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2008銷售收入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2008銷售收入

發布時間:2021-07-23 15:10:14

㈠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的發展目標

國葯集團確立〝貿、科、工〞為長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目標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目標是到2010
年,實現集團主營業務銷售收入599
億元;

第二階段目標是到2012
年,實現集團主營業務銷售收入1000
億元;

第三階段目標是到2015
年,力爭進入世界500
強。
國葯集團的戰略定位是:以市場為導向,做中國醫葯貿、科、工一體化的產業整合者。

㈡ 國葯集團(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怎麼樣啊,待遇,還有前途

第一個問題:中國醫葯集團工資待遇

中國醫葯集團工資信息

業務 平均¥2400

銷售經理 平均¥14000

信息主管 平均¥4700

銷售-實習生 平均¥1000

第二個問題:發展前途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成立於1998年11月26日,是由中央管理的以醫葯科研、生產和服務貿易為主業的我國最大的醫葯企業集團,旗下擁有十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及國葯股份、深圳一致兩家上市公司。2007年銷售收入373億元,進出口額7.7億美元。在2006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大企業排名中,中國醫葯集團位列第99位,在151家中央企業中,中國醫葯集團銷售收入位列第55位,利潤位列71位。

第三個問題:發展前景

據有關調查分析認為中國醫葯業在醫療支出增加,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迅速及保險范圍擴大的支撐下,前景看好。

一、醫葯行業基本現狀

1,醫葯行業仍屬高新技術產業

2,產品創新嚴重不足,可持續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3,新醫改推動中國醫葯市場向前發展

4,新興醫葯市場繁榮興旺

二、 現狀分析

1,醫葯行業看似為低端製造業,但隨著進入21世紀,人類創新發展,對各類產品的要求不斷增高,醫葯行業也進入了高端技術時代,葯品行業不斷創新,出現了高科葯品行業競爭激烈的狀況。尤其中葯飲片炮製技術的發展。

2,目前高端葯物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在生物制葯上中國目前只能走仿製的道路,根本無法在技術上與歐美等國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託於中葯創新。但是我國中葯行業長期由於中葯基礎研究和創新能力不足,發展結構失衡,且資源破壞嚴重,流失問題突出、中葯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監管主體缺乏,資源保護責權不明,等問題嚴重影響著醫葯行業的發展。

3,國家剛剛頒布不久的新醫改方案對醫葯行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醫改的目標是2010年初步建立全民醫療衛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大力發展社區衛生,使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等。

4,中醫業具長期增長潛力

由於新醫改政策中極大的加大了中國醫療支出,盈利及現金流走勢穩定,抵禦經濟沖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國醫葯行業獲得長期成功將取決於保持穩定的應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產品質量),要關注利基市場,營銷強有力一級有效的銷售渠道。雖然醫葯行業將繼續承受將和價格壓力,但中醫行業仍具有強勁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

5,仿製葯依然佔主導地位

目前,仿製葯依然是眾多葯廠的主要產品,激烈的價格戰使葯品公司進入低研發投資,缺少創新和低收益的惡性循環,同時,中國葯品銷售體系復雜凌亂,多層級供應鏈導致零售價大大高於出廠價,且同類型葯品泛濫嚴重,限制了葯廠利潤。

6, 新醫改政策8500億的投入和行業整體發展

新醫改的推進將對行業整合起到催比作用,中國是人口大國,由國家頒布的新醫改政策中,有8500億的投入要用於醫療衛生事業,到2011年要抓好5項改革(分別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上中國保監會統計,個人醫療保險自1999年以來以4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增長,由此可見,醫療衛生行業中的前景十分廣闊。

目前中國醫葯市場效率低下,為了應對眾多挑戰,如研發不足,製造和質量控制增強及葯品審批更為嚴格,醫葯企業通過並購提高效率和市場份額,擴大地理分布。現自新醫改政策出台以來,醫葯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醫葯行業業務模式具有可持續性、品牌和研發能力強勁。醫葯行業形式勢必發展迅猛。

三、中醫業具長期增長潛力

由於新醫改政策中極大的加大了中國醫療支出,盈利及現金流走勢穩定,抵禦經濟沖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國醫葯行業獲得長期成功將取決於保持穩定的應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產品質量),要關注利基市場,營銷強有力一級有效的銷售渠道。雖然醫葯行業將繼續承受將和價格壓力,但中醫行業仍具有強勁的基本面和長期增長潛力。

