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股東,一是指股東具有夫妻及親人親戚關系的;二是兩個及以上具有相同利益約定並且相互指定代理的。
㈡ 股東臨時大會一年可以召開幾次,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一年可以召開很多次的,只要公司有需要都可以申請召開,對股票影響不大。
㈢ 幾屆幾次董事會 股東會 法律依據
這個是公司法的規定,股東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要執行股東會的決議;股東會閉會或者授權董事會行使的權力,董事會可以在股東會閉會期間行使,但是股東會對董事會的決議或者決定有否決的權力。
㈣ 公司股權變更時股東會決議第幾屆第幾次怎麼寫啊,有要求嗎還有什麼時候召開時間要求
這個可以隨便寫第幾屆第幾次,但不能與在工商之前做變更的會議次數相同就可以了。
你可以先去工商查檔,看看以前的會議是第幾屆第幾次,接著後面就行,或是看看公司之前是否變更過,變更過幾次,推算下就可以了
㈤ 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的第幾屆第幾次是如何規定的
股東會一般不論屆,其會議決議按某某年第幾次(臨時)會議定。
董事會應按首屆成立董事會起為第一屆(如果成立董事會前,實行一名執行董事,則不算一屆),一般按照章程約定的三年一屆,三年後可連選連任,但三年後就是第二屆。期間當有公司增資擴股情況發生時,股東會及董事會人員發生變動了,應換屆,將屆次加一屆。董事會會議的也以「××屆董事會××年第幾次會議」標識,第幾次會議是指本年度的會議序次。
㈥ 什麼是協同效應
協同效應(Synergy Effects),是指企業生產,營銷,管理的不同環節,不同階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資源而產生的整體效應。
或者是指並購後競爭力增強,導致凈現金流量超過兩家公司預期現金流量之和,又或合並後公司業績比兩個公司獨立存在時的預期業績高。
協同效應的來源:
並購產生的協同效應包括:經營協同效應(Operating Synergy)和財務協同效應(Financial Synergy)。
協同效應主要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1、范圍經濟:並購者與目標公司核心能力的交互延伸。
2、規模經濟:合並後產品單位成本隨著采購、生產、營銷等規模的擴大而下降。
3、流程/業務/結構優化或重組:減少重復的崗位、重復的設備、廠房等而導致的節省。
Mark Sirower曾經給出一個判斷並購價值的公式:並購戰略的價值=協同效應-溢價
所謂溢價是並購者付出的超過公司內在價值以外的價格。如果溢價為零,那麼並購價值=協同效應。如果沒有協同效應,那麼並購溢價就是並購方送給目標公司的禮物。
並購戰略最大的挑戰之一是:付出的溢價是事前的和固定的,但協同效應卻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而並購戰略一旦失敗,代價高昂,無論是金錢,還是聲譽。
所以,在成熟的資本市場中,股東或投資者判斷一項並購對自身利益影響的兩個關鍵指標,就是對潛在的協同效應和並購溢價。當並購方的出價遠高於公司的內在價值,而溢價又沒有潛在協同效應來支撐的時候,投資者、社會公眾以及其他的利益相關者就會懷疑並購方的並購動機。如果並購方不能給出合適的解釋,這種懷疑就會被投資者當成事實。而在並購涉及國際政治因素時,這種並購更會給懷疑論者提供一個值得利用的理由。某種意義上看,中海油並購優尼科正是陷入了這種陷阱之中。
協同效應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但並非無跡可尋。
㈦ 股東會決議怎麼寫
股東會議決議是抄指公司股東就襲公司股東會,職權范圍內的事項,進行表決後,最後作出的決定。這些事項包括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選舉和更換董事、監事,決議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修改公司章程等。
㈧ 股東會和董事會的屆、次是怎麼分的
1、股東大會分為年度股東大會和臨時股東大會,就這么2種,公司法中有,是按年度走的,年度股東大會一年只有一次,比如你公司明年上半年必須要開「2012年年度股東大會」,要對往年做一個工作總結,除此之外的所有股東大會都是臨時股東大會,稱為叫做「XX公司2013年第X次臨時股東大會」,注意叫法的區別,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年度股東大會要提前20日發出會議通知或公告,臨時的只需提前15天,年度股東大會主要就像是往年度的總結會和來年的規劃一樣,所以議案比較多,這是它的特別之處,其他方面二者在重要性、會議議程、表決等方面沒有任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