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總股本和總股數有什麼不同啊
總股本,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總股本 capitalization。亦作:資本總額。公司資產的總價值,包括股本金、長期債務及經營盈餘所形成的資產。
總股數是指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總數量
股價=公司總資產/流通總股數
每股收益=盈利總額/總股數.
❷ 請問上市公司總股本 是股票的數量 還是錢數 應該是股票數量對吧
是的,是股票的總數量
❸ 一個上市公司是根據什麼定股本總數的 股本大了對公司有什麼好處嗎
先有注冊資本,後有股本。
注冊資本,是指公司在設立時由章程載明的、經公司登記機關登記注冊的資本。國家對各種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都規定了必須達到的最低限額。
有了注冊資本這條杠杠,企業實際收到的投資則至少要達到這個數字。在會計核算上,股本=注冊資本。企業各所有者可以高於注冊資本投入資本,但高過的部分不作為股本,而是作為資本公積處理。
❹ 問:總股本 是什麼意思 上市公司的股本數量由什麼決定
每一股代表公司的一份凈資產
有以下幾點決定
公司創立時的凈資產
公司IPO時的股票發行數量
公司上市前或者上市後增加的股票數量
❺ 股本與發行的股票數量的區別
股票發行量和總股本不是一回事。
股票發行可以有很多次,發行總量是專某一次發行股屬票時的數量。
總股本包括新股發行前的股份和新發行的股份的數量的總和。
股本指股東在公司中所佔的權益,多用於指股票。上市公司與其他公司比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將上市公司的全部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並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籌集資本。股東以其所認購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標。股份總數為股本,股本應等於公司的注冊資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標。
❻ 上市公司IPO時是怎樣計算總股本的,如何確定股數
確定一個將上市的公司的股本是通過會計師事務所核算出來的公司總資產決定(就是)總股本。
新上市股票發行價格平常是這樣演算的(以至今的中小企業板為例):
P=A×40%+B×20%+C× 20%+D×20%
式中:P=發行價格,A=公司每股稅後純收益×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本益比(市盈率),B=公司每股股利/同類公司最近3年均勻每股股利,C=近期每股凈資產值,D=預估每股股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總股本和流通股本的關系
總股本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所佔的股份總數,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對於全流通股份來說總股本=流通股本
總股本的大小與股價的關系
總股本大的話,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話,莊家不易控盤,該股不易成為黑馬。相反,總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對來說佔有較大的比例,那麼莊家很容易吸籌建倉,能快速拉升股價,成為黑馬的機率較大。如果沒莊家的介入,股本大的價格波動相對股本小的價格波動要小一些。
❼ 新的公司法里上市公司股本總額應不少於多少
公司上市的基本條件:公司股本5000萬以上,持1000元以上的股東在1000人以上,公司最近三年專內無偷稅屬漏稅的事件、業績良好。
公司上市必須合作的中介機構是律師、注冊會計師和券商。以股本5000萬元的公司上市比例收費,律師費20萬左右,注冊會計師收費50-100萬,券商中介費大約200萬。
公司上市面上是個漫長的過程,從聘請律師整理有關法律文件啟動上市工作之日起算,包括注冊會計師的各種審計工作、律師的法律工作、到券商介入上市前輔導推薦,到完成上市工作,至少需要1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