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國會為什麼會因為「排華法案」而道歉
美國的排華法案,本來就是對中國人人權的蔑視以及侮辱,是不公平不公正的。面對日漸強大的中國,美國不得不對排華法案道歉。
排華法案的設立是因為當時的美國白人想要追求更高工資,尋求更好工作環境的願望,但是其實在排華法案公布之後,雖然沒有了華人,但有很多人口走私集團從其他地方找到了其他的工作者。他們的願望並沒有實現。
排華法案是對中國華人的一種歧視以及不屑。也是因為當時中國政府太弱勢,無法保護華人的正當權益。現在的中國,永遠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㈡ 越南排華是7幾年
2012年、2014年。
1、越南反華示威是越南河內約200人2012年6月30日舉行示威活動,示威從早上8點多開始,持續了約兩個半小時。越南警方出動了大量警力負責安全警戒工作,但並沒有逮捕任何人,目的是抗議中國在南海招標。
2、2014年5月13日,數百名越南民眾沖進胡志明市北方平陽省的台商聚集區,見到華人就叫囂攻擊,並闖進多家台商的工廠,看到設備就砸、搶、破壞。
2014年6月24日,越南政府向受暴力騷亂事件影響的近140家外國企業支付了700多萬美元的首筆賠償,這些企業中許多是中國企業。
(2)排華集團擴展閱讀:
5·13越南打砸中資企業事件的事件過程:
中越南海沖突升高,越南民眾2014年5月11日在首都河內的中國大使館前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起初是在胡志明市北方平陽省的越南—新加坡一號工業園區進行,原本僅有二百至三百名員工罷工遊行,高舉「中國滾出南海」、「越南萬歲」、「打倒侵略者中國」、「不要偷我們石油」等標語;後來增加到六千人,其中五千人來自遠東集團在當地的工廠。
隨後二號園區也爆發示威,超過三千人參與,總計有四個園區受影響。
2014年5月13日演變為群眾暴動,越南民眾前往各大外資廠商投資的工業區抗議;原先抗議對象是大陸投資廠商和大陸管理人員,但到最後,台商、港商全都遭殃。
位在胡志明市正北方的平陽省傳出有暴民沖進平陽省工業區內打砸搶。由於平陽省各大工業區中,是台商成衣紡織及鞋廠投資大本營,且聘用眾多大陸管理人員,包括台商順星、遠東紡織、鞋美等廠,都傳出遭暴民攻擊。
2014年5月13日下午4時,數百名越南民眾沖進胡志明市北方平陽省的外商聚集區,叫囂攻擊華人,看到設備就砸、搶、破壞,不少新加坡、韓國、法國、日本企業也遭波及。此前,越南僑民在台北抗議中國「侵略」其領海,上演了「在中國領土上抗議中國『侵略』中國領海」的戲劇性場面。
因為中華文明對周邊產生的影響,許多亞洲國家使用漢語漢字,最終事態發展到越南暴民看到漢字標識就攻擊哄搶。越南反華民眾還企圖焚燒與中國有關的旗幟,此舉令新加坡國旗「躺著也中槍」。
㈢ 越南為什麼78年會有排華行動,有什麼原因
越南排華三大原因:
1、中越國家利益沖突,兩國關系惡化
中、越關系從同志加兄弟演變為兵戎相見,其根本原因是:兩國關系中,國家利益的因素逐漸上升,且兩國國家利益相沖突。越南的「印度支❤那聯邦」夢想與中國的反對霸權主義格格不入;中、蘇交惡,而越南倒向蘇聯並加入其反華大合唱;同時黎❤筍集團利用領土領海等問題挑起事端;等等,這些矛盾和分歧具有國家利益沖突的性質。
在中越關系惡化時期,當時的越南領導集團正是出於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考慮而排斥和打擊華人華僑的,企圖政治上壓制華人、經濟上鏟除華人的影響,通過阻撓華人生計而抑制其經濟發展,通過各種手段掠奪華僑的財產,更重要的是排❤華作為反❤華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排❤華運動達到打擊作為其謀取地區霸權障礙的中國的目的。
2、國際上,越南—中國—蘇聯三角關系的變局