㈢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的介紹

中國醫葯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以預防治療和診斷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旗下擁有11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和國葯控股、國葯股份、天壇生物、現代制葯、一致葯業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團營業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潤總額年平均增幅44%,總資產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600億元,是中國唯一一家超千億醫葯健康產業集團。中國國家醫葯集團1正全力推進集團五大平台——現代物流分銷一體化運營平台、產學研一體化科技創新平台、全國醫葯零售連鎖網路、全國麻醉葯品配送網路、全國生物製品營銷及冷鏈配送網路、全國醫療器械耗材產品配送網路,科學儀器與醫療器械、醫葯科研與工程設計、醫葯國際經營與海外實業、醫葯會展與傳媒、醫療健康產業的全面發展,構成了一個以醫葯健康產業為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醫葯集團擁有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醫葯流通配送網路和與國際水平接軌的30個配送中心,是國內最大的生物醫葯研發、生產企業中國,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免疫規劃用疫苗的生產任務。集團建立了生物制葯、麻醉精神葯品、抗感染葯、抗腫瘤葯、心腦血管用葯、呼吸系統用葯等生產基地和葯材基地,擁有國內實力最強的應用性醫葯研究機構和工程設計院。2010年,中國醫葯集團被評為國家創新型企業。

㈣ 國葯集團是央企嗎

央企說的是直屬於國務院的國有企業,所以說國葯股份是央企。

國葯股份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面、綜合實力很強的醫葯健康產業的集團。以預防、診斷、治療和護理等健康相關產品的分銷、零售、研發及生產為主業。
國葯集團是一家中央企業。國葯集團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國有控股企業,全稱為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國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月。它於2009年9月23日在香港上市。作為中國最大的葯品和醫療產品經銷商和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商,該公司擁有並運營著中國最大的葯品分銷網路。自2005年以來,該公司已連續四年在中國醫葯年度銷售額和利潤及稅收方面排名第一。

中央企業領導小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由中組部, 國資委或其他中央部委(協會)委託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其委託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

一般認為,央企有三個主要特徵。

1、資產的財務關系在財政部單列;

2、人事關系在人社部單列;

3、運營在國家計劃單列(國務院可以直接行文)。

根據產業的屬性和管理控制主體,中央企業大致分為四類:

1、工業類央企,主要是96家央企,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投資者職責;

2、金融類央企,主要是財政部(或委託匯金公司)代表國務院,履行投資者職責的中央金融、證券、保險企業,共23戶;

3、文化類央企,主要是三個中心文化企業,它們作為投資者的責任由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外國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電網路(600831)、股吧】有限公司)

4、行政類央企,主要是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三家企業

(中國國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煙草公司、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㈤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為什麼能進入百強

生意好,實力強,企業規模大……

㈥ 國葯集團葯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不是央企

國葯集團是央企。國葯集團,即中國醫葯集團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控股企業。

㈦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的公司歷史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所屬各企業,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擔著全國搶險救災葯品、中葯材、醫療器械的中央儲備、調撥和供應任務,在關鍵時期、危急時刻,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作為國家防治非典指揮部後勤保障組成員單位,動員了集團系統一百多家企業,向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撥防治非典醫葯用品總金額為1.3億元;向北京等重點地區供應了防治非典醫葯用品1.7億元,圓滿完成了中央援助香港、澳門3000多萬元防治非典醫葯用品的貨源組織和供應工作,受到了國資委和發改委的嘉獎。在2008年抗震救災中,中國醫葯集團快速反應,全力以赴,完成抗震救災醫葯物資儲備調撥金額達3億元,在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醫葯集團是中國化學制葯工業協會、中國麻醉葯品協會、中國醫葯商業協會、中國醫葯科研開發促進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中國中葯協會、中國葯文化研究會等行業組織的會長或理事長單位,還是全國葯品交易會、全國醫療器械博覽會等重要會展的主辦和支持單位。
2010年,國葯集團簽署戰略協議,將建華中地區最大現代化中葯制劑產業基地。
2012年12月15日,中國醫葯集團投資控股現代陽光體檢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醫葯集團與北京現代陽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建:國葯陽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金8980萬。
2013年6月17日,成立國葯中原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轄5所醫院,為新鄉市中心醫院,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鄉市第三人民醫院,新鄉市中醫院,新鄉市婦幼保健院。

