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SDN技術書籍有哪些
1.《深度解析SDN:利益、戰略、技術、實踐》 (盛科張衛峰書)我看過通俗易懂,真心不錯!技術不是太深,點到為止。
2.《SDN核心技術剖析和實戰指南》 這個沒有讀過
3.《軟體定義網路:SDN與OpenFlow解析》,這個是清華畢軍老師他們翻譯過中文版,但是如果你喜歡英語版也可以!
『貳』 在「下一代網路」熱潮中,中國SDN(軟體定義網路)會怎麼走
SDN,即Software-Defined Network(軟體定義網路),由於傳統的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的固件是由設備製造商鎖定和控制,所以SDN希望將網路控制與物理網路拓撲分離,從而擺脫硬體對網路架構的限制。這樣企業便可以像升級、安裝軟體一樣對網路架構進行修改,滿足企業對整個網站架構進行調整、擴容或升級。而底層的交換機、路由器等硬體則無需替換,節省大量的成本的同時,網路架構迭代周期將大大縮短。舉個不恰當的例子,SDN技術就相當於把每人家裡路由器的的管理設置系統和路由器剝離開。以前我們每台路由器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統,而有了SDN之後,一個管理系統可用在所有品牌的路由器上。如果說現在的 網路系統是功能機,系統和硬體出廠時就被捆綁在一起,那麼SDN就是 Android系統,可以在很多智能手機上安裝、升級,同時還能安裝更多更強大的手機App(SDN應用層部署)。昨天,中國第一屆開放網路峰會在北京召開,參會商除了有網路、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還包括如NEC、NTT Communications等國內外一些運營商、軟硬體公司。既然如此,就讓我們從這次大會來看看,中國的SDN普及之路會怎麼走?現狀 在國內,SDN技術仍處在實驗的階段。作為從斯坦福出來的新興網路技術,高校自然會更早的接觸和研究這類技術。目前國內一些院校已經開始對SDN技術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測試,比如清華研究院博士生亓亞烜介紹了清華SDN團隊在架構、安全性、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進程,到目前為止已經運行一年之久。而亓亞烜也和另外兩位Founder成立了SDN相關服務公司,開始進入SDN技術商業應用之路。北郵院長張傑則稱:到2016年,思科預測全球每年的IP流量將達到Zettabyte級別(1ZB=1024EB,1EB=1024PB)。所以他們也在利用SDN技術在嘗試一種可大大減少網路流量的交換損耗的靈活光聯網。另外上海交大的金耀輝教授在會上也介紹了他們在OpenStack中的SDN技術的使用情況,以及OpenStack中網路模塊的實現效果等。對於SDN對現有網路的革命性改變,誰也不會否認。世紀互聯顧問厲建宇稱企業SDN網路部署能夠提高網路利用率、簡化網路交換設備、簡化傳統的CDN流量工程等,另外在成本、能耗等方面也都有較大的提高。國外包括Google、微軟、Facebook等很多廠商都已經進入了部署階段。NEC中國研究院院長杜軍也介紹說他們已經開始了SDN相關的研發工作,其SDN相關產品在日本、美國都有了一些的客戶。而作為 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開放網路基金會)8位董事會成員之一NTT Communications,其SDN負責人Ito 則認為中國是全球業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由於其本身和電信、聯通、移動以及華為、中興等SDN相關廠商一直有合作,所以他們很願意在國內的SDN發展上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盡管上面的NTT、NEC都有了一些SDN產品,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產品和技術都還沒有進入中國。