越南南北統一後,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受到嚴重削弱,而中國成為當時越南的地區大國夢與蘇聯以越南為橋頭堡進入東南亞的圖謀的共同障礙。而越南通過排❤華,可謂「一箭雙雕」:一方面可以促進其實現「印度支❤那聯邦」夢,另一方面又可以以此為砝碼向蘇聯索取更多的援助。因此,可以說在國際上,越南—中國—蘇聯三角關系的變局是越南排❤華的一股推動力。
3、越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換
1975年越南南北統一後,越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為恢復和進行社會建設。為此,對越南南方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統一國家和民族意識成為需要。而華僑華人在越南多為從商,且自我文化認同意識強,符合改造對象的標准。而這一時期,中、越矛盾分歧也愈演愈烈,且夾雜著國家利益的沖突,使這場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具有搖身一變,城為排斥華僑華人運動的危險,只要越南當❤局稍微利用這場社會主義改造,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華人華僑的影響力鏟除,將其作為一顆資本主義的毒瘤從社會主義制度的越南剔除。同時,越南領導集團在社會主義改造中政策的失誤,急於求成,從而引發了越南南方的政治混亂與經濟衰退,而牟利的市場法則也可能使華僑華人在南方貨物與服務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囤積居奇、哄抬物價,這也可以成為打擊和排斥華僑華人的理由。因此,可以說越南黨和國家工作重心的轉換,為越南排❤華提供了便利和可能,成為此次排華的重要推動力。
㈣ 美國屬於反華勢力
應該不屬於,美國只是干涉主義,希望別的國家的立場是可控的不會對美國造成威脅而已。
㈤ 經濟命脈掌握在中國手中卻大肆排華,結局如何
蒙古國是一個典型的小國,雖然忝為世界上第二大內陸國,但國內只有人口不足300萬,還不如中國的東部沿海的一個發達區縣,根據中國2017年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有27個區縣超過了300萬人口,較小的人口規模導致了此國發展受限,而蒙古歷史的政策變化以及地緣政治,更是蒙古國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如今的蒙古,再也找不到漢文化影響的影子,在他們的語言中基本使用的是西方語言或者俄文,也正是因此在政治和經濟上難以找到雙方的親近感。
㈥ 為什麼在l美l國l排l華l的情況下 羅斯福還在l華l人l黑l幫l擔任法律顧問 一直到當上總統為了錢嗎
當時有排 華嗎。麥卡錫主義是反共的。錢學森的回歸也有很一大部分是因為這件事
㈦ (高分)請問一下,深圳安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個人發展怎麼樣
各位師弟師妹,大家好,現在到了找工作的季節了,在這里我給大家解密一個無恥的公司—京安集團(廣東安邦)
我將是所謂京安集團(廣東安邦公司)的具體情況跟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大家能夠清晰的認識這個醜陋公司的本質:
1、公司規模:網上說公司一個集團(總部在香港),下面有11個子公司,可大家知道這個公司有多少人嗎?中國人不到100人,外國人主要是傭人和工人,不到30人,這就是所謂的一個集團和11個子公司。取得名字很好聽,在印尼還有一個比較猛的「子公司」印度資源集團「,猛吧,在中國至少是個很大的央企。總之公司員工不到150,還有10左右是老闆的親戚。
