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越龍山的公司簡介
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規模的黃酒企業,經營擁有國家黃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26萬千升陳酒儲量,聚集2名中國釀酒大師、13名國家級評酒大師和眾多釀酒高手,黃酒年產量達16餘萬噸。旗下擁有古越龍山、沈永和、女兒紅、狀元紅、鑒湖等眾多黃酒知名品牌。目前「品牌群」中擁有2個「中國名牌」、2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中華老字型大小」。其中「古越龍山」是中國黃酒第一品牌,中國黃酒行業標志性品牌,國宴專用黃酒,是「亞洲品牌500強」中唯一入選黃酒品牌;始創於1664年的沈永和酒廠是紹興黃酒行業中歷史最悠久的著名酒廠;「女兒紅」和「狀元紅」是文化酒的代表;「鑒湖」是紹興酒中第一個注冊商標。整體品牌實力躍居中國酒業第一高地。
公司產品暢銷全國各大城市,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東方名酒之冠」的美譽
經過十餘年努力,公司已經建立了遍及全國省會城市和直轄市的國內最大的黃酒銷售網路。2005年法國干邑世家卡慕(CA-MUS)攜手古越龍山,古越龍山紹興酒作為三種頂級佳釀之一,將在全球免稅店裡開設的「酒中之王,王者之酒」的中華國酒專區銷售。2004年起,公司與中央電視台簽訂了戰略合作夥伴協議,並聘請著名影視明星陳寶國先生作為公司產品的形象代言人。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於弘揚和推廣紹興酒文化,公司將通過持續的管理與技術革新為廣大消費者開發並生產健康、時尚的紹興酒系列飲品。
⑵ 紹興黃酒哪個牌子好求推薦
塔牌、唐宋、越品、古越龍山、東方紹興。以上五個品牌的黃酒質地醇厚,口感好,值得推薦。
5、東方紹興:它的歷史要從明代說起,當時它只是紹興縣里的一家小酒坊,後來逐漸的擴大變為了一家大酒廠,並且延續到今天。酒廠因占據著優異的地理位置,所以是以水質清冽的鑒湖水做原料,製造的黃酒有著清甜甘醇的口感。
(2)紹興黃酒集團沈永和酒廠地址擴展閱讀
1、在飲用時,品質好的黃酒具有滋潤、豐滿、濃厚的口感,有甜味和稠粘的感覺。而我們聽到的所謂酒的「老」、「嫩」則是指其酸味的含量多少,它是對酒的滋味起著很重要的緩沖作用的。
2、如果是釀造的黃酒的話,一般具有比較明顯、濃郁的原料香味,而若是勾兌過的黃酒,不僅沒有原料的香味,而且還有一種刺鼻的酒精味道。
⑶ 女兒紅的酒是那裡出的
紹興花雕,是以酒壇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繪而得名,色彩斑斕,圖案瑰 麗,題材多樣,四時花卉,靈禽神獸,歷史典故,無所不有。她不僅為紹 興黃酒增添了誘人的裝潢,也為古城紹興鑲了一道獨特的光環,揉和著紹 興濃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風情畫卷。 紹興花雕是從我國古代女兒酒演變而來。 早在宋代,酒鄉紹興家家都有釀酒的習慣,每當一戶人家生了女孩, 在滿月之際,便把釀得最好的黃酒,灌裝在陶制的壇內,經密封後,埋入 地下儲藏。待女兒成長出嫁時,再從地下取出埋藏的陳年酒,請當地民間 藝人在酒壇外刷上大紅、大綠等顏色,寫上一個大大的「喜」字,作為迎 親婚嫁的禮品,人們稱其為「女兒酒壇」。這一習俗代代相傳又代代發展, 成為紹興一帶婚嫁喜慶中不可缺少的民俗風俗。 明清時期,女兒酒壇上出現了彩墨繪畫,「畫壇酒壇」應運而生,酒壇 外面施以色塊裝飾及平面繪畫,頗受人們歡迎。