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購買新能源汽車如何申請補貼
這個可以向上海市科委咨詢下,因為補貼是科技部提出的,萬部長是科技部部長,他主導的新能源汽車項目
2.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50%汽車價格會如何變化
預計2019年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盼相關細則能盡快出台
即將到來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繼續退坡。年底有汽車銷售商針對補貼退坡忙著促銷,甚至打出了「倒計時牌」的噱頭。不過有行業人士表示,補貼退坡是大勢所趨,盼相關細則能盡快出台,以便企業能盡早准備好相應的應對措施。
1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百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年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16.9萬輛,同比增長37.6%,環比增長22.8%。累計方面,2018年1-11月累計銷量為103萬輛,同比累計增長6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佔比6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7萬輛和79.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0.3%和55.7%;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7萬輛和23.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0.3%和127.6%。
2018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預計2019年補貼將降40%
近年來,國家為鼓勵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對行業影響最大的是2015年由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中央財政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實行普惠制。消費者購買進入國家推薦目錄的車型,可按照扣減補助後的價格購買。
不過《通知》中提出,2017年-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准適當退坡,其中,2017年-2018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年-2020年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到2020年,乘用車新能源補貼政策將終止。
此後,2016年和2018年,國家在《通知》的基礎上不斷調整,一方面將可享受補貼的企業的標准和門檻提高,另一方面不斷將補貼退坡的時間表提前。
今年2月,財政部和工信部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從2018年起,將新能源汽車地方購置補貼資金逐漸轉為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新能源汽車使用和運營等環節。這意味著地方補貼大幅減少。而根據2015年的《通知》,2019年補貼將繼續退坡,極有可能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而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將終止。但仍有不少行業人士擔心,該終止時間很有可能大幅提前。
這是否會導致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熱情下降?12月20日,在深圳福田香蜜湖汽車市場上,購車的人雖然沒有明顯的增多,但是對新能源汽車及補貼都非常關心,甚至有銷售廠商將「補貼退坡倒計時」貼到了銷售區域的醒目位置,以此刺激消費者盡快交購車款。「今年補貼比去年少,明年就更少了,所以早買早劃算。上汽集團旗下一家汽車品牌的銷售人員表示,他主要負責推廣的是一款增程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根據當前的補貼政策加起來實際購車可省下幾萬元,但是補貼退坡則意味著消費者要多掏錢。
多種政策支持
事實上,雖然現金的補貼少了,但是相關的配套政策卻明顯增多,意在通過鼓勵消費者購買並使用來刺激新能源汽車銷售的增長。
以深圳為例。不久前,深圳市交委發布了粵B車牌指標調整細則,其中包括:混動、電動小汽車增量指標無額度限制,可直接申請。個人名下只有1輛小汽車時,還可以申請一輛純電動小汽車指標。該細則的發布,直接擊碎了市場上曾熱傳的「混動汽車不能直接申請,需要搖號」的謠言,通過車牌申請方面的寬松政策,給購車者一顆「定心丸」。此外,深圳曾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方案,提出已建住宅停車場需按照停車位數量的10%配建充電樁,完善公交充電設施體系等相關配套建設的一系列要求。
鄭州、石家莊、太原等地紛紛開啟了新一輪的單雙號限行。鄭州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所有的公交車、計程車、市政環衛車、物流配送車等領域全部更換為新能源車。對純電動乘用車實行不限行、減免停車費等政策,鼓勵個人、非公企業等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
行業盼盡早出細則 企業調整營銷戰略保持市場優勢
面對補貼退坡的大趨勢,一些新能源車企業做好了各種准備,希望盡早擺脫補貼依賴。如不久前舉行的第九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北汽新能源副總經理、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表示,當前補貼連年下降,到2020年補貼徹底取消了。在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通過新的品牌和商業模式以及權利交易等「三板斧」戰略提升規模優勢,將產品設計細化為200公里、300公里、500公里等,打造北汽新能源的核心競爭力。
日前,吉利汽車方面表示,對於新能源汽車產業,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會遭遇新的挑戰。如果企業不能做好充分的應對措施,將會為後期的發展埋下比較嚴重的隱患,以至於影響既定目標的實現。即便是暫時在銷量上處於領先地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同樣不能放鬆,應及時調整營銷戰略,實施有競爭力的技術路線,才能保持市場優勢。
