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上市公司破產案例

上市公司破產案例

發布時間:2021-07-17 21:46:51

1. 最近世界上著名企業破產或倒閉的案例

美國知名賭場營運商熱帶娛樂公司(Tropicana Entertainment)在發生13.2億美元的債務違約後,5日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寫下今年來美國金額最大宗的企業破產案,也為拉斯維加斯博弈產業引爆景氣下滑的利空彈。

世界財經報道(http://finance.icxo.com)總部在肯塔基州的熱帶娛樂公司年營業額約10億美元,員工人數1.1萬人,上周五接獲債權銀行經紀商瑞士信貸集團發出總額13.2億美元的債務違約通知。根據熱帶娛樂公司向法院提交的破產保護數據顯示,該公司目前資產約28億美元,負債24億美元。

這是今年以來美國最大宗的企業破產案,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指出,熱帶娛樂對外未清償的債務共有26.7億美元,之前最大宗破產案為魁北克世界印刷公司所提出,負債金額約18億美元。

根據法院資料,熱帶娛樂最大的債權人為德拉威州的威明頓銀行,共持有近10億美元的未擔保債權。這次破產保護標的物為九棟熱帶娛樂公司的不動產,包括公司最具傳奇性,位於賭城拉斯維加斯的熱帶賭場渡假飯店。

