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宋志平的人物履歷
1995年,獲武漢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2年,獲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工程博士學位;
1979年9月,大學畢業分配到京新型建築材料總廠工作,歷任技術員、處長、副廠長等職務;
1993年1月,任京新型建築材料總廠廠長;
1995年9月,任中國新型建築材料公司副總經理兼任廠長;
1996年3月,總廠改制後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總經理;
1997年6月,兼任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8年,任中國新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
2002年,任中國新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總經理,同時擔任中國建材工業協會副會長、首都企業傢俱樂部常務副理事長兼主任、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生導師。
2009年5月-2014年4月任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董事長 。
2014年4月15日,在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幹部大會上,國資委副主任金陽代表國資委宣布,宋志平在國葯集團的任期屆滿,國資委副秘書長郭建新任國葯集團董事長、黨委副書記。
現任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宋志平是黨的十五大代表。
『貳』 央企有行政級別嗎
中央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託中組部、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協會)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中央企業,為「中央管理企業」的簡稱,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支配地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特別指出,在我國除了廣義和狹義定義的中央企業外,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這些中央企業歸國務院直屬管理,屬於正部級。
『叄』 央企行政級別怎麼算
央企行政級別劃分如下:
國務院直屬央企是正部級。
國資委管轄央企屬於於副部級。
國資委管轄的國企為廳局級(非央企,省級政府企業)。
國資委監管的53家央企(中石化、中國銀行、中石油等)為副部級單位;但是董事長不屬於國資委管轄,屬於中組部管轄,享有正部級待遇。
『肆』 中國一重是什麼級別
國企分兩種,央企和地方國企。中央企業全稱為「中央管理企業」。判斷一個單位對應的行政級別,最簡單的方法是看一把手的任命權。一把手由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部委任命的,就是央企;由地方黨委、國資委任命的,就是地方國企。
公務員,教師 ,國企單位是一般人眼裡的鐵飯碗工作。體制內的崗位既穩定又體面,因而每年都吸引大批畢業生投身這些領域。公務員考試也是一年比一年火爆,國企招人也面臨激烈競爭。國企職工其實也算半個公務員,相關領導也有對應的行政級別。也有一些國企大領導轉崗到公務員系統任職副省長,市長之類的。
一般認為,中央企業主要特徵有三:
經過多年持續重組整合,目前中央企業有134戶(截至2017年4月)。
根據產權屬性和管控主體,可以將央企大體分為三類:實業類中央企業,金融類中央企業,其他部門管理的中央企業。
實業類中央企業
主要是102家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也就是一般意義上大家所指的中央企業。
國資委央企名錄 ▼
前51戶:
1.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2018年1月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合並而來)
2.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3.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4.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5.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10月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合並而來)
6.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8.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9.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
10.中國融通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3月新列入)
1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2.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3.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14.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12月新成立)
15.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16.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7.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18.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19.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20.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1.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22.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8月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合並而來)
23.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24.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6.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27.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8.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29.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
30.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31.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2.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33.鞍鋼集團有限公司
34.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35.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36.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37.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8.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39.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
40.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
41.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2.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
43.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44.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12月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改制而來)
45.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46.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7.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48.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49.中國旅遊集團公司[香港中旅(集團)有限公司]
50.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贏在職場:從白領到金領的36個秘訣 (英)羅森,(英)洛馬
京東
¥ 51.60
去購買
後47戶:
51.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5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53.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54.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55.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6.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57.中國中鋼集團有限公司