專家建議盡早發布國家新能源政策,以便車企做好准備,更好地讓老百姓享受到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便利,可在綠牌通行、充電設施覆蓋、電池回購等方面出台多項措施,繼續鼓勵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對於補貼退坡對消費端的影響,比亞迪發布消息稱,在2018年12月31日前繳納定金購買旗下新能源車型,且在2019年1月31日前完成上牌,比亞迪將繼續為購車用戶提供2018年的購車價格,包括2018年的新車指導價以及2018國家及各地方政策補貼。
3. 2021年一月份買的新能源汽車還可以享受上海5000電費的補貼嗎
可以的,車輛如果是在上海買的話,政策就不會變 ,如果是外地買的,那就有可能享受不上政策。
4. 新能源汽車補貼今年不會大幅退坡
日前,新能源汽車股走勢引人注目。Wind數據顯示,1月13日,新能源汽車指數股中有超過170股上漲。截至當日收盤,北汽藍谷(600733,SH)和比亞迪(002594,SZ)漲停;東風科技(600081,SH)上漲5.76%;中通客車(000957,SZ)漲幅3.7%。此外,電力裝備製造企業特銳德(300001,SZ)也大漲9.98%。
新能源汽車股票大漲,與利好政策刺激密切相關。1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上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
隨後,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解釋稱:「為穩定市場預期,保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希望行業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加大創新力度,提升產品品質,加強市場開拓,共同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信部定調
此前曾「一枝獨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自2019年7月開始,連續6個月銷量出現同比下滑。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分別同比下滑2.3%和4%。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認為,這與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相關。
「以前每年新能源補貼退20%左右,去年退了75%,從企業角度來講,這個退坡幅度已經在企業的毛利率以下了。」董揚在上述論壇上稱,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過大,會造成企業毛利率減少,生產開始收縮,這種現象還會延續兩年左右,所以對電動汽車而言,2020年最重要的是政府要「穩政策」,把該定的定下來。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也在上述論壇上呼籲,建議2020年底前,穩定現有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不再對補貼產品的技術指標做新的調整,讓企業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補貼退出後的產品規劃與研發工作中。
在萬鋼看來,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首先要堅持戰略引領,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次,要把握好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的方向,協調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加強政策創新,推動各方合作。
隨後,苗圩在上述論壇中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苗圩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明確表態,給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此前官方提出,從2017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將逐步退坡,直至2020年底完全退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公布之前,業內普遍認為今年將在2019年基礎上完全退出。但根據苗圩及工信部的回應,2020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大概率與去年相似,這樣就給車企留下更長的緩沖時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
今年市場或迎「融冰」時刻
政策的利好與穩定,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平穩完成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過渡時期。
有分析指出,在技術尚不足以完全支撐企業消化補貼退坡後的巨大壓力下,新能源汽車補貼或許不能立刻完全退出,應當繼續「扶上馬、送一程」。盡管這種「送」會有很多弊端,如一些沒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企業會存在於市場,但如果貿然取消所有補貼,會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帶來比較大的心理沖擊和影響,會讓那些真正在技術和研發方面進行大投入的企業放棄或減少技術與研發投入。所以,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必須在逐步退出同時,調整與優化,能夠讓補貼政策更好地發揮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鼓勵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比亞迪在2019年半年報中曾提出,新能源補貼的下調給行業相關企業帶來較大盈利壓力,但長遠有利於優化新能源汽車產品結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勝劣汰,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將更趨市場化,擁有領先技術優勢、可靠品質驗證和良好市場口碑的新能源汽車廠商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鞏固領先地位。
