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硅晶圓供應商上市公司

硅晶圓供應商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7-12 10:34:31

Ⅰ 杭州中欣晶圓最有可能借殼的上市公司是哪家

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09月28日,注冊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新區東墾路888號。經營范圍包括研發、製造:高品質(功率器件、集成電路用)半導體矽片、半導體集成電路零部件、器件項目的籌建;經銷自產產品並提供相關的技術咨詢服務;太陽能光伏發電、售電業務;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涉及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的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
應答時間:2021-03-2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Ⅱ 台塑集團是做什麼行業的

台塑集團是台灣最大的工業集團,第二大民營集團,也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業之一,共有30多家子公司和事業部,經營領域橫跨塑膠、化纖、貨運、機械、醫療、教育等行業,在美國、印尼及香港等地設有6家海外分公司。

台塑企業的多元化發展,由塑膠工業起步,逐漸跨足石化、纖維、紡織、電子、運輸、重工、能源、汽車、生物科技等產業,同時拓展海外投資事業。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宗旨,也著手開辦醫療、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回饋社會大眾,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

(2)硅晶圓供應商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台塑企業自1954創立台塑公司至今,共擁有生產事業超過120家,醫療及教育等公益事4家,由此結合成為一個龐大企業體。

台塑集團以連鎖的造型作為共同標幟,表示各公司間之縱橫聯系、互助合作及和諧圓融的意義,象徵台塑企業體的一貫性和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強大發展力。

標幟中各公司的代表符號,均取自中國文字的意象,其用意為宏揚我中華民族固有之優良傳統文化,在國際商場上獨樹一幟,以簡潔有力的型態,加深大眾印象,以及對台塑企業的信賴感。