2. 求一個破產企業財務方面的數據及案例分析,要求已經破產,從財務方面分析的

雷曼兄弟破產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選擇的啟示
2008年9月15日,擁有158年悠久歷史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公司正式申請依據以重建為前提的美國聯邦破產法第11章所規定的程序破產,即所謂破產保護。雷曼兄弟公司,作為曾經在美國金融界中叱吒風雲的巨人,在此次爆發的金融危機中也無奈破產,這不僅與過度的金融創新和乏力的金融監管等外部環境有關,也與雷曼公司本身的財務管理目標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系。本文將從公司內部財務的角度深入剖析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原因。
一、股東財富最大化:雷曼兄弟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雷曼兄弟公司正式成立於1850年,在成立初期,公司主要從事利潤比較豐厚的棉花等商品的貿易,公司性質為家族企業,且規模相對較小
,其財務管理目標自然是利潤最大化。在雷曼兄弟公司從經營乾洗、兼營小件寄存的小店逐漸轉型為金融投資公司的同時,公司的性質也從一個地道的家族企業逐漸成長為在美國乃至世界都名聲顯赫的上市公司。由於公司性質的變化,其財務管理目標也隨之由利潤最大化轉變為股東財富最大化。其原因至少有:(1)美國是一個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建立了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和資本市場體系,因此,以股東財富最大化為財務管理目標能夠獲得更好的企業外部環境支持;(2)與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考慮了不確定性、時間價值和股東資金的成本,無疑更為科學和合理;(3)與企業價值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可以直接通過資本市場股價來確定,比較容易量化,操作上顯得更為便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股東財富最大化是雷曼兄弟公司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
二、雷曼兄弟破產的內在原因: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帶來最多的財富。當雷曼兄弟公司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為其財務管理目標之後,公司迅速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店發展成聞名於世界的華爾街金融巨頭,但同時,由於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利益主體單一(僅強調了股東的利益)、適用范圍狹窄(僅適用於上市公司)、目標導向錯位(僅關注現實的股價)等原因,雷曼兄弟最終也無法在此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倖免於難。股東財富最大化對於雷曼兄弟公司來說,頗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意味。
1.股東財富最大化過度追求利潤而忽視經營風險控制是雷曼兄弟破產的直接原因
在利潤最大化的財務管理目標指引之下,雷曼兄弟公司開始轉型經營美國當時最有利可圖的大宗商品期貨交易,其後,公司又開始涉足股票承銷、證券交易、金融投資等業務。1899年至1906年的七年間,雷曼兄弟公司從一個金融門外漢成長為紐約當時最有影響力的股票承銷商之一。其每一次業務轉型都是資本追逐利潤的結果,然而,由於公司在過度追求利潤的同時忽視了對經營風險的控制,從而最終為其破產埋下了伏筆。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美國過度的金融創新和乏力的金融監管所導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但從實質上看,則是由於公司一味地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而忽視了對經營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的結果。對合成CDO(擔保債務憑證)和CDS(信用違約互換)市場的深度參與,而忽視了CDS市場相當於4倍美國GDP的巨大風險,是雷曼轟然倒塌的直接原因。
2.股東財富最大化過多關注股價而使其偏離了經營重心是雷曼兄弟破產的推進劑
股東財富最大化認為,股東是企業的所有者,其創辦企業的目的是擴大財富,因此企業的發展理所當然應該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經濟條件下,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決定,而在股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股東財富最大化就表現為股票價格最高化,即當股票價格達到最高時,股東財富達到最大。為了使本公司的股票在一個比較高的價位上運行,雷曼兄弟公司自2000年始連續七年將公司稅後利潤的92%用於購買自己的股票,此舉雖然對抬高公司的股價有所幫助,但同時也減少了公司的現金持有量,降低了其應對風險的能力。另外,將稅後利潤的92%全部用於購買自己公司而不是其他公司的股票,無疑是選擇了「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投資決策,不利於分散公司的投資風險;過多關注公司股價短期的漲和跌,也必將使公司在實務經營上的精力投入不足,經營重心發生偏移,使股價失去高位運行的經濟基礎。因此,因股東財富最大化過多關注股價而使公司偏離了經營重心是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的推進劑。
3.股東財富最大化僅強調股東的利益而忽視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內在原因
雷曼兄弟自1984年上市以來,公司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實現了分離,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形成委託代理關系。同時,在公司中形成了股東階層(所有者)與職業經理階層(經營者)。股東委託職業經理人代為經營企業,其財務管理目標是為達到股東財富最大化,並通過會計報表獲取相關信息,了解受託者的受託責任履行情況以及理財目標的實現程度。上市之後的雷曼兄弟公司,實現了14年連續盈利的顯著經營業績和10年間高達1103%的股東回報率。然而,現代企業是多種契約關系的集合體,不僅包括股東,還包括債權人、經理層、職工、顧客、政府等利益主體。股東財富最大化片面強調了股東利益的至上性,而忽視了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導致雷曼兄弟公司內部各利益主體的矛盾沖突頻繁爆發,公司員工的積極性不高,雖然其員工持股比例高達37%,但主人翁意識淡薄。另外,雷曼兄弟公司選擇股東財富最大化,導致公司過多關注股東利益,而忽視了一些公司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加劇了其與社會之間的矛盾,也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之一。
4.股東財富最大化僅適用於上市公司是雷曼兄弟破產的又一原因
為了提高集團公司的整體競爭力,1993年,雷曼兄弟公司進行了戰略重組,改革了管理體制。和中國大多企業上市一樣,雷曼兄弟的母公司(美國運通公司)為了支持其上市,將有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剝離後注入到上市公司,而將大量不良資產甚至可以說是包袱留給了集團公司,在業務上實行核心業務和非核心業務分開,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分立運行。這種上市方式註定了其上市之後無論是在內部公司治理,還是外部市場運作,都無法徹底地與集團公司保持獨立。因此,在考核和評價其業績時,必須站在整個集團公司的高度。

3. 咱們國家有沒有中國上市公司倒閉或者破產的例子

你可以看看PT水仙 就是很好的例子

4. 求一個著名公司破產的經典案例

最典型的是柯達膠卷和諾基亞手機。

5. 我想找一些企業破產的例子~

這是一個典型的資源性國企的破產重組案例:礦藏挖盡、企業停產、職工下崗,河北省財政撥付數千萬元的破產經費和上千萬元的救助款,並劃撥3個新礦作為職工再就業項目、找到多家願意參與破產重組的企業……
而河北省政府做出的一個被各方看好的破產重組方案,卻在此後的4年多時間里進展並不順利,更未落實,甚至「職工集體阻止企業宣布進入破產程序」。
在這些資料和現象背後,反映的一個核心問題是:誰來主導破產重組——是地方政府「拉郎配」,還是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自己做主選擇重組對象?
淶銅的破產重組歷經4年多,仍未結束。