2、老闆親戚:這幫人可以說是不學無術,當然有一個人還是不錯,至少對員工不錯,部分老闆親戚普通話都不標准,更別說管理了。而且都管著財務,這個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因為做事情都要花錢,舉個這幫不學無術的人例子啊「(公司試用期員工月180人民幣的話費補貼)都離職了,還給他媽的花費補貼」,「吃個**飯,報銷」,總之只要報銷東西肯定會郁悶的,還有很多錢人家不給報銷。
3、公司現狀,網上說公司有什麼礦之類的,都是吹牛逼,現在只是有煤礦貿易,大家知道印尼很多煤礦,但是都是劣質煤礦,所以這兩年業務不好,入不敷出。其他的礦都是子午須有。我就是放棄了一個大公司而被騙過來的,郁悶的一塌糊塗。另外一個地方,有鐵礦,但是和當地的人民關系貿易維護好,我就是在這個島上,中方員工如果路,沒走好,不好意思,當地的人或許會砍死你,就有幾個中方員工被打過。沒辦法,在印尼那種為開化,又對中國人不好的國家,中國人的待遇就這樣,經常被欺負。安全是得不到保障。
4、公司瑣事。
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皇帝統治公司,老闆也說了,在中國當孫子(用別人的錢開公司),在國外要當皇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人員安排。公司現在基本上是由雅加達統籌,老闆,一個太監,幾個feizi和gongnv。先介紹這個太監吧,不用說,大家都知道太監長得怎麼樣,呵呵,就是你們想的那樣,胖胖的,圓圓的連,當然了,不長鬍子是肯定的。80後的「男人」,說起話來是笑著臉,可是背後藏著刀,可千萬別得罪他。這樣的話你可能會有麻煩,他經常拿著假聖旨叫你幹活,罵你,經常在郵件里羞辱你,我見過,結果這個人被羞辱了還要當孫子。老闆,剛才說了,就是一個皇帝一樣,我只說「潛規則」,大家都懂的,只說一句,如果你長得好看,恭喜你,不管你什麼專業,以前做過什麼,留在雅加達吧,至於有沒有消費,我不太清楚,我真沒問過。至於feizi,和gongnv又不用說了,肯定不用得罪,天天不幹活的那種。
(2)由於公司在印尼不到70人,而且又是貿易,所以大部分都是沒活干,天天在那邊「玩」,不好意思,印尼是個農村,就是省會城市的公交車,就是比我們的麵包車稍微大一點,我是安徽的,據說80年代地級市出現過這種公交車,而且印尼人又排華,所以幾乎天天就是在房間里,打牌什麼的,幾乎沒有任何活動。
(3)工作內容,剛才已經講了,家族小公司,什麼事情都是老闆說了算,還有那麼多親戚在那邊,你在那邊最多也是打醬油,就是混個2年,混個經理當,呵呵,回國你也是什麼都不會,這是真實的事情。還有不管你是什麼專業,不好意思,都從後勤開始做起吧,本科生,研究生都一樣,工作內容非常簡單,買菜,買桌子之類的事情。學碼頭的上山撿東西,學機械的,做綜管吧,學水電的,也做綜管吧。招你進來的時候說,「碼頭」「水電」馬上開始,但去了之後,會告訴你,可能下半年,每次都說下半年。那你慢慢等吧。
5、為什麼出國呢?去這樣的公司出國值得嗎?我現在告訴你,不值得
(1)出國為了豐富經驗。不好意思,所謂的京安集團是小公司,中方員工不到100,在國外有幾個個點,而且還是在農村,你打交道的都是民工或者傭人,或者就是那麼幾個中國人。網站上說什麼新員工收獲之類的,也只有騙到我們這樣的學生,其他寫那些文章的人晚上回去都要哭了,昧著良心寫文章。這個大家都懂的。不用我多解釋。
(2)提升英語,不好意思,公司不說英語,只是偶爾說說印尼語,學了回國是一點用處都沒有,而且你還沒有學會就想著要回國了。
(3)為了掙錢,我只告訴你,在國外什麼都要自己買,在這個公司工資也不算高,回國了什麼都要重新開始,包括經驗和生活。幾乎公司所有的部門都扣過錢,不好意思,不扣的話,總司覺得很不值得,因為你確實沒有做什麼事情。