上汽集團總裁、黨委副書記王曉秋在上述論壇中也提到,從2019年6月補貼退坡以後,新能源汽車銷量基本上是兩位數的下跌,這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正式進入到後補貼時代。為應對後補貼時代的挑戰,上汽提出「蓄勢、融創、競合」的建議,試圖盡快走出階段性調整,實現新的發展突破。
而在苗圩看來,2020年對中國汽車行業來講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新能源汽車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從2018年起,我國汽車市場進入到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期,目前逐步觸底企穩,未來仍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苗圩指出,從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的銷量來看,已經恢復到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前的平均水平,這表明上述的政策負面影響正在逐漸恢復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也是外資與合資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的元年,以特斯拉為代表的主流外資車企紛紛發布極具競爭力的新車型,劍指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狼來了」早已成為業內普遍共識。
但在苗圩看來,我國當前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在此過程中,通過競爭也出現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的規模效應優勢和發展環境,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不動搖,鞏固和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苗圩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30億紅包,為何上汽集團這次出手如此闊綽
本次的上汽30億紅包雨需要在上汽集團授權的經銷商以及二級經銷商處購買才可以享受以舊換新的補貼;置換車輛必須是微型或者小型載客汽車(9座及以下)報廢或者轉籍處理舊車,同時報廢或轉籍車輛需滿足國三及以下排放標准;
同時該政策的推出能夠有效對於品牌的產生推廣,吸引更多客戶的關注,對於銷售業績的增長起到了關鍵性的幫助。店內熱銷的榮威i5以及RX5車型在政策推出的這段時間內,店內來咨詢看車的客戶有了顯著提升,總體來講,在補貼政策下榮威熱銷的車型與同類競品相比,在性價比方面會有更優勢。
6. 新能源車補貼延長兩年 買這些車代步最劃算 最低不到4萬
4萬可以買4台iPhone11ProMax,也可以給老婆買兩個奢侈品包包,更可以在北上廣這樣的限牌城市買0.5-1平米的「房子」。但這些都不如買一台車來的實在,遮風避雨、家庭代步,重要的是有了一台車,就可以免去乘坐公共交通的煩惱,在當下這樣的環境里顯得尤為重要。
e諾為4座SUV,乘坐空間表現要由於同價位的自主品牌不少,高通過性也更適應現代的城市生活。e諾搭載一台最大功率33kW(45Ps),最大扭矩125N·m的電機,最大續航271公里,不過即便是7kW慢充下也僅需4小時即可充滿電量。
總結:
以上是我們為大家推薦的便宜又實用的代步小車,目前這個級別的汽車市場已經牢牢被新能源汽車占據。歸根到底,純電車型易於維護、使用成本都是燃油車所不具備的,因此也更適應這個級別市場的消費者需求。更多新車資訊請點擊「關注」新車快評,也可以留言與我們進行互動。本文為新車快評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上海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台了嗎
為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推廣和應用,近日上海浦東新區相關部門聯合發文《浦東新區關於加快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2014—2015年)》,對浦東新區購進新能源汽車者進行相關補貼。《辦法》如下:
一、補貼對象
1、擁有浦東新區戶籍或目前在浦東新區轄區內法人組織(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和注冊地且稅收戶管在浦東新區的企業)工作並交納社保1年以上的個人。
2、注冊地且稅收戶管在浦東新區從事環衛、物流和出租等行業的企業。
二、補貼車型及要求
1、本辦法所稱新能源汽車,是指在上海市銷售的,納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或其他相關推薦車型目錄,且列入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登記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2、須在注冊地且稅收戶管均在浦東新區的汽車銷售公司購買。
3、售價不高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向社會公布的市場指導價。
三、補貼標准
對滿足補貼對象和車型要求的個人或企業,購買新能源汽車一次性補貼2萬元/輛。
四、補貼申請、審核與發放流程
1、個人或企業購買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資金的,申請材料由購車所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統一收集、整理、初審,並每月報送至浦東新區經信委或其委託單位統一審核。申請材料清單如下:
⑴申請表(一式四份);
⑵新能源汽車購買發票原件驗證及復印件;
⑶機動車登記證書和行駛證原件驗證及復印件;
⑷戶口本原件驗證及復印件、戶籍證明原件或1年以上社保交納證明、身份證原件驗證及復印件、在浦東新區轄區內法人組織出具身份證明或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⑸其它相關材料。
2、浦東新區經信委或其委託單位負責審核材料,審核通過後,在一個月內將補貼資金撥付到購車所在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並由該銷售公司在兩周內將補貼資金發放到購車人或企業提供的有效銀行卡帳戶。