遲來的破產宣告
8月10日上午9時30分,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布,從即日起,河北省淶源銅礦(以下簡稱淶銅)進入破產程序。
這個破產程序的啟動,從2002年底提出,到正式宣布已歷時4年半。
「對於銅礦的近2000名職工來說,這意味著終於放棄了對啟動破產程序的抵制。」淶源銅礦的某職工對記者說。
他所說的「放棄抵制」,是指近幾年來,為了落實河北省政府撥給他們的再就業項目和職代會多次通過的重組計劃,淶銅職工曾先後13次上訪(據說還有許多次上訪被礦領導說服勸阻),集體阻止破產程序的啟動。
在法院宣布淶銅破產的當天,記者見到了淶源銅礦礦長付存利,「我們已經堅持到極限了。」他說。
而更多的職工表現的是無奈:「到目前為止,省里劃撥的再就業資源項目遲遲落不了地,企業重組依然是畫餅充飢。4年多了,我們每月拿100塊錢的基本生活費,這種條件下還讓我們保持冷靜、耐心等待。說真話,保持穩定真的很難!」
據了解,2002年淶銅因銅礦資源全部開采完畢,企業被迫停產、職工全員下崗。面對企業是破產後消亡還是破產後改制重生、職工是下崗自謀職業還是重新安排的嚴峻現實,河北省政府做出了一個大膽、特別的決定:另劃撥3個礦給淶銅,作為職工再就業的資源項目,由地方政府和相關機構負責協調落實,完成淶銅的破產重組;並要求,無論最終採取何種重組形式,前提是必須確保職工利益和生活保障。
但這一在當初被各方認為是最佳方案的破產重組計劃,自2002年決定之後,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里遲遲未能進入實際操作程序。由此帶來的各種負面效應頻頻出現:職工多次到縣、市、省上訪,甚至組織攔火車到北京上訪;省財政在2004年為淶銅和當地同時破產的另一家企業—淶源鋼鐵廠(以下簡稱淶鋼)撥付了一億元的破產經費……
省里劃撥給銅礦的再就業資源項目為何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里遲遲未能落實,記者多次嘗試采訪淶源縣有關部門和領導,但直到8月22日,記者才采訪到了淶源縣某領導(根據其本人意願,隱去姓名)。
「政府不會把工作放在難上,而會放在快上。」該人士表示,「有關企業改制的政府常務會議近期就會召開,畢竟,淶銅由省屬下放到地方以後,這是保定市和淶源縣的一件大事。」
不過,對於地方領導的這種表態,淶源銅礦的職工並不以為然:「加快再就業項目落實步伐當然好,但這些年這些話聽得太多了。」
「其實,再就業項目之所以遲遲不能落實,是因為各方對破產重組的方案不統一,僵持不下。」某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說。
他介紹說,縣政府的破產重組方案是,希望當地一家民營企業收購兼並淶銅,負責安排職工就業;而職工代表大會(下稱「職代會」)則有自己的重組計劃——由職工共同出資成立一家公司,該公司再與另一家企業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經營省政府劃撥的職工再就業項目——3個新礦。
就此說法,記者分別向淶源縣政府某領導和淶銅礦長付存利求證,前者表示「不太清楚」,後者表示「是謠傳」。
不過,對於職工來說,阻止破產程序啟動還有更為「朴實」的思維邏輯:如果項目未落實,破產就不能啟動。這樣自己的國有職工身份就不會改變,國企職工的待遇和福利就可以保留,自己的權益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
「其實我們也清楚,這種消極地阻止企業宣告破產,並不能改變企業早晚要破產的命運,還要讓國家為我們花更多的錢。我們也希望盡早結束這種窘困的尷尬局面,早日就業,早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某職工對記者解釋說。