(4)為了更好的發展,剛才說了,實在是太閑,公司小,你在那邊做了回國幾乎要改行,到時候自己的專業忘記了不說,社招生沒有很好的工作經驗很難找到工作的,而且又是在國外,回國了什麼基礎都沒有,這個我們都親有體會。今年就發生跟學生簽了合同,最後沒業務就無緣無故單方面解除合同,我就有那學生的公告郵件。這公司真的很無恥。
好吧,就寫到這吧。其實我想說的有很多,我說的句句所實,希望大家相互傳播這個文章。尊重自己的職業發展,不要被表面現在所迷惑。
希望我犯的錯誤,師弟師妹們不要再犯。阿門
㈧ 反對蔡澈出任監事主席的兩大股東:基金公司與反華的行業協會
2月25日,戴姆勒兩位大股東UnionInvestment基金公司邁克爾·穆德斯與德國證券持有量保護協會CEO馬克·圖恩勒公開反對蔡澈擔任戴姆勒監事會主席,他們給出的理由是蔡澈是造成戴姆勒集團市值持續下滑的罪魁禍首。據了解,這是目前跨國車企中少有發生的「股東公開反對監事會主席人選」的事件。
由於德國排放標准升級和企業轉型影響了戴姆勒的營收業績,2019年底,圍繞監事會主席人選的問題戴姆勒股東層面開始出現了巨大分歧。戴姆勒內部也分別形成了支持前董事會主席蔡澈的「改革派」和支持現任西門子首席執行官、戴姆勒監事會成員凱瑟的「保守派」。
改革派認為戴姆勒必須主動應對汽車新四化的挑戰,徹底改變戴姆勒的企業盈利模式,尤其是不應該將目光死死盯在短期收益上;保守派則認為戴姆勒不應該破壞原有的發展節奏,甚至認為德國不擅長應對快速轉型。
2月27日,多位德國汽車人士接受汽車預言家采訪時認為,兩種聲音背後其實代表了兩大利益陣容,蔡澈是戴姆勒執行管理層和主業基金股東的代表,而凱瑟是戴姆勒非主業基金股東和德國政府保守派的代表。雙方的矛盾核心點就在於企業的盈利問題。
在德國當地人士看來,此次兩位基金股東公開發表反對蔡澈的聲音,和戴姆勒剛剛發布的2019盈利業績有關。另外,也有消息稱,這兩位股東對蔡澈對戴姆勒的全球化發展也頗有微詞,尤其對戴姆勒與中國的業務往來耿耿於懷。
1
公開抵制蔡澈的兩個股東什麼來頭?
此次公開反對蔡澈擔任監事會主席的兩位戴姆勒股東分別是來自UnionInvestment基金公司的邁克爾·穆德斯與德國證券持有量保護協會CEO馬克·圖恩勒。他們甚至直言「不能讓蔡澈去監事會,戴姆勒會因此垮掉。」
據了解,UnionInvestment是歐洲十分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其經濟實力十分雄厚,與全球多家金融保險機構及投資促進機構的聯系都非常緊密。不過,這家投資公司對於項目的選擇卻有一個十分嚴苛的標准,那就是合資、合作項目必須具有快速增長的市場潛力和較強的競爭能力且必須有收益。
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涉獵的業務涵蓋3大產業,上千個行業,對地產投資尤其熱衷。一位曾在Union就職的員工評價UnionInvestment是一家純粹利益追逐者的公司。
而馬克·圖恩勒與他就職的德國證券保護協會則一直對戴姆勒中國發展問題持極端反對態度。這家協會甚至強烈抵制蔡澈大力發展中國市場。馬克·圖恩勒曾公開表示:「如果兩家中國企業政治問題走到一起,不光日常運營,戴姆勒都有可能成為中國公司!」
可以看出,一家是注重短線收益的主權基金,另一家則是強烈抵制在華業務的行業協會,加上進入2019年後,德國工業生產指數已環比下滑2%,降幅超出預期,這些都是戴姆勒兩位股東反對蔡澈進入監事會的原因。目前,德國當地資本希望穩定實體製造業發展的呼聲愈發高漲,保守派代表甚至不斷表示,應該拒絕與全球資本的接洽以換取自身工業體系在短期內生產安寧。
2
短期利益受損是核心矛盾
卸任戴姆勒集團CEO不久,現任戴姆勒監事會主席曼弗·雷德比肖夫極力推薦蔡澈擔任下一屆監事會主席。由於曼弗的任期要到2021年才能結束,因此反對聲音初期並不激烈。
隨著2019年戴姆勒財報發布,戴姆勒內部兩種不同的聲音開始出現正面碰撞。反對的聲音中,少數股東將戴姆勒利潤下滑、未完全解決柴油排放召回,以及高田安全氣囊召回全部原因均歸結到蔡澈身上,同時他們認為戴姆勒現階段盈利表現不佳的原因就是蔡澈導致的。