Ⅲ 12寸300mm的硅晶圓片 國內有哪幾家上市公司生產

嗯,300ml的歸清遠片兒,國內有幾家已經上市了,不需要買國外的了。

Ⅳ 有人知道王永慶是什麼人嗎

王永慶是台灣最知名的大企業家,是白手起家的典型,被稱為台灣的「經營之神」,更是許多台灣青年人最崇拜的企業家。
1954年3月,38歲的王永慶創立台灣塑膠公司(前身稱福懋塑料工業公司,1957年改為現名),生產塑膠原料PVC。以此為起點,經過幾十年的奮斗,王永慶建構了一個龐大的企業王國——台塑集團。
50年後的今天,台塑集團成為台灣最知名的企業集團,也是台灣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
到2002年,台塑集團共有近百家分子企業及關系企業,員工達7萬多人,資產總額1.5萬億元新台幣,資產凈值與營業收入均超過7000億元新台幣,在台灣企業集團中均排名第1位。到2003年,集團營業收入估計超過8000億元新台幣,6家上市公司以12585億元新台幣的股票市值高居第1名。
台塑集團經營事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纖維、紡織、電子材料、半導體、汽車、發電、機械、運輸、生物科技、教育與醫療事業等。尤其是在石化工業領域,建立起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裂解、加工製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這在台灣是獨一無二的企業集團。
王永慶的投資事業不僅在島內創造了許多第一與奇跡,而且早已將事業伸向工業大國美國,在美國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石化產業鏈。90年代以來,王永慶又將目標投向了祖國大陸,雖然建立石化產業鏈的「海滄計劃」失敗,但仍在大陸各地建立了以石化原料加工為主的30多家企業與大型發電廠,而且還在兩岸構建新的石化、汽車、鋼鐵、物流、醫療等重要產業,再創新的奇跡。
與此同時,王永慶看好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前景,開始在東南亞進行新的投資布局,將越南作為投資東南亞的中心。繼在越南投資興建南亞聚酯纖維廠、台化紡織廠與南亞聚丙烯薄膜廠後,台塑集團又在越南投資成立台灣興業公司,在面積達300公頃的越南同奈省仁澤工業區建立石化中下游工業基地,投資項目主要包括興建紡織原料、多元聚酯、紡紗、纖維等石化中下游產業及自來水廠、發電廠等配套企業。到目前,台塑集團已累計在越南投資近5億美元,未來進一步擴大投資。
可以預期,王永慶將在21世紀建成一個以台灣、大陸、美國、東南亞為核心的全球事業布局,將發展成為一個世界級的跨國大集團。
龐大的「六輕工程」
王永慶從經營石化業中下游的塑膠產品起家,盡管早已在70年代就成為世界級的「塑膠大王」,但長期無法進入官方壟斷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煉行業。王永慶為此奮鬥了20餘年,才在台灣經濟自由化的上世紀90年代初得以實現,在台灣興建第一個民營的「輕油裂解廠」即所謂的「六輕」(台灣第六個輕油裂解廠),從而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石化工業體系,實現了王永慶多年的石化王國夢。
「六輕」位於台灣西海岸雲林縣麥寮鄉。這是一個填海造地、興建幾十座工廠的巨大工程。該工程佔地2600多公頃,一至三期工程已投資5400多億元新台幣,2003年已正式啟動第四期工程,再投資1250億元新台幣,前四期總計投資6650億元新台幣(約200多億美元),是台灣歷史上最大的民間投資工程。全部工程完工後,估計可創造8300億元新台幣的產值,超過2002年台灣新竹科學園區7000億元的產值規模,未來「六輕」將成為與台灣新竹科學園區齊名的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跡。
「六輕」四期工程完成後,將建成包括三座輕油裂解廠在內的80多座工廠,年煉油量將增加到2310萬噸,日煉油量將超過50萬桶;乙烯年產能提高到280萬噸,丙烯產能達到250萬噸,石化主要產品規模將躋入世界前五大企業。
「六輕」的整體經濟效益更為可觀,不僅為台塑集團帶來巨額收益,而且對當地與台灣總體經濟貢獻甚大。前三期投資總額所生產的直接生產總值達到6100億元新,帶動相關上、下游產業產值1萬多億元新台幣,對台灣島內生產總值的增長貢獻率達6.7%,建廠期間為中部地區帶來了10萬個工作機會,而整個產業鏈帶動的工作機會更達75萬個。
然而,近90歲的王永慶並沒有就此停步,而是又提出投資近千億元新台幣的「六輕」五期工程規劃,在投資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發展半導體、平面顯示器等高科技產業,使台塑集團未來在高科技產業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台塑「六輕」是台灣的一個跨世紀大工程,被稱為台灣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是王永慶人生的又一個重要豐碑。
巨大的電力網
為了保證集團企業穩定的電力供應,及爭取高利潤的電力事業,台塑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能源電力事業。目前台塑公司、南亞公司、台化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都建立了汽電共生發電廠,另外還專門成立了麥寮汽電公司。為應對台灣「電業法」的修正可能出現的變化,台塑集團未來將通過自有輸電線路,連接各地電廠,建立「台塑電力中心」,形成一個獨立的電力系統。
另外,台塑集團還在大陸建立了漳州華陽電廠與崑山汽電共生廠等,而且還計劃擴大漳州電廠電及興建新的汽電共生廠,增強台塑集團在大陸投資事業的用電需要。電力事業逐漸成為台塑集團又一個新的事業王國。
電子科技王國
王永慶是以石化業起家,建立起世界級的石化企業集團。不過,80年代後期,在長子王文洋的帶領下,台塑集團逐漸進入高科技領域發展,而且在電子材料領域已佔有重要地位,目前又進入顯示器、半導體、網路科技等領域發展,正在建立起一個新的電子半導體產業王國。
經營石化下游產品的南亞公司是台塑集團第一個進入電子產品高科技領域的企業。1986年,任南亞公司第四部經理的王文洋主導,投資生產印刷電路板,並逐漸打出知名度,到90年代中期,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印刷電路板企業。後來,印刷電路板事業逐漸從南亞公司分離出來,成立南亞印刷電路板公司,專門負責生產印刷電路板、銅箔基板、液晶顯示器等產品,業務發展迅速,目前年營業收入已超過130億元新台幣,已是全球第二大印刷電路板供應商,預計2004年有望取代台灣華通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印刷電路板製造商。
