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qfii股東制度

qfii股東制度

發布時間:2021-07-24 11:37:04

㈠ QFII持股是什麼意思,這種股票有什麼特點

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在QFII制度下,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的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證券市場。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QFII的投資范圍包括: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A股股票、國債、可轉換債券、企業債券及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其他金融工具.

作為一項制度,它指的是我國相關管理部門允許經核準的外國機構投資者在一定的監管和限制下,把外幣轉化為人民幣,並通過專門賬戶投資於當地證券市場;投資者的資本所得與股息等獲利經批准後方可匯出我國。在我國目前貨幣市場尚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QFII作為一種過渡性的、低風險的模式,對我國證券市場漸進性的開放正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貨幣市場還沒有完全打開,資本項目也還沒有完全開放,外資的介入很有可能對該國的證券市場帶來負面的影響,可以說,正是為了防範此種風險,這一制度才應運而生。通過這一制度,一國的管理部門可以對外資的進入實施必要的監管和引導,使它與本國的經濟和證券市場的發展相適應,也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經濟的沖擊、推動本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和健康發展,保護本國資本市場的獨立性。其實,中國台灣、韓國、印度、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在20世紀90年代就設立和實施了這一制度。我國也在2002年11月頒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內地QFII制度在具體制度的設計,特別是在對外開放進程方面,表現得更為積極、更富創新精神,對境外機構投資者也更有吸引力。我國QFII制度有以下的特點。
一是引入QFII制度的跨越式發展,一步到位。按照國際上的一般經驗,資本市場的開放要經過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可以是先設立「海外基金」(台灣的模式)或者「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韓國模式);而這一階段台灣用了7年,韓國也用了11年。我國則是繞過第一階段,一步到位,其後發優勢不可估量。
二是QFII准入的主體范圍擴大、要求提高。新興資本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為了加大監管和控制的力度,普遍以列舉的方式明確規定了何種類型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進入本國或本地區,此外,對QFII的注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等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與此相反,我國對QFII主體范圍的認定比較寬泛,而且賦予了境外投資者更多的自主權。然而,我國從保障國內證券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出發,對注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指標的要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在一般情況下,QFII所做的持股都比較有戰略眼光,代表了部分光明資金在國內資本市場的主流投資方向,作為一般投資者應該對QFII的持股加以必要的關注。

㈡ 什麼是QFII

QFII的含義
QFII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作為一種過渡性制度安排,QF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實現有序、穩妥開放證券市場的特殊通道。包括韓國、台灣、印度和巴西等市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未自由兌換時,QFII不失為一種通過資本市場穩健引進外資的方式。在該制度下,QFII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的證券市場。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什麼樣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才是合格的?在這當中需要很多條件,核心是不能短期炒作,應具有中長期投資的性質。台灣、韓國等地的經驗表明,引入QFII機制後,熱衷投資績優股、重視上市公司分紅、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的理性投資理念開始盛行,投機行為有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的巨幅波動。因此,通過引進QFII機制,吸引境外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將有利於進一步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還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投資理念,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促進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速向現代企業制度靠攏。

QFII制度原理
QFII制度的實質是一種有創意的資本管制。在這一機制下,任何打算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人士必須分別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宏觀調控,目的是減少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游資"對國內經濟和證券市場的沖擊。而通過QFII制度,管理層可以對外資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QFII機制的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是合格機構的資格認定問題。包括注冊資本數量、財務狀況、經營期限、是否有違規違紀記錄等考核標准,以選擇具有較高資信和實力、無不良營業記錄的機構投資者。

其二是對合格機構匯出入資金的監控問題。一般有兩種不同的手段:一種是採取強制方法,規定資金匯出匯入的時間與額度;另一種是用稅收手段,對不同的資金匯入匯出時間與額度徵收不同的稅,從而限制外資、外匯的流動。

其三是合格機構的投資范圍和額度限制問題。投資范圍限制主要對機構所進入的市場類型以及行業進行限制;投資額度包括兩方面:一是指進入境內市場的最高資金額度和單個投資者的最高投資數額(有時也包括最低投資數額)。二是合格機構投資於單個股票的最高比例。

我國QFII的誕生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整體規模、功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證券市場之一。應該說,現在引入QFII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比重遠遠低於境外成熟市場,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從這個角度來看,引入QFII相當迫切。

