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企都是上市公司么
不是。有一些國企不是上市公司。
國企的特徵:
1、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它是由多數人組成內的組織容體;
3、依法設立,法律確認其一定權利義務。國有企業是一種特殊企業,如定義中所指出,它的資本全部或主要由國家投入,其全部資本或主要股份歸國家所有。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間社會(組織與個人)投資的企業不同。
(1)國企上市公司不易造假嗎擴展閱讀:
國企的地位:
1、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於歷史原因,國有企業的分類相當復雜。對於中國的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投資或持股超過50%的即為國有企業。在1978年改革開放前,乃至到20世紀末,國有企業一直是政府支持和扶植的對象,國有企業的建立。
2、其中政府稅收的很大部分都投入到國有企業中,大量的國有企業因此建立和出現,有的國有企業還是由原來的政府部門轉變而來的,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原來是郵電部,改為電信局,後來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本世紀初改組成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信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32家地方國企上市公司已停牌重組 明年混改將提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有企業
㈡ 國企是不是不能上市
國企可以上市,因為國資委推進了國企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和結構調整措施,如企業內部及企業之間的重組、推動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企業改制上市、建立規范的董事會試點、減輕國有企業的社會負擔、解決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等。
國企上市之後會有以下好處:
1、得到資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
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
(2)國企上市公司不易造假嗎擴展閱讀
國業上市的基本流程:
1、企業上市前的綜合評估
企業上市是一項復雜的金融工程和系統化的工作,與傳統的項目投資相比,也需要經過前期論證、組織實施和期後評價的過程;而且還要面臨著是否在資本市場上市、在哪個市場上市、上市的路徑選擇。
2、企業內部規范重組
企業首發上市涉及的關鍵問題多達數百個,尤其在中國目前這個特定的環境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諸多財務、稅收、法律、公司治理、歷史沿革等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很多問題在後期處理的難度是相當大的;
因此,企業在完成前期評估的基礎上、並在上市財務顧問的協助下有計劃、有步驟地預先處理好一些問題是相當重要的,通過此項工作,也可以增強保薦人、策略股東、其它中介機構及監管層對公司的信心。
3、正式啟動上市工作
企業一旦確定上市目標,就開始進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實務操作階段,該階段主要包括:選聘相關中介機構、進行股份制改造、審計及法律調查、券商輔導、發行申報、發行及上市等。
㈢ 為何不能買國企股票
不能買國際股票,這是不應該的,因為國企的股票都是比較大的股票,他們也是。有莊家在裡面可以買的。
㈣ 公司做假賬,弄虛作假,只為上市。那上市後,會有設么後果
連續3年盈利,上市當年就虧損。錢已經到手,誰也沒有辦法。證監會讓它退市,受傷的是股民,罰款也不會分給股民一分錢。
㈤ 國有上市公司 和國企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是國有上市公來司是可以自在二級市場交易股票的國企,國企是國家控制股份,但是沒有在二級市場交易。
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指政府或國有企業(單位)擁有50%以上股本,以及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擁有實際控制權(能夠支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資產財務狀況,並以此獲取資本收益的權利)或依其持有的股份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上市公司。
國有企業,在國際慣例中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在中國,國有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其營利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㈥ 請問為什麼國企和上市公司不能成為普通合夥人謝謝
這些企業作為法人,應當允許其投資設立合夥企業,但不宜成為普通合夥人。法律委內員會經研究認為容,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如果成為普通合夥人,就要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不利於保護國有資產和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因此,不宜允許其成為普通合夥人,但可以成為有限合夥人,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有限責任。
㈦ 只要是上市公司都算是國企嗎
上市公司都是股份制企業,如果大股東是國資,就是國企!
現在多數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