建立了穩定的經濟、技術、信息合作關系,其外貿制劑銷售額正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攀升。
石葯中諾的創新不光體現在渠道上的拓寬,近年來分科室、分車間一系列硬體設施的改善,更是為產品的質量升級提供了專業化保障,使得其頭孢類粉針產品的抽檢率連年名列行業前茅。此外,石葯集團中諾葯業一刻也沒有放鬆對內部人員創新的高要求,近千名銷售人員不斷通過培訓提高專業服務素質,分集團、銷售公司、辦事處的三級培訓體系每星期都有培訓新課題開展,分享行業內國際一流企業的成功經驗,針對性補缺補漏,在拓展銷售隊伍素質的同時保障每個區域的終端都能感受到抗生素粉針基地的專業服務。
今天,石葯集團的營銷創新之舉已經靠專業化發展在同行業中遙遙領先,取得優良的業績和聲名顯赫的一流品牌是石葯縱橫市場的重要砝碼。「做好葯,為中國」的企業理念,已在億萬消費者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普葯更需專業化
2006年發生的各種與抗生素有關的負面新聞接連不斷,給普葯頭孢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和震撼,為了維護市場的穩定,市場急需一批質量優異、使用安全的抗生素,這個角色又由誰來擔當呢?面對人們渴望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石葯集團專業化的頭孢普葯以其軟硬皆優的質量保證給在抗生素市場中彷徨的人們打了一支強心針。作為中國最專業的抗生素粉針生產基地,石葯中諾的普葯產品專業化之路走得艱難而堅定。
石葯集團蔡東晨董事長曾說過:「一個不重視產品質量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在今天的普葯市場,這句話顯得尤其重要。作為普葯粉針專業化生產基地,首先要保障產品鏈的全線貫通,石葯集團的頭孢類粉針中間體原料生產能力約佔全球25%的份額,優質原料全部自采。
完整的產品鏈是質量保障的首要前提。有了可靠的源頭保障,石葯集團生產的頭孢產品質量追求精益求精、盡善盡美。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軟體管理,各個環節全部符合GMP要求,是國內首批通過認證的企業之一。在目前這個信息社會里,很多醫葯小企業認為在GMP認證上的投資收益顯得很蒼白,但石葯中諾卻斥巨資不斷進行GMP的改造完善,因為一個建立了遠大發展戰略的企業,懂得專業化的認證不僅是為自己的將來尋求保證,也是對中國葯品生產尊嚴的捍衛。為此,部分國家領導人先後到石葯集團考察。
『玖』 石家莊前十位納稅企業
單位名稱
河北敬業集團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煉化分公司
石葯集團有限公司
華北制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辛集市澳森鋼鐵有限公司
河北白沙煙草有限責任公司
樂仁堂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天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河北懷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