在這種情況下,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有專家建議我國政府盡快引入QFII制度。此後,有關管理部門成立了專門研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2002年6月1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第27屆年會時正式談到QFII,並對此給予了很高評價。7月18日,深交所舉辦了"引進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座談會"。這次會議解決了許多QFII的技術問題,對我國引入QFII機制具有重要意義。11月5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台。

北京時間2003年7月9日上午10時17分,在京城著名的東方君悅大酒店浮碧廳,來自國內外的40多家媒體與瑞銀高管共同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QFII第一單的指令此刻正在發出,10點19分左右,也即指令發出的2分鍾後,首單買入的四支股票全部確認成交,備受矚目的QFII正式登上中國證券市場大舞台。
10點15分,攝影、攝像記者的「長槍、大炮」悉數對准了瑞士銀行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此時她開始撥打電話,准備向申銀萬國(相關,行情)證券公司發出下單指令。但不知何故,電話線卻在這節骨眼上出了問題,無法打通,使QFII第一單指令的發出無端添了一絲曲折。
10點17分左右,電話終於打通,袁淑琴向申萬發出指令。此時全場鴉雀無聲,眾人側聽她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一一報出買入股票的名稱:寶鋼股份(相關,行情)、上港集箱(相關,行情)、外運發展(相關,行情)、中興通訊(相關,行情)。在經過約2分鍾的等待後,申萬的交易員報出買入四支股票的成交價格,成交得以確認,全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瑞士銀行亞洲區主席賀利華(Rodney Ward)非常高興地說:「作為首家投資於中國境內市場的QFII,瑞銀深感榮幸,QFII機制的實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天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言,深具歷史意義。」
瑞銀亞洲證券部主管賀隆(John Holland)說:「QFII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發展進程當中一個新篇章的開始。QFII提供了一個框架,所有的改革和變化將在這個框架下發生。在國際資本不斷流入中國證券市場的過程中,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資本都能獲得好處。但重要的是,我們應看到,今天僅僅是這一進程的開始,雙方需經歷一個互利的、相互教育的過程,中國公司對股東負有責任,要教育廣大投資者了解中國市場的情況和蘊藏的投資機會;同樣,國際投資者也要發揮作用,教育中國上市公司讓他們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希望是什麼,幫助中國公司以有效的方式進入到國際市場。」
「深信這個教育的過程決定QFII機制的成功與否,QFII的成功與否不可能在未來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就能看得出來,它需經過未來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得以驗證」。賀隆此言給在場的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我國QFII制度的特點:
一是引入QFII制度的跨越式發展,一步到位。按照國際上的一般經驗,資本市場的開放要經過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可以是先設立「海外基金」(台灣的模式)或者「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韓國模式);而這一階段台灣用了7年,韓國也用了11年。我國則是繞過第一階段,一步到位,其後發優勢不可估量。

二是QFII准入的主體范圍擴大、要求提高。新興資本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為了加大監管和控制的力度,普遍以列舉的方式明確規定了何種類型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進入本國或本地區,此外,對QFII的注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等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與此相反,我國對QFII主體范圍的認定比較寬泛,而且賦予了境外投資者更多的自主權。然而,我國從保障國內證券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出發,對注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指標的要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是人民幣升值迅速,QFII聞風而動,QFII的額度驟增60億美元,QFII當仁不讓地成為A股市場最有想法、最有資金實力的做多的主力部隊,下一階段瞄準QFII必然增倉的品種是捕捉底部黑馬的必然選擇。QFII正成為推動A股市場發展的一隻重要力量。來自200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會議上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末,52家QFII持有A股的總市值已經達到971億元,占滬深兩市2006年末流通總市值的比例達到3.88%,一躍成為A股市場僅次於基金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
QFII准入門檻大幅降低
《辦法》降低了保險公司、基金管理機構的資格門檻,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會、捐贈基金、信託公司、政府投資管理公司等也獲得了申請資格。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等長期資金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由原先的100億美元下調到50億美元,保險公司取消了實收資本限制,成立年數的要求也由30年降到5年。另外,明確規定養老基金等其他機構投資者的准入資格。
資金鎖定期縮短
《辦法》為鼓勵長期投資者直接申請QFII資格和額度,將養老基金、保險資金、共同基金等長期資金的鎖定期由一年以上降低為3個月,可以適當滿足長期資金對於流動性的要求。
QFII可直接開設證券賬戶
《辦法》規定:合格投資者應當以自身名義申請開立證券賬戶;為客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應當開立名義持有人賬戶。這一辦法適當解決了原有規定不能滿足養老、保險類大機構分賬管理資產的要求以及實際投資者隱藏在QFII總賬戶背後不利於有效監管的問題。
多券商委託制度
為方便QFII投資,《辦法》規定每個合格投資者可分別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委託三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改變了每個QFII只能分別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委託一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使得投資運作風險過於集中的問題。

