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資料
公司名稱 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 Datang Huayin Electric Power Co., Ltd. 曾用名 華銀電力->G華銀 A股代碼 600744 A股簡稱 華銀電力 證券類別 上交所A股 所屬行業 電力行業 總經理 魏遠 法人代表 王琳 董秘 羅赤橙 董事長 王琳 證券事務代表 金毓江 獨立董事 周紹文,伍中信,張亞斌 雇員人數 5213 管理人員人數 24 律師事務所 -- 會計師事務所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公司簡介 公司系於1993年1月16日以定向募集方式成立,成立時股份總額28800萬股,後幾經周折,經1996年8月22首次發行公眾股,上市時總股份19200萬股,其中發起人持股11557.5萬股,法人股1042.5萬股,內部職工股1800萬股。 主營業務 電力生產和經銷。 經營范圍 電力生產。 成立日期 1993-03-22 上市日期 1996-09-05 發行市盈率(倍) 13.5 網上發行日期 1996-08-22 發行方式 上網定價發行 每股面值(元) 1.00 發行量(股) 4800萬 每股發行價(元) 8.10 發行費用(元) 765萬 發行總市值(元) 3.89億 募集資金凈額(元) 3.81億 首日開盤價(元) 15.00 首日收盤價(元) 17.07 首日換手率 80.19% 首日最高價(元) 17.90 網下配售中簽率 -- 定價中簽率 0.46%
是的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4家上市公司。它們分別是首家在倫敦上市的中國企業、首家在香港上市的電力企業——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較早在國內上市的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 大唐融合這公司靠譜嗎說是央企和另一個央企大唐集團有關系嗎
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唐融合。公司成立於1999年12月16日,前身是版大唐中聯系統集權成有限公司。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經營電信業務;技術服務;銷售通信、機電和計算機系統集成設備等。
大唐融合是大唐電信旗下企業,是央企。大唐集團是大唐發電集團,和大唐電信集團一樣都是央企,是電力集團公司。大唐電信是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是大唐電信集團的上市子公司,也是窗口公司。
來自職Q用戶:邱嘉欣
央企需要在網站上招聘么?
來自職Q用戶:張女士
D.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集團規模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中國第一家在倫敦、香港上市,並於2006年在國內上市的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較早在國內上市的大唐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內在役最大火力發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公司和世界最大在役風電場——內蒙古赤峰賽罕壩風電場。截至2009年底,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役及在建資產分布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電裝機規模突破了1億千瓦大關,達到10017.23萬千瓦,成為世界億千瓦級特大型發電公司。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369位。
E.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領導成員
姓名: 陳進行: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王野平: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版董事長、總經權理、黨組副書記;
胡繩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栗寶卿: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鄒嘉華: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劉傳東: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王森: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熊浩: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金耀華: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F. 大唐集團是央企嗎
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發電」或「本公司」或「公司」,原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型獨立發電公司之一,其主要經營范圍為:建設、經營電廠,銷售電力、熱力;電力設備的檢修調試;電力技術服務。目前,公司管理全資、控股發電公司及其它項目公司100餘家,遍及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
1994年12月13日,原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冊成為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5月13日,變更為中外合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3月15日,更名為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3月21日,大唐發電的H股股票分別在香港和倫敦上市,成為第一家在倫敦上市的中國企業、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電力企業。
2006年12月20日,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同時在香港、倫敦、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企業。
在十六年的發展過程中,大唐發電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大唐發電在香港、倫敦成功上市為標志,實現第一次跨越;
第二階段是以電源項目走出華北、走進西部、走向沿海發展,形成全國性布局為標志,實現第二次跨越;
第三階段是以「電為主導、多元發展」為標志,目前正在謀劃和實施的第三次跨越。
按照以發電為主導、以煤炭為基礎、以煤化工為新增長點、以鐵路港口航運為紐帶的產業關聯定位,大唐發電優化發展火電,大力發展水電,持續發展風電,積極發展核電,穩健發展煤化工,擇優發展煤炭,配套發展鐵路港口航運。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公司注冊資本約為人民幣116.95億元,公司及其子公司合並總資產約為人民幣2,108億元,已投產發電設備容量36,300.3兆瓦。
G.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領導成員有誰
姓名:抄 陳進行: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襲長、黨組書記;
王野平: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胡繩木: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栗寶卿: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鄒嘉華: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劉傳東: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王森: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熊浩: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董事、紀檢組長、黨組成員;