1990年,台塑集團成立福懋科技公司,主要從事IC封裝及測試等電子業務。1995年,南亞科技公司成立,由王永慶親自出任董事長,主要生產顯示器、內存(DRAM)、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已成為台塑集團最大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南亞科技公司資本額達275億元新台幣,股市市值超過600億元新台幣,年營業年收入達300多億元新台幣。1995年,台塑集團還成立台灣小松電子材料公司,主要生產硅晶圓電子材料。目前,台灣小松電子材料公司計劃投資100億元新台幣,生產12英寸晶元。另外,2003年,南亞科技公司與英飛凌公司合作,投資22億美元興建的華亞半導體公司,開始生產最先進的12英寸晶元,預計2004年正式投產,年產能晶元5.4萬片。這一切預示著,台塑集團在半導體領域的投資步伐加快,未來發展前景不可小視。
台塑光電公司目前投資160億元新台幣,規劃生產年產72萬台的電子顯示器。同時,台塑集團還建立了台塑網路科技公司,正式進入網路領域。
目前台塑集團在電子、半導體等科技領域的規模還趕不上專業的高科技企業集團,但已初步建立起從研發到電子材料、顯示器、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半導體製造與測試、光電、網路等較為完整的電子科技產業體系,一個新的台塑電子科技王國正在誕生。
正在形成中的醫療健康養生體系
看好生物科技事業的發展前景,近年來,台塑集團積極進軍生物科技事業。2001年,成立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由三房大女兒王瑞華擔任總經理(丈夫楊定一任董事長),負責中葯與西葯產品的開發,目前主要生產綠茶素、靈芝等30多種保健產品。2003年,長康生技公司開始評估在台的「香草葯草生技園區」投資計劃。2003年底,台塑生醫公司正式自台化公司分割成立,王永慶的小女兒王瑞瑜擔任總經理,主要開發生物醫學材料,整合台塑集團在醫葯製造、長庚大學研發、長庚醫院臨床實驗等三大資源。預計生物科技產業將成為台塑集團未來一個新的重大事業。
目前,88歲的王永慶開始積極推動「養生村世紀大夢」。王永慶親自捐出大片土地,投資100多億元新台幣,興建「長庚養生文化村」,計劃通過「以工代金」辦法,讓老人在這里得以「活得老,做到老」,「安養」晚年。
加上長庚醫院體系及長庚護校等醫療事業,台塑集團正在建成一個包括醫療、醫葯、醫療器材、生物科技、保健、安養等在內的醫療健康養生體系。
新世紀的工程規劃
近90高齡的王永慶,似乎還沒有停止事業的發展,還在不斷規劃新世紀的投資計劃。2003年11月14日,王永慶提出一個更為驚人的投資建設計劃,即打造「台北副都市」的世紀投資大案。
這一規劃包括興建桃園觀音國際港、大型煉鋼廠、汽車城、燃煤電廠、高科技園區、金屬加工製造園區等項目,總計投資過1.26萬億元新台幣。此一投資案將成為王永慶麥寮「六輕」工程之後,又一個驚人之舉的世紀超級大工程。
其中觀音國際港規劃更具戰略布局。觀音港位於桃園科技工業區、觀塘工業區及大潭工業區之間,海域面積達1200公頃,陸地800多公頃的范圍內,初步規劃總投資570億元新台幣,計劃興建27個碼頭的國際大港。若能順利推動,未來台塑集團將擁有麥寮、觀音、寧波三大港口,形成台灣海峽的貨物運輸網路。
家族與集團領導布局
王永慶家族的祖輩,是清道光年間從福建泉州府安溪縣金田鄉移居今天台北縣新店直潭的。王家在台灣第一代祖先是王永慶的曾祖父王天來。其祖父是王天來四子王添泉。王永慶的父親是王添泉的次子王長庚。王家在台早期主要以種茶為生,到了王長庚這一輩,開始了半農半商的生活。
王永慶15歲時離開家鄉,到嘉義闖天下。這一去,竟改變了王家日後的生活,王家逐漸成業當地的有錢人家。王永慶創建台塑公司後,事業越做越做大,逐漸發展成為台灣最具知名度的大企業,王家也成為台灣最有名望的大家族之一。
今日,王氏家族親友甚多,島內外總計上百人。其中王永慶與王永在兄弟是王氏家族的兩大勢力。
王永慶一生先後娶有三房妻室,大太太郭月蘭未有生育;二太太廖嬌生有兩男三女,分別是王文洋、王文祥、王貴雲、王雪齡與王雪紅。三太太李寶珠則生有4女,分別是王瑞華、王瑞瑜、王瑞惠與王瑞容。
弟弟王永在娶有兩二房妻室,共生育三子五女。
王文洋因一段婚外情打亂了王永慶接班部署,在王文洋被迫離開台塑集團之後,王永慶二房一系子女已基本淡出家族事業。目前除王文祥在台塑美國企業任職及大女兒王貴雲在南亞公司任職外,二房其他子女均未在台塑集團內任職,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創出一片天下。二女兒王雪齡與簡明仁夫婦創辦大眾電腦集團,已成為台灣知名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三女王雪紅創建的威盛電子集團,已是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業集團。長子王文洋則在大陸創建了宏仁集團,並在上海合作設立宏力半導體公司,開創台灣半導體進軍大陸的先鋒。
王永慶三太太李寶珠一系全是女將,但在台塑集團中佔有重要地位,三房長女王瑞華不僅擔任台塑集團下屬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而且是台塑集團「六人決策小組」成員,主要負責集團醫療、生物科技事業與美國的投資事業。
王永慶的弟弟王永在一系則是台塑集團的主要家族管理成員,主要負責集團石化及相關事業。王永在長期任台塑集團總經理,長子王文淵已出任台化公司總經理,次子王文潮任台塑石化公司(負責「六輕」)總經理,兩兄弟同時是集團「六人決策小組」的成員。
2002年,盡管王永慶宣布退休,不再過問集團的具體經營事務,但仍是集團與主要企業的董事長,是台塑集團幕後的舵手與精神領袖。
為了台塑集團的長遠發展,王永慶於2002年4月決定在台塑集團總管理處下成立「五人決策小組」,2003年王瑞華進入「決策小組」,並形成新的「六人決策小組」,各自分管集團不同的事業領域。目前「六人決策小組」成員分別是:台塑公司總經理李志村、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楊兆麟、南亞塑膠公司總經理吳欽仁、台化公司總經理王文淵、台塑石化公司總經理王文潮、長庚生物科技公司總經理王瑞華。
在王永慶的接班布局中,由家族成員與專業人士共同組成的集體領導團隊「六人決策小給」,作為集團接班的過度平台,逐漸由第一代的王永慶與王永在兄弟的「二王體制」向第二代王文淵、王文潮兄弟為主的第二代領導班子過度,以便帶領台塑集團邁向一個新的時代,繼續實現王永慶尚未實現的眾多投資計劃與理想。