限於中國的特殊環境和大企業的保守,中國在普及SDN技術上還有一定的困難,包括運營商、網路服務商等都處在一種觀望的狀態,所以SDN普及還需時日。使用者態度 下午,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網路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談到了SDN對他們的意義。作為SDN技術的直接使用者,他們看到了SDN對硬體和網路設施的巨大影響,但毫不例外的是,大家也都談到了現有的SDN技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四家公司都已經開始對SDN進行了相關研究,但發現目前使用SDN來構建IDC還是會遇到一些瓶頸,比如阿里提到的運營數據挖掘、故障診斷和及時修復、以及一次性購買成本等問題。當然,除了懷疑,國內互聯網公司也在努力做相關的開發工作。其中網路就已有了幾塊成型的SDN產品,他們的Traffic Engineering系統就是基於SDN網路架構的產品,未來還會做出更多地嘗試和SDN應用的產品。阻礙 美國ONF(開放網路基金會)去年才剛剛成立,SDN對於很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限於國內技術水平、國家政策和環境特殊性以及運營商的壟斷地位,國內的SDN發展還沒法和美國等國家相比。另外,由於SDN切斷了網路硬體設備和網路系統的捆綁,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對華為、中興這些硬體製造商並不利。雖然他們不會阻止這種趨勢,但目前國內還很難依靠他們來推動SDN的發展。而且由於國內的技術型創業公司極少,目前還很難有 Nicira、 Contrail Systems、 Xsigo這樣優秀的SDN創業公司的出現。未來 就像銳捷網路產品研發總監劉茗說的那樣:「參加了這次峰會之後,我仍然看不清楚未來。」SDN目前在國內仍然沒有成功的應用案例,持懷疑態度的還是大有人在。所以要想讓SDN快速發展起來,這仍然是一個很不輕松的過程。
『叄』 5g技術與sdn\nfv技術有關聯嗎
未來的5G移動網路相關技術包括C-RAN、Network Slicing(網路切片)、NFV、SDN、LTE-unlicensed、LAA(LTE授權輔助接入)、Massive MIMO(規模多重輸入輸出)等。其中SDN、NFV軟技術是業界普遍認為必不可少的關鍵技術。
SDN(軟體定義網路)區別於傳統網路,是以沒有中心的控制點和通過補丁式地為網路中的新業務進行新老技術協議兼容拓展,SDN將網路設備分離為單獨的控制設備及轉發設備。
NFV(網路功能虛擬化)則可利用軟硬體解耦及功能抽象,以虛擬化技術降低昂貴的設備成本費,根據業務需求進行自動部署、彈性伸縮、故障隔離等步驟,讓運營商可通過此極速將承載各種網路功能的通用硬體與雲計算虛擬化技術相結合,實現網元虛擬化和虛擬網路可編程,簡化網路升級的步驟和降低購買新專用網路硬體的成本,把網路技術重點放到部署新的網路軟體上。
未來5G移動網路的核心網結構非常復雜,SDN/NFV技術的引入能更好地協調5G網路系統體系架構。--【OFweek光通訊網】
『肆』 SDN交換機和普通交換機的區別
區別一:
從功能方面:
SDN交換機基本具有普通交換機的所有功能。SDN交換機特別的功能在於支持OpenFlow協議(有些只支持OpenFlow1.0,有些強點支持1.0和1.3)。
區別二:
從性能方面:
SDN交換機將所需的埠改成支持OpenFlow的埠,並且將控制器的IP地址輸入。然後你打開控制器(我用floodlight)就可以發現這台SDN交換機(埠只顯示你設定的那些支持持OpenFlow的埠)。
區別三:
從難易程度方面:
你在控製品上輸入流表,下發規則至SDN交換機。那麼經過SDN交換機的數據包就根據這些流表規則轉發。
而傳統的交換機(無論3層還是2層)都是收到數據包之後自己決定怎麼轉發。和這個數據包的一些信息,問控制器怎麼處理這個數據包。
暫時感覺SDN交換機的效率沒普通的高。
SDN交換機配置及應用
一、SDN交換機配置及控制技術分析
