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華為的FUCHSIA研發有哪些上市公司入股
華為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華為相關概念股一覽
華為是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典範, 追趕世界技術的領頭人。 華為2010年1852億元的營收約合280.6億美元, 已經逼近了愛立信的銷售額。 按增長趨勢, 2011年華為將成為全球電信設備老大。
因為重重原因, 華為至今還沒有上市。 但上市公司中不少是華為的供應商, 華為的客戶, 華為舊部創投。
先挖掘下華為的供應商:
002415 海康威視, 華為2010年采購(視頻監控設備OEM) 3634萬, 唯一的
設備級供應商;
002194 武漢凡谷 華為2010年采購1.9億(射頻器件)
002446盛路通信華為2010年采購2000~3500萬(無線天線和射頻器件)
300134大富科技、華為2010年采購6.06億(射頻器件)占營收的 60+%
002369卓翼科技華為2010年采購5.89億(網路通訊終端),占營收的 67+%
002281武漢光訊 華為2010年采購1.22億或0.91億(無源光模塊子系統)
000988 華工科技華為2010年采購1.88億 (有源光模塊)
二
卓翼科技(002369)在最新發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介紹,從目前智能家電產品的發展情況來看,公司的研發能力完全能夠滿足。目前,公司設計出產的智能家居相關產品有WIFI模塊和藍牙模塊,並與三星、格力等知名企業展開了良好的合作。
卓翼科技的主營業務是以ODM/EMS模式為國內外的品牌渠道商提供網路通訊類和消費電子類產品的合約製造服務。(2014年8月27日)
卓翼科技(002369)中標華為、中興通訊5.85億元4G產品。在LTE項目招標中所佔份額排名第一,合作的業務領域廣泛。涵蓋了DSL、PON、網關、智能路由器、數據卡、手機等;公司表示中標成果在14年下半年充分體現,迎來需求旺季,銷量有望進一步大幅增長。凈利利潤預增35%.。(2014年10月7日)
❷ 國內除了華為海思,還有哪些公司做ARM晶元的
聯發科,屬於台灣地區國內晶元最大的供應商;
❸ 是那些上市公司和華為會作
華為不是上市公司。
因為華為在創辦的初期,作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為了吸內引人才,任總大量稀釋容了自己的股份,這就是華為的全員持股。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所以華為能萬眾一心,蓬勃向上,企業的執行力特別強。如果華為上市,就會有成千上萬個千萬或億萬富翁,這些人發展的動力就不會很足。
❹ 華為旗下還有哪些公司
首先更正你的提問,名稱變更2017-03-29成都市華為賽門鐵克科技有限公司 變更為 華為數字技術(成都)有限公司
華為旗下的公司:
被投資企業名稱 法定代表人 注冊資本 注冊時間 投資時間 投資金額 股權比例
深圳市華為安捷信電氣有限公司 徐文偉 (人民幣)5000.0000萬元 2003-06-06 未公示 5000.0000 100%
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徐直軍 (人民幣)60000.0000萬元 2004-10-18 未公示 60000.0000 100%
杭州華為企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郭平 10000.000000萬 2008-07-11 未公示 10000.000000 100%
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胡厚昆 15000萬人民幣 2007-07-02 2007-07-02 15000 100%
東莞華為服務有限公司 徐文偉 20000萬元人民幣 2016-12-09 2017-06-30 20000 100%
深圳市華為技術軟體有限公司 孫亞芳 (人民幣)50000.0000萬元 2006-01-19 未公示 50000.0000 100%
深圳市華為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紀平 (人民幣)2000.0000萬元 1998-11-25 未公示 2000.0000 100%
北京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孫亞芳 30000萬元人民幣 2006-03-08 未公示 30000 100%
西安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徐文偉 30000萬 2008-02-01 未公示 30000 100%
深圳力捷科技有限公司 紀平 (人民幣)14375.0000萬元 1998-12-21 未公示 14375.0000 100%
杭州華為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郭平 3000.000000萬 2010-03-25 未公示 3000.000000 100%
華為機器有限公司 徐文偉 10000萬元人民幣 2007-09-12 2007-09-11 10000 100%
海思光電子有限公司 丁耘 23000萬元人民幣 2012-08-28 未公示 23000 100%
安徽華為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何俊秀 2000萬元 2000-02-14 2003-06-02 1874.76 93.74%
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孫亞芳 20000萬人民幣 2001-01-16 未公示 18000 90%
深圳市華為新技術有限公司 張燕燕 (人民幣)3096.0000萬元 1997-01-13 未公示 2786.0000 89.99%
山東華為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劉江峰 1000萬人民幣 1998-09-29 未公示 832.32 83.23%
浙江華為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傅建根 2000.000000萬元人民幣 1999-09-20 未公示 1420.000000 71%
