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能源電池電侍郎怎麼樣啊
我國鈷資源比較稀缺,國外的巨頭嘉能可產能佔全球的21%,洛陽鉬業佔到12%,兩家合計佔到33%,其餘的廠商都在5%以內。嘉能可計劃在年底前關閉 Mutanda 銅鈷礦,同時更新了2020年鈷產量指引,減產了24%!
A股主要有洛陽鉬業、華友鈷業、寒銳鈷業。
洛陽鉬業是龍頭,但市值較大,彈性不夠。最看好的是華友鈷業,目前公司鈷鹽(注意是鈷鹽,而不是鈷金屬)市佔率和銷量在國內佔35%,全球是18%,世界第一,規模是競爭對手寒銳的10倍。華友今年將新釋放出1萬噸的總產能,近年又准備向下游三元動力電池去延伸,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華友與動力電池的產業鏈的緊密度都是最高的,是電池上游鈷產業真正的龍頭。
中游四大電池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1.正極材料:杉杉股份
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核心,成本最高的部分,佔30%--40%。主要有長遠鋰科(母公司新三板的金瑞科技)、容網路技(科創板),當升科技,振華新材(新三板)、杉杉股份、廈門鎢業,這個行業沒有很明顯的龍頭,前五名都是10%+的市佔率。
值得注意,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准備向上游擴張,已規劃建設 10 萬噸正極產能,競爭格局會更加惡化。而且正極是技術變化最大的一個領域,磷酸鐵鋰、錳酸鋰到三元材料,殊不知未來會不會又出現新的技術路線,這對此領域的企業挑戰不小,若走錯技術路線,則萬劫不復,分分鍾被人彎道超車。
正極材料不確定性較大,潛在行業空間和彈性也沒有其他領域有優勢,不太推薦。
2.負極材料:杉杉股份
國內主要有貝特瑞(新三板)、杉杉股份、紫宸科技(母公司是上市公司璞泰來)、凱金(新三板),前三家的市場份額合計接近60%!人造石墨領域,杉杉和璞泰來位列前二,市場份額相近,均佔到人造石墨的22%左右,加起來大概50%。杉杉股份負極兼顧高中低端產品,主打中低端,璞泰來主要高端負極產品。
3.電解液:新宙邦
電解液是上一波產業風口中大牛股的集聚地,天賜材料、多氟多這些股票漲幅絲毫不弱於彈性最大的上游金屬材料。因為在當時電解液還有一個國產替代邏輯,而這個邏輯在接下來的隔膜裡面還在演繹。
此行業目前國內競爭格局比較清晰,天賜材料佔到27%,新宙邦18%,國泰12%,三家相加合計57%。從近三年情況來看,如果不考慮並購,集中度似乎很難再進一步提升,第一梯隊相對穩固,因此毛利率變動不會太大,此外這個行業技術變化相對穩定,這兩點共同決定了它相比正極材料更具投資價值。
4.隔膜:星源材質,恩捷股份
四大核心原材料,上述三個均已實現完全國產化,也就是能夠打破國外企業封鎖,產能自給自足。最後一個尚未完全國產化的就是鋰電池隔膜。隔膜其實就是一層用來隔離鋰電池正極和負極,防止短路的膜,既要能夠起到隔離的作用,又要對鋰離子有很好的通過性,這樣電池才能正常充放電。
在鋰電池總成本中隔膜只佔10%,看上去不大,但它的技術壁壘卻是最高。
中國第一家嘗試切入隔膜產品的是星源材質,通過和四川大學合作產學研,4年時間突破干法隔膜制備關鍵技術。08年出產了中國第一卷干法隔膜。關鍵技術被突破,企業進入加速發展期,星源材質拿到了大量國內企業的訂單,包括比亞迪、國軒高科,萬向等。
電池設備:先導智能
先導智能,與寧德時代一樣基本上已是寡頭壟斷,很多外資大廠包括松下,LG、三星都是拿它的單子,確定性比寧德時代還要強,上市以來短短幾年已漲10倍。鏟子股主要是先導智能和贏合科技。
分析角度
從競爭格局角度:
寧德時代=先導智能>金屬材料>隔膜>電解液>負極(CR3和電解液差不多)>正極
從業績彈性角度:
金屬材料>隔膜>正極>負極=電解液>電池>設備
2. 恩捷股份是做什麼的
恩捷股份主要是做包裝印刷產品、包裝製品。
提供多種包裝印刷產品、包裝製品及服務;鋰電池隔離膜、鋁塑膜、水處理膜等領域 。該公司主要產品為薄膜類產品、液體包裝盒、煙標、特種紙、鋁塑膜、水處理膜等。
3. 恩捷股份為什麼每天跌最新消息
按揭股份每一天都會有最新的消息在平台公布。
4. 股市2019公司業績半年大增長的61家
第一復、隨著年報、第一季制度報收官,市場的重點轉到半年報業績大幅增長方面;
第二、截至五月,滬深兩市合計有400多家公司披露了半年報業績預告,其中報喜(預增+續盈+扭虧+略增)公司有160多家,佔比約40%;
第三、開爾新材憑借86倍至93倍的凈利潤同比增幅,成為目前兩市上半年業績的「預增王」;
第四、科達利在一季報中透露,上半年預計實現盈利4469萬元至5585萬元,同比增100%至150%;
第五、江蘇神通,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樣大幅預增90%到130%;
第六、恩捷股份,公司預計上半年最多可實現凈利4.6億元,同比增幅上限達185%;
第七、大慶華科、寶莫股份、山東赫達、東方通信、世嘉股份等等業績均有大幅提升;
第八、具體統計表格請去東方財富網查詢,很容易;
第九、值得注意的是,業績增長要看是否主營業務增長,而不是一次性損益。
希望能幫助到你
5. 恩捷股份到底是中企還是美企幾個主要股東怎麼是美國籍
即使主要股東是美國籍。按照按照出資方來看的話,才能看出是中企還是外企。公司程序的時候還是中國人,但是後期換美國國籍的話不影響公司本身的一個性質。
6. 外資到底買了哪些股票
外資是非常聰明的資金,這些外資都是去布局一些A股市場的優質股票,最典型的就是A股市場的白馬股,外資在股票市場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度。
外資出現天量搶籌碼,買入金額最多的股票是比如有以下股票,具體名單如下:貴州茅台、東方雨虹、北方稀土、陽關電源、隆基股份等,這以上五隻個股是在過去5月份,被外資金買入最大金額的股票名單。
總之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要去關心外資在哪裡,外資買了什麼股票,這些都是沒用的,他們是神出鬼沒的,等散戶都已經知道他們進來了,也許他們就開始出貨了,根本沒有必要去跟外資炒股,不然虧得一塌糊塗。
其實A股市場很多外資都是帶馬甲的,也就是從內陸資金兜一彎就是成了外資。不然這些外資又怎麼可能會非常精準的操作,每次都能精準的逃頂,同時每次也能精準的抄底,難道外資真能神不知鬼不覺嗎?其實不然,這些外資當中很多是內陸資金,才會對咱們A股有深入了解。
風險提示:以上個股僅回答問題所用,不構成個股買賣建議,自行買賣盈虧自負。
7. 千億鋰電池隔膜龍頭跌停,到底發生了什麼
蔚來率先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這讓不少液態電池隔膜的企業股價遭受到了跌停。主要的沖擊原因就是,蔚來召開了最新的新品發布會,發布會上,蔚來董事長李斌表示,其公司的第一款轎車ET7將採用固態電池,這也將成為首次量產,並且大規模使用的固態電池汽車了。而由於固態電池使用的是固態電解質,不想液態電池需要隔膜,所以該消息一出,鋰電池的隔膜廠商股價就出現了暴跌,連龍頭股恩捷股份都遭遇了跌停,其他中小型廠商的股價更是一言難盡,市場似乎對這次固態電池的使用尤其敏感。
其實前一段時間,就有知名私募經濟投資者表示,現在新能源和鋰電池已經不是投資的最佳機會了,現在的價格性價比太低了,雖然這些行業長期來看,前景較好,但短期來看,其泡沫化太嚴重,不排除出現大回調的可能。市場對一些新能源題材的股票炒作得太過了,現在投機者太多,可能一個負面消息,就會一鬨而散,股價就會開始大跌了。
8. 儲能行業龍頭股票都有哪些
你所說的儲能行業大概就是動力電池行業,這個行業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確實是個高內速發展的行業,但也是個高燒容的行業:首先就是鋰,自從汽車開始用鋰電池以後,鋰價格飛漲,漲了好幾倍,但隨著世界各地的產能急劇膨脹,鋰的價格大幅下跌,中國的鋰生產公司的成本都偏高,並不具備核心投資價值;其次是生產陰極和陽極的公司,這兩種的產能上升很快,當然毛利率也在不斷下降,各個公司的開工率也普遍不高,從側面證明了生產陽極陰極的公司並不是儲能行業的龍頭;再次就是生產隔膜的公司,隔膜生產的方法分干法和濕法,干法是物理作用的生產方式,濕法是化學吸附產生隔膜更薄更均勻
很明顯濕法薄膜難度更大,需要更多的技術實力,那麼誰是生產濕法隔膜的上市公司呢,我國目前有兩家,分別是星源材質和恩捷股份;最後就是電池生產公司,就是訂單接到手軟的德賽西威
9. 機構重倉股票是估值過高,還是物有所值
機構資金抱團,行業龍頭業績與估值齊飛,讓「資金抱團」成為年股市開盤以來最為熱門的話題。
格雷資產也表示,元旦之前就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電池的龍頭股票清空了。神農投資總經理陳宇則在朋友圈「怒懟」:「光伏、新能源、智能車都是產業突圍的新方向,不把錢投給它們投給誰?」
「物有所值」
機構重倉股票估值是否過高?第一財經梳理發現,2020年三季度末持倉機構數量排名前30的股票中,截至2020年末平均每股收益為4.34元;機構預測這些股票2021年平均每股收益為5.69元,看好機構重倉股票業績2021年繼續向上增長。
截至2020年末,機構重倉前30股票平均市盈率為68.35倍;機構預測這些股票2021年平均市盈率為45.47倍。
仍有隱患
與過往的機構抱團相比,此次又有何不同?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對第一財經稱,抱團股最大的風險在於一旦出現業績變臉或者行業政策等方面出現任何風吹草動,很容易引發機構集體出逃,帶來股價崩塌的風險。另外抱團股也比較容易產生泡沫,而泡沫最終一定會破滅,破滅就會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