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東與公司的關系
股東是公司存復在的基制礎,是公司最主要利害關系人,保護股東權益是公司法的一項基本任務。股東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股東關繫到企業的財源,又是企業內部關系的重要內容之一。企業想要正常地運轉、順利地發展,就需要與股東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良好的股東關系在企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1)股東員工的辯證關系擴展閱讀:
股東關系的正確處理,能夠促使股東為企業的投資決策出謀劃策,提供投資信息。這當然有利於提高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作為企業的實際所有者,股東和企業有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害關系。因此,他們就會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同時,他們又是企業產品的第一消費者,自然而然地就成為與企業同舟共濟的推銷夥伴。
❷ 公司與股東的關系 論述題 求答案
浙江鑫知律師事務所汪艷英律師《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
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具有多重屬性。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股東出資後與公司資產之間的法律關系。經常有人會把某個大股東(一般也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混在一起,說「這個公司是他的」,所以,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股東就是公司資產的所有者,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公司和股東一樣,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享有與自然人一樣的人格,所以,公司的資產就是公司的資產,公司具有獨立的財產權,公司的獨立財產權最初來源於股東的投資(出資),股東一旦出資以後,就喪失了對其所出資資產的所有權,而股東以出資資產交換到的是出資人(股東)所享有的股權。這也是為什麼公司法規定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轉移手續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刑法中對抽逃出資和虛假出定罪的重要原因。換句話說,股東投資以後,在公司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總經理」等職位只是在管理一筆已經不屬於股東自己的資產,只是代公司這個獨立的主體在管理資產,管理好了,公司產生效益和利潤,作為投資者的股東可以就其股權享有分紅。
公司擁有獨立的財產權同時,也具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而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所以,當公司無力償還債務時,除非債權人有證據證明股東存在出資不位到、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等情形,否則不能要求股東來償還公司債務。
這就是股東與公司資產之間的法律關系: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股東與公司的法律關系一般是以這些權利以及相對應的義務為基礎的綜合法律關系。作為投資者的股東,如果上述這些法律關系沒有搞清楚,不具備相應的法律思維,難以依照法律規則定位自己的投資者身份,亦難以正確處理投資者與公司之間的問題,甚至觸犯刑律
如前所述,股東可以自己當個「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總經理」,自己來管理經營公司,也可以選擇管理者來管理經營公司。如果股東自己在公司任職,股東就跟公司又建立了另外一種法律關系:勞動合同法律關系。所以,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並非單純一種,具有多重屬性特徵。
盡管股東與公司的人格相互獨立,公司可以獨立承擔責任,使股東承擔有限責任,但這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這個前提就是股東嚴格履行了出資義務,沒有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行為,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逃避債務的行為,否則,在涉及公司對外債務時,公司 的債權人可以向公司股東主張權利。
在司法實踐中,公司債權人可以向股東主張權利的情形:
1、公司債權人可以要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債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公司債權人可以要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以及要求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3、公司債權人可以否定公司人格,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❸ 「員工」「股東」雙重身份 勞動合同關系如何認定
國企正式員工就是合同制員工,非正式估計就是編制外,如商務或勞務用工性質的人員(一般不用員工),現在的員工都是合同制,只不過分為無固定期限還是有固定期限。
❹ 如何認識董事(股東)與員工的關系
股東,就是僱主,員工,就是被僱傭者。股東有決策或決定權。員工是執行者或操作者。員工是為僱主打工的。
❺ 公司股東,董事會和經理人員三者之間有怎樣的制衡關系
正 首先,股東作為所有者掌握著最終的控制權,他們可以決定董事會人選,並有推選或不推選直至起訴某位董事的權利;但是,一旦授權董事會負責公司事務後,股東就不能隨便干預董事會的工作了。 其次,董事會作為公司的法人代表全權負責公司,具體委託經理人員負責日常經營管理事務,並有對經理人員進行監督的責任和確定對經理人員激勵的權利;但是,董事會最終要對股東負責。
❻ 員工股東的定義
員工股東是指公司員工對其所在公司出資,佔有該公司一定的股權比例。這樣對於公司股東分類上來講,這個出資的員工就是這個公司的「股東」,他也就是「員工股東」。