雖然比較長,但也是比較全面的回答,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快樂。。。。。

㈢ 股票里股東里有個QF,是什麼意思

股東里的QF,指的是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制度原理:
QFII制度的實質是一種有創意的資本管制。在這一機制下,任何打算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人士必須分別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宏觀調控,目的是減少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游資"對國內經濟和證券市場的沖擊。而通過QFII制度,管理層可以對外資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㈣ 實行QFII制度對中國的意義有多大

2002年11月8日在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簡稱《辦法》),標志著QFII制度在中國內地的確立和實施。在此前提下研究台灣實行該制度的371得失成敗,對中國的證券市場建設不無裨益。就中國的現狀而言,資本項目尚未開放,國內證券市場尚不完善,資本市場的完全開放尚不現實。此時,援引GATS中的特定義務逐步市場化,分批吸收境外資質良好的投資機構進入中國證券市場,是中國開放全部資本市場的一條必由之路。近幾年中國證券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行情低迷,股民結構畸形,以中小散戶構成股民的主體,而機構投資者比例過低,股票的盈利率偏高且股價易受政策影響,同時投資風險較大。這些都反映出中國股票市場的不成熟,這樣的股票市場如果突然全面放開,外國游資大量湧入,就像一座排水瀉洪系統不健全的水庫突然被洪峰湧入一樣,結果可能是全面崩潰。但中國已經加入WTO,按照其逐步開放金融市場的規定,是遲早要迎接國外資本尤其是國際游資沖擊的,當務之急就是把自己的吞吐資本的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提高。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僅僅靠自身的慢慢調整和積累是不行的。採用QFII制度,先引進少數資本雄厚、經營歷史久遠、操作經驗豐富、富有理性投資戰略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的證券市場是大有裨益的。

㈤ 在基金中的QDII與QFII的區別是什麼

1、投資性質不同

QDII是國內投資者向境外資本市場投資,而QFII是合格境外投資者來我國內資本市場投資,這個主要與我國實行資本管制有關。

2、投資主體不同

QDII,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是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相對應的一種投資制度。

3、投資內容不同

QDII在中國發行,並以合法的渠道參與投資中國以外的資本、債券或外匯等市場的資金管理人就是QDII。

QFII制度是一種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過渡性的制度,主要是管理層為了對外資的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5)qfii股東制度擴展閱讀:

QFII,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是指允許經核準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其資本利得、股息等經審核後可轉為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

QDII是國內投資者向境外資本市場投資,而QFII是合格境外投資者來我國內資本市場投資.這個主要與我國實行資本管制有關。

㈥ 如何辨別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哪個是QFII性質的

你好,我是注冊分析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QFII的定義: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如何分辨:我建議您下載錢龍、大智慧等分析軟體,在個股F10資料里有個「股東研究」裡面你可以看到該上市公司的前十名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東名單,分別有持股數、持股佔比、性質、增減情況,這幾個項目。
其中「性質」所表明的就是該持股機構的類別,到底是普通公司還是國內基金還是QFII。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最近的年報中,股東性質從「QFII」變成「公司」這是為什麼