㈧ 中國目前發展比較好的前二十個醫葯企業

2008年度全國醫葯商業企業銷售100強
金額單位:萬元
位序 企業名稱 2008年度
銷售總額
1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5,296,848
2 上海市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2,236,520
3 九州通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04,152
4 南京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478,056
5 廣州醫葯有限公司 1,262,819
6 安徽華源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215,543
7 北京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808,161
8 重慶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790,348
9 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 712,413
10 四川科倫醫葯貿易有限公司 552,030
11 哈葯集團醫葯有限公司 489,205
12 華東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477,515
13 雲南省醫葯有限公司 439,927
14 浙江英特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408,221
15 樂仁堂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01,000
16 中信醫葯實業有限公司 374,659
17 河北東盛英華集團 364,803
18 山東海王銀河醫葯有限公司 364,676
19 天津醫葯集團太平醫葯有限公司 348,928
20 天津天士力醫葯營銷集團有限公司 334,619
21 江蘇亞邦醫葯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310,680
22 新疆新特葯民族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297,806
23 遼寧東北制葯集團公司供銷公司 296,255
24 深圳健康元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93,849
25 上海雷允上葯業有限公司 284,707
26 寧波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274,300
27 湖南省長沙雙鶴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264,503
28 山西省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1,315
29 四川省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0,560
30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57,281
31 浙江省醫葯工業有限公司 243,927
32 江蘇省蘇州禮安醫葯有限公司 232,205
33 濟南中信醫葯有限公司 210,039
34 江西匯仁集團醫葯科研營銷有限公司 190,481
35 福建鷺燕(集團)公司 180,801
36 北京市京新龍醫葯銷售有限公司 178,816
37 山東瑞康葯品配送有限公司 177,838
38 江蘇省南京華東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76,556
39 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 173,683
40 上海市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公司 172,650
41 大連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68,300
42 山東臨沂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67,000
43 國葯控股湖北新龍有限公司 159,989
44 上海新先鋒華康醫葯有限公司 157,980
45 陝西華遠醫葯商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0,000
46 廣西柳州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47,496
47 北京天星普信生物醫葯有限公司 141,634
48 深圳中聯廣深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0,756
49 浙江省台州醫葯有限公司 139,653
50 北京雙鶴葯業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137,478
51 福建惠好葯業有限公司 134,786
52 湖南省全洲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133,543
53 江蘇常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33,377
54 湖南博瑞新特葯有限公司 132,000
55 北京金象復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31,841
56 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 130,195
57 上海第一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28,246
58 福建省廈門醫葯采購供應站 125,921
59 北京普仁鴻醫葯銷售有限公司 125,000
60 河北邢台市萬邦醫葯有限公司 124,000
61 浙江省溫州市生物葯械供應有限公司 121,652
62 上海外高橋醫葯分銷中心有限公司 121,515
63 上海康健進出口有限公司 119,840
64 無錫山禾集團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118,524
65 湖南雙舟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18,115
66 浙江嘉信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15,000
67 上海市葯材有限公司 113,981
68 浙江溫嶺醫葯葯材有限公司 113,303
69 河南省醫葯有限公司 113,000
70 安徽省阜陽市康泰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113,000
71 北京京衛國康醫葯有限公司 109,774
72 河南省愛生醫葯有限公司 108,000
73 嘉事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174
74 海南泰凌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102,055
75 江西仁和葯業有限公司 101,845
76 武漢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00,006
77 遼寧省沈陽維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0,000
78 安徽省阜陽醫葯采供站有限責任公司 968,56
79 浙江省寧波海爾施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93,845
8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葯業有限公司 93,257
81 山東新華醫葯貿易有限公司 91,085
82 江蘇華曉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88,005
83 天津合作領先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87,639
84 浙江省衢州醫葯有限公司 86,174
85 雲南東駿葯業有限公司 85,712
86 北京華立永正醫葯有限公司 84,325
87 浙江省杭州凱侖醫葯有限公司 83,979
88 遼寧省康萊葯業有限公司 81,795
89 上海虹橋葯業有限公司 81,488
90 遼寧省醫葯實業有限公司 80,503
91 江蘇省醫葯公司 80,168
92 重慶科渝葯品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80,040
93 青島百洋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80,000
94 河南省康信醫葯有限公司 79,709
95 上海申威醫葯有限公司 79,166
96 上海復星葯業有限公司 78,868
97 雲南醫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77,933
98 福建省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7,869
99 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商業公司 74,819
100 山東康諾盛世醫葯有限公司 74,125
"數據來源:中國醫葯商業協會2008年度全國醫葯商業企業
基本情況調查資料"

閱讀全文

與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2008銷售收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
銀華回報的基金凈值 瀏覽:475
黃金周國外搶中國遊客 瀏覽:356
小貸想從金融機構貸款 瀏覽:462
華山參滴丸價格 瀏覽:714
中航精鑄股票 瀏覽:545
投資理財帳戶 瀏覽:792
黃金投資概述 瀏覽:578
基金是怎麼波動的 瀏覽:319
股票價格對上市公司的影響 瀏覽:120
外匯每年 瀏覽:871
新一代信息技術股票 瀏覽:478
中國十大投資理財平台排行 瀏覽:305
均值回歸外匯交易策略 瀏覽:597
中國電影投資 瀏覽:926
2078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951
科創板基金申購比例 瀏覽:82
反彈基金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