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哪裡查看上市公司的營業情況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每一季度都會發布公告。還有其臨時公告,可以看到其最近投資項目,但是不能實時的查看他們的經營情況,一般最慢滯後三個月。假賬也有假賬的好處,最起碼當時會漲一段,賺了錢抓緊跑就是。財務報表選股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包括裡面真真假假的東西,都要考慮進去,為我所用。而不是像義和團一樣閉著眼,大喊自己天下無敵,在絕對實力面前,那隻能淪為炮灰。
B. 什麼是「上市公司退市」
一:主動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回》,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答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二:被動性退市
是指上市公司連續3年經營不善、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股票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等原因。
C. 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了,不出來會有什麼影響或後果
企業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四種情形 :
一、企業未在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信息;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二、企業未按照工商部門責令的期限公示有關企業信息;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三、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四、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根據工商總局制定的《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企業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程序:
1.未按規定報送年度報告的企業,可在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並公示後,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2.未按規定履行即時信息公示義務的企業,應先履行其信息公示義務,再向工商部門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3.企業依法辦理住所或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或者提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可以重新取得聯系,可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如果被列為經營異常名錄,對企業的名譽可是不小的損失,至少在以下幾方面可以體現出來:
後果一 : 載入經營異常名錄記錄將伴隨「終生」。只要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就要向社會進行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即使恢復移出了經營異常名錄,曾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痕跡仍將伴隨「終生」。
後果二 : 政府部門實施信用聯合懲戒。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在申請辦理各類登記備案事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和資質審核、從業任職資格等有關事項時,行政管理部門將予以審慎審查。同時,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各級政府部門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後果三 : 日常經營活動受限。目前,經營異常名錄信息已被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貸款、擔保、保險等商事活動的參考依據。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金融機構可能因此而不受理其銀行開戶、貸款等業務。
後果四:信用受疑交易相對方拒合作。市場交易相對方在選擇交易對象時,也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商事主體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甚至取消與其進行的合作。
後果五:載入滿三年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按照法律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仍未履行信息公示義務的企業,將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並通過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是經營異常名錄狀態持續的結果,是更嚴重的失信行為,將受到全社會更為嚴厲的懲戒。
後果六:企業負責人任職將受限。根據法律規定,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管的相關信息將納入信用監管體系,任職資格相關事項受到限制,三年內不得擔任其他商事主體的董事、監事及包括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等在內的高級管理人員。
所以請創業者們務必要重視公司後期的維護,別等到嚴重到挽回不了的時候才後悔哦,請珍惜自己的創業勞動成果。
D.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就是從股東權益里扣除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的損失或收益以後的凈利潤。
由於有些上市公司的規模較大,在成立的子公司中有一些是與別人聯營或合營的公司,並非都是全資擁有的,由於是絕對的控股,在財報中是合並報表的,但子公司所產生的凈利潤不是全部歸上市公司股東擁有的。
這就是告訴投資者,這個利潤是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聯營或合營公司所產生的利潤中不屬於上市公司的部份已減出來了。
非經常性損益包括以下項目:
1、處置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產生的損益;
2、越權審批或無正式批准文件的稅收返還、減免;
3、各種形式的政府補貼;
4、計入當期損益的對非金融企業收取的資金佔用費;
5、短期投資損益,但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設立的有經營資格的金融機構獲得的短期投資損益除外;
6、委託投資損益;
7、扣除公司日常根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計提的資產減值准備後的其他各項營業外收入、支出;
8、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災害而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准備;
9、以前年度已經計提各項減值准備的轉回;
10、交易價格顯失公允的交易產生的超過公允價值部分的損益;
11、比較財務報表中會計政策變更對以前期間凈利潤的追溯調整數;
12、中國證監會認定的符合定義規定的其他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E. 個體營業執照顯示非正常營業是否列入黑名單了.