58.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59.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60.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1.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62.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63.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
64.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12月由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更名而來)
65.礦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12月由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更名而來)
66.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67.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68.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69.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
70.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71.中國鐵路建築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11月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合並而來)
72.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73.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74.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7月由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和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合並而來)
75.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76.中國林業集團有限公司
77.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78.中國保利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8月吸收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和中國工藝(集團)公司;2019年7月合並吸收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79.中國建築科技有限公司
80.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80.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81.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82.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
83.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84.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85.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86.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7.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8.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89.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90.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91.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
92.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
93.南光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12月新入)
94.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95.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
96.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97.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6月列入)
其中: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6月除名)
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2017年6月除名)
電子書
商務職場英語口語 900 句
作者 金利
會員專享¥ 19.99
去查看
其中,前50戶中央企業的董事長、黨委(黨組)書記、總經理的人選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決定,這與一般副部長級幹部的任免許可權相同,因此被認為相當於副部級幹部。
所以,前50戶在媒體報道中被稱為中管企業,但是在中央發文中,一般稱為部分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但由於其任職年齡可以到63歲,又與一般副部級幹部略有區別,僅僅比正部級65歲任職年齡差2歲。
50戶的副職領導,以及非50戶的正職、副職領導均由國資委黨委研究決定,前者歸口在國資委企干一局,後者歸口在企干二局。
非50戶央企的法定代表人(多數是董事長)須報國務院黨組任前備案同意。
一般認為,50戶副職出任47戶正職可以理解為提拔。比如當年神華副總經理王安轉任非中煤總經理,中石化副總經理許開程任南光集團董事長,中船工業總會計師周明春任中國航油董事長等等。
兩類副職之間,一般也是50戶副職高於47戶副職。
金融類中央企業
主要為由財政部(或委託匯金公司)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金融、保險、證券類企業,計27戶。
中管金融企業 ▼
前15戶:
1.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 國家開發銀行
3. 中國進出口銀行
4.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5.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9.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11. 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
12.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3.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
14.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非15戶(2021年2月改為11家,具體如下):
16.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7.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8.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21. 中國農業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2.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23.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24.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25. 中國政企合作投資緊急股份有限公司
26.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書
拼的就是領導力:職場精英必須修煉的八種領導能力
作者 王維
會員專享¥ 15.60
去查看
其中,前15戶企業正職、副職中央管理。其中,中投公司所屬的中央匯金公司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則由國務院任命,對國務院負責。
後12戶企業正副職由國務院對口的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等事業單位黨委管理。
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主要為5戶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
其他部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
1.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
2. 中國鐵路總公司
3. 中國煙草總公司
4.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
5.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
前4戶正職、副職均由中組部任命,最後一戶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正職、副職由文化部黨組任命。其中,曾任鐵道部長的鐵總公司董事長盛光祖的級別明確為正部級。
央企級別怎麼看?
由於央企的行政級別並不明確,所以看文件、人才錄用、幹部交流任職等政治方面的待遇,可以作為央企級別的一個參照物。
看文件待遇