通俗的說,就是換了莊家或者主力。一個莊家或主力操作完一波走了,又換了另一個主力或莊家來接盤,操作後面的一波。

㈧ QFII的概念

QFII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作為一種過渡性制度安排,QF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實現有序、穩妥開放證券市場的特殊通道。包括韓國、台灣、印度和巴西等市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未自由兌換時,QFII不失為一種通過資本市場穩健引進外資的方式。在該制度下,QFII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的證券市場。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什麼樣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才是合格的?在這當中需要很多條件,核心是不能短期炒作,應具有中長期投資的性質。台灣、韓國等地的經驗表明,引入QFII機制後,熱衷投資績優股、重視上市公司分紅、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的理性投資理念開始盛行,投機行為有所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的巨幅波動。因此,通過引進QFII機制,吸引境外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進來,將有利於進一步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還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投資理念,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同時促進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速向現代企業制度靠攏。 [編輯本段]QFII制度原理 QFII制度的實質是一種有創意的資本管制。在這一機制下,任何打算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人士必須分別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宏觀調控,目的是減少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游資"對國內經濟和證券市場的沖擊。而通過QFII制度,管理層可以對外資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編輯本段]QFII機制的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是合格機構的資格認定問題。包括注冊資本數量、財務狀況、經營期限、是否有違規違紀記錄等考核標准,以選擇具有較高資信和實力、無不良營業記錄的機構投資者。 其二是對合格機構匯出入資金的監控問題。一般有兩種不同的手段:一種是採取強制方法,規定資金匯出匯入的時間與額度;另一種是用稅收手段,對不同的資金匯入匯出時間與額度徵收不同的稅,從而限制外資、外匯的流動。 其三是合格機構的投資范圍和額度限制問題。投資范圍限制主要對機構所進入的市場類型以及行業進行限制;投資額度包括兩方面:一是指進入境內市場的最高資金額度和單個投資者的最高投資數額(有時也包括最低投資數額)。二是合格機構投資於單個股票的最高比例。 [編輯本段]我國QFII的誕生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整體規模、功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證券市場之一。應該說,現在引入QFII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另一方面,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比重遠遠低於境外成熟市場,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從這個角度來看,引入QFII相當迫切。 在這種情況下,從2001年下半年開始,就陸續有專家建議我國政府盡快引入QFII制度。此後,有關管理部門成立了專門研究小組對此進行研究。2002年6月10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第27屆年會時正式談到QFII,並對此給予了很高評價。7月18日,深交所舉辦了"引進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座談會"。這次會議解決了許多QFII的技術問題,對我國引入QFII機制具有重要意義。11月5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台。 北京時間2003年7月9日上午10時17分,在京城著名的東方君悅大酒店浮碧廳,來自國內外的40多家媒體與瑞銀高管共同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QFII第一單的指令此刻正在發出,10點19分左右,也即指令發出的2分鍾後,首單買入的四支股票全部確認成交,備受矚目的QFII正式登上中國證券市場大舞台。 10點15分,攝影、攝像記者的「長槍、大炮」悉數對准了瑞士銀行中國證券部主管袁淑琴,此時她開始撥打電話,准備向申銀萬國(相關,行情)證券公司發出下單指令。但不知何故,電話線卻在這節骨眼上出了問題,無法打通,使QFII第一單指令的發出無端添了一絲曲折。 10點17分左右,電話終於打通,袁淑琴向申萬發出指令。此時全場鴉雀無聲,眾人側聽她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一一報出買入股票的名稱:寶鋼股份(相關,行情)、上港集箱(相關,行情)、外運發展(相關,行情)、中興通訊(相關,行情)。在經過約2分鍾的等待後,申萬的交易員報出買入四支股票的成交價格,成交得以確認,全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瑞士銀行亞洲區主席賀利華(Rodney Ward)非常高興地說:「作為首家投資於中國境內市場的QFII,瑞銀深感榮幸,QFII機制的實施,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天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言,深具歷史意義。」 瑞銀亞洲證券部主管賀隆(John Holland)說:「QFII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發展進程當中一個新篇章的開始。QFII提供了一個框架,所有的改革和變化將在這個框架下發生。在國際資本不斷流入中國證券市場的過程中,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資本都能獲得好處。但重要的是,我們應看到,今天僅僅是這一進程的開始,雙方需經歷一個互利的、相互教育的過程,中國公司對股東負有責任,要教育廣大投資者了解中國市場的情況和蘊藏的投資機會;同樣,國際投資者也要發揮作用,教育中國上市公司讓他們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希望是什麼,幫助中國公司以有效的方式進入到國際市場。」 「深信這個教育的過程決定QFII機制的成功與否,QFII的成功與否不可能在未來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就能看得出來,它需經過未來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得以驗證」。賀隆此言給在場的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編輯本段]我國QFII制度的特點: 一是引入QFII制度的跨越式發展,一步到位。按照國際上的一般經驗,資本市場的開放要經過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可以是先設立「海外基金」(台灣的模式)或者「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韓國模式);而這一階段台灣用了7年,韓國也用了11年。我國則是繞過第一階段,一步到位,其後發優勢不可估量。 二是QFII准入的主體范圍擴大、要求提高。新興資本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為了加大監管和控制的力度,普遍以列舉的方式明確規定了何種類型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進入本國或本地區,此外,對QFII的注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等有較為嚴格的要求。與此相反,我國對QFII主體范圍的認定比較寬泛,而且賦予了境外投資者更多的自主權。然而,我國從保障國內證券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出發,對注冊資金數額、財務狀況、經營期限等指標的要求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是人民幣升值迅速,QFII聞風而動,QFII的額度驟增60億美元,QFII當仁不讓地成為A股市場最有想法、最有資金實力的做多的主力部隊,下一階段瞄準QFII必然增倉的品種是捕捉底部黑馬的必然選擇。QFII正成為推動A股市場發展的一隻重要力量。來自200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會議上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末,52家QFII持有A股的總市值已經達到971億元,占滬深兩市2006年末流通總市值的比例達到3.88%,一躍成為A股市場僅次於基金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 QFII准入門檻大幅降低 《辦法》降低了保險公司、基金管理機構的資格門檻,養老基金、慈善基金會、捐贈基金、信託公司、政府投資管理公司等也獲得了申請資格。基金管理機構、保險公司等長期資金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管理的證券資產規模由原先的100億美元下調到50億美元,保險公司取消了實收資本限制,成立年數的要求也由30年降到5年。另外,明確規定養老基金等其他機構投資者的准入資格。 資金鎖定期縮短 《辦法》為鼓勵長期投資者直接申請QFII資格和額度,將養老基金、保險資金、共同基金等長期資金的鎖定期由一年以上降低為3個月,可以適當滿足長期資金對於流動性的要求。 QFII可直接開設證券賬戶 《辦法》規定:合格投資者應當以自身名義申請開立證券賬戶;為客戶提供資產管理服務的,應當開立名義持有人賬戶。這一辦法適當解決了原有規定不能滿足養老、保險類大機構分賬管理資產的要求以及實際投資者隱藏在QFII總賬戶背後不利於有效監管的問題。 多券商委託制度 為方便QFII投資,《辦法》規定每個合格投資者可分別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委託三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改變了每個QFII只能分別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委託一家境內證券公司進行證券交易使得投資運作風險過於集中的問題。