SDN採用集中控制的思想,使SDN控制器具有全局視角,可以從全局優化的角度改變SDN交換機的轉發行為,提高網路性能,因此SDN交換機配置及控制技術對於數據中心網路流量負載均衡具備非常重要的意義。
1、SDN交換機控制技術分析
Openflow是應用最廣泛的SDN交換機規范。OpenFlow協議支持3種消息類型,分別是Controller-to-Switch(控制器交換機消息)、Asynchronous(非同步消息)、Symmetric(對稱消息)。
每一種消息類型擁有多個子消息類型。其中Controller-to-Switch消息是由控制器發起,用來管理和獲取交換機的狀態的消息;Asynchronous消息是由交換機發起,用來將交換機狀態變化和網路事件更新到控制器的消息;Symmetric消息既可由控制器也可由交換機發起。
2、SDN交換機配置技術分析
OF-Config是SDN網路應用最廣泛的交換機配置協議。OF-Config由ONF組織中的Configuration&Management工作組負責維護,於2012年1月6日發布vl.0版本。
OF-Config的最主要目標是在支持OpenFlow的網路設備上實現基本功能配置。除此之外,OF-Config還根據自身的需要制定了多種場景下需要的操作運維能力以及對交換機管理協議的需求,下面將從上述幾個方面分析OF-Config協議的配置能力。
OF-Config在支持OpenFlow的網路設備上基本功能配置包括:配置一至多個控制器的IP地址;配置設備的隊列、埠等資源;支持遠程修改設備的埠狀態。
此外,在操作運維方面,主要包括以下4點:支持從多個配置點進行配置操;支持一個配置點配置和管理多台交換機;支持由多台控制器控制同一台邏輯交換機;支持對已分配給邏輯交換機的埠和隊列的配置。
而在管理協議方面,OF-Config做出了更詳細的規定,如協議必須是安全的,能夠確保完整性和私密性,並提供雙向身份認證;協議需要支持由交換機或者配置點發起的連接,支持對部分交換機的配置;協議必須具有良好的擴展性,能夠提供協議能力報告等。
3、SDN交換機配置技術與控制技術的關系
OF-Config跟OpenFlow的關系是OF-Config協議作為OpenFlow協議的「伴侶」協議,解決OpenFlow協議中沒有規定的OF交換機管理和配置標准。
在OpenFlow協議中,有控制器向OF交換機發送流表以控制數據流的轉發行為,但是它並沒有規定如何去管理和配置這些OF交換機,而OF-Config就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提出的。
OF-Config的作用是提供一個開放介面用於遠程管理和配置OF交換機。它並不會影響到流表的內容和數據轉發行為,對實時性也沒有太高的要求。
具體地說,諸如構建流表和確定數據流走向等事項將由OpenFlow規范進行規定,而諸如如何在OpenFlow交換機下配置控制器IP地址、如何配置交換機埠上的隊列等操作則由OF-Config協議完成。
二、SDN交換機應用及配置
SDN交換機採用虛擬網路設備技術,不僅可以實現擴展數據鏈路層,而且還能夠實現安全、具有彈性、自適應的雲計算基礎網路。那麼SDN交換機該如何安裝配置。
SDN交換機的安裝
1、為了能夠使SDN交換機實現外網的遠程接入,在使用SDN交換機時,應該全面綜合考慮SDN交換機的安裝位置。在安裝SDN交換機時,不僅應該配置IP地址,同時還應該對埠提供外部訪問,這樣才能對SDN交換機進行安裝。
2、SDN交換機配置
在系統中安裝SDN交換機後,配置SDN交換機時,應重新啟動系統,然後到「開始/程序」中進行選擇「SDN交換機管理」並使其運行,根據系統要求輸入SDN交換機所在的位置,
並選擇Localhost,最後點擊鏈接,系統就會進入命令行下的配置界面,根據提示可以完成對SDN交換機的配置。
3、虛擬網卡IP地址的配置
在使用SDN交換機實現遠程網路的接入時,對每一個需要接入的機器設備都要安裝虛擬網卡軟體,安裝完成後重新啟動系統就能夠進入網路配置的窗口進行網路配置。
4、建立連接
在系統中如果對通信配置完成後,系統的「連接管理」中會彈出「EDOAS」圖標,雙擊該圖標,目前的系統與SDN交換機之間就會建立連接,並在右側窗口內顯示當前系統與SDN交換機之間的連接狀態。