翻開清代的《浪跡續談》, 便有「最佳著名女兒酒,相傳富家養女,初彌月,開釀數壇,直至此女出 門,即以此酒陪嫁。其壇常以彩繪,名曰花雕」的記載,可見最遲至清代, 已將畫花酒壇正名為「花雕」。 晚清時期,紹興籍著名畫家任伯年父子,以《水滸》中的「武松打虎」 為題材,以連環故事描繪,從此,我國古代歷史典故的人物畫像相繼出現 在花雕酒壇上,這大大開拓了花雕酒的應用范圍,從民間的婚嫁禮品,逐 漸擴大至祭祀、做壽、建房、開業等日常喜慶活動,一些靠繪制酒壇度生 的民間畫工也開始出現,不少酒作坊也經營起花雕生意,有的還輾轉外銷 至東南亞國家。 四十年代初,紹興鵝行街的黃阿源借鑒庵堂廟堂油坭堆塑彩繪裝飾技 巧,別出心裁地運用到花雕酒壇上,他創作的四壇「精忠岳傳圖」用瀝粉 裝飾,貼金勾勒,體現了浮雕的效果,雖說顯得粗糙稚拙,但卻用油漆著 色彩繪,邁出了花雕裝飾與浮雕造型相結合的第一步。 五十年代後期,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導下,一度受到 冷落的花雕重新復甦,黃阿源的弟子蔡阿寶在當地釀酒公司的支持下,對 傳統的花雕技藝進行了開創和探索,他結合自己原來的佛像堆塑基本功, 將花雕的彩繪平面,改為人物油塑浮雕,然後上漆著色。整個酒壇的表現 手法以油坭堆塑為主,瀝粉裝飾為副的藝術形象,真正開了花雕用「雕」 藝的先河,令人耳目一新。 「文化大革命」時期,花雕酒壇上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遭到滅 頂之災,紹興花雕從此進入低谷。 七十年代後期,紹興花雕春風再現,紹興釀酒總廠組織紹興酒廠和東 風酒廠的花雕人員,成立了花雕生產組,蔡阿寶的關門弟子徐復沛挑起了 花雕的創新設計大梁。徐復沛自幼愛好書法和美術,並有一定的文學修養, 為豐富花雕表現技法,他一方面徜徉藝海,采精頡華,認真借鑒陶瓷、木雕、石雕、戲裝等姐妹藝術的表現手法;一方面進高等學府深造,探藝術 真諦。他大膽創新,努力實踐。在色澤上,他走出傳統的大紅大綠的單一 裝潢色塊,創出了以金、紅、黑三色為主的響亮基調,使古越的傳統地域 色澤與人物的歷史背景相互輝映;在人物造型上,著力突出人物個性,以 形寫神,形神具備;在花雕他壇面的裝飾上,開創了書寫詩詞的先河,使書、詩、畫三者融為一體。從而使古老的紹興花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形成了中國酒類裝潢中別具風採的風格。 八十年代以後,紹興花雕得到不斷發展,並被列為我國政府贈送的國 禮。1994年,紹興釀酒總公司與沈永和酒廠聯合組成中國紹興黃酒集團公 司,紹興花雕改建為花雕廠,徐復沛作為紹興花雕技藝的正宗傳人擔任廠 長兼設計室主任。目前,紹興花雕的油坭堆塑花色品種達200餘種,酒壇 造型從原來的單一大酒壇發展到8種不同造型,11種不同的規格。這一壇 壇大小造型不一的花雕,五彩繽紛,奇譎瑰麗,曾30多次獲得國家、國際 評比金獎、大獎、優秀獎,年產達五萬壇以上,為中國黃酒開拓了一條燦 爛的前景。
⑷ 紹興黃酒哪個牌子正宗
古越龍山、沈永和、女兒紅、狀元紅、鑒湖。
這些黃酒知名品牌都是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旗下。
其中「古越龍山」是中國黃酒行業標志性品牌,國宴專用黃酒,是「亞洲品牌500強」中唯一入選黃酒品牌;
始創於1664年的沈永和酒廠是紹興黃酒行業中歷史最悠久的著名酒廠之一;「女兒紅」和「狀元紅」是文化酒的代表;「鑒湖」是紹興酒中首個注冊商標。
(4)紹興黃酒集團沈永和酒廠地址擴展閱讀
黃酒是中國的國酒。黃酒富含健康因子,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堅持「風味、健康雙導向」,通過功能性微生物調控發酵過程增加黃酒風味因子和健康因子含量,提升黃酒品質。