3、在本辦法發布前已完成購買新能源汽車且符合申報條件的個人或企業按本條款中第一條要求進行申報,審核通過後,按本辦條款中第二條要求將補貼資金發放到購車人或企業提供的有效銀行卡帳戶。
五、資金來源
在浦東新區節能降耗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購買補貼資金。
六、監督管理
1、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按照科學合理、公正透明的原則申報、審核和發放,並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
2、對在補貼資金申報中弄虛作假以及截留、挪用補貼資金等違反規定的行為,由新區經信委會同相關部門收回已撥付的補貼資金,同時取消其申報資格。
8. 新能源車補貼新規對上市車企影響有多大
眾泰汽車內部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相關車型目前的續航里程最低值約在200公里至220公里,峰值則可達到250公里。這在國內應該已算是比較高的水平了。」
比亞迪內部人士表示:「我們大部分動力電池產品的質量能量密度為140Wh/kg,少數型號已達到160Wh/kg。市場上,目前領先企業能做到140Wh/kg左右,達到160Wh/kg的是相當少的。我們主力車型的電池都達到140Wh/kg,下半年開始將用160Wh/kg的電池了。未來,電池能量密度越大,則意味著續航里程越高,能獲得的補貼也相對更多。」
「新規的實施將有效避免行業的低水平盲目擴張,沒有技術含量的新能源車企業將會被加速淘汰。這有利於新能源車產品升級和技術高端化,可促進我國新能源車行業的良性發展。」江淮汽車方面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了產品技術升級,開發了多款續航超過300公里的車型。電池方面,江淮大范圍應用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鋰電池,以iEV6E運動版車型為例,其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4.96Wh/kg。
9. 新能源汽車補貼八年支出近520億元 但仍有超過70%的車輛未獲補貼
5月25日,工信部發布《關於2018年度、2016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和2018年度、2019年度補助資金預撥審核情況的公示》。該公示提供的數據顯示,本次審核下發的補貼金額共達108億元。依照公示數額計算,自2010年啟動新能源汽車補貼發放到2018年,國內車企在八年時間內累計拿到補貼517億元。
此次公示披露的2018年、2016年、2015年的補貼清算終審情況顯示,2018年通過補貼審核的車輛數為54.87萬輛,總共撥付資金221.8億元,減去此前預撥付款項,本次實際撥付9.81億元;2016年通過審核補貼的車輛為5.69萬輛,本次共撥付68.2億元補貼資金;2015年以及前通過補貼審核的有0.21萬輛,本次撥付1.27億元。去年10月,工信部已公布2017年新能源補貼終審情況,2017年通過審核補貼的車輛20.82萬輛,共下發226.2億元補貼資金。
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的總體覆蓋率並不高。數據顯示,2011年-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共299萬輛,但得到補貼的車輛總數僅為81.6萬輛,占累計總銷量的27%。也就是說,在過去八年間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有超過70%並未獲得新能源汽車補貼。
不過縱向看,新能源汽車補貼的覆蓋率呈逐漸上升態勢。經濟觀察網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及之前年度的補貼覆蓋率僅為0.47%,2016年上升至11.2%,2017年進一步上升至26.8%,2018年達到43.7%。
雖然補貼門檻逐年提升,但是補貼覆蓋率不降反升,主要得益於是新能源車企迅速對政策作出反映,對產品的關鍵性能指標進行了及時的更新升級,以符合新補貼政策的要求。目前,市面在售主流產品續航里程已經從幾年前的不到200km提升至450km以上,同時電池能量密度等指標也在持續提升。
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車型並沒有得到補貼,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市場發展早期,一些新能源車型在技術指標上未達到補貼政策對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等的要求。另外,還有部分申請補貼的車型,存在未達到政策要求的」銷售後行駛里程超2萬公里「,或未接入國家信息平台等原因,導致申請補貼的車型被相關部門核減。
統計數據顯示,在本次共計108億元的補貼中,獲得補貼最高的前三名車企分別是北汽福田10.9億元、東風汽車10.3億元、江南汽車(眾泰汽車子公司)9.8億元。
除了對往年補貼進行清算,此次發布的公示還顯示,工信部對2018年度、2019年度補貼資金進行了預撥付。據了解,2018年的這部分預撥付是針對在該年已上牌,但尚未滿足2年2萬公里行駛里程的車型。根據去年重啟的預撥付規則,對有運營里程要求的車輛啟動預撥付,即車輛完成銷售上牌後撥付部分資金,從注冊登記日起2年內運行不滿足2萬公里將不予補助,預撥付資金將在清算時扣回。
公示結果顯示,2018、2019年專家組核定補貼車輛數為90.7萬輛,擬預撥金額為28.4億元。其中,收到預撥付資金最多的三家車企為,比亞迪獲預撥款5.63億元,北汽獲預撥款2.4億元,上汽集團獲1.4億元。從地區來看,前三名則為河南、深圳和陝西省,分別獲預撥款2.96億元、2.88億元和2.85億元。
預撥付機制的重啟被認為有利於緩解生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在本次兩會期間,有來自新造車企業的代表指出補貼資金結算時間過長所造成的資金佔用,給車企帶來了很大的資金壓力,呼籲加快補貼結算速度。其表示,目前補貼資金佔用額度達到幾億元或數十億元,佔用時長則長達一年多甚至超過兩年。
去年11月,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發布《提前下達2020年節能減排補助資金預算對地方分配結果》,下發2017年和2018年的補貼資金總計313億元,加上此次提前撥付的28.4億元,已經總計預撥付新能源補貼341.4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10. 上汽集團「縮水」的100億究竟去哪了
曾經,作為全年營收萬億級的上汽集團,年凈利潤可達360億元,如今卻呈現利潤下降,銷量低迷的態勢,未來,上汽集團能否重拾威風,重回「日進斗金」的時代,且看時間見分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