❼ 如何理解股東和管理者的關系
組織與組織之間是利益關系,個人與組織之間是奉獻關系。介於同一個組織里的老闆和員工,員工的你最好好好奉獻自己,增加自己的價值。
❽ 您好。請問。股東 、客戶、員工和社會。這四者之間有什麼利益
A 持有人(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四者利益協調發展
衡量一個公司是否成功有一個衡量標准,即持有人(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利益的協調平衡發展。一家公司,如果能做到均衡發展這四個方面的利益,那麼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公司要把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一般的教科書上說一個企業的治理好不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是不是追求股東利益的最大化。但如果是基金公司,就不能單純以股東利益最大化來作為經營目標,因為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資產不是股東的資產,而是持有人的資產,持有人利益是基金公司生存的一個基礎,如果沒有照顧到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公司自然無法生存下去,所以首先要把持有人的利益最大化。
當然,股東的利益也要照顧到。股東投資建立了一家企業,最後是要有回報的。如果持有人與股東是重合的,那沒有問題。如果是基金公司,持有人與股東是分離的,那就不能以股東利益最大化作為經營目標。
其次,維護股東(持有人)與客戶利益的平衡。客戶與公司是相對應的關系,在追求股東(持有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客戶的利益,如果以犧牲客戶利益來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顯然是難以為繼的。股東(持有人)與客戶利益的平衡,是公司長遠發展的必然追求。
第三,員工的利益也要照顧到。全球資產管理界有一句很經典的話「資產管理是人的事業」。其實,任何公司的成長都伴隨著人的成長,公司以經理制為主經營,公司的發展,要依靠以總經理為代表的員工來決策,要依靠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不照顧員工的利益,這個創造力自然發揮不出來,公司也就無從實現對股東(持有人)利益的保護。
最後,公司必須適當履行社會責任。企業要存在於目前這個社會環境裡面,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履行一定的社會責任,如果一點社會責任都不想履行,對這個社會來說,這個商業機構存在的意義就大打折扣,如果想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發展,一定要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這是公司發展成長的內在要求。
任何一個公司,在任何時候都要強調這四者利益的均衡發展,任何一方偏廢其他方面都會受到損害。也必然會導致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
❾ 為什麼說員工與企業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1、員工與企業的關系不是狹隘的、簡單的「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而是「風雨同舟、滄海共濟」的關系,是合夥、合作的關系,是「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雙贏、共好的關系;
2、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曾說過:「公司不僅是股東的公司,而且是員工的公司,員工應該把自己的追求融入到公司的長遠發展之中,只有通過公司的發展,才能體現出員工個人的價值」;
3、廣泰公司在公司司訓的頭一句里也提出了「同舟致遠」的理念,這是最人性化的公理,體現出了員工與企業間不可分割的關系。
4、正確理解了員工與公司間的關系,那麼顯而易見:愛公司就是愛自己,為公司做貢獻就是為自己做貢獻。因為「奉獻」除了具有精神風格外,它的本質更是一種忠誠—— 一種對公司的忠誠,一種對事業的忠誠;
5、企業其實就是社會的一個載體,它為員工提供的就業機會,也就是為員工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提供了機會。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愛這個家庭,我們沒有理由不愛自己的公司,這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古訓的道理。
(9)股東員工的辯證關系擴展閱讀
企業福利作用
1、對於企業來說,各種企業福利項目在具有一定社會功能的同時,也成為了企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主要激勵方式;
2、現金和員工福利都是留住員工的有效手段,但是兩者特點不同;
3、盡管看得見、拿得著的現金可以對人才產生快速的沖擊力,短時間內消除了員工福利的差異化要求,但其非持久性的缺點往往會使其他企業可以用更高的薪水將人挖走,尤其對於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企業而言,如果僅僅依靠現金留人,將很難倖免人才大流失的災難;
4、而具有延期支付性質的員工福利,不但可以避免財力匱乏的尷尬,還可以很好地維系住人才,成為減緩企業勞動力流動的「金手銬」。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正確理解員工與企業的關系是我們工作的不竭動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企業福利
❿ 公司法關於股東間關系是怎麼規定的,求詳細解釋
這要看是什麼類型的公司;如是股份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間就其持有的股份承擔有限責任;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間就其認繳出資為限承擔有限責任(中國就承認這兩種類型的公司,還有兩種特殊類型,一人公司和國有公司)
這兩種公司股東對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對內股份公司各股東間承擔按份責任,有限公司承擔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