生產現代化、市場國際化」是黃酒產業發展方向。黃酒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講好黃酒故事,努力使黃酒成為世界性飲料。
⑸ 紹興5大黃酒品牌是哪幾個紹興黃酒集團擁有幾個
紹興黃酒4大巨頭企業:「古越龍山」、「塔牌」、「會稽山」、「女兒紅」
紹興黃酒集團旗下的品牌主要有3個:「古越龍山」、「沈永和」和「鑒湖」
「古越龍山」、「沈永和」、「鑒湖」牌紹興酒是國家優質產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金獎,是中國首批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古越龍山」是黃酒行業第一家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具有300多年歷史的「沈永和」老字型大小和「鑒湖」是浙江省著名商標,產品暢銷全國各大城市,遠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東方名酒之冠」美譽。目前,北京釣魚台賓館,外交部及駐外200多個大使館,領事館設宴用的黃酒全部由公司獨家提供。
⑹ 沈永和酒坊的人物介紹
沈永和的創始人叫沈良衡,青年時在紹興沿街挑賣老酒、醬油為業。他為人誠實、勤勞,態度和藹,買賣公道,酒醬的秤磅足、質量好,深受顧客好評,所以生意興隆。天長日久,積攢了一些錢,先是在別家酒坊搭幾缸酒,康熙三年在紹興城內新河弄妙明寺3號辦起了一家小小的釀坊,既釀酒,也作醬油,並取「永遠和氣生財」之意,命名為「沈永和釀坊」。
⑺ 紹興沈永和酒廠怎麼會關閉了呢
沈永和三年陳花雕酒(1664)盡出假酒,(600)毫升,他不關閉,誰關閉,
⑻ 沈永和1664花雕是釀造的還是勾兌的
一般黃酒都需要在釀造的基礎上在進行一道勾兌的程序,以控制黃酒的口感,保障黃酒的品質,沈永和也不例外。未曾勾兌的酒是需要自行存放的年份酒。
⑼ 沈永和酒坊的介紹
「沈永和」是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沈永和酒廠的前身。創建於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是現在紹興釀酒行業中歷史最長,中國黃酒行業單產量最大的酒廠。它是紹興著名的釀酒基地,也是為紹興爭得第一枚金獎的著名酒坊之一。因此,它很早就有「行銷中外,馳名遐邇」的金字招牌。
⑽ 沈永和酒坊的創業歷程
沈永和釀坊從創業始,一直抱著「和氣生財」的宗旨,堅持聲譽至上、質量第一的原則和薄利多銷、服務周到的經營思想。因此,生意日益興隆,釀坊逐漸擴大。傳至第五代沈酉山時,遂改名為「沈永和酒坊」,從此專營釀酒。
當時,紹興釀酒行業是全盛時期,競爭十分激烈。善於經營的沈酉山,從祖傳的母子醬油的釀造方法中得到啟迪,經過反復試制,終於在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成功地用精白糯米為原料,以元紅酒代水的獨特釀制方法,釀出甘醇芳香的上乘美酒。為了慶賀酒的新品種問世,沈酉山邀請紹興社會名流和酒業同行設宴品嘗。大家飲後一致贊揚:「沈永和善釀、善釀,如此好酒,真是絕品!」沈酉山聽了得到啟發,善釀既有善於釀酒之意,又合祖訓「和氣生財」、「積善積德」之意,就取名「善釀酒」。從此,紹興酒又多了一個品名。