Ⅳ 國內自主研發電子晶元的公司有哪些

1,展訊:

作為中國領先的手機晶元供應商之一,展訊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自主創新,目前已形成2G/2.5G/3G/3.5G移動通信技術基帶、射頻晶元產品系列,完成TD-SCDMA、TD-LTE核心晶元研發及產業化等國家重點攻關課題。

Ⅵ 生產硅晶圓的上市公司

封裝好的~~那種元芯是看不到的~~我們用的CPU就是用那種大大的硅晶圓切割成一個個的小塊然後封裝成的
切割好以後,inter會去專門檢測切除後每個小元芯的實際效果~~然後根據他們本身的素質去給CPU設置官方出廠的主頻 一般來說 越靠近硅晶圓內側的切出來的CPU素質越好!!~~

Ⅶ 十年後哪家公司會成為中國晶元製造業的龍頭

晶元行業是一個產業,而不是某一個企業,這裡面所涉及的上下游企業比較多,有半導體材料,晶元設備,晶元設計、晶元製造、晶元產品封測等多個環節。這裡面任何一個環節對技術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很復雜,單憑一個企業不可能完成晶元所有程序的製造。

所以具體10年之後,哪些晶元企業有機會成為我國晶元行業的龍頭,不應該從某個企業獨立去分析,而是要從多個環節中當中的優秀企業去分析。我們就按照晶元製造的上下游從上到下來分析一下哪些企業有這樣的潛力。

1、晶元設計代表企業:華為海思和紫光集團。

處理器代表企業:華為海思。


以上是目前晶元行業當中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也是未來10年之內我國在晶元行業里最具潛力的企業。但是晶元行業的發展不是固定不變的,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更加先進的企業出來。不管怎麼樣,我們希望我國的晶元發展越來越好,能夠誕生越來越多的優秀晶元企業,這樣才能突破一些國家的封鎖,真正做到獨立自主。

Ⅷ 矽片的用處是什麼

『產品列表』

多晶硅硅錠(圖) 矽片(圖)
電池片(圖) 鋁合金彩色邊框組件(圖)
環氧樹脂封裝組件 光電幕牆組件(全玻組件)
太陽能草坪燈(圖) 太陽能庭院燈(圖)
太陽能通信電源(圖) 太陽能移動電源(圖)
http://ccn.mofcom.gov.cn/EntInfoShow/HeBei/985505/4143762.htm