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上,51+15+4戶央企可以享受單獨行文。
人才錄用、調干政策
134戶企業均在在人社部單列,人社部賦予其在人才錄用、調乾等方面的獨立許可權。特別是在調乾和人才引進上,使得中央企業具有部委一般的獨立許可權。
比如在調乾和落戶上,人社部「綠色通道」的范圍為「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正副職以上領導人員、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實際上給其中層為局級領導才有的待遇。也就是說,這類人調進北京後,可直接落戶;
計劃內選調人員的范圍是「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應選調擔任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人員.....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中層以上….」實際上又為其總部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賦予了處級待遇。
幹部交流任職
張慶偉、袁家軍、譚作鈞、馬興瑞、張國清……現今政壇,不少令人矚目的明星皆由央企出身。
2009年12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第四十九條明確:完善中央企業領導人員交流制度。對需要重點培養和因工作需要、按照規定需要迴避以及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應當予以交流。交流可以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企業與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之間進行。
2014年1月,新一屆領導人上台後,修訂了《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首次提出「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原則」,並位居「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原則」之前,可見中央拓寬用人視野的決心和力度。
51+19戶正職與黨政系列副部長級交流互動頻頻,例子很多。甚至有的是與正部長級相互交流,比如正部級別的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玉普出任中石化董事長。
電子書
用圖表講故事:提升你的職場說服力
作者 何嘉文
會員專享¥ 9.99
去查看
對 於其他央企負責人,我們主要看國資委監管企業的運作。一是國資委正廳局長去非51戶任正職包括國資委副秘書長郭建新任國葯集團董事長,這是少數。二是國資 委或其他部委正廳長去51戶任副職,這是多多數;三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廳局長去非51戶任副職,比如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作為中管正廳,國資委巡視辦原 主任李春德,先後到非51戶中國鐵建任紀委書記,副職,這是少數;四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副廳局長去非51戶任副職,這是多數。
此外,當年還出現過正部長級幹部包敘定到非51戶的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任總經理、黨組書記,這更是少數。
由此可見,非51戶央企負責人政治上應該是略高於廳局長的。因為若是相同級別,應該雙向交流。但國資委成立以來,從未出現央企負責人轉任廳局長的例子,倒是有央企中層去作廳局長的。
51戶央企中,不少家的內部設置行政色彩還是體現得比較明顯的。比如二級部門為部,三級部門為處、室。負責綜合事務的機構一般名為辦公廳。按照內部人士的說法,二級部門負責人和二級公司主要負責人均為廳局級。
其中,軍工央企較為特殊。軍工央企多採取了俗稱「上下一邊粗」的級別設置,即集團副總和集團職能部門、二級院、三級所的主要負責人均為正廳局級。當然,級別的相同並不會影響實際上的管理許可權。
『伍』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的管理團隊
中國醫葯集來團總公司黨委自書記:郭建新
副董事長:佘魯林;
董事:范曉復、劉治、章建輝、王福成、李毓華、徐林立;
董事會秘書:石晟怡 中國國際醫葯衛生公司、國葯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中國醫葯工業有限公司、中國醫療器械工業公司、中國葯材集團公司、國葯勵展展覽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葯集團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中國醫葯集團聯合工程公司、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一致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葯陽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陸』 副部級央企所屬二級單位是什麼行政級別
簡單來說,副部級央企二級單位行政級別就是正廳。具體到班子成員和部門人員級別,仔細讀讀下面的話:
一、關於央企班子的政治待遇
1.對於央企負責人政治級別的直接對待:(1)「53 19戶「中央企業中央開會行文直接有其一。(2)對全部144戶央企,中央賦予其主要負責人的待遇可從2008年和2013年杜青林與LJH對全國政協換屆人選說明中反映出來。杜青林說,全國政協人選建議名單總體上體現了中共中央的有關精神,反映了全國政協作為愛國統一戰線組織的要求,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人選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人選中有……部分從現職崗位上退下來的副省部級以上、軍隊正軍職以上領導幹部和部分中央金融機構、在京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把央企主要負責人與黨政系列的副省部級、軍隊正軍職並列,由此可看出,中央將其視為省軍級,至低也是准部級。
2.通過任職交流看央企負責人級別。72戶正職與黨政系列副部長級,有的是正部長級相互交流,例子很多了。當年的正部長級幹部包敘定還到非53戶的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任總經理、黨組書記呢。
對於其他央企負責人,我們主要看國資委監管企業的運作。一是國資委正廳長去非53戶任正職,一般試用期1年,甚至由廳局長升為國資委副秘書長的郭建新,任國葯集團董事長,也是試用期一年,這是少數。二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正廳長去53戶任副職,一般試用期一年,這是多多數;三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廳局長去非53戶任副職,比如國家宗教局副局長齊曉飛作為中管正廳,國資委巡視辦原主任李春德,先後到非53戶中國鐵建任紀委書記,副職,也是試用期一年,這是少數;四是國資委或其他部委副廳局長去非53戶任副職,試用期一年,這是多數。
看看關於央企負責人的試用。中央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講了央企負責人三種情況必須試用。一是競爭上崗、二是公開招聘,三是中介推薦。顯然上述例子都不屬於這三種情況,那麼只能從黨政幹部提拔這個角度來考慮為什麼要「試用「了。於是我們從試用的情況看出,廳局長們任央企負責人算提拔吧,央企負責人政治上應該是高於廳局長的,因為若是相同級別,應該具有雙向交流,但國資委成立以來從未出現央企負責人也轉任廳局長的,倒是有央企中層去作廳局長的。
關於副部級央企中層或下屬單位班子成員的政治待遇
1.因為央企按規定均已在在人社部單列,人社部賦予其在人才錄用、調乾等方面的獨立許可權,而不需向部委所屬企業那樣還需經過所在部委匯總。特別是在調乾和人才引進上,使得中央企業具有部委一般的獨立許可權。比如在調乾和落戶上,人社部 「綠色通道」的范圍為:(1)綠色通道人員的范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正副職以上領導人員、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實際上給其中層為局級領導才有的待遇;(2)」計劃內選調人員范圍: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應選調擔任副處級以上行政職務人員\.....中央企業總部職能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中央企業所屬二級單位中層以上….」實際上又為其總部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賦予了處級待遇。
2. 《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做好2015年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工作的通知》明確「八、關於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報告范圍。中央管理企業的報告范圍,應包括二級企業中層和三級企業(或分支機構)領導班子成員;省(區、市)管理企業的報告范圍,應包括本級中層和二級企業(或分支機構)領導班子成員;市(地、州、盟)管理企業的報告范圍為本級領導班子成員」,因為中組部明確上報范圍為副處級及以上,實際上這個文件也解讀為中組部也認為「中央管理企業括二級企業中層和三級企業(或分支機構)領導班子成員」相當於副處級及以上。
3.《中共中央關於成立中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有關問題的通知》中發〔2003〕6號):「國資委監管的領導機構在京外的企業和國資委監管企業在京外的直屬企業(單位),其黨組織由所在地的市(地)以上黨委領導,黨建工作以地方黨委領導為主,國資委黨委協助。其中由中央管理主要領導人員的企業黨組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領導;其他企業和單位的黨組織是直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領導還是由所在地黨委領導,由國資委黨委或國資委監管企業黨組(黨委)與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協商確定」,這條規定賦予中央企業黨委黨組具有與省市區委協商直屬單位黨組織管理層級的職權,於是很多央企的外地境外機構黨組織大多由省委組織部管理,地方也將其幹部視同為廳局級,而且有的省市區委還直接行文明確。
來自劉其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