㈨ 什麼是QFII

他們是很有實力的外資銀行,他們的鈔票委託國內銀行管理,若你發現A股有哪支的流通股東出現了他們的名字,請關注,持有,會有收獲的.

㈩ 什麼是QDII,什麼是QFII,什麼是IPO

QDII
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 (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的首字縮寫。它是在一國境內設立,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和QFII一樣,它也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
http://www.fundatchina.com/htmlnews/2007/06/21/1002707.htm

QFII
(境外機構投資者機制,即�vestors),意思是指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制度。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的國家和地區,由於貨幣沒有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外資介入有可能對其證券市場帶來較大的負面沖擊,因此QFII制度是一種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過渡性的制度,主要是管理層為了對外資的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推動資本市場國際化、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這種制度要求境外投資者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時,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對外資進入進行一定的限制。它限制的內容主要有:資格條件、投資登記、投資額度、投資方向、投資范圍、資金的匯入和匯出限制等等。
http://..com/question/27472936.html

IPO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股票)

首次公開招股是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另外一種獲得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允許私人公司將它們的股份向公眾銷售。這些股份被認為是"自由交易"的,從而使得這家企業達到在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的要求條件。 大多數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對上市公司在擁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數量的股東人數方面有著硬性規定。

IPO的全稱是initialpublicoffer,即「首次公開發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IPO新股定價過程分為兩部分,首先是通過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計上市公司的理論價值,其次是通過選擇合適的發行方式來體現市場的供求,並最終確定價格。

http://ke..com/view/7497.html

閱讀全文

與qfii股東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股票會出現低開 瀏覽:855
無錫理財網 瀏覽:216
股票概率學 瀏覽:651
廣泰公司抵押貸款 瀏覽:576
860日元兌換完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545
哪裡可以看個股實時資金流向 瀏覽:291
月供貸款費用 瀏覽:763
台灣中鋼股票 瀏覽:291
股票申報無效 瀏覽:170
軟銀投資毛豆新車 瀏覽:180
貸款50萬 瀏覽:781
三星鋰電股票 瀏覽:34
理財師人群 瀏覽:724
基金481006基金時 瀏覽:68
基金凈值查502013 瀏覽:43
平安個人貸款查進度 瀏覽:145
2019年4月焦煤價格 瀏覽:575
創新投資券商 瀏覽:306
理財幫幫忙 瀏覽:633
怎麼用公積金貸款裝修 瀏覽:115