金耀華: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H.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成員單位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成員單位有很多,例如:
1、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大唐國版際(香港)權有限公司)
2、內蒙古大唐燃料有限公司
3、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秦皇島分公司
4、潮州大唐燃料有限公司
5、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
6、北京同舟高電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7、北京同舟鑫源建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8、天津大唐同舟同信科技有限公司
9、福建大唐同舟益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0、寧波大唐同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1、唐山海港大唐同舟建材有限公司
12、江蘇大唐同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14、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15、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張家口分公司
16、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饒平潮電分公司
17、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青銅峽大壩分公司
18、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托克托分公司
19、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錦州分公司
20、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運城分公司
I. 中國電力行業中,五大發電集團、四小豪門、兩大電網公司都是哪些企業
1、五大發電集團指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回集團公答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四小豪門指四小豪門:國投電力公司、國華電力公司、華潤電力公司、中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3、兩大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9)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上市擴展閱讀:
1、五大發電集團都堅持以電為主,積極發展電力上下游產業,形成合理的相輔相成的產業鏈條,以服務於公司的發展戰略。
2、華能集團提出了「以電為核心、煤為基礎、電煤路港運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戰略;華電集團提出了「堅持電為核心,上下延伸,內外並舉,大力發展電力、煤炭、金融、電力工程技術、境外產業」;中電投集團堅持「以電為核心,煤為基礎,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戰略。
J. 有關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一些情況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是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發電企業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電力企業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於2002年12月29日成立。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截至2003年底,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建規模達到1260.5萬千瓦,發電設備可控容量2901.7萬千瓦,資產總額達到1119億元。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中國第一家在倫敦和香港上市的北京大唐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較早在國內上市的湖南華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桂冠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大唐甘肅發電有限公司以及湖南分公司、安徽分公司、雲南代表處等分支機構;擁有大唐洛陽首陽山電廠、大唐國際張家口發電廠、內蒙古大唐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岩灘水力發電廠等百萬千瓦以上容量的大型電廠;擁有正在建設中的目前中國第二大水電工程、在建規模420萬千瓦、規劃規模630萬千瓦的龍灘水電工程以及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有限公司等,所屬成員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蘇、福建、浙江、河南、湖南、廣東、重慶、廣西、雲南、陝西、甘肅、寧夏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主要經營:集團公司及有關企業中由國家投資形成並由集團公司擁有的全部國有資產;從事電力能源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電力設備製造、設備檢修與調試;電力技術開發、咨詢;電力工程、電力環保工程承包與咨詢;新能源開發。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是:把集團公司建設成經營型、控股型,市場化、集團化、現代化、國際化,具有較強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簡稱「兩型、四化、三個能力」。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目標是:以2002年末為基準年,分三個階段制定了未來8年的戰略目標。
到2005年末,在役可控裝機容量增加1000多萬千瓦,達到3500萬千瓦,總資產從879億元增加到1150億元左右,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所佔比重基本保持現在的12%水平,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比重由53%增加到58%,銷售收入由270億元增加到360億元,凈利潤由3億元增加到4至5億元。
到 2008年末,力爭可控裝機容量再增加1300萬千瓦,達到4800萬千瓦,總資產達到1550億元左右,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所佔比重達到14%,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比重達到66%,銷售收入達到480億元,凈利潤達到6至8億元。
到2010年末,力爭可控裝機容量再增加900萬千瓦,達到5700萬千瓦,總資產達到1800億元左右,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所佔比重達到17%,3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比重達到69%,銷售收入達到550億元,凈利潤達到8至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