受太陽能需求急劇增長的影響,生產矽片的原材料多晶硅價格幾年之間上漲了3倍,而預計今後幾年多晶硅的供應缺口將維持在5000噸左右,多晶硅價格有望繼續上漲。這將有可能引發我國矽片生產行業新一輪洗牌,尋找國際技術合作夥伴將是途徑之一。

光伏業推動多晶硅價格暴漲
光伏產業正成為最熱門的新能源行業,在美國上市的無錫尚德的董事長施正榮由此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但蓬勃發展的太陽能電池也帶動了多晶硅原材料價格上漲,並殃及到國內的半導體材料產業。

國內半導體材料領軍企業有研硅股(600206)總經理周旗鋼向記者透露,原來售價為每公斤不到30美元的原材料多晶硅,現在價格上漲到每公斤110美元左右,受此影響,有研硅股2005年生產成本增加了3000萬元。

周旗鋼認為,多晶硅價格上漲的罪魁禍首就是太陽能電池。由於全球原油價格上漲,歐美地區對新能源的需求上升,這些國家都採取了鼓勵太陽能發展的措施,這促使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從而導致多晶硅需求猛增。

根據中金公司分析師吳豐樹的分析數據,2002年全球太陽能級多晶硅的需求量為6800噸,2003年為8700噸,2005年則上漲到1.56萬噸,四年之間漲了1.3倍。而根據國外機構預測,2005年世界多晶硅的產量為2.88萬噸,其中半導體級多晶硅為2.07萬噸,太陽能級為8100噸。從需求上看,半導體級多晶硅需求量為1.9萬噸,略有過剩;太陽能級的需求量為1萬噸,呈現供不應求之勢。

與此同時,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市場價格也一路高漲,從2003年的每公斤23美元,上升到2005年底的每公斤90美元,已經高於半導體級多晶硅的平均市場價格。由於半導體級多晶硅同樣可以用來製造太陽能電池,因而造成半導體級多晶硅的短缺和價格上漲。

多晶硅有價無貨
隨著太陽能的迅猛發展,多晶硅原料市場還面臨有價無貨的困境。由於技術壟斷原因,目前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原料由7家企業提供,而2005年這7家企業共生產半導體級多晶硅2.12萬噸、太陽能級多晶硅6600噸,開工率為100%,再大幅提升多晶硅供應量的可能性不大。國內企業雖也有生產,但在純度方面大都達不到要求。

吳豐樹認為,2006年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產能將分別達到31500噸、36250噸、40100噸、44700噸和50150噸。 但是,這無法滿足需求的增長。據測算,到2010年半導體級多晶硅和太陽能級多晶硅的總需求將達到6.3萬噸。面對這樣的產能缺口,預計需要再過3年才能彌補,而2006年、2007年間,全球多晶硅將出現3000噸到5000噸左右的缺口。

這種供應短缺情況同樣也波及到我國國內市場,國內多晶硅市場供應短缺甚至更為嚴重。其原因是我國目前還沒有生產多晶硅的成熟技術,所用多晶硅幾乎全部要靠進口供應,而國際矽片製造商多與多晶硅原料提供商存在產業聯盟關系,更多的是滿足這些企業的需求。

200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需要的半導體級多晶硅約1000噸,到2010年,預計半導體級多晶硅的需求量將達到2000噸。而據中國工程院的專家調查,我國2004年的多晶硅產量只有60噸,2005年863項目支持的洛陽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0噸多晶硅項目投產,全國多晶硅產能可以達到400噸左右,但由於投產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達產,2005年的多晶硅產量也只有180噸左右。

周旗鋼無奈地表示,自己公司能夠以每公斤80、90美元的價格拿到多晶硅就很不錯了,國內很多企業即使以每公斤100美元的價格也拿不到貨。

矽片廠面臨成本壓力
原材料價格上漲給矽片企業帶來成本上漲的壓力。以有研硅股為例,據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國平介紹,有研硅股2004年全年生產了120多萬片4、5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平均月產10萬片左右。而2005年上半年就生產了70多萬片,預計全年產銷將達到160萬至170萬片,平均月產達到15萬片左右。雖然產量增加了,但是業績並沒有提高,2004年每股收益為0.016元(前三季度為-0.046元),2005年前三季度為-0.035元,仍舊處於虧損狀態。