沈永和的第六代傳人沈墨臣是一個開拓者。他繼承父業以後,將酒坊改名為「沈永和墨記酒坊」,擴大經營范圍,在紹興城內的鬧市區日暉弄口和縣西橋邊開設了「沈永和墨記北號」和「沈永和墨記南號」兩家酒店;在外埠杭州、上海、北京、天津、哈爾濱、廣州、泉州、福州等地設置銷售網路;另一方面重視人才,不拘一格起用年輕的開耙師傅魯廿七為頭腦師傅;又不惜工本,反復改進善釀酒的配方,從而使善釀酒更加甘醇,色、香、味更上一層樓。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沈永和墨記酒坊釀造的善釀酒和馬山鎮謙豫萃酒坊釀造的加飯酒,作為紹興酒的代表,參加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展覽,獲得清政府頒發的特等金牌和優等獎狀,為紹興酒爭得了第一枚金牌。1929年在杭州舉辦的「西湖博覽會」上沈永和的善釀酒再獲金獎。從此,沈永和的金字招牌名聲遠播海外。並使用玻璃瓶灌裝遠銷日本、新加坡、印尼、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日本,善釀酒被視為酒中絕品,黃酒之王。
1937年沈墨臣病故。隨即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冬,沈永和酒坊滿裝八九千壇紹興酒的兩支船隊,一支在金華婺江遭日機轟炸,船翻酒沉;一支在紹興龍尾山被劫,清洗一空。損失更為慘重的是,1939年6月15日上午,日機轟炸紹興,「沈永和」的酒庫被炸為一片廢墟。從此,沈永和一蹶不振,除城區兩家南北酒店慘淡經營維持生計外,釀坊已無力恢復生產。
抗日戰爭勝利後,紹興巨源錢庄庄老闆邱叔良看中沈永和釀坊的金字招牌和場地,與沈家合營。但好景不長,由於通貨膨脹,百業蕭條,再次被迫停業。
1949年5月7日紹興解放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紹興釀酒行業。1956年,紹興釀酒行業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紹興城區14家釀坊和沈永和兩家酒店實行聯合。主管工商業的副市長王貺甫十分重視恢復老字型大小的金字招牌。沈墨臣的小老婆陳翠婷聞訊後,響應政府號召,無償捐獻出沈永和在解放前屢次所獲的金質獎章、獎狀和「沈永和」字型大小及壽星商標,並向政府推薦開耙頭腦魯廿七師傅。
1956年8月5日,公私合營的「沈永和酒廠」正式宣告成立。廠址也紹興市區遷移至紹興偏門外的鑒湖之濱。從此,「沈永和」重振旗鼓,走向新生,產品不斷跨上新的台階。
上世紀七十年代,紹興釀酒總公司在廠區擴建時,在擴建後廠區的一大戶人家的廢舊夾牆內發現了一批1928年生產的紹興酒。這批酒正是沈永和酒廠所釀造的,我們可以詳細的閱讀一下沈永和酒廠一九二八年的坊單,全文如下:
浙江紹興自湯、馬(註:即興建紹興水利工程三江閘的湯紹恩太守和建造紹興鑒湖的馬臻太守)二先賢續大禹未竟之功,建堤、塘、堰、壩,壅海水在三江大閘之外,導青甸、鑒湖於五湖三經以內,用斯水而釀黃酒,世稱獨步,實賴水利之功。近今酒稅,紹興獨重,比較別區,數逾五倍。有避重稅之釀商,遷釀坊於蘇屬,仿造紹酒,充盈於市。質式與紹釀無異,惟飲後常渴,由於水利非宜。更有唯利是圖之售商,仿紹則利重,售紹釀則利輕,每使陶、李(註:陶即陶淵明,李即李白)之雅士有難購真貨之勢。本坊章鴻記,在紹興阮社,自清初創始坊址(註:即清康熙三年,公元一六六四年)逐漸擴充釀缸,隨時增設陳酒,按年貯存。世業於世,未便更易。明知利薄,欲罷不能。幸承京津各埠大商,暨東西各國僑商,不計重稅,委為定釀,預訂遠年,直覺爭先恐後。本主人惟有自加勉勵,將向售之遠年花雕、真陳善釀,加料京裝,竹青陳酒,精益求精,以副雅望。恐被仿冒不明,壇外特蓋用月泉小印泥蓋,內並封入此單,務請大雅君子購時認明,庶不致誤。本坊章鴻記主人謹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