破產根源:
資源型企業的宿命
作為原省屬國有中型礦山企業,淶銅曾經因為職工工資在當地名列前茅而被淶源人羨慕不已。
淶銅前身是河北省東風冶煉廠,始建於1966年,1972年建成投產,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擁有豐富的技術力量和施工經驗的淶源銅礦,其井下作業和豎井施工技術,在全國的礦山企業中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盡管企業在鼎盛時期創造了巨額的社會財富,但在計劃經濟時代,利稅全部上繳國家,企業自身並沒有積累。
到了2000年,隨著資源逐漸枯竭、礦山服務年限的臨近,淶銅的礦石入選品位逐年降低。加上上部資源已經采完,下部殘部的開采經過二次提升、三次倒運至地面,礦成本大幅攀升。淶銅從此一蹶不振,轉產和擴大再生產更無從談起。
「同所有獨立的礦山企業一樣,我們經歷了創業、輝煌和衰敗的全過程。」銅礦某負責人告訴記者,礦藏開采完畢後,他們也一樣不能躲過資源型企業的宿命——停產、關閉、破產。2001年底,全面停產的企業在已經批准下崗的600餘名職工的基礎上,又為其餘的630名職工辦理了下崗手續,自此,淶銅職工全員下崗,開始領取下崗生活保證金。停產以後,淶源銅礦職工的情緒陷入了空前的低迷狀態,轉產、轉崗再就業都是無望的選擇,不穩定的因素也在增加。
「受企業性質的制約,數十年來,淶銅幾千名職工和家屬偏安一隅,深山裡相對封閉的環境使得他們的就業渠道極其狹窄。」對於企業停產後職工的情緒壓力以及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礦長付存利如此分析,「總不能大家都去賣菜吧。」
他還說,從總體上來看,大部分礦工沒有其他技術,身體素質因為常年的井下作業也不太好,因此,僅靠短、平、快的打工形式就業,根本無法徹底解決職工的後顧之憂,更無長遠的利益可言。
因此,單純轉崗的思路不適合淶銅這樣的資源性國企,絕大多數職工不願意走這條路。面對停產下崗的困境,企業開始了自救行動。
2002年年初,當時還是省屬企業的淶銅經過對周邊資源的考察和對企業自身狀況的分析,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及各有關部門上報了《關於我礦現狀及今後出路的報告》、《加速礦產改制步伐確保社會穩定的建議》及《關於敦促落實淶源銅礦破產後職工再就業項目的報告》等,得到了河北省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
令淶源銅礦職工驚喜的是,省政府做出了一個大膽之舉——將蘆草窪鐵礦、唐縣馬庄鐵礦和木吉村銅、鉬礦作為職工再就業資源和企業破產後發展的後備資源,一次性劃撥給淶銅。
「這對於淶銅的老老少少來講,絕對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巨大希望。」付存利礦長說,這也讓幾乎沒有其他生存技能的礦工們心裡充滿了期待,「因為這會讓他們不用轉崗就上崗。」
但河北省政府的這一大膽創新之舉,在此後的具體操作落實中卻遲遲未能落地;而本以為已開啟了重組大門的淶銅也踏上了長達4年多的破產重組之路。大膽創新的破產重組方案
2002年9月,此時銅礦停產已近10個月,而省政府已經劃撥的3個新礦也沒有具體落實到淶源銅礦。部分職工開始情緒不安,一些不穩定的因素開始露出苗頭,發生了多次職工集體上訪等行為。為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負面影響。
為此,河北省政府專門召開省長辦公會。會議主題就是針對淶銅和淶鋼的問題,要求相關部門從大局著眼,妥善處理。並且要求他們堅持統籌兼顧,瞻前顧後,嚴守政策的原則,避免連鎖反應,不留後遺症,以保證全局的穩定。在此前提下,特殊問題要個案解決……
隨後的幾年間,類似的省、市、縣各級政府的專題會議和批示還有多次,省政府還多次由主管副省長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討論、研究企業破產改制等方案,並且相繼成立了企業破產改制工作小組等;在2005年,主管副省長還作出了「實現年內完成破產工作目標」的明確要求。
在此期間,為了保證職工利益、穩定職工情緒和維護穩定局面,各級政府還一次次對企業提供財力援助。如省政府曾經為淶銅和淶鋼提供了1億元的破產經費,為解決職工冬季取暖和看病難撥付260萬元社會捐助資金,從省長預備金中拿出50萬元,用於在崗人員的補貼和企業運轉費……
2004年4月,淶銅由省屬下放到保定市,各級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據付存利礦長介紹,在縣級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淶源縣擠出資金對淶源銅礦進行了危房、生活用水改造以及電力設施維護等,在解決冬季取暖、大病、特病葯費等實際問題上更是給予了大力支持。
據介紹,從1998年以來,淶銅獲得省、市、縣的各種救助款項達798.75萬元,其中:省政府撥付549.7萬元,縣政府撥付249.05萬元。