有研硅股是目前國內半導體材料的領軍企業,其4、5英寸矽片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為50%,6英寸矽片的市場佔有率為30%。周旗鋼認為,公司近幾年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多晶硅價格上漲,使得8英寸以下的矽片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與有研硅股同病相憐的是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浙江海納(000925)。

技術難題制約國內企業

除了原材料漲價外,國內矽片生產企業更面臨著技術和規模的突破難題。
目前,晶元製造向更大尺寸和更精細製程技術演進。而國內多數矽片的生產多集中在小尺寸上,基本在8英寸以下,其中以4、5、6英寸為主。資料顯示,在4英寸和更小的矽片方面,國內供應商幾乎滿足了國內市場的全部需求。在5英寸矽片方面,我國本地供應商2004年的銷售額佔到了近90%。但在6英寸矽片方面,2004年海外供應商約占我國市場的60%。

我國主要矽片生產商有有研硅股、寧波立立電子(原名為「寧波海納半導體有限公司」)、浙大海納等7家企業。這些廠商目前專注於生產6英寸和直徑更小的矽片,只有有研硅股和寧波立立電子有生產8英寸矽片的能力。而只有有研硅股有能力生產12英寸的矽片。

周旗鋼認為,從目前來看,8英寸矽片是世界主流產品,但已趨飽和,正逐漸向12英寸矽片過渡。2006年,全世界12英寸矽片需求將達到1200萬片,並且12英寸矽片目前正處在強勁發展的初期,其產量預計到2020年才會到顛峰。

他認為,未來也只有生產12英寸矽片才會有相當的利潤,而只生產其它小尺寸矽片的廠家必然會被淘汰。據業內人士測算,生產12英寸矽片用單晶硅每公斤需要1309元,按每公斤12英寸用單晶硅生產5片12英寸矽片計算,則每片成本為261元,而12英寸矽片的銷售價格為1200元左右。
王國平對有研硅股分析後認為,2006年該公司4、5、6英寸產品形成的每股收益將為-0.030元,而12英寸拋光片產品的收入將達到11.06億元,每股收益達到0.076元。

周旗鋼甚至認為,如果國內企業不能夠從大尺寸方面進行技術突破,國內的矽片行業洗牌就勢在必行,其致命打擊就是原材料價格的繼續上漲。經過洗牌,最後剩下來的企業將屈指可數。據行業人士估計,在太陽能電池需求的拉動下,多晶硅材料2007年全年的期貨已經售罄,這些材料的現貨價格近期達到每公斤140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即使像有研硅股這樣的企業有能力在技術上進行突破,它還面臨買家的消費習慣和自己規模化生產的瓶頸。半導體行業專家莫大康認為,12英寸晶元生產對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高,買家往往會對原料供應商進行長期的可靠性跟蹤試驗,而一旦他們選定了供應商就不會輕易改變。

此外,有研硅股還面臨規模化生產的挑戰。目前根據該公司12英寸矽片生產線的生產計劃,2006年前兩個季度的月產量為3000片左右,預計年底達到月產5000片,但這無法滿足一條12英寸晶元生產線的原料需求。

尋求戰略聯盟是出路
周旗鋼認為,為應對原材料價格漲價,公司會採取提高原材料綜合利用、提高產品售價以及開發附加值高的產品等措施。

但他也承認,要解決原材料問題還需要採取多種渠道解決,如擴大供應商規模,簽訂長期供應協議,以保證供應。據他介紹,有研硅股目前獲得了日本一家公司的原材料,這家公司以每公斤70美元的價格給有研硅股提供30噸多晶硅,這個價格比市場價格低得多,但條件是所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用硅單晶全部返銷該公司。而有研硅股從美國公司手中以每公斤90美元的價格獲得60噸多晶硅同樣是依靠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國內其他幾家矽片生產企業同樣也在尋求國際合作夥伴,從而獲得技術支持。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年,不排除這些企業與國際多晶硅生產企業建立資本聯系。而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也正是周旗鋼下一步的打算。