上海華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周勁 500萬人民幣 1997-10-13 未公示 250 50%
貴州艾瑪特信息超市項目開發有限公司 鄭成渝 200 萬人民幣元 2006-01-26 2006-01-10 20 10%
天聞數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向江 32000 萬元 2010-02-04 未公示 2880 9%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 郭平 (人民幣)238254.5455萬元 2003-12-24 未公示 16800.0000 7.05%
上海宇夢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手島 俊一郎 800萬美元 2002-04-27 未公示 48 6%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新技術研發(上海)有限公司 邱慈雲(TZU-YIN CHIU) 9900萬美元 2014-10-28 未公示 0.00 0%
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 徐直軍 50000萬元人民幣 2005-09-07 未公示 0.00 0%
❺ 國內做晶元設計的公司有哪些
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目前來說,中國的IC晶元設計的公司,還不像因特爾、高通、蘋果、三星這樣有很大的名氣。
就拿平板/盒子晶元來說,國內的晶元設計公司中福州瑞芯微、珠海全志、珠海炬力、上海晶晨、上海盈方微在技術上和銷售量上國內算是都還不錯,在IC晶元業都算是第三梯隊的。
晶元設計:國內的十大晶元設計公司如下,按營收規模排序:華為海思/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電子/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中星微電子。
國內廠商僅有四家,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盛美半導體和Mattson。
(5)哪些上市公司為華為海思合作擴展閱讀:
晶元設計公司排名
中國前十強依次為華為海思、清華紫光展銳、中興微電子、華大半導體、智芯微電子、匯頂科技、士蘭微、大唐半導體、敦泰科技和中星微電子。
第一名:海思
海思在長時間內將是中國最大的晶元設計公司,大家用的華為手機裡面就有大量的海思處理器和海思基帶晶元,另外買的智能電視,安防系統也有海思的晶元,未來將隨著華為集團的增長而上升。世界第一名高通,2016年營收154億美元,是海思的3.5倍。
第二名:紫光展銳
展訊,銳迪科合並之後成立,目前是三星手機處理器和基帶晶元除自家產品之外的最大供應商,你買的三星手機,主要是中低端系列,裡面的晶元是紫光展銳的。
第三名:中興微電子
主要是自家的通信設備用的部分晶元,手機晶元也還是外購。
第四名:華大半導體
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CEC)整合旗下集成電路企業而組建的集團公司。在智能卡及安全晶元、智能卡應用、模擬電路、新型顯示等領域佔有較大的份額。目前華大半導體旗下已經有三個上市企業,包括A股上海貝嶺和港股公司中電控股、晶門科技。
第五名:智芯微電子
智芯微電子是國網信息產業集團全資子公司,涉及晶元感測、通信控制、用電節能三大業務方向,致力於成為以智能晶元為核心的高端產品、技術、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六名:匯頂科技
匯頂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該公司在指紋識別晶元設計領域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二,在全球范圍內僅次於給蘋果提供指紋識別晶元的AuthenTec。
第七名:士蘭微電子
LED照明驅動IC是其主要業務收入之一,還給家電企業提供變頻電機控制晶元。
第八名:大唐半導體
以智能終端晶元、智能安全晶元、汽車電子晶元為核心的產業布局。
第九名:敦泰科技
於2005年在美國成立,致力於人機界面解決方案的研發,為移動電子設備提供最具競爭力的電容屏觸控晶元、TFT LCD顯示驅動晶元、觸控顯示整合單晶元(支持內嵌式面板的IDC)、指紋識別晶元及壓力觸控晶元等。
第十名:中星微電子
佔領全球計算機圖像輸入晶元60%以上的市場份額。2005年,中星微電子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成功上市, 2016年初,中星微推出了全球首款集成了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的SVAC視頻編解碼SoC,使得智能分析結果可以與視頻數據同時編碼,形成結構化的視頻碼流。
該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攝像頭,開啟了安防監控智能化的新時代。
從事晶元設計業務的重點上市公司有:紫光國芯、匯頂科技、士蘭微(IDM)、大唐電信、兆易創新(存儲器)、全志科技、中穎電子(家電MCU、鋰電等)、北京君正、艾派克、富瀚微等。
以上晶元設計公司中,目前勢頭最好是的展訊跟RDA,華為海思的布局和前景最好,這三家算是國內技術、前景最好的。
中星微和炬力雖然也是第一批上市的,有些名氣,但下滑得比較厲害,前景一般。nufront算是新生勢力吧,離一線的技術和知名度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國民技術/君正之類布局太窄了。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芯
❻ 華為公司的合作夥伴有哪些
華為公司的合作夥伴有:
1、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科拓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停車領導品牌,致力於研發並提供多元全面的智慧停車場應用解決方案。擁有3萬㎡的現代化專業研發生產基地。科拓產品已經成功應用在全球50個國家的上萬個停車場。