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戴姆勒的「特殊支出」金額高達60億歐元,包括尾氣門賠償金和安全氣囊召回等事宜,乘用車版塊上半年的銷售回報率僅為1.4%,遠遠低於2018年同期的8.7%。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這部分特殊支出不只有戴姆勒一家企業,幾乎所有德國車企都無一倖免,這一責任不應該被歸咎於企業管理層。
戴姆勒集團首席執行官康林松(OlaKaellenius)
盡管所有人知道這種調整是正確的,但也難免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因此,這些變化需要蔡澈這樣的改革派人士從監事會層面支持康林松領導的董事會。
另外,作為擔任了十幾年的戴姆勒董事會主席,蔡澈對戴姆勒的發展可以說十分熟悉,這有利於監事會對戴姆勒財務、人事以及全球決策性事務做出快速、正確的判斷,並對康林松領導的董事會戰略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和支持。
德國當地輿論認為,盡管康林松重新調整穩固了董事會架構,但改革帶來的一系列反對聲音是他必須面對的。尤其是內部業務重組後,戴姆勒希望通過全球性發展徹底解決虧損板塊,並且引進更多對企業改革有幫助的戰略投資和合作者,從這一層面看,蔡澈還需要幫助康林松和「年輕的」董事會團隊。
梳理發現,卸任董事會主席的前一年,蔡澈圍繞德國本土、美國以及中國等核心市場做出了一系列工作,從政治、經濟、貿易甚至社會責任各方面協調自己的資源,並且將改革規劃在卸任前對外宣布,不難看出這是蔡澈將改革的壓力放在自己身上的表現。
在德國多位汽車人士看來,蔡澈另外一大資源是中國。在他任內,中國成長為戴姆勒全球第一大市場,而且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戰略與資本合作夥伴。不管是改革派還是保守派,都不能忽視中國對戴姆勒未來的影響,因此,德國很多人認為,蔡澈作為監事會主席熱門人選,不會因為部分股東的反對受到影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為什麼特朗普越反華他就能得到選票越多
因為很多人被他及他身後的集團誤導了,當自己做的不好的時候,誣陷他人,將責任完全推卸給他人就是最好的自救辦法,美國的選舉,無非就是金錢和謊言的游戲。
㈩ 反華西斯戰爭70周年是那一天
是2015年9月3號,
2015年9月3日,是中國首個法定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首個決定放假的抗戰勝利紀念日。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2015年3月國務院專門發布活動通知,活動的主題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並對紀念活動包括閱兵式作出總體安排。
據歷史記載,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締結軍事同盟條約,形成侵略集團。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大舉進攻蘇聯,蘇聯境內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戰場,中國成為東方主戰場。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5年,反法西斯戰爭以勝利結束,至2015年正好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