破產已宣告 重組尚艱難
面對各級政府的財力救助和支持,淶銅職工在感激之餘,更希望省里劃撥的再就業資源項目能夠盡快落實,企業實現再生和發展,不再成為政府的負擔。
「如果能以民意為基礎,以破產為契機,以改制、重組為重點,以維護穩定為前提,依法組建起重組公司及其合作公司,那麼,在不遠的將來,淶源銅礦一定會被打造成一個集規模、效益、影響力為一體的經濟實體,變社會包袱為社會財富!」付存利礦長對重組後的未來充滿希望。
但記者在采訪淶源縣相關領導時,該領導則沒有如此樂觀:「困難很多。淶鋼和淶銅兩個企業的債務就是3個多億,包括職工的拖欠費用、安置補償、養老保險等,省里只給了1億,其他2億的資金缺口,需要多方融資才能解決。」
對於淶銅職工而言,他們的擔心更多地似乎不是重組進程的快慢,而是重組的質量與結果。
據了解,與淶銅幾乎同時開始破產重組程序的淶鋼,早已完成了破產重組,「但重組後的效果並不好,前不久召開的新公司職代會上,就發生了職工與領導沖突,甚至出現大打出手的情景。」淶銅的幾個職工對記者說,「我們不想走淶鋼的老路子,由政府指派某個企業兼並我們。」
他們還透露說,重組後的淶鋼現在可能又要重組了,「慘的是職工,被賣來賣去。」
他們很老到地分析說:「說穿了,有些企業之所以願意兼並淶銅,是因為看上了省里劃給我們的再就業資源項目——3個新礦,他們不會保障職工利益的」,「沒有再就業資源項目時,為何沒有人願意兼並我們呢。」
在當地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淶銅的職代會已經按照自己的標准和願望選好了重組對象——一家香港公司,職代會成立的公司與該香港公司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其中,前者占股份51%,香港公司佔49%。
但與此同時,有多名職工向記者透露說,最近地方政府可能要否決職代會通過的重組決議,「指定一家當地的民營企業,像兼並淶鋼那樣兼並淶銅」。
不過,此消息被淶銅礦長付存利和其他礦領導否認。「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從政府方面得到類似問題的任何訊息。我們認為純屬子虛烏有,並且我們曾在多次會議上公開避謠。」付存利說。
「我們希望政府尊重職工的選擇。地方政府的責任是加快再就業項目的落實步伐,不要種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某職工則對政府提出了明確希望。
記者就此傳言采訪淶源縣政府某領導,他表示:不做任何評論。截至發稿,淶銅的破產重組無新的進展消息。但有專家分析說,無論如何,河北省政府當年對淶銅破產所作出的決定都是一種創新:由政府重組配置資源,發揮原企業的技術優勢,通過破產改制重組,使原企業職工全部實現再就業。這對於社會穩定與和諧以及偏遠山區的資源性國企改制都是一條值得肯定和借鑒的探索之路。

記者手記
在淶銅的辦公大樓里,記者看到的是和其他企業沒有太大區別的工作景象,礦長和書記的辦公室里,雖然辦公桌的下角已經斑斑駁駁,但屋內卻窗明幾凈。偶爾,會有礦工進來,想和礦長說些什麼。看見有客人在,就有禮貌地退了出去。
盡管已經停產4年多,但淶銅的領導班子沒有解散,並且照常上下班。面對共同的困難和未來,這個班子空前地團結。而河北省、保定市和淶源縣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領導們不止一次在不同場合表示,淶銅領導班子對企業的穩定做了大量積極有效的工作。
自停產以來,職工們下崗,每個月領取100多元的下崗生活費,沒有想到一拿就拿了幾年。
在淶源銅礦,有的一家三代都是礦工,下崗生活費,對於他們來說是名副其實的杯水車薪。據介紹,有一部分職工平日里要靠撿食菜葉和老百姓地里散落的雜糧補貼家用,生活幾近崩潰。有的下崗職工都人到中年了,但天天領著孩子去老父老母家裡蹭吃喝,因為父母的退休工資高於自己的下崗工資。以至於有的老人反映到礦上,說再這樣下去,他們也要被小的吃黃了。

6. 08年後上市公司破產案例

很多,在ST公司裡面很多都是這樣的
*ST滄化 600722 07年破產
S*ST朝華 000688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破產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