2005年世界7大多晶硅廠商產量

廠商多晶硅產量(噸)產能開工率

半導體級太陽能級

Hemlock520022007400100%

Tokuyama380014005200100%

Wacher320018005000100%

MEMC30007003700100%

ASiMi28002003000100%

Mitsubishi25003002800100%

Sumitomo7000700100%

合計21200660027800100%

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介紹《矽片的奧秘》

2002-10-29 9:56:46 閱讀200次

每一時代都造就一些占盡風流、驚詫世人的英雄人物。當今社會,是矽片稱
雄的時代。「石頭變財富」、「海水變能源」,將是未來社會的標志。
科學和藝術是人類文明的代表,我們的時代是科學技術和藝術融合的時代,
電腦技術為人們提供了科學和藝術溝通的有力手段,而小小的矽片則是其中的核心和靈魂。正因為如此,在我們這個時代,發展、更新最快的技術產品是電腦,社會投入技術力量最多的研究項目是開發矽片。從1947年第一個晶體管問世以來,矽片的發展已經躍越6代,這是歷史上任何其它技術革命無法相比的。小小的矽片帶來了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給我們的時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矽片的奧秘》一書及所配光碟通過追溯硅元素平平凡凡的過去,分析矽片
大顯身手的現在,預測矽片令人眩目的未來,並配以豐富的圖片及視頻,向讀者講述了矽片給人類社會及人類自身所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故事。

http://www.vsvt.com/book626309.html

Ⅸ 生產光刻機有哪些上市公司

生產光刻機上市公司:ABM、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佳能、尼康。

1、ABM

ABM公司成立於年,總部位於美國矽谷San Jose。主要經營光罩對准曝光機(光刻機),單獨曝光系統,光強儀/探針。公司的主要市場在美國和亞洲。

ABM總部位於美國矽谷,亞太銷售服務、維修中心設於中國香港,公司在亞洲的中國、韓國、日本、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地區設有代理機構。W.J.H.公司為ABM指定的中國獨家代理商。

2、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

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坐落於張江高科技園區內,鄰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和國家863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東部)基地等多個國家級基地。

公司成立於2002年,主要致力於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投影光刻機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公司產品可廣泛應用於IC製造與先進封裝、MEMS、TSV/3D、TFT-OLED等製造領域。

3、佳能

佳能(Canon),是日本的一家全球領先的生產影像與信息產品的綜合集團,從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將自己的業務全球化並擴展到各個領域。

4、尼康

尼康作為世界上僅有的三家能夠製造商用光刻機的公司,似乎在這個領域不被許多普通人知道,許多人只知道尼康的相機做的好,卻不知道尼康光刻機同樣享譽全球。

Ⅹ 矽片回收閩來客服

大家好!我是
閩來矽片回收客服
大家可以在網路上打關鍵字
矽片回收閩來客服
蘇州矽片回收閩來客服
閩來矽片回收客服!都可以找到我公司
蘇州矽片回收閩來
我是國有企業長期回收廢舊金屬,矽片、太陽能矽片、太陽能電池片、ic級矽片,多晶硅
藍膜片
拋光矽片
硅晶圓、頭尾料
碎矽片
廢矽片等。全國統一服務口號
-電話--13812387555
矽片商標
P
N
閩來LDK
是專注於太陽能多晶硅料、鑄錠及多晶矽片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光伏企業。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2007年實現銷售收預計將達6.5億美元。目前產能超過1000MW,成為中國上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矽片供應商,並成為全球第一家進入「吉瓦俱樂部」的光伏企業。目前,閩來LDK訂單已排至2018年,訂單總量超過了13GW,成為世界在手訂單最多的多晶矽片供應商。中國最大的矽片交易中心
蘇州閩來矽片交易中心

閱讀全文

與硅晶圓供應商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個人外匯結算賬戶結匯 瀏覽:109
美元與黃金價格反向變動 瀏覽:177
菲律賓350比是人民幣多少 瀏覽:53
雲南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招聘 瀏覽:343
在生鋁錠價格 瀏覽:63
駐馬店太平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瀏覽:930
智薈理財 瀏覽:357
5年10年指數基金 瀏覽:733
能反映主流資金的指標公式 瀏覽:734
10年期國債期貨價格在哪看 瀏覽:912
混合股股票 瀏覽:589
眾生葯業定向增發價格 瀏覽:76
股票就像小三 瀏覽:144
外匯戰法排行 瀏覽:639
南京什麼寶理財 瀏覽:997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
深股通流入資金周排名 瀏覽:759
通達信普及版帶交易嗎 瀏覽:911
至尊外匯 瀏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