2、航天新長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新長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於2017年03月15日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軟體開發;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計算機製造;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製造;電子測量儀器製造;導航、氣象及海洋專用儀器製造等。
3、上海大因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
上海大因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於2015年05月29日在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從事多媒體、電子、網路、計算機信息科技領域的技術開發等。
4、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是專業致力於研究物聯網關鍵技術之一射頻識別(RFID)產品的研發、製造、生產與銷售,並提供整體化RFID解決方案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最早從事RFID技術研發及生產的企業之一。
5、北京深思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深思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09月12日在海淀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軟體開發;銷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五金、交電;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等。
❼ 海思跟華為有什麼關系,是不是就是兩家公司
華為是海思的母公抄司,海思主要是作製作半導體的。海思公司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海思公司總部位於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國矽谷和瑞典設有設計分部。 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路、固定網路、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元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路監控晶元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元及解決方案、DVB晶元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元及解決方案。
❽ 海思股票代碼
截止2020年9月海思還未上市,因此沒有股票發售。
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於回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答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路、固定網路、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元及解決方案,在數字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路監控晶元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元及解決方案、DVB晶元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元及解決方案。
(8)哪些上市公司為華為海思合作擴展閱讀
海思半導體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漢,新加坡,韓國,日本,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辦事處和研究中心擁有7,000多名員工。經過20年的研究和開發,海思已經建立了強大的IC設計和驗證技術產品組合,開發了先進的EDA設計平台。
對於數據中心,海思半導體基於ARM架構開發了Kunpeng系列伺服器CPU處理器。昆鵬系列處理器具有出色的性能,吞吐量,集成度和能效,可廣泛應用於大數據,分布式存儲,ARM本機應用程序等場景,可滿足數據中心的各種計算要求。
❾ 華為手機配件供應商有上市公司嗎
華為手機配件供應商有上市公司。具體公司及其資料如下:
1、高通公司:美國上市公司,高通公司為華為提供核心CPU。高通公司為全球通訊技術研發的領先企業,目前已經向全球多家製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
2、恩智公司:恩智浦半導體是荷蘭著名高性能混合信號半導體電子企業,2006年從飛利浦公司分拆上市,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公司。恩智浦是華為的「十年金牌供應商」。
3、英特爾公司:美國上市公司,英特爾是華為的「十年金牌供應商」。英特爾和華為在2012年正式簽署解決方案合作協議,在ICT領域展開了深入的合作,從伺服器、存儲到數據中心產品和解決方案,從虛擬化技術、雲操作系統到雲應用,從技術合作、聯合實驗室到共同的市場領域拓展。
4、德州儀器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跨國公司,以開發、製造、銷售半導體和計算機技術聞名於世,主要從事創新型數字信號處理與模擬電路方面的研究、製造和銷售。於華為被評定為聯合創新獎。
5、松下公司:是日本的一個跨國性上市公司,為中國華為提供的眾多產品質量良好,被評定為優秀質量獎。
❿ 華為的合作商有幾家是上市公司,都是哪幾家
和華為合作的這種上市公司有太多了啊,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隊伍太多了,你像是英特爾了,包括谷歌,還有我們國內的這種紫光電子啊,還有生產屏幕的一些企業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