5、實現遠程機器對內部網路資源的訪問
遠程機器要訪問內部資源,首先應該與交換機建立連接,還應完成提供服務的機器與SDN交換機之間的連接,然後在遠程機器的IE地址中輸入需要訪問的地址,就可以實現外網機器對內部網路的訪問。
計算機網路主要是通過專用設備和通信介質連接起來的,可以是專用設備與多台計算機連接形成,也可以是通過單個網路與專用設備進行相互之間的連接形成。
『伍』 SDN與NFV有什麼聯系嗎
OFweek通信網,網路功能虛擬化(NFV)和軟體定義網路(SDN)是兩個非常相關的技術。SDN可以想像成是在高度自動化環境中部署的一系列網路對象,比如交換機、路由器和防火牆。它的自動化可以根據管理員的需求通過使用商業或開源工具來定製實現。一個完整的SDN可能只包括相對簡單的組網需求,比如VLAN和介面配置。
很多時候,我們會從SDN聯想到伺服器虛擬化,因為它也能夠將多個虛擬網路連在一起。這可能會涉及NFV,但也不一定。NFV是把負載均衡、防火牆或者IPS等服務從專用硬體遷移到虛擬環境的過程。當然,這是向應用程序和服務虛擬化遷移的一部分。
像高速緩存和內容控制這種功能可以很容易的遷移到虛擬化環境中,但是不一定能夠明顯降低運營成本,除非再添加一些智能功能。因為從操作的角度來看,直接從物理環境遷移到虛擬環境,在電源和機架空間消耗超過初始設置會收效甚微。直到引入了一些SDN技術相關的動態智能,NFV繼承了許多傳統硬體設備部署的問題,比如靜態、管理員定義的以及管理策略。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虛擬應用交付控制器(ADC)。通過仔細配置,就可以對網路狀態做出反應,並根據需求對應用伺服器自旋向上或向下。但是,傳統的硬體部署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點,而且配置是非常靜態的;它不會顧及到ADC本身會過載或者附加的應用程序需要迅速被投入生產的情況。隨著SDN功能驅動了NFV,也發生了一些有用的事情。在微觀和宏觀層面上,當需要改變的時候,網路可以做出反應。另一個實例是隨著負載的增加,可以在虛擬ADC集群下配置,而且,生產性應用程序可以很容易復制並重新部署在開發環境中。這種潛力是無窮的。
所以NFV即使沒有一個完全成熟的SDN介入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兩者一起部署,用SDN來驅動NFV將是一個強大的組合。
NFV和SDN在2014年初都不會成為交鑰匙解決方案,因為還有很多整合和策略設計。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這都會成為現實,但是目前還沒有完全到位。這就是說,這些工具還在迅速發展,很多廠商會給市場帶來很多技術來支持SDN或NFV的部署。而最終,這兩種技術的實施將會由業務需求來驅動。
『陸』 SDN技術和NFV技術各自的內含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NFV:網路功能虛擬化。
2、SDN:軟體定義復網路。
二、核心技術不同
1、NFV核心技術制:通過基於行業標準的x86伺服器、存儲和交換設備替換通信網路中的專用和專用網路元件設備。
2、SDN核心技術:核心技術OpenFlow通過將網路設備的控制面與數據面分離,實現了對網路流量的靈活控制,使網路作為一個管道更加智能化,為核心網路的創新和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平百台。
(6)SDN技術雄厚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2006年,SDN誕生於美國GENI項目資助的斯坦福大學Clean Slate課題,斯坦福大學的nick mckeown教授提出了校園網實驗創新的openflow概念。基於openflow的可編程特性,sdn的概念應運而生。
Clean Slate項目的最終目標是重塑互聯網,旨度在改變已經略顯過時、難以發展的現有網路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