非正常 一般是稅務的黑名單 執照的黑名單就顯示吊銷了
F. 為什麼公司查詢顯示注銷了 稅務局說公司非正常營業
查詢注銷,是不是工商注銷了,而稅務登記沒有注銷。是不是你沒有去注銷稅務登記,如果稅務登記長期未申報,會被確定為非正常戶的。
可以去稅務機關具體咨詢一下。
G. 求問如何對非正常經營進行監管
煙草在線專稿 作為一名基層的市場管理員,筆者在日常的走訪與檢查過程中,總能發現一些長期處於關門狀態、店面轉作他用的非正常經營零售客戶,這一類零售客戶的最大的特點就是,他們實際已停歇業或異地經營但卻始終堅稱自己有正常營業。從專賣內管角度來看,這類零售客戶都是轄區潛在的卷煙外流風險點,也是我們日常管理中應重點關注的對象。因為他們在實際停歇業後仍想利用訂購卷煙賺取利潤,而他們在接收卷煙往往容易將卷煙轉手賣給上門非法收購的人員,更有甚到在接取卷煙後就將卷煙整包的轉手賣向非法收購的人員,這也極易造成轄區卷煙外流而被其他單位查獲。如何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監管呢?筆者認為可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多渠道獲取異常信息。首先,市場管理員在日常的走訪或檢查活動中,可通過實地觀察、側面了解,獲取零售客戶非正常經營的相關信息;其次,市場管理員可充分利用三員聯動市場信息反饋機制,及時從客戶經理、送貨員等處獲取他們在日常的下鄉維護、卷煙配送過程發現的零售客戶疑似非正常經營的相關信息;此外,市場管理員從查獲的真煙案件入手,對涉案卷煙噴碼進行分析倒查,查找出存在非正常經營嫌疑的零售客戶。 二是多方式展開異常核查。在日常的監管中,市場管理員可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相關核查,例如實地核查、電話核查、針對性檢查的方式了解相關信息。在電話核查時,有些非正常經營零售客戶也會承認自己已實際停歇業確已不再從事卷煙經營活動。而有些零售客戶則堅稱自己是有正常營業的,之所在造成長期關門是因為生意不好經常性關門,而他們所謂的經營時間湊巧都與我們開展的走訪與檢查時間錯開了,往往都在中午、下午的下班高峰期或晚上進行。對這一類堅稱正常營業的零售客戶,專賣管理部門可在日常的監管中可適當調整,可安排一些有針對性錯時的檢查或走訪,從而破除他們所謂的正常經營。其次,市場管理員可通過實地核查的方式,對零售客戶的經營場所的實際情況進行拍照取證,盡可能的獲取零售客戶未開展卷煙經營活動的證據,例如:經營場所內無卷煙經營的必備設施,到異常經營零售客戶的現經營地址拍攝取證。最後,市場管理員可從零售客戶的周邊商鋪、零售客戶或周圍群眾入手,從側面了解零售客戶相關經營活動情況,從而掌握零售客戶非正常經營的真實材料,例如:零售客戶有無開門營業、有多久沒開門營業、異地經營的現址在哪。 三是及時跟進處置措施。市場管理員可利用掌握的資料,及時對零售客戶進行相關處置。
H. 企業被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是不是必須先移出異常經營名錄 再去年檢 要交多少罰金
根據你這種想要解除企業異常名錄分為2種情況:
情況一:如果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異議,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異議。對異議決定,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出行政訴訟。
情況二:如沒有異議,則盡快按照工商行政部門要求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並公示、履行有關企業信息公示義務、更正其公示的有關信息等。在對信息進行補報或更正後,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一、什麼情況下企業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1、企業未在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信息
2、企業未按照工商部門責令的期限公示有關企業信息
3、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4、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企業
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將面臨哪些後果呢?
後果一:只要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就要向社會進行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無論是工商局網站還是第三方查詢網站,都可以查到,嚴重影響企業形象。
後果二:政府部門實施信用聯合懲戒。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在申請辦理各類登記備案事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和資質審核、從業任職資格等有關事項時,行政管理部門將予以審慎審查。同時,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各級政府部門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後果三:日常經營活動受限。
目前,經營異常名錄信息已被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貸款、擔保、保險等商事活動的參考依據。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金融機構可能因此而不受理其銀行開戶、貸款等業務。
後果四:信用受疑交易相對方拒合作。
市場交易相對方在選擇交易對象時,也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商事主體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甚至取消與其進行的合作。
後果五:載入滿三年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
按照法律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仍未履行信息公示義務的企業,將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並通過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是經營異常名錄狀態持續的結果,是更嚴重的失信行為,將受到全社會更為嚴厲的懲戒。
後果六:企業負責人任職將受限。
根據法律規定,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管的相關信息將納入信用監管體系,任職資格相關事項受到限制,三年內不得擔任其他商事主體的董事、監事及包括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等在內